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灵 王艳娥
摘要:随着新高考政策深入推进,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得到重视,而学科教学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前沿技术衔接紧密的实践性学科,与生涯规划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与生涯规划的契合点,构建了融合生涯规划的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并以“数据分析师”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分析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生涯规划;项目式教学;教学设计;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5-0148-04
0 引言
当前世界格局千变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仍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中阶段是学生初步探索自身发展途径的关键时期,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素养的人才,教育改革逐渐向多元化、全面化推进,新高考政策应运而生。
2014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的高考政策正式出台。这一改革为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认知水平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但同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基础教育长期以分数排名论高下,高中生长期处于“被选择”的框架之下,初次掌握“主动权”的学生欠缺自我认知、自我规划方面的能力[2],高中生在填报志愿和选择发展路径时更是手足无措。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生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学科所串联和延伸的专业以及就业方向数不胜数。因此,如何在新高考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基础上,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能力、明晰自身专业或就业方向仍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笔者考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合生涯规划教育,希望这种形式可以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认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本研究将以项目式教学为手段,构建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并进行案例设计,开展相关教學实践。
1 生涯规划教育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契合点
1.1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生涯规划教育最初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各类职业,引导学生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3]。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以及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高中教育阶段的生涯规划内涵逐渐扩充。这一综合性教育项目引入生涯认知、生涯探索、价值澄清、决策技术、生涯定向及生涯准备等多个环节[4]。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更广泛地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生命规划,旨在立足于发展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能力,培养具备自主决策和适应多样性环境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5]。
高中生在基础教育之上,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加善于分析信息和进行批判性思考。适当且正确的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有序规划教育教学路径,探索不同职业领域[6]。
虽然我国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在国家素质教育和新高考的政策引领之下,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指导生涯规划教育的文件,明确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框架之中,这表明政府将生涯规划教育视作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7]。
1.2 信息技术学科多元化的育人价值
信息技术学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纳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内容,如 3D 打印、物联网、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等。这些内容旨在拓展学生兴趣和视野,满足心智发展需求,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8]。科技革新使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而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信息技术学科与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
信息技术学科育人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目标与学生未来发展联系愈发紧密,该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学科的前沿性和多元化的育人目标为高中生生涯规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生涯规划的融入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和实践背景。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与社会就业联系紧密的优势,进行融合教学。
2 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设计原则
2.1.1 信息技术教学为本原则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合生涯规划教育,主体仍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生涯规划作为辅助因素增强教育教学的生动性和拓展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为主导,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涯规划教育相联系的素材,结合社会热门就业领域,将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各教学环节中。
2.1.2 学生主体原则
生涯规划教育强调学生个人发展的差异性,项目式教学以“做中学”为理念,因此,融合生涯规划的项目式教学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决策,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意愿和学习风格,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生涯探索。
2.1.3 教学适应性原则
教学适应性原则是指所融合的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和环节应与信息技术课程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与社会就业联系紧密的优势,设置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利于学生增强专业认知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职业领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为即将面临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
2.2 构成要素
项目式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部分,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并探索不同职业领域。因此,本文将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构成要素定义为主题、目标、内容、活动、成果、评价6个部分,如图1所示。
主题作为整个项目式教学的整体统筹,应具有专业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9]。项目主题通常由教师在前期分析调查学生认知状况和兴趣倾向之后,结合专业课需求和当前科技热点,形成课堂项目主题,主要包括参考教材的经典主题、贴近生活的应用主题、结合专业的延伸主题、跨学科的综合主题。
具体且明确的目标对于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具有引导作用,目标的制定可以从三维教学、核心素养和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灵活、多维地设定,以确保目标的实现与个体需求相适应。
融合生涯规划的课堂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跨学科的综合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主导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跨学科的综合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
活动设置更应精准把握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深层次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习动机,了解新兴技术以及相应就业领域。
成果是课堂教学的检验环节,成果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有形和无形。因此,教师在前期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预设到学生不同形式成果的表达形式,无论是文字、视频,还是内化迁移的知识,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反馈机制,融合生涯规划的项目式教学更加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丰富的评价机制能够加速学生内化知识、完善教学活动。
2.3 模式构建
在遵循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之后,构建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3.1 项目准备阶段
在整个项目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逐步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生涯规划意识。教师应提前调研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并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详细解析,在透彻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结合与学科知识和学生需求相契合的社会职业领域,确定教学内容和项目活动主题,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明确教学目标。
2.3.2 创设情境阶段
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项目活动,从而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地掌握教学重难点。融合生涯规划的情境创设需与当下职业信息和真实项目案例相联系,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唤醒学生职业意识。同时,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并展开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3.3 项目实施环节
项目实施环节应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及时记录学生问题,辅助学生共同推进项目实践。在融合生涯规划的项目实践过程中,为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完成项目活动时进行不同的职业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职业特色的活动,逐步掌握更丰富的技能,增强自我认知、自我规划的能力。同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多样的教学资源进行参考探究,小组内及时交流信息、分享资料、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
2.3.4 成果交流阶段
成果交流阶段是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示小组成果的环节,该阶段提倡学生使用多种形式展示作品,例如PPT、Word、图片、视频、应用程序等。另外,成果展示不局限于项目活动的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从项目团队分工、项目设计构思、团队优势和不足等多个过程性方面进行分享。该阶段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多样,核心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为学生后续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
2.3.5 评价反思阶段
评价反思阶段是整个项目式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强调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主题、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可以从学生团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多个方面出发。对于学生自评,在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加入专业的职业成熟量表进行检测,以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水平。之后学生根据多方评价和建议进行反思,修改与完善成果。同时,融合生涯规划的项目式教学的评价反思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反馈评价能帮助教师透彻分析学情,诊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 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案例
本案例为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算法与程序实现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初步接触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之后,以《我是数据分析师——文本高频词汇分析》为项目活动,设计教学环节并展开实践。
3.1 项目准备阶段
教师在分析调研学情,结合社会前沿创新的就业领域之后,设计项目活动主题和内容如下。
3.1.1 生涯规划调研:数据分析师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师已经成为社会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数据分析师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便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见解,从而引导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当前,数据分析师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数字营销、金融、教育等领域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3.1.2 项目主题和内容
新闻机构可以使用高频词汇来迅速确定新闻主题和关键内容,可以识别新闻领域中的趋势和变化,能够了解新闻中的情感倾向,例如判断是正面、负面还是中性,还可以提取新闻关键词以标记新闻、建立索引等。各数据分析团队自行搜集系列新闻,使用第二章Python基础程序语言编写程序,找出新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4名学生为一个数据分析团队,团队需进行角色分工并合作完成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实现与调试、保存文件测试运行程序、分析探究结论、撰写项目汇报文件(文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PPT、Word、图片、视频等)等任务。
3.2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项目实践、成果交流、评价反思设计如表1所示。
3.3 实践总结与应用效果
将该教学设计在高一年级某班级实施,优秀作品如图3所示,该班共有54人,其中40人表示该次教学为自己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通过项目活动,能系统地巩固知识,并将课堂知识切实地应用到某一领域中,顺利构建知识体系。2) 能初步了解社会中信息科技前沿的职业领域,初步探索自身生涯规划方向。3) 能掌握检索资料、制作汇报文件等技能,体会到团队探究的高效性。4) 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吸取他人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复盘。
同时,结合学生反馈和课后总结,该教学模式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 在项目准备环节,对于学生前期生涯规划路径调查结果过于分散,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前沿行业进行了项目活动设计,但由于班级学生需求各异,因此项目活动学生反馈和学习效果两极分化。2) 在项目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在运行程序时出现错误直接举手提问,缺乏独立思考,并且问题大多数是语法、格式上的粗心,导致程序编译报错。3) 各学生团队在一节课中需要完成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准备展示内容等多个环节,因此在一个课时的基础之上,成果交流阶段只进行了一个小组的展示,课堂时长完全不够。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该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进行以下修改完善:1) 延长课时,并合理规划好每个环节的时长以及每个团队展示成果的时长,需给每个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并留有一定相互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学会取长补短、自我完善。2) 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可采取分层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设计侧重点不同的项目活动,以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在项目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团队合作探究,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以提供思路为主,避免直接给出答案,在课堂上营造出松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投入思考当中。另外,本研究还需要扩大研究的范围和样本容量,将教学模式应用在其他年级或者学科,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學活动中的主导性,在教学设计时能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对生涯规划的看法,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前沿就业领域以项目活动的形式融合到课堂实践中,形成有效的融合生涯规划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将该教学模式应用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该教学模式同时激活了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了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2022-10-20]. https://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 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0):32-38.
[3] 羌红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涯辅导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0(27):115-116.
[4] 刘华,郭兆明.生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0):6-11.
[5] 滑卫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市H中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4):7-9.
[6] 王鹏,李甜甜,靖吉浩,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浙江考试,2022(9):8-14.
[7] 朱仲敏.教育转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内容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6):77-82.
[8] 马静,张攀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融合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2):45-47.
[9] 巫雪琴“. 趣”“用”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以项目式教学“生涯规划主题设计之认识专业” 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0(27):74-79.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