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叙述

2024-04-30 14:22孙德龙甘桂琴
中国故事 2024年3期
关键词:汉族时期课程标准

孙德龙 甘桂琴

【导读】周予同《本国史》(1947年版)为之前版本的重印,其文本内容至少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末。该书宽泛、笼统地论述中华民族的起源,以考古成果论证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拉长了民族起源的上限;同时详细叙述了中华民族经过三个时期的融合,到民国建立后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特点是整体的、不可分离的。通过以上叙述建构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团结的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实现对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

一、《本国史》(1947年版)内容追溯

笔者所参考的周予同《本国史》(1947年版),初版发行于1947年7月,并于同年11月出版第3版。国民政府于1932年颁布了《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此标准周予同编写了1934年版的《本国史》。1936年又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这次颁布仍是依据1932年版的《课程标准》,改动不大。1938年又依据1936年《课程标准》对1934年版的教科书修正发行。通过对国民政府成立以来颁布的历次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分析,周予同《本国史》(1947年版)的内容结构与1936年《课程标准》基本一致。笔者发现《本国史》中正文内容部分和引用的注释最新年份为1937年。“关于新路,如完成粤汉,展筑陇海,兴建浙赣、湘黔、同蒲、宝成、成渝、苏嘉、京赣、贵南各线,十年之间(到民国二十六年)大约添筑两千公里左右。”“本段大意根据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宣言。”因此,周予同《本国史》(1947年版)为之前版本的重印版,其文本内容至少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末。

二、从考古发现的成果来证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周建漳认为:“叙述通常被看做是这样一种话语模式,它通过对某件事情或某些事情,依时间顺序的描述,构造一个可以理解的场景即有意义的语言结构。在最通俗的意义上,叙述就是讲故事,一个关于所发生事情或某一过程‘来龙去脉的‘有头有尾的述说。”过去发生的事并非本身就构成了故事,而是经过同时期或后代人的记录、选择,将历史上发生的事放在时间的维度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彼此之间的联系,把与此相关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在一起,这就构成了故事,而这一行为就是叙述。只有在时间的框架下,二者才能产生,从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因此历史叙述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解释,通过叙述,塑造国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实现对国家政权、民族的集体认同。

在对周予同编写的《本国史》文本的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中华民族的叙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每册书中都有相关的章节进行专门论述,“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散见于各个章节,并且在每一历史分期最后的结论部分均按照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进行总结。在历史的价值这一节中作者指出:“研究历史……在纵的方面观察社会的进化、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迁,在横的方面观察疆土的拓垦、民族的移殖、文化的传布。至于那些琐碎的事变、无益的考据和空泛的议论都应该丢弃。”从中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对民族问题的重视。

1921年后中国境内发现了北京人遗址,“在中国猿人的同一地层中,发现有多数的石器、骨器,以及烧过的动物骨骼和灰烬,似乎火的发明已远在中国猿人时代”。虽然“这种原人究竟和中国民族或历史有怎样的关联,在现在还是无法说明”。但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来看,在蒙古、陕西、甘肃、河套、辽宁、河南均发现石器、骨器、陶器等遗物。根据这些考古发现,“我国民族在空间方面顺沿着黄河流域而发展;在时间方面延续着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文化方面农业、纺织业、陶业和美术等都已有相当的成绩,那是无疑的了”。从上述叙述来看,1921年的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使学界初步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时间往前上溯到了四五千年之前,在空间上顺着黄河流域发展,并推断出中华文明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有相当的成就。尽管表面看对中华民族早期的起源或发展的论述较为模糊,亦或宽泛,将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明的起源混为一谈,但却传递出中华民族的歷史源远流长、比四五千年前还早的信息。

三、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以汉族为主体逐渐融合其他民族的结果

《本国史》总体上将中华民族的形成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上古时代一直到汉朝末年。这是汉族自身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初期”。第二个时期是“汉末一直到隋唐。这是汉族对于回族的匈奴,满族的东胡、乌桓、鲜卑诸民族由接触而同化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从五代以后到现在,是汉族对于满族、藏族、蒙族由接触而同化的时期”。

将早期存在中国的民族分为南、北、中三支,分别是九黎分布在江淮流域、荤粥分布在长城以北的地方、汉族分布在黄河流域,并认为汉族是中国最主要的民族。涿鹿之战后,各部落拥戴黄帝为共主,“从黄帝开始,汉族才逐渐形成一个国家”。关于汉族的来源,作者认为当时还没有定论,在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种说法:土著说和西来说,并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免牵强附会而没有信史的价值”。汉族的来源在当时无法下定论,但从文献资料看,“伏羲都陈、神农都曲阜、黄帝都有熊、后来唐尧都平阳,虞舜都蒲阪”。这些都城都在黄河流域。根据考古学的资料“河南、山西等处时常发现史前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而这些地方所得到的人骨也和现在中国北部人民相近”。这两方面的证据均能够证明“汉族最早就定居在黄河流域”。

汉族在早期形成阶段是独立产生的,“夏、商、周三朝虽全是汉族,但他们是各个部落独立的发展,并不和后世朝代的继承相同”。春秋战国时期是“汉族扩大、中原文化分布的时代”。春秋时期齐晋等国吞并戎狄,中原文化扩展到黄河下游;楚国吞并蛮族,打败吴越,中原文化扩充到长江中下游;秦朝打败西戎,中原文化扩展到黄河上游。战国时期秦占巴蜀,中原文化扩展到长江上游,等到秦统一六国,“汉族混合各民族,在黄河、长江流域已形成一个整个的文化了”。

西晋时期发生“五胡乱华”,开启了中华民族形成的第二个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些民族又先后自然融合于汉族,“后来北方民族的五胡,虽然南下和汉族争雄,但结果和汉族通婚受汉族同化,而形成中国民族新融合的局势”。

五代以来,开启了民族融合的第三个时期。“这时期的新民族,以东北诸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为主体……因为这些新民族的崛兴,一向居于主位的汉族,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未免处于失败的地位。”这一时期,关于民族融合,在《本国史》中主要叙述了清朝入关以后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兵入藏,“迎立青海蒙古所拥立的达赖六世,于是西藏内附于中国”。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随即“青海也内附于中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于是天山南北路完全归属中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最终“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经营……使西北方面的蒙、藏、回三族和西南方面的苗族内附,奠定现在中华民族的基础”。虽然满族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建立起统一的政权,但他既能从维护政权稳定又能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出发,将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都牢牢地相对稳定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从而奠定了后来中华民族构成的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满清政府的统治,“汉族接受欧、美前进的政治思想,推翻腐败的满清政府,联合满、蒙、回、藏等族,团结为整个的中华民族以抵抗欧、美、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军事和经济的侵略”。以汉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外族,结合成一个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由汉、满、回、蒙、藏五族以及苗、瑶等族所构成。” “这族(指汉族——笔者注)是产生东亚文化的主族,在政治上虽也曾几次被外族所征服,但结果征服者每每反被同化。所以现在所谓汉族实际包含着历来被同化的许多民族。”

至此,汉族这一概念的内涵早已发生改变,它不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许多民族混合起来的,包含各民族文化因素具有共同历史记忆的中华民族。这一叙述与顾颉刚先生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被称为汉人的,血统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的,我们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我们绝不该在中华民族之外再有别的称谓。”“汉人是许多民族混合起来的,他不是一个民族……然而一民族中可以包含许多部族,我们当然同列于中华民族而无疑。”

四、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

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尤其在近代外患的刺激下,为了反对中国本土之外的外部侵略势力,中华民族日益凝合成“大民族”,从而扩展了中华民族的内涵和外延。“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不可分离的”这一表述在《本国史》教科书中被反复提及。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联合满、蒙、回、藏等族,团结为整个的中华民族以抵抗欧、美、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军事和经济的侵略”。虽然外蒙古、西藏分别受到俄国、英国的觊觎,但“各民族的绝大多数却始终承认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虽由汉、满、回、蒙、藏以及苗、瑶等族所构成,但经过四千多年的接触和同化,到了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整个的,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了。”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不可分离的……现在的中华民族却以一个民族为主干,靠了悠久的岁月和和平的文化来融合其余民族,简直是一个民族建设一个国家。” “一方面结束了第二次新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再度的扩大,一方面形成一个新的整个的中华民族,奠定了现在中华民国民族的基础。”

从《本国史》關于中华民族的叙述逻辑来看。作者将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看作是各民族彼此融合的过程,汉族的内涵在融合过程中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丰富了汉族这一名词最初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基于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历史教科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及演变,最终成为一整个的中华民族,以实现国民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集体认同。面对外族的侵略与压迫,就能够“明了我们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历程,那我们便可以坚定自己对于自己民族的自信力,而知道应该怎样贡献自己的能力为民族服务”。

参考文献

[1] 石鸥,吴小鸥. 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897-1949)[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 刘超. 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 周予同. 本国史:第四册[M]. 上海:开明书店,1947.

[4] 周建漳. 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周予同. 本国史:第一册[M]. 上海:开明书店,1947.

[6] 周予同. 本国史:第二册[M]. 上海:开明书店,1947.

[7] 顾颉刚. 中华民族是一个[M]//马戎. 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 顾颉刚. 绪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M]//马戎. 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汉族时期课程标准
国清荣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