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慧
【摘要】语文考查的是学生的感性思维,《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与好奇心、求知欲等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表达他们的个性思维,不能阻碍他们自身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的发展。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这些要求确定了他们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培养方法;解决策略
新的教育理念表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拥有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许多教师的响应,许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应当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提出的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熏陶,许多学生都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学生拥有课堂主体地位之后他们还是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自身的学习素质更是停滞不前。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们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训练学生“一心二用”的学习能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大脑非常活跃的一个时期,我们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运用科学有效地方法锻炼学生的“一心二用”的能力,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语文是文科,学生需要做大量的朗读与记忆的工作,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思考文章的含义,让学生做到“读想”。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很少思考,他们的思考行为往往发生在阅读完之后,所以他们的大脑反应非常缓慢,而“读想”结合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完成了解文章大意这一阅读任务的同时节省许多时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与积极性。
二、建立学生学习的基础——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聪明的大脑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根本,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敢兴趣,那么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学生多么聪明,学生的语文成绩都很难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而语文大量的背诵、阅读让学生变得非常暴躁,他们愈发觉得语文学习枯燥。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我们教师就应该采取措施消除他们的枯燥,让他们觉得语文学习有趣。
1、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给学生进行教学
语文的特点就是文字蕴含情感,段落蕴含情感。对教师来说,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发现文章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就。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参与语文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分析的时候他们很少听,所以学生才会觉得语文枯燥,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亲身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去挖掘深藏在文章中的文学财富。比如说讲解一篇文章,教师不能将学生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抢夺,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文章蕴含的情感,然后分析为什么这段文章应该这样理解。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什么不懂,教师这时再去帮助他们解答,自主思考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只有不停地思考,学生才能发觉文章的深意,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2、生动地课文演绎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二法则
语文课文其实是一篇篇的故事,这些故事学生可以自己表演出来,学生参与表演之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激发,首先,他们亲自参与了表演过程,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表现的很积极,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后就是因为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很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领悟文章的精髓。以《四个太阳》这篇文章为例,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将这篇文章表演出来,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很快就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兴趣,对分析文章情感不再排斥,整个的课堂效率非常高。
三、教师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方式,但是真正让学生得到提升的还是他们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后应当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语文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更认真地对待语文学习。笔者在教学的时候经常给学生空余的课堂时间自主练习,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课后阅读,也可以完成自主写作,总之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认真真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语文是基础的学科,学好它可以传承好中国文化,作为教育者,我们教师应该竭尽所能,在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提高他们大脑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强的语文能力进行语文自主学习,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