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居然 夏莹
摘要:清华大学“学堂培养计划”哲学班是清华大学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下创办的专为哲学拔尖人才培养而服务的教学单位。围绕培养目标,哲学学堂班发扬“从游”传统,紧密师生联系,弘扬学术优良传统。在教学和科研训练上并重,广泛开设前沿课程和专题讲座,介绍学界最新潮流脉动、积极鼓励学生关注前沿和创新求进的学术科研课题。同时,学堂班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标准,鼓励跨学科交叉,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舉措,哲学学堂班形成了一套兼具传统与现代学术优长、教学授课与科研训练并重、知识背景和评价标准丰富多元的具有清华特色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清华大学;哲学;学术传统;多元评价
DOI: 10.20066/j.cnki.37-1535/G4.2024.01.05
引 言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明确指出,要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原则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和深化国际合作等途径为抓手,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①。世界上的事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都是要由人来干的,人才是各项事业和工作得以展开、推进并最终实现的基础。教育在发现人才、筛选人才、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才的全过程中,始终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哲学学科以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任务,肩负着提供解释世界的理论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重要职能,在基础学科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发挥着关键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哲学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清华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秀的学术传统。近年来,基础人文学科逐渐得到系统全面的恢复,在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下,根据“拔尖计划2.0”要求,清华大学创办了“学堂培养计划”哲学班(以下简称“学堂班”)。学堂班严格遵照“拔尖计划2.0”相关指导意见,立足清华大学自身学术传统和特点,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兼具传统与现代学术优长、教学授课与科研训练并重、知识背景和评价标准丰富多元的具有清华特色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一、赓续传统,传承清华文科基因
在中国近代的学术转型期中,清华文科曾得风气之先,较早地接受近代学术规范,建立了包括历史、考古、中文和哲学等学科在内的学术共同体——国学研究院。但对近代学术规范的吸纳并没有导致“一边倒”式的盲目求新。恰恰相反,由金岳霖、冯友兰等人所开创的哲学“清华学派”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对传统的接续和继承。曾有学者指出,清华哲学系在创立之初,就有很明确的要在传统中国哲学的基础上“接着讲”的立意和追求,十分重视文化的继承性①。清华大学在国家强基计划的要求和支持下,以“从游”理念为核心,成立了主攻人文学科的日新书院,传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师生传授的习惯。学堂班充分继承发扬清华传统,从发挥“从游”传统、立足经典文献和鼓励论辩学风等多个方面,由学术的传统与血脉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充分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育人精神。
(一)发扬“从游”传统,师生共塑学术成长之路
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要以因材施教的眼光,发现、选取具备潜质而尚待雕琢的“璞玉”。自国学院时期起,清华文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便很看重导师的作用,彼时更有所谓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和赵元任“四大导师”之说。而今,在强基计划的支持下,日新书院承担着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和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学堂班依托该书院进行人才选拔。日新书院以“从游”为核心文化。所谓“从游”,即以鱼儿游泳的方式来比喻师生关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②这一说法生动地解释了导师制的用意与形式:让学生在导师身边濡染,从学问到做人都能受到导师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达成教育的目标。日新书院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接触“导师制”,他们可在自己拟修习的专业方向内选择导师为自己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学堂班采取学生自主申请和导师集体面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在日新书院入学半年的新生中进行选拔。该选拔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半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对于自己的哲学兴趣和性格能力是否匹配契合,较入学之初有更为深入、全面、妥帖的认识和判断;另一方面,通过半年的授课交流,导师对于学生也会有更加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此时展开报名和选拔,能够更充分地保证师生双方彼此了解,尽可能地筛选出基于志趣的内驱力选择哲学研究的学生,以保障学堂班的好学乐学风气。
在“从游”文化下,学堂班导师在学生求学全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入班之初,导师将根据学生个人的志趣优长及未来规划,与学生一起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修习课程和学业节奏方面提供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在学业精进过程中,导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程内外的表现,不仅要关心其课业完成情况,更要了解其在课外各种学术活动上的表现,并及时提出鼓励或调整意见,充分发挥“前导”作用。学生在学堂班丰富的课程和学术活动安排中,也较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优长所在和不足之处,如此有的放矢,“尾随”导师畅游于学术海洋之中,是以教学相长、怡然相得。
更为重要的是,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选拔阶段,对象基本都是初入学海的本科新生,在学术生涯的起点上,如果能有专人照看扶持,呵护他们在学术研究的全新世界中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在最开始便教给他们正确的步态和发音,那么他们日后的身手矫健和能言善辩,也是大概率能够实现的了。这便是清华“从游”传统的深厚内涵,也是学堂班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并对导师提出高规格要求的初心和追求。
(二)立足核心原典,筑牢学术研究根基
对于初入哲学研究之殿堂的青年学生而言,帮助他们建立对哲学学科的整体认识并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展开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引导他们接触经典哲学著作原典,使他们透过原典认识和理解哲学史,并逐渐由点及线乃至成面地把握相关哲学问题的渊源及脉络,是一个行之有效并有长远效益的抓手。
哲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理论著作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大多数哲学著作是使用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乃至相去甚远的语言和逻辑结构所写就的。对于尚未窥得门径的学生而言,對其产生困惑、畏惧甚至抵触情绪也并不令人意外,此时需要借由写作规范、深入浅出的二手研究帮助学生就相关问题勾勒出整体轮廓和关键要点。然而拔尖人才的培养并不能止步于此,而是必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二手研究走入原典,在自己的思考领悟中学习、感受、反思乃至超越前辈学人的破题思路和诠释体系。一如顾炎武“采铜论”所言:“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询《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①将研究的心得和成果喻之为采铜铸钱,最终的目的都是造作新钱。但在原料的择取上,有人循捷径,以现成旧钱化融更作;有人则老老实实入山采矿,从源头开掘、提炼并最终完成铸造。两相对举,显然是后者之成色更足而更有历久弥新之价值。对学堂班的学生而言,如果在学习和研究中过分依赖二手研究,则必然受其范式和框架的约规桎梏,严重时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正如顾亭林所讥以旧钱铸新钱之举。学堂班在课程设置和研究指导上,都强调学生应直面原典展开对话,二手研究的方法和结论绝非必须遵行不悖的金科玉律,而是要将其作为与自己处在同等学术生态地位上的辩友甚或论敌。
学堂班开办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论语》《传习录》《坛经》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著作,以及《法哲学原理》《秩序与历史》《判断力批判》《宗教生活现象学》等西方哲学著作开设了研读与讨论课程,帮助、引导学生接触核心原典并在规范的学术训练中掌握阅读经典文本的基本方法。学堂班学生主持或参与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论语》《法哲学原理》、郭象《庄子注》和《坛经》等多部哲学经典相关的科研实践项目,立足原典的教学思路已初见成效。
除课程和科研项目外,“悦读沙龙”作为学堂班主办的特色学术活动,是研读原典这一教学研究思路的重要补充,筹划了聚焦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萨弗兰斯基《恶,或自由的戏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和熊十力《十力语要》等多部著作的系列读书班活动。活动由“悦读”和“沙龙”两部分组成。每期“悦读”活动邀请一名教师作为主讲人,围绕文本主题进行讲授,并设置1—2名学生作为领读人,对阅读材料进行报告。领读人首先对文本脉络作出梳理,同时也要适当超出文本本身,对涉及的关键问题和思想家作出一定概述。在教师讲授和领读人报告结束后,活动参与者就领读人的报告或主题发表观点,展开讨论。“沙龙”活动则完全由学生主导,就读书会所涉及的重要主题进行开放式讨论,形式灵活,重在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活动启动以来,取得了良好反响,充分证明了立足经典的教育培养理念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二、创新教育理念,全面学术发展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积极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还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首先,全面课程建设成为培养优秀哲学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学堂班注重课内、外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经典与前沿的互动,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全面化的学习体验。其次,学堂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项目实践,促进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问题,培养学生对学术前沿的关注,学习和吸收学界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观点,并在实践中运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再次,学堂班保持对教育领域发展动态的关注,积极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方法和实践经验,通过带领学生赴国内外重点教研单位游学观摩,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一)全面课程建设,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学堂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和专题的课程,确保课程设置全面,力求涵盖哲学的各个方向和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等。截至目前,学堂班已邀请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21位,共开设学堂班特色哲学课程19门。同时,学堂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授课、讨论、小组活动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此外,还重视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评估形式包括论文、小组作业、汇报等,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评估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堂班注重多元化的课程设计,除了常规的特色哲学课程外,还通过安排名师讲坛、开设海外短期课程等课外活动,为课内学习提供有益的补充,这些课外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丰富的学术体验。名师讲坛是其中一项主要活动,已经举办了20余场,包括陈来《中国哲学的百年思考》《20世纪的儒学发展》、张祥龙《现象学要义——探索源头之桥》、张一兵《双重物象透视的哲学革命》和洪汉鼎《从诠释学到中国经典阐释学——中国式哲学现代化的一种尝试》等主题。这些讲座不仅就该领域当前的学术热点和风尚作了鞭辟入里、而要言不烦的评介,而且在互动问答环节就一些共性化的疑问提供周详的解答,对于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动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学堂班还提供了海外短期课程,内容涵盖“Heritage Futures: Values and the Profusion of Things”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Heritage” “Making Differences: Transforming the Ethnographic” “Matters of Activity”等主题。
此外,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相关学科领域,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学堂班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训练,激发其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促进学生实现自主深度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能力。学堂班一贯倡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参与前沿研究实践活动。在此引导下,学堂班学生先后主持或参与了30个学术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个、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9个、清华大学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6个,以及清华大学哲学学堂项目若干。在学术项目的实践中,学生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搜集、研读文献不断提高研究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探索,同时,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拓展了学术视野,增加了对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此外,这些学术项目的实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对文献和观点进行评估和批判,全面提高了他们的学术素养。
(二)强化学术活动,涵养创新精神
就古希腊的学术传统而言,哲学是爱智之学,是爱吾师更爱真理的道德自觉和价值追求。学堂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营造开放自由的论辩氛围,鼓励和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思想上的交锋切磋,这既是哲学学科内部源远流长的传统,也是学堂班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培育具备学术史积淀和国际性视野的当代思想家的必然要求。
为保障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堂班量体裁衣地设计了“学堂论辩”“水木哲学学堂论坛”等学术活动。“学堂论辩”在清华大学校内举行,每次选取一个前沿学术论题,邀请两三位相关领域或跨学科学者进行现场论辩。这一论辩活动,旨在以正面交锋磨砺问题意识,以鲜活争论呈现多元视角,聚焦学术热点,呈现理论张力,见证正在生成中的思想形态,激励同学们打破一己成见、兼收各家所长,营造公开参与学术表达和学术争鸣的活跃氛围。参与学堂论辩的学者多半是学堂班学生的导师,展示他们的研讨现场,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成熟学者之间交流、沟通,以及建立在学术规范上的交锋争辩的过程和方法,是帮助学生学习把握如何有效参与学术讨论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成功举办“儒家经典与历史中的天地之心:观念、制度、体验与实在”“个体本位还是共同体本位——古今之辨中的社会想象”等数场讨论,向学生们充分地展示了学术讨论的基准和内涵,同时,在现场也捕捉到了哲林新苗们思想的火花。
除了开展学堂论辩活动,学堂班还为学生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实践园地,即“水木哲学学堂论坛”。该论坛以规范的学术会议形式组织,相关事务的策划和筹备工作均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目前已成功举办“哲学与时代反思及其回应”“首届全国哲学拔尖2.0本科生联合论坛暨第二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和“第三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等三场学术会议,累计超过30名学堂班学生撰写论文并在会上作公开发表,多名学生的论文在评价环节中获奖,学生们在实践中充分锻炼了围绕主题提问、撰写专题论文以及公开发表并进行有效的学术讨论等多项能力。
(三)拓展学术视野,开展广泛学术交流
《礼记》论学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提示了培养哲学拔尖人才的学堂班应避免的局限。为此,学堂班不仅通过课程和讲座介绍哲学研究各领域的最新动态,还通过学堂论辩、水木哲学学堂论坛和悦读沙龙等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清华交流研讨。自创立以来,学堂班已邀请包括楼宇烈、陈来、张祥龙、汪晖、张一兵、洪汉鼎、黄裕生和孙正聿等在内的国内知名学者,以及Robert Stern、Johan van Benthem、司马亭(Martin Stokhof)、刘笑敢、顾彬(Wolfgang Kubin)等国际知名学者来校授课或举办讲座。这些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学生前来参加学术会议或交流活动。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学堂班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其他高校学生的互动,学堂班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不同学术背景下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而加深了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多元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接触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也为他们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为学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条件。
同时,学堂班还充分依托教育部等部门以及学校、学院的政策支持,多次组织学生赴京外、境外举办研学活动。其中包括2023年7月与山西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拔尖计划2.0”哲学学科暑期学校,以及2023年7月—8月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的暑期项目。此外,学堂班还于2023年11月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匡亞明班)合作,举办了“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哲学拔尖2.0两校论坛暨第三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领略了各种治学风格的特点,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外哲学研究的共性和差异的理解。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博学多才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术环境,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并在学术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培育创造性思维
陆游论作诗之道曾有云:“工夫在诗外”,意为过分专精一项事业,往往会带来视域的限缩,以致只能困守畛域,“就诗论诗”,而失却对生活中丰富内容的观照,大大限制诗作水平。实际上,此论迁移到哲学研究中也颇有借鉴意义,哲学研究的推进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如果固守在相对细分的哲学专业领域中,往往会落于窠臼,想要培养真正有思想的学者,不仅要重视哲学学科的基础训练和培养,还要尽量多地引入“他山之石”以磨砺激发。学堂班十分重视学生文学创作、艺术表达等与哲学研究紧密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十分注重向学生介绍哲学的社会公共属性。通过推动哲学思考与戏剧表现联动,引导学生关注哲学本身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并通过广播剧、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加以落地;通过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相关学者展开对话,向学生展示和示范借助哲学智慧来思考社会宏观趋势和具体技术发展的方法;将这些多元并举的培养举措和价值追求融入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中,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同时,学堂班非常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传达自己的哲学思考与心得,并在此过程中倒逼自己加深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时代性表达,学堂班多次策划先锋论坛活动,聚焦哲学领域当前最具创新性和引领性的话题,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筹划和开展具有创造力的对话和表演活动。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其中第二届先锋论坛以“数字时代的概念拼图”为主题,于2022年9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和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合作举办,论坛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哲学和艺术生成表现的15个重要概念形成随机的“盲盒”组合,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专业视角出发进行了极具实验性和生成性的论述和讨论,学堂班的学生代表参加了主题发言环节,并在随机产生的概念风暴中检验和锻炼了自己的哲学积淀和思维能力。第三届先锋论坛以“思维剧场:哲学、戏剧与视觉艺术的邂逅”为主题,于2023年6月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合作举办。该活动围绕着这样一种理念展开:戏剧的哲学性与哲学的戏剧性是紧密联系的,无法被分割,现代哲学需要用剧场化的表达方式。彼德·布鲁克对戏剧的见解,强调排练、演出和观众几个元素在戏剧中的重要性。当下哲学不得不面对生活世界的抽象化与丰富人性的断裂,戏剧也因此可以成为彰显这一词与物之间断裂的有效方式。在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下,只有在间离的效果中实现剧场化的哲学,才能使改变世界成为可能,而不是去创造一种工厂化哲学,仅仅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复制品为己任。在此过程中,学堂班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了随机命题的现场表演,由实践活动的在场性感受哲学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哲学总是关心其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哲学学者的培养也应当把对当下时代问题的关注作为重要内容。人工智能无疑是近期最为重大的热点技术问题之一。学堂班旨在培养能够面向具体时代的哲学拔尖人才,自然不会回避这样的问题。通过交叉学科论坛,学堂班组织学生就“ChatGPT”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与多位具备理工科技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和交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学生通过跨学科交流,拓宽视野,跳出学科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生成性。此外,学堂班的学堂实践项目还包括哲学广播剧的录制和哲学对话剧《坛经》的筹划和演出,这些活动都对学堂班学生跳出哲学本身来反观哲学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使他们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体验中对哲学本身的轮廓有了更立体、丰富和多维的认识。
充分吸纳现代学术研究的多元成果,是学堂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途径,而此种办法得以成立的基础,一定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立足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①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子躬逢盛世,都能明顯地感受到过去十年当中,整个国家和社会从经济基础到精神风气上不断进步的欣欣向荣的趋势,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复兴徐徐到来的昂扬势头。此般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审时度势、锐意进取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努力奋斗,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等多管齐下、多效并举的实践举措所促成的。这便再次雄辩地说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实现所依赖的基础和核心,“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①这不仅是对历史现实的客观总结,也是党的庄严承诺和人民由衷的支持和选择。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一定要在思想和路线上把牢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才培养方针的基础上,在技术层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新时代的理论建设和党的使命任务作出了规定和要求,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②这对于我们从事新时代拔尖哲学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激励也是期许。立足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如欲就此给出合格的答卷,首先,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拘泥于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不将其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理解其在中国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上的指导作用。其次,要对中国思想和中国近代哲学学术史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标尺和准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显示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内容,促进其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和意义,并将之作为我们培养哲学拔尖人才的理论宝库。
四、结 语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科教事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哲学又因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特质而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历史经验,从学校自身的学脉基养和成功案例出发,坚持正确的思想方针路线,积极吸纳当代前沿学术的先进理论,大胆引入相关学科和热点领域,因材施教,触类旁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兼收并蓄,于古今中外之际博采众长,以完整全面的学术史训练为基础,以顾盼灵动的学术想象力为牵引,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建立起一套兼具传统与现代学术优长、教学授课与科研训练并重、知识背景和评价标准丰富多元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是清华大学“学堂培养计划”哲学班交出的一份阶段性答卷。
[责任编辑 韩 玲]
①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2018 年 9 月 17 日,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5.html?eqid=dfbf88b5003b9c5200000003642a1ca6,2023 年 11月 19日。
① 胡军编:《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2—366页。
②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年第13卷第1期,第4页。
① 顾炎武:《亭林文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3页。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 4 页。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5页。
②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