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问题的跨学科领域解决策略

2024-04-29 11:41黄树明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

【摘要】“胡不归”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近些年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要考点.文章以丰富的实例,阐明了利用光程最短原理,从研究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着手,结合构造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使“胡不归”问题的研究更加直观、形象,研究过程更简便、快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光程最短原理;胡不归问题;解决策略

0前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感受数学与科学、技术、经济、金融、地理、艺术等学科领域的融合,提高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

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通过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身,培养学生更加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既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3].

平面几何中著名的“胡不归”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主要考“垂线段最短”这个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由于涉及动点和需要构造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近些年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学生研究起来普遍感觉很吃力、很困难,得分率一直不高.以前的教学,我们通常直接给学生讲,需要在什么点、在哪一侧构造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更多的让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勉强得出答案.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构造,由于学生尚处于初中阶段,还没有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向量,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存在认识上的一些天生不足,教师讲解很少,即使有些同学知道怎么做才对,可能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

光程最短原理是由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来的,是一个物理学上面的知识.光沿直线传播,光程是光运动的最短路径,是初二上期就学习的内容.利用光程最短原理,从研究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入手,结合构造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研究“胡不归”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1利用光程最短原理解决“胡不归”问题

例1如图1,在Rt△ABC中,∠C=90°,∠A=30°,BC=1,Q为线段AC上一动点,试求BQ+12AQ的最小值.

简析本题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从而构造线段12AQ;二是在什么地方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为什么在∠BAC的顶点A处构造?为什么在∠BAC的边AC的右侧而不是左侧?

由于点B为定点,虽然点Q为动点,但线段BQ的系数为1,所以线段BQ不需要构造.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在线段AC上任选一点Q,假设光从点B出发,先到达线段AC上的点Q,然后从点Q到达点A.如图2,我们把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画出来后,根据光程最短原理,可以发现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线段12AQ,即用一条从点Q出发的新线段来代替12AQ,且保证这条新线段与12AQ相等同时新线段的运动方向与BQ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很显然,需要在∠BAC的顶点A处和边AC的右侧构造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我们以A为顶点、AC为边作∠CAM=30°,然后过点Q作QD⊥AM交AM于点D,则QD=12AQ且点Q到点D的运动方向比点Q到点A的运动方向与点B到点Q的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点B为定点,射线AM为确定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我们过点B作BE⊥AM交AM于点E.因为BQ+12AQ=BQ+QD,所以BQ+12AQ的最小值为线段BE的长,所求符合条件的点Q为线段BE与AC的交点.在Rt△BAE中,∠AEB=90°,∠BAE=60°,AB=2,则BE=3,即BQ+12AQ的最小值为3.

通过此题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明白:因为30°的正弦是12,所以需要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通过画出光的运动路径和运动方向,学生也很容易弄懂为什么要在∠BAC的顶点A处和边AC的右侧而不是左侧构造.

例2如图3,在Rt△ABC中,∠C=90°,∠A=15°,AB=10,Q为线段AC上一动点,试求2BQ+AQ的最小值.

简析因为2BQ+AQ=2(BQ+22AQ),不妨在线段AC上任选一点Q,假设光从点B出发,先到达线段AC上的点Q,然后从点Q到达点A.如图4,我们把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画出来后,我们发现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线段22AQ,即用一条从点Q出发的新线段来代替22AQ,且保证这条新线段与22AQ相等同时新线段的运动方向与BQ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我们以A为顶点、AC为边作∠CAM=45°,然后过点Q作QE⊥AM交AM于点E,则QE=22AQ且点Q到点E的运动方向比点Q到点A的运动方向与点B到点Q的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点B为定点,射线AM为确定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我们过点B作BF⊥AM交AM于点F.因为BQ+22AQ=BQ+QE,所以BQ+22AQ的最小值为线段BF的长,所求符合条件的点Q为线段BF与线段AC的交点.在Rt△ABF中,∠AFB=90°,∠BAF=60°,AB=10,则BF=53,即BQ+22AQ的最小值为53,所以2BQ+AQ的最小值为56.

例3如图5,在正方形ABCD中,AB=2,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若PA+PB+PC的值最小,试求点P的位置及PA+PB+PC的最小值.

简析本题除了可以运用解决“费马点”问题的方法解答外,也可以利用解决“胡不归”问题的方法解答.由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知:PA=PC,則PA+PB+PC=2PA+PB=2(PA+12PB).

不妨在线段BD上任选一点P,假设光从点A出发,先到达线段BD上的点P,然后从点P到达点B.如图6,我们把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画出来后,我们发现解这道题的关键仍然在于构造线段12PB,即用一条从点P出发的新线段来代替12PB,且保证这条新线段与12PB相等同时新线段的运动方向与AP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我们可以以B为顶点、BD为边作∠DBM=30°,然后过点P作PE⊥BM交BM于点E,则PE=12PB且点P到点E的运动方向比点P到点B的运动方向与点A到点P的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点A为定点,射线BM为确定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我们过点A作AF⊥BM交AM于点F.因为PA+12PB=PA+PE,所以PA+12PB的最小值为线段AF的长,所求符合条件的点P为线段AF与线段BD的交点.在Rt△ABF中,∠AFB=90°,∠ABF=75°,AB=2,则AF=6+22,即PA+12PB的最小值为6+22,所以PA+PB+PC的最小值为6+2.

例4如圖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6,BC=2,P为线段CD上一动点,试求PB+32PD的最小值.

简析以D为顶点、DP为边作∠CDM=60°,然后过点P作PE⊥DM交DM于点E.因为sin60°=32,则PE=32PD且点P到点E的运动方向比点P到点D的运动方向与点B到点P的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点B为定点,射线DM为确定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我们过点B作BF⊥DM交DM于点F,如图8.因为PB+32PD=PB+PE,所以PB+32PD的最小值为线段BF的长,所求符合条件的点P为线段BF与线段CD的交点.易证点A,D,E在同一直线上,在Rt△BAF中,∠BFA=90°,∠BAF=60°,AB=6,则BF=33,即PB+32PD的最小值为33.

例5如图9,在等腰Rt△ABC中,∠BAC=90°,BC=10,AD⊥BC于点D,点M是AD上一点,则BM+35AM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简析以A为顶点、AD为边作∠DAG交BC于点G,使sin∠DAG=35,然后过点M作ME⊥AG交AG于点E.因为sin∠DAG=35,则ME=35AM且点M到点E的运动方向比点M到点A的运动方向与点B到点M的运动方向更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点B为定点,线段AG为确定线段,根据垂线段最短,我们过点B作BF⊥AG交AG于点F.因为BM+35AM=BM+ME,所以BM+35AM的最小值为线段BF的长,所求符合条件的点M为线段BF与线段AD的交点.利用等面积法,易求BF=7,即BM+35AM的最小值为7.2利用光程最短原理解决“胡不归”问题的主要解题步骤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得出“胡不归”问题的主要解题步骤如下:

一找:找带有系数k的线段ka;若k>1,则将ka+b转化为k(a+1kb);

二构:画出光的运动路径和运动方向,确定在哪一点(含系数线段的定点)和哪一侧(不含系数线段定点的异侧)构造特殊角,使构造的特殊角的正弦=k(01);过动点作垂线构造Rt△;哪条线段带有系数,就以它为斜边构造直角三角形;

三化:将线段ka转化为线段c;

四求:使得ka+b=c+b,利用“垂线段最短”转化为求相应垂线段的长度.

利用光程最短原理,结合构造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研究“胡不归”问题,从研究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径入手,使“胡不归”问题的研究更加直观、形象,研究过程更简便、快捷,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4:78-88.

[2]孙晓天.如何理解和把握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三会”视角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05):35-40.

[3]刘加霞,刘琳娜.“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旨、特征与实施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解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6):8-10.

作者简介

黄树明(1972—),男,重庆江津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跨学科领域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其解决对策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处理好四对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科研项目申报书撰写中的“难点”解决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策略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