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方
【导读】柴成务出身于官宦儒学家庭,文才出众,状元及第,拥有卓越的行政能力。柴成务出任潭州茶场期间治绩有声;差遣地方治理黄河水灾和安抚四川民变时,心系百姓,极力安抚民心;出使高丽,又智责高丽王,维护大宋国威,是一位典型的吏干型官员。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生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乾德六年(968年)进士科状元及第。进入官场后,他先是历任峡州军事推官、曹州观察推官、单州观察推官,升迁为京官后,又历任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户部郎中等官职,其最高官品为光禄少卿,从四品,后卒于景德元年(1004年),年七十一。柴成务在官场任事三十余年,既有地方为官的历练,也有中央官府的任职经历,官职因政绩得到不断升迁,是北宋时期吏干型状元的典型代表。目前学术界尚未见有关柴成务的研究成果,可能与史料缺乏有关。本文基于柴成务的宋史传和行状等史料,详细考察柴成务为政地方和中央的仕宦状况,以此深化对吏干型官员的认识,为社会吏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家世与入仕
柴成务出身于官宦世家,“其先平阳人,汉棘蒲侯之后也。世乱流寓,不常厥居。公之远祖,占籍河朔;积德有后,宗派盛焉”,后“祖赓,因官曹南,遂家于济阴郡。大王父纲,庐州别驾。王父允,隐居求志,藏器不耀,累赠太子右赞善大夫。祖妣刘氏,追封彭城县太君”。济阴郡又称曹州,治所在定陶,为“东运之冲”,北宋时期,“辇运之官置之于曹,京东钱谷皆自济至于曹,自曹至于京师,不过四五百里耳”,济阴郡便利的水陆交通、重要的经济地位以及靠近京城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柴氏家族的发展。柴成务的曾祖父柴纲曾任庐州别驾,祖父柴允不仕,其父柴自牧“举进士乙科,应聘戎阃。晋末之乱,奉武行德。于河桥蹈危机,画奇策。尊立汉室,底定中原”。柴自牧进士及第后,一开始在藩镇幕府中任职。这反映了五代时期士子的困境:即使士子及第,也未授官,因而不得不奔向幕府为僚。从史料看,柴自牧在五代时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有文才,有谋略,在后晋与契丹的对垒中出谋划策,并为后汉的建立立下功劳,但直到后周之时,才“始通闺籍,践历台省,淹徊郎署,终兵部员外郎”。柴成务曾祖、父亲的官职虽不显赫,但“先大夫以文行首出,一上登进士科”,家庭的儒学氛围浓厚,为柴成务状元及第奠定了家学基础。
柴成务“童幼,发言成章。总角之年,出就外傅。横经学问,迥如宿习;秉笔属文,动偕作者”,可见其自小就表现出文学方面的才能,且志向于科举之路。乾德六年(968年),“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王公祜,受诏典礼部,公即踊跃从赋”,“王公览其文而奇之,擢冠多士”。柴成务文才突出,受到主考官王祜的赏识,得以状元及第。
柴成务妻子为宗正少卿(从五品)赵齐之女,“公始娶赵氏,故宗正少卿齐之女”。“宗正卿之职,掌皇九族、六亲之属籍,比别昭穆之序,纪亲疏之列,并领崇玄署;少卿为之贰”,宗正寺属于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正副长官多与皇族人员打交道。从为官履历来看,赵齐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权大理少卿,三年为宗正丞,八年以监察御史为卫王府咨议,雍熙二年(985年)为楚王府咨议,虽官职不高,却也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多年,拥有丰富的为官经历。
综上所述,柴成务出身于济阴郡的官宦儒学家庭,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少年时即文才出众,志向科举之路。乾德六年(968年)王祜知贡举,柴成务的文才受到王祜赏识,得以状元及第。柴成务之妻为宗正少卿赵齐的女儿。柴成务在为官方面,很有可能受到父亲柴自牧和岳父赵齐的培养,是一位有勇用谋的吏干型官员,后任职地方,表现出卓越的为政能力。
二、幕职州县官改迁大理寺丞
柴成务状元及第后,释褐为峡州军事推官,主要协助峡州长官处理政务,历曹、单观察推官后,柴成务得到友人的推荐,由幕职州县官改为京官“大理寺丞,监潭州茶场”。宋代的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鑄之事。诸州军随事置官,其征榷场务,岁有定额,岁终课其额之登耗以为举刺。凡课利所入,日具数以申于州”。柴成务以京官大理寺丞差监潭州茶场,负责管理茶场事务,直接关系到朝廷财利收入,“管榷之利,颇致增羡”,若是政绩突出,易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获得升迁。柴成务在潭州茶场任上,“干蛊之誉,扬于王庭”, 政绩颇为突出,故擢授太常丞,任峡路转运副使,赐五品服。由之前的从六品擢为从五品上,差遣也由州一级的监潭州茶场,升迁为路一级的峡路转运副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账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官职提升后,职事更为重要,地位更高。
三、临时差遣,赈灾抚民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五月,滑州韩村河决,“泛澶、濮、曹、济诸州民田,坏居人庐舍,东南流至彭城界入于淮”。河决之处,朝廷征发民力进行治理,但是河堤一直未能修复,于是朝廷派遣使者巡视河堤旧址。柴成务与国子监丞赵孚、供奉官葛彦恭、殿直郭载一起被太宗委派巡察黄河大堤,他们“同览堤之旧址,凡十州二十四县,并勒所属官司条析堤内民籍、税数,议蠲赋徒民,兴复遥堤利害以闻”,在这次巡察中,柴成务的才干得以进一步显现。
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下诏恢复给事中的封驳权,“命左谏议大夫魏庠,司封郎中、知制诰柴成务,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未便,宜准故事封驳以闻”。柴成务在知给事中期间,四川爆发王小波等人领导的民变,朝廷派遣军队镇压,在平定民变之后,太宗派柴成务“使峡路安抚”。柴成务曾担任过峡路转运副使,熟悉当地的政务与民情,较其他官员更适合担任峡路安抚使。他到蜀地后,极力安抚民心,稳定局面,因成效较好,回朝之后,柴成务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柴成务在治理河中时,同样政绩显著,“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吏能表现突出。
柴成务还担任过京东转运使。任职期间,黄河在宋州决口,导致京东地区受灾,柴成务一边抗灾,一边乞求朝廷,“河水所经地肥淀,愿免其租税,劝民种艺”,受到太宗的嘉奖,于是“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赐钱三十万”。知制诰“主行词命,与学士对掌内外制”,而且“多由科举高第、文辞典雅者出任,皇帝也以此职来待文学高选、堪副帝宪者。因其清要,历此官后多入翰林,旋登二府,成为宰执大臣,时人以任词臣荣之”。柴成务能担任如此清要的职位,也是其文才突出的证明。
柴成务无论是任职地方,还是中央官府,都表现出精明强干的特质,以至于在官场中屡次得到晋升,被召拜为知制诰。
四、出使高丽,不辱使命
淳化元年(990年),时任户部郎中的柴成务与兵部员外郎赵成化一起,奉诏出使高丽。宋初为了实现疆土统一,进行了由南到北的统一战争。在统一南方诸国后,宋太宗夺取了讨伐北汉战争的胜利,这时太宗满怀信心,欲北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由于契丹实力强大,宋太宗希望联合高丽共同讨伐契丹,于是在雍熙北伐前,太宗曾派遣使臣韩国华到高丽,希望能够“迭相掎角,协比邻国,同力荡平。奋其一鼓之雄,戡此垂亡之寇”。高丽也看到了宋伐辽的好处,比如赵宋承诺,宋所俘获的生口、牛羊、财务、器械等,皆可赐给高丽,因此,向来仰慕中原文化的高丽,也愿意联合赵宋王朝抑制契丹。这时,宋与高丽往来密切,往来两国之间的使臣,则是能否完成外交使命的关键因素,因而两国君主都会“审择其人”,以“精選使臣,不辱君命,通盟结好,弭战息民”。柴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杨亿亦赞其“雍容儒雅,博闻强记。衣冠之国,文物盛焉。举措话言,是法是效。皇华之美,至今称之”,显然柴成务非常符合交聘使臣的要求。柴成务接受使命,出使高丽,但当他们到达高丽后,由于“高丽国俗信阴阳鬼神之事,颇多拘忌,每朝廷使至,治必择良月吉日,方具礼受诏”,此次宣诏因此而拖延,迟迟未能完成。面对此种突发情况,柴成务沉着、冷静,投书高丽王,责其“牵于禁忌,泥于小数,眩惑日者之浮说,稽缓天子之命书。惟典册之垂文,非巫祝之能晓,《书》称上日,不推六甲之元辰,《礼》载仲冬,但取一阳之嘉会,灿然古训,足以明稽,所宜改图,速拜君赐”,高丽王览书后非常惭愧,立即出拜受诏。由于柴成务应对恰当,有理、有力地化解了危机,既没有得罪高丽,也维护了大宋的国威,可谓不辱使命。
柴成务因出使高丽的出色表现,其官职进一步升迁。淳化二年(991年),“复命为京东水陆转运使”。京东路为拱卫东京开封的军事战略之地,如京东路的登州“地近北虏,号为极边,虏中山川,隐约可见,便风一帆,奄至城下”,若京东路不守,则会直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同时,京东路还是朝廷重要的经济重地,宋初名臣王禹偁曾言:“今郡县虽多,要荒且远,除河北备边之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西尽秦、凤,南抵淮、泗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也。”其中就包括属于京东路的登州、莱州。京东路特殊的地利优势,使得朝廷十分重视此路官员的任用。柴成务历任地方和中央,拥有丰富的为政与治理地方的经验,才能突出,是京东水陆转运使的合适人选,这也印证了其才能的突出。
五、结语
柴成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吏干型状元。他从小受到儒学仕宦家庭的熏染,文才出众得以状元及第。柴成务妻子为宗正少卿赵齐的女儿。受到父亲和岳父在为政方面的培养,柴成务在出任地方的过程中展现了突出的地方治理能力,官职由幕职州县改迁大理寺丞。他参与了滑县、宋州防汛振灾、安抚四川民变;出使高丽,机智地化解危机,维护大宋国威。这些事迹均表现了他卓越的行政能力,他也因吏能突出,得到不断升迁。
参考文献
[1]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杨亿. 武夷新集[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 脱脱.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李林甫. 唐六典[M]. 陈仲夫,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92.
[5] 苏轼. 苏轼文集[M]. 孔凡礼,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张延和. 北宋前期知制诰考论[D]. 兰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