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垚,熊 丹,陈艳萍,胡晓阳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该疾病常见症状为便血、便秘、肛周疼痛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虽能够切除病灶,但术后易出现肛门疼痛、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可引起切口疼痛,不利于术后创面愈合[2]。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病人促进伤口愈合,但对肛缘水肿效果不佳。艾灸是一种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消肿止痛及行气活血等作用。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借助红外热效应刺激局部血管扩张,能够有效改善创面周围的血液流量和微循环,利于加快局部代谢产物吸收,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艾灸联合TDP在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混合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审批号2022KPY-011235)。对照组年龄22~65(40.12±3.20)岁;女20例,男22例;体重43~74(60.31±6.21)kg;病程1~3(2.01±0.23)年。观察组年龄23~65(40.15±3.14)岁;女18例,男24例;体重44~75(60.28±6.19)kg;病程1~3(2.02±0.22)年。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痔病诊断标准;2)均行手术治疗;3)病人在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切口红肿及疼痛症状;4)病历资料与临床档案完整;5)病人均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者;2)伴有恶性肿瘤者;3)妊娠、哺乳期、月经期女性;4)有TDP治疗禁忌证;5)依从性差,不能坚持配合完成本研究者;6)存在精神或认知障碍,无理解与沟通能力者;7)合并重要脏器(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8)存在便秘、腹泻以及肛瘘、肛周脓肿等肛周疾病者;9)中途退出研究者;10)严重感染者;11)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12)结直肠以及肛管病变者;13)伴有传染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清洁换药:护理人员需对混合痔术后病人每日行常规换药,病人排便后需以清水或中药汤剂熏洗伤口,使创面保持清洁,避免水肿。2)适当活动:术后3 d内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久坐,适当床边活动,避免剧烈运动。3)控制排便:术前服用泻剂排空肠道,术后采用半流质饮食,24 h内尽量控制排便,另通过药物或饮食调节便质,防止过早排便或大便干硬挤压创面;若便次过多,可对症处理以减少大便次数。4)饮食指导:嘱病人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充分饮水。避免暴饮暴食,禁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TDP干预,具体如下。1)艾灸:点燃艾条,将其放置于艾灸盒中,选取长强穴,将艾灸盒放置于体表穴位上方进行熏灸,保持艾灸盒与皮肤距离3~4 cm,每次20 min,每日2次。2)TDP治疗:将TDP理疗仪插电,预热5~10 min,治疗头距离照射部位约20~30 cm,每次20 min,每日1次。照射以皮肤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照至局部皮肤有红晕。在此过程中注意询问病人感受,观察局部情况,避免烫伤。
1)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手术后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创面愈合的判断标准为无出血,未出现水肿,创面干结,痔核消失或缩小,无组织渗出现象。2)肛缘水肿: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病人创面水肿情况,水肿程度得分0分表示“无水肿”,1分表示“轻度水肿,皮肤稍隆起,皮纹可见,水肿小于1 cm”,2分表示“中度水肿,皮肤隆起,皮纹不明显,水肿大小在1~2 cm”,3分表示“重度水肿,皮肤隆起、发亮,皮纹消失,水肿大于2 cm”。3)肛门疼痛:于干预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肛门疼痛情况,于10 cm长尺上标记病人疼痛程度,0~10 cm表示0~10分,0分表示“完全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生活及睡眠”;7~10分表示“剧烈疼痛”。4)护理满意度:于病人出院前发放本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患沟通(25分)、操作水平(25分)、病房环境(25分)和病人感受(25分)4个方面调查。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8,重测效度为0.865,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表1 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病人VAS、肛缘水肿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分
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混合痔手术多为开放手术,加之肛周神经和血管丰富,手术操作会刺激肛周部位组织,从而引起术后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5]。此外,术中扩肛器与直肠、肛管摩擦,会增加血管通透性,易诱发创面炎症反应,进而造成肛缘水肿,而水肿会提高病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使病人的疼痛敏感度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若不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可对术后创面愈合造成不良影响[6]。
中医学认为,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病机为湿热壅滞、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VAS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艾灸联合TDP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病人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减轻病人肛门疼痛、创面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艾灸通过艾绒燃烧对局部皮肤和穴位产生良性刺激,以达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7]。本研究选取的艾灸穴位为长强穴,其为督脉络穴,具有通调督脉、引经通络、活血化瘀功效,对长强穴进行艾灸可通调任督二脉,调节肠道功能,消除气血瘀滞,畅达受阻经络,同时还可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促进创面愈合[8]。TDP理疗仪治疗机制是通过光化学作用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创面细胞新生[9]。红外线进入病人体内有助于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强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病人的疼痛感[10]。同时,TDP理疗仪照射在肛周,不仅能够降低炎症5-羟色胺水平,激活免疫系统,还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利于促进肉芽组织再生,从而缓解局部水肿、疼痛程度,进而促进创面愈合,加快病人术后康复进程[11-12]。艾灸联合TDP的温热效应能进一步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炎症消散、镇痛、解痉、促进水肿消退、加速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TDP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病人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减轻病人肛门疼痛、创面水肿程度,有利于创面快速愈合,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