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痔疮

2024-04-29 00:00:00杜晓英
家庭医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肛垫痔核外痔

痔疮是一种可能与排便及直立行走有关的正常情况,患病率较高,患病人数较多,男女老少皆可得此病。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或增生的结缔组织,俗称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本病好发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关于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痔病患病率是49.14%,约占受检人群的50%。最新观念认为,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所形成的局部团块。肛垫是直肠肛门正常解剖组织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及各种族人群中。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可能会发生痔疮。其实,痔疮不能认为是一种疾病,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及嵌顿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病或痔疮病,也有人称之为症状性痔。目前一般所指的痔疮都是已经有临床症状的痔。

痔疮的发病机制

痔疮的发生与诸多机制有关,但至今仍不能很好地解释痔的发生;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久坐、腹泻或便秘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痔疮。父母双方有一方患痔疮,子女息痔疮的概率会有所增加;长时间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发物,容易诱发痔疮;久坐的人,肛周静脉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肛周血管发生病变,从而诱发痔疮;腹泻或便秘时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一定的刺激,也容易诱发痔疮。因而产生了许多有关痔生成学说,主要有下面几种。

静脉曲张学说认为因人体直立,加之痔静脉缺少瓣膜(大部分静脉血管上长了多个对生的阀门,这个阀门只能倒向心脏的方向,即静脉瓣。静脉瓣的功能是让静脉血只能往心脏方向流动,不能回流),以及括约肌痉挛、粪便嵌塞等,导致肛门直肠静脉回流障碍,痔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血管增生学说认为齿线以上的黏膜下组织含有大量的窦状血管、平滑肌、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等,组成直肠海绵体。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组织会出现增生肥大而形成痔。

肛垫下移学说齿线以上的黏膜及黏膜下存在着静脉丛、TreiZ肌、结缔组织,统称为“肛垫”,是人体正常的解剖组织。正常情况下肛垫有一定弹性,但在病理状态下,肛垫增生、肥大,或因与肛门直肠壁的支持固定发生改变而变得松弛,或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发生改变,使得肛垫向下移位而成本病。

肛管狭窄学说认为纤维带(栉膜带)收缩造成肛管狭窄,致使粪便通过时括约肌不能完全松弛,粪便只能在压力下被挤出,因而痔静脉丛在纤维带与粪块之间受到挤压,引起痔静脉丛扩张而形成痔疮。

痔疮的发病原因

痔疮的确切病因,目前医学界的认识尚不一致,但主要与解剖学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妊娠与分娩、职业与年龄、体位、便秘、机械性损伤、炎症等密切相关。

解剖因素肛门直肠位于人体下部,其血管网因重力作用,影响了肛门直肠的血液回流,且痔静脉无瓣膜,故易发生曲张。

饮食因素过度饮酒,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使直肠下部及肛垫充血、水肿、出血。

遗传因素痔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父母患痔,其子女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分娩因素妇女妊娠、分娩时腹压增大,直接影响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使得静脉曲张,是女性痔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职业因素久蹲久坐久站等职业,如司机、电焊工、教师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体位因素痔的发生与人类的直立体位有明显的关联,因未发现四肢行走的动物有痔病发生。

排便因素粪便不易排空,对直肠下段、肛管部产生较大压力,使局部血管受压;排便次数增过多,或时间太长,腹压增加,使肛门直肠静脉回流障碍。

感染因素痔静脉丛的血管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可导致部分血管壁纤维化,脆性增加,变薄,使局部静脉曲张。

痔疮的分类和症状

内痔

内痔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内痔。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便血,一般是无痛性便血。如果是二度以上的内痔,在排便的时候会有痔核脱出。如果内痔进一步增大,会引起肛门坠胀感。

外痔

外痔是指发生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破裂,或肛门皮肤因反复炎症刺激增生而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肛门坠胀、疼痛、异物感。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不同,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状线以下的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在肛缘形成的柔软团块。以肛门坠胀不适为主要症状。多因内痔反复脱出,或经产、负重、腹压增大致筋脉横解,瘀结不散而成。

血栓性外痔是由痔外静脉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凝结成块所致。其特点是肛门边缘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肿块。好发于膀胱截石位的3、9点处。由于排便努挣或用力负重导致肛缘外静脉破裂,离经之血淤积皮下而成。

鳍缔组织外痔是指急、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使肛门缘皮肤(皱襞)发生结缔组织增生、肥大,痔内无曲张的静脉丛。包括哨兵痔和赘皮外痔。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异物感。肛门裂伤,内痔反复脱垂或产育时努挣,导致邪毒外侵、湿热下注,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阻滞,瘀结不散,日久结为皮赘。

混合痔

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混合痔兼有内外痔的双重表现,会出现痔核脱出、便血、疼痛、瘙痒、异物感、肛门坠胀感等多种症状。

嵌顿痔或绞窄性痔

嵌顿痔是指内痔或混合痔脱于肛外,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但动脉血仍不断流入,使脱出的痔充血,体积不断增大,直至输入的动脉血管被压闭,导致出血及血栓形成。脱出的痔发硬,有触痛,不能推回肛门,是痔疮极严重的并发症。嵌顿痔局部明显水肿,剧烈疼痛,分泌物增多,大便秘结,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

痔疮的分度

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痔疮可分为四期。

Ⅰ期 痔核较小,如黄豆或蚕豆大,色鲜红,质柔软,不脱出肛外;排便时由于粪便刺激,可导致排便时大便带血或滴血或纸巾擦拭带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

Ⅱ期 痔核较大,形似红枣,色暗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大便滴血较多或射血一线如箭。

Ⅲ期 痔核更大,如鸡蛋或更大,色灰白,当患者腹内压增加时,如大便时或行走、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核脱出肛外,需用手按揉才能还纳复位,同时还可以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便血症状。

Ⅳ期偶有便血,痔核脱出后不能回纳,多伴有感染、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

痔疮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果

贫血内痔、外痔、混合痔常见的症状就是出血。痔疮因其长期、慢性出血或急性大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容易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如果经常出血不进行治疗,可以导致疲倦乏力等症状。

痔嵌顿、水肿、感染或坏死 如果内痔、外痔、混合痔比较严重,经常脱出的话,会导致痔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还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或组织的坏死、发烧等并发症。

引发妇科炎症 痔疮出血或者发炎会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妇科炎症。

瘙痒 若内痔、混合痔经常发病,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常常有分泌物流出;由此刺激肛门,引起肛周湿疹,皮肤粗糙,增殖肥厚;病人会觉得瘙痒不适,尤其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诱发便秘 痔疮水肿嵌顿或血栓形成引起肛门剧烈疼痛,不敢大便。有些患者为了避免疼痛,人为使得排便减少,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肛周脓肿或肛瘘 病人混合痔感染可能会出现肛周脓肿或者肛瘘;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肛周的癌症甚至肛门癌,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小结

痔疮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痔疮出血引起的上述症状,以及脱出、肛周潮湿疼痛、肛门瘙痒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学习。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痔疮都需要进行治疗。没有症状的痔疮是不需要治疗的,只需要注意饮食,多食粗纤维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生活习惯,忌久坐、久蹲、久站,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就可以了。如果发生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内痔嵌顿坏死等痔疮的严重症状,才需要进行治疗。为了我们“肠痔”久安,可以常做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合理饮食,预防便秘或腹泻,避免长时间蹲厕,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劳累。

猜你喜欢
肛垫痔核外痔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浙江医学(2020年13期)2020-07-30 08:32:44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28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改良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