陈潭 刘璇
摘要:新文科教育作为新文科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新文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与普及应用的智能时代,数字技术正成为新文科教育变革的中介力量,对新文科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新文科教育呈现出教育场景可视化、教育手段智能化、教育过程可溯化和教育资源平台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从实现新文科教育中的“教”功能来看,需要在教学主体上注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的效果。从实现新文科教育中的“育”功能来看,需要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思政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文科;新文科教育
DOI: 10.20066/j.cnki.37-1535/G4.2024.0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面向新文科教育的‘新技术+治理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2021070060)的阶段性成果。
一、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变革
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鲜明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领人类社会迈入一个全新的数智时代①。正是在这样的数字时代之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随之进行迭代升级和转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教育领域,我国的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也需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势更新教育定位、促进转型发展。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等多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同时,成立“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新文科建设的智库支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全面启动,聚焦新文科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期刊也相继创办,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新文科教育研究》、山东大学主办的《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等。由此可见,新文科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在顺应数字时代发展之际进行的战略转型与重大变革,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文科教育作为新文科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環,是新文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与普及应用的智能时代,数字技术正成为新文科教育变革的中介力量,对新文科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实现由细分学科走向整合学科、由单一教学走向多元教学、由专业育才走向综合育才。在数字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新文科教育也更加强调各专业的融通性,数字技术的介入则可以打破孤立的知识边界和学术研究的传统状态,在复杂动态的情境中促进研究和教育的创新①。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有机融合,能够促进多学科交叉互构,实现细分学科到整合学科的转向。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单一化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限制,促进教学方式上传统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使得多元化的教学成为可能,实现单一教学到多元教学的转变。在多元融合性教学的背景下,新文科教育突破传统专业型人才的培育思路,实现专业育才向综合育才的转向。数字时代文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培育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融合视野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在促进多学科体系交融互构中实现融合性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②。基于数字技术对新文科教育产生的变革性影响,我们理应重视数字技术与新文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时代下的高质量文科教育体系。因此,本文尝试聚焦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这一主题,围绕数字化背景下新文科教育的总体特点、教与育的实现路径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新文科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数字技术赋能新文科教育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向数字化转型,新文科教育也需要前沿的数字技术支持以实现转型发展。数字技术的预测分析、语义分析、轨迹分析和关联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新文科教育实现不在场教育,教育空间由实体形态向虚拟形态延展③,形成虚实互动的新型教育生态。因此,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新文科教育呈现出教育场景可视化、教育手段智能化、教育过程可溯化和教育资源平台化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是教育场景可视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应用场景,在教育领域中,虚拟仿真教学便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场景之一。虚拟仿真教学即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头戴式VR设备身临其境,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虚拟技术高度还原了现实场景,提供了一个反映仿真对象变化的三维交互界面,学生不需要亲临现场就能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进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临场体验中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发的“重大主题融媒体报道与公共决策支持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在虚拟场景中训练学生主题新闻报道业务的相关技能。
二是教育手段智能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文科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具有实践性的人文社科教育得以实现。文科教育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网络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向融合,将原本的实体文科教育场所自然地延伸至虚拟网络空间,弥补了传统文科教育手段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扩展了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例如,具有多重功能、开放共享的新文科实验室和智慧课室等为师生提供了智能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切实掌握各项基本技能。
三是教育过程可溯化。数字技术的预测分析和轨迹分析能够跟踪并追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而通过智能算法生成反馈性信息以优化文科教育。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的智能教育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个人学习空间,师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相应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学习过程在网络空间中被记录、学习习惯和偏好在网络空间中被刻画,进而可以准确地掌握师生的知识结构和个人需求,并根据潜在需求为其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四是教育资源平台化。数字时代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知识生产逐渐平台化。资源平台化是数字化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以平台化形式生产的文科教育资源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流动和复制,从而能够显著增加优质资源的总供给量,突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时空障碍,增强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①。例如,MOOC、bilibili和微博等网络平台中容纳了大量的文科教学资源供师生学习,其中不仅包含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包括理工科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解析。师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获取相关资源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创造知识,实现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双向融通。
三、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何以为“教”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文科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新文科教育应该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明晰数字技术与文科教育之间的关系,重视数字技术对文科教育本质特征的影响。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应是“数智教学”,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公平观、方法论和过程观出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主体上强调“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的效果。
(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从公平观来说,新文科教育应是现代公平性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的自我实现过程,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相等的机会来发展自身的潜力。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先厚“教育机会公平”之基,再利“因材施教”之器,以求厚积薄发②。无论是“有教无类”还是“因材施教”都强调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同时给予公平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并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这需要在教育资源可及性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体教育多样性,也就是要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因此,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在教学对象方面既要做到“有教无类”,更要追求“因材施教”。
首先,新文科教育要实现“有教无类”,即任何人都可以享有接受文科教育的机会。“有教无类”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没有门槛和界限,新文科亦是如此。在交互融合的数字时代,文理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文科学生需要理工科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视野,理工科学生也需要文科的人文价值和情感熏陶,二者相互贯通。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应该构建具有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联结交互性为有教无类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共享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学科之间的主体界限,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获取学习资源,满足学习主体的多样性需求。
其次,新文科教育要实现“因材施教”,即对受教育者实行个性化文科教育。“因材施教”的思想源于孔子,强调依据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素质的全面化提升。因为教育不是释放或压抑人的天性,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贡献智慧、彰显个性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②。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同时也提高了教育个性化发展的效益。因此,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生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评估。通过收集学生的成绩、作业、测试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建立個性化的学习路径,利用AI技术进行学习辅导和自适应诊断。例如,KLSAS是一个基于学习者学习风格和知识水平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能依据学习者的测试表现和偏好动态,定期更新以增强系统的适应性,从而使每位学习者能动态选择适合自身当前水平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策略④。
(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
从方法论来说,新文科教育是方法多元性教育。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在新文科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要将知识教授给学生,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构建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和知识建构的效果,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将具体的知识与抽象的结构性知识结合起来,把零星的知识纳入到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中①,进而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做到“授人以鱼”,更要追求“授人以渔”。
首先,新文科教育要实现“授人以鱼”,即直接教授学生专业性的文科知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基本职责便在于“授业解惑”。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需要教师将数字技术相关的内容纳入文科教学课程,并将之与文科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创新,让学生在强化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特征和运用场景,掌握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知识,从而能够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教师还可借助数字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如文献数据、实践案例等拓宽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前沿学术动态,进而为学生教授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前沿性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针对学生的疑问提供相应的解答与反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所授知识,达到“授人以鱼”的教学目标。
其次,新文科教育要实现“授人以渔”,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要实现“授人以渔”,教师是关键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和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具备自我探索知识的能力。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和评估信息来源,帮助他们辨别真伪、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因为数字时代下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学生必须具备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学生互助小组或班级网络社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并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通过在线互动交流,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背景、学科和专业的经验,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智能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环境,帮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将仿真技术与新文科教育相结合,基于真实石窟文物资源场景开发出“敦煌石窟虚拟营建与管理使用”的虚拟仿真实验,师生可以在虚拟敦煌石窟进行独立课程和修复实操学习,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实训锻炼。
(三)“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从过程观来说,新文科教育应是双向互动性教育。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形成来源于对刺激及其反馈的学习过程。而教育过程既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受到正向刺激的同时也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这不是老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和交流的双向过程。换言之,师生在信息沟通、情感交融、思想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③。因此,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在教学效果方面既要做到“寓教于乐”,更要追求“教学相长”。
首先,新文科教育要实现“寓教于乐”,即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需要注重教师角色转变,鼓励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者。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在线资源来设计并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在线学习游戏、互动式课堂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積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通过游戏在线角色扮演来模拟历史事件的过程,或者通过融入音乐、艺术元素来激发学生对文艺作品的兴趣。第二,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科竞赛、科普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类比分析、案例演示等方式,将知识融入具体的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新文科教育要实现“教学相长”,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师生相互促进。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教育,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注重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互动教学平台,组织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体验和学术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教师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不断寻找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跟踪学生与在线环境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数据,析出学生的学习特征并量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①。根据数据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未来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正向激励和情绪支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四、数字时代的新文科教育:何以可“育”
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需实现思政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四维融合。思政性是新文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专业性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理论性是新文科教育的内核支撑之一,强调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实践性是新文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文科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促进学生在思政中树立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扎实专业本领、在科研中提升理论素养、在实践中感知社会百态,进而培育具备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四合一的新型人才。
(一)数字技术驱动思政育人
“文科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带有“精神统一性”的指向,它更强调对人与社会的价值引领和道德规训之核心功能②。由此,文科教育不仅仅是文科专业教育,更是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①。新文科教育首先就是要在思政中孕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人才,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社会风险叠加扩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在数字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过程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思政育人的融合发展,构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新文科的思政教育目标。
首先,打造知识与价值互构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②,在知识输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各不相同,每一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和价值结构也都有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定性③。思政课程的设置需要把握知识性与价值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思政知识单元,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融入价值性教育。
其次,挖掘精准与多元并存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中,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更好地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从中深挖个人经历与时代特征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收集师生典型案例并录入思政教育资源数据库,并运用多种类的思政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最后,形成互动与创新协调的思政氛围。传统思政教育的刻板性和说教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抗拒,数字技术的交互性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虚拟思政教育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思想价值上的升华;同时,提供多种群体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分享和合作的情境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总之,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
(二)数字技术驱动教书育人
新文科教育的重点目标是通过文科教育模式创新以培育新型文科人才,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促进新文科建设与发展。当然,这种培育并不是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数字技术在推动新文科教育改革和育人机制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交互性和智能化的技术能够推进数字化教育模式的发展,构建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传统文科育人向现代文科育人转型。
首先,推进数字化的教育模式。在师资队伍层面,数字时代要求教师具备数字化教育技能和数字化知识结构,需要打破固有的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培育适应时代发展和新文科教育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层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优化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学习评估等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效果。在育人方式层面,数字技术为全方位育人提供多样态的途径,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够使学生在虚实互动的交互式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通过互动和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形成数字化的教育環境。氛围的营造对于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十分深远,其重要意义之一便在于激发主体的知行合一,促进“知”成为“真知”①。文科实验室是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科教育的产物,能够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境,强化学习效果。借助可视化技术和模拟技术,实验室可以创造一个逼真的问题环境,为学生带来会知知识的习得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所需的现实世界背景与互动环境②。这样的数字化环境能够为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提供外在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最后,培养数字化的综合能力。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和趋势需要文科学生具备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运用数据编码、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GIS建模等技术,成为兼具专业性和综合性能力的数字文科人才。数字技术的多场景应用实践满足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使文科人才培养走向开放和多元。例如,跨学科数字资源库融合了丰富的知识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整合性的学习资源;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而在线讨论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三)数字技术驱动科研育人
与理工科等基础学科相比,具有传承性和积累性的文科研究的创新速度较慢。面对数字时代的创新压力,新文科研究必须与理工科相融合以拓宽研究空间,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以激活学术潜力,实现数智人文的新发展。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数字技术在教育和科研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在科研中孕育拔尖人才。
首先,创新研究方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大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跨学科交流平台和创新性的研究工具,能够增强文科学生多元化的研究能力。例如,以往人文社科的案例研究多是以单案例的访谈文本作为佐证进行定性分析,而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基于科学方法的多案例研究逐渐变为现实,利用Nvivo等智能软件和文本图像分析平台可以实现案例文本的智能识别、深度挖掘和聚类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多案例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其次,拓宽研究资源。数字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工具和资源,推动科研的进展。学生借助科研数据库、文献检索工具等能够快速且便捷地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信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实现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新融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帮助研究者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在实验设计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建立虚拟实验平台,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和仿真分析。
最后,促进交流合作。数字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交流,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学习效果。这种便捷高效的合作交流方式能够轻松实现分布式协作,推动研究过程的深化,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例如,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会议、在线报告等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者、学者和企业家等进行成果分享和交流合作,拓宽他们的视野和交流范围。虽然数字技术对于科研育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数字技术产生的风险和挑战,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和科研中的发展。
(四)数字技术驱动实践育人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育人模式发生改变,实践教育成为文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在制度层面上体现了国家对于实践教育的重视,教育部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现实层面上给予资金支持。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实现途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一书中曾提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教育的内涵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之中,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成为新型教育模式①。由此,数字技术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实践育人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驱动协同育人再上新台阶,呈现出数字时代下校政企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首先,形成协同实践机制。一是以项目制方式形成校政企联动。项目制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其运用于实践教育中能够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以特定合作项目为契机,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有目标地进行人才培养,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学生深入政企单位等实践场域进行实习锻炼,通过观察、访谈等发现研究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双师制方式实现综合性培养。双师制突破以往专职教师既当专业导师又当实践导师的情况,采用校内在职专业导师+校外兼职实践导师的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需求,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在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的相互配合下,校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能够融合贯通于育人全过程,合理衔接专业导师课题实践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导师训练,共同完成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②。同时,借助数字平台的即时性可以实现双导师的不在场互联,专业导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教育情况,并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搭建协同实践平台。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的协同实践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运用,在实践学习的浸润中加深对文科专业的理解。传统实践教育可能存在着时间、空间、设备、成本等一系列限制,而数字化实践则能够通过与时俱进的数字技术突破这些限制,提供更为真实、丰富的实践环境和任务。例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实践教育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实际设备和场景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实训,进而让学生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技术难点。同时,数字化的协同实践教育平台还可以追踪实践过程,根据学生实践情况提供在线评估和反馈,让学生及其责任导师及时了解自己的实践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优化方案。
最后,产出协同实践成果。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各方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与利用,构建校政企联动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圈。校政企三方围绕产业需要和市场需求,共同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而产出合作实践成果并运用。高校作为知识生产者,政府和企业作为知识应用者,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共同探讨研究问题,提出创新思路,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和优化成果。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方的优势和资源,促进项目成果的输出和落地,并借助数字平台实现成果的多维度推广和多元化运用。学生在参与产学研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到特定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企业需求,同时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中,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结 语
数字技术手段改变了教育生态,文科建设必须在新的生态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寻求创新发展的出路①。“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对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性回应与战略性变革,而新文科教育是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具体实践,因此需要重视新文科教育中的教和育的有机统一。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是文科教育模式的革新,是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创新,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再创造。从人才培养上来说,新文科教育是培养具备高专业素养、较强综合实力、有创新视野的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教育体系上来说,新文科教育改革传统任务式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形式化的教学评估机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构建起一套集合教学—评价—反馈的一体化教育管理体系,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新文科教育摒弃传统“填鸭式”“大水漫灌式”的纯课堂知识输入的教学方式,强调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注重通过现代信息科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智慧化的教学手段,进而实现科技与教育的互构互用。
从实现新文科教育中的“教”方面来看,需要在教学主体上达致“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的效果。从实现新文科教育中的“育”方面来看,需要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思政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进而培育具备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四合一的新型人才。总而言之,数字时代下的新文科教育并不是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简单应用,而是要与新技术实现真正的融合,让文科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在现代科技的驱动下得到重塑,进而更好地回应和阐释现代科技与文科教育之间的逻辑关联,促进文科教育在数字时代的赋能下实现大变革,获得新发展。
[责任编辑 张金明]
① 王国成、陈潭:《学科交叉融合下的计算思维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启示》,《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3期,第19页。
① 赵奎英:《试谈“新文科”的五大理念》,《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第149页。
② 唐衍军、蒋翠珍:《跨界融合: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2期,第72页。
③ 王稳东:《教育空间:内涵本质与三元建构》,《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10期,第40页。
① 周海涛、李葆萍:《推进数字化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逻辑与路向》,《中国电化教育》2023年第1期,第63页。
② 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第89页。
① 格特·比斯塔:《超越人本主义与他者共存》,杨超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93页。
② 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392. htm,2023年11月15日。
③ 杨现民、米桥伟、张瑶等:《数据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新发展:主要特征、现实挑战与未来趋势》,《现代教育技术》2022年第5期,第7页。
④ 杨现民、张瑶:《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的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中国远程教育》2022年第8期,第43页。
① 刘志军:《现代教学观念的理论基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46页。
②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③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第4页。
① 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6期,第59页。
② 吕林海:《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5期,第50页。
①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2020年11月3日,https:// baijiahao. baidu. com/s? id= 1682338046599301649,2023年11月10日。
② 楊国栋、马晓雪:《新文科视域下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融合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第5期,第98页。
③ 洪早清、袁声莉:《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课程改革取向与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第1期,第42页。
① 苏米尔:《新文科传媒艺术思政育人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基于专业思政研创剧〈长征路·民族情〉的探析》,《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第154页。
② 王华平:《新文科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新文科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第39页。
① 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6―90页。
② 杨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逻辑与出路——基于工程硕士生教育实践基地的研究》,《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第94页。
① 高思超、么加利:《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第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