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利 尚超娜 严芳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酒精依赖是对酒精摄入缺乏控制,从而出现强迫性饮酒的一种病理表现,表现为强制性觅酒行为,以及停饮后出现的心理、躯体的一系列特殊反应[1]。既往研究[2]显示,酒精依赖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达60%~70%,治疗后1年复饮率高达80%~90%。“高复饮率”是酒精依赖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及认知功能,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及危害。由于酒精依赖患者出院后需在家庭中长期维持治疗,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预防复饮行为的发生。但现有的延续性护理多采用电话、微信、QQ等形式进行,存在工作量大、统计繁琐和失访率高等问题[3-4]。随着护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院外随访系统软件,并应用在癌症、肾脏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5-7]。因此,本课题组与西安慧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精神障碍随访系统”(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1SR0801253),并将基于该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在我院成瘾医学科住院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120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批号:XYEFYLL-(科研)-2021-01-03]。纳入标准:(1)汉族。(2)男性。(3)年龄18~50岁。(4)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5)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第10版[8](intemational classmcation of disease,ICD-10)中酒精依赖的诊断标准。(6)无意识障碍及语言、肢体沟通障碍者。(7)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病变者。(2)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者。(3)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4)非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5)严重视听障碍无法完成量表评定者。(6)经指导不能掌握随访系统操作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出院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即(1)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包括用药指导(药物名称、用量、服用时间、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饮食指导(适宜的饮食种类和饮食禁忌等);运动指导(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复饮的诱因;应急处理知识(如急性戒断症状的处理);指导患者填写调查量表等。(2)出院时与患者及其监护人签署院外随访知情同意书,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健康状况、服药情况、居家生活状态及是否复饮等信息;认真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康复;电话随访时间不得<10 min。(3)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患者填写后提交。研究组成员再次向患者监护人核实患者填写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1.2.2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的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
1.2.2.1成立课题小组 小组成员由2名成瘾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名取得河南省精神卫生专科护士资质的主管护师、2名取得心理治疗师资质的副主任护师、1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1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组成,所有成员均接受干预方案和内容的统一培训。副主任医师负责对患者的诊断以及对病情进行全面把控,遴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并在患者出院后给予药物管理及方案调整;主管护师负责常规电话随访、向副主任医师反馈随访情况、随访系统康复指导内容的推送、指导患者完成量表评定;副主任护师负责通过随访系统实施一对一的线上护理干预和家庭访视,组织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负责随访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负责各项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信息录入及数据统计。
1.2.2.2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方案制定与实施 方案包括康复课堂、康复家园、心理咨询和问卷调查4个板块。(1)康复课堂板块:为酒精依赖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各种健康教育图文和视频资料,由主管护师撰写和编辑,由副主任医师审核后存储到后台,再由管理员每周发送1次,患者可点击“历史消息”浏览各期内容,患者点击浏览后后台会自动记录。每月推出1期科普讲座,由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轮流录制讲座视频,由管理员按时发送。(2)康复家园板块:精神康复治疗师每周二和每周日晚19:00~20:30带领患者进行正念减压训练及放松训练,每周五晚19:00~20:30带领患者进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患者也可通过“历史消息”自行选择适宜的项目练习;为酒精依赖患者提供同伴支持,患者可在此发布个人动态,讲述康复历程中的成功经验,相互激励以进一步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精神科医师和主管护师轮流每日24 h在线值班,与患者进行互动,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具备服药提醒功能,每日07:30~08:30、12:00~13:00、20:00~21:00发送提醒患者服药信息,每隔15 min提醒1次,每个时段提醒4次,患者服药后点击“服药打卡”,即可完成1次服药记录,且系统会自动停止后续的提醒信息。(3)心理咨询模块:由我院心理咨询热线专家参与,每日晚18:00~20:00、20:00~22:00各有1位专家负责在线咨询,专家和患者分别通过“医生通道”和“患者通道”上线,线上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咨询结束后专家完成咨询记录。(4)问卷调查模块:包括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ennsylvania alcohol craving scale,PACS)[9]、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ichigan alcoholism screening test,MAST)[1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D)[11]、睡眠状况自评量表[12]、抑郁筛查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13]。患者点击子菜单“问卷调查”,选择问卷后即可进行测评,后台自动记录并出具测评报告,精神科医师可通过医生端口查看调查问卷的评定情况,必要时与患者核实病情并向家属反馈信息。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酒精的渴求程度和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酒精的依赖状态和复饮率。
1.3.1患者饮酒渴求度 采用PACS[9]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饮酒渴求度的测评。该量表共包括5个条目,前3个问题是关于饮酒的频率、强度和想酒的持续时间,第4个问题是对抗饮酒的能力,第5个问题是停酒后1周的平均渴求程度。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0分表示没有该项症状,1分表示较轻微的该项症状,2分表示轻微的该项症状,3分表示能明显感觉到该项症状,4分表示有较严重的该项症状,但自己能控制,5分表示该症状很严重,难以控制,6分表示该症状很严重,无法忍受。得分越高表明饮酒渴求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半分信度为0.88。
1.3.2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GQOLD[11]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该量表为自评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共74个条目,每个维度得分经公式转化后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63,半分信度为0.721。
1.3.3患者酒精依赖情况 采用MAST[10]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通知其来院进行酒精依赖情况的评定。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0,包括25个条目,每个条目只有“是”或“否”2种选择,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种选择。MAST中的第1个条目(序号0)为引入性问题,其余24条均为饮酒者常见问题,包括躯体依赖、心理依赖,饮酒对心理、躯体、职业功能和社交功能的影响等。MAST的每一条目计分标准并不一致,题“0”不计分,其他条目根据标准记分后计算总分。总分0分表示无饮酒相关问题;≤3分可视作尚无问题,无临床意义;4分为可能或可疑的酒精依赖对象;5~6分表示存在轻度酒精依赖问题;7~25分表示存在中度酒精依赖问题;26~29分表示存在较重酒精依赖问题;40~53分表示存在严重酒精依赖问题。
1.3.4复饮率 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2组患者的复饮情况(每周饮酒≥5 d,每天≥2次)[14]。复饮率=复饮人数/总例数×100%。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酒精的渴求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酒精的渴求程度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酒精的依赖状态和复饮率比较见表4和表5。
表4 2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酒精的依赖状态和复饮率比较
表5 2组患者MAST得分及复饮率交互效应
3.1 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渴求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对酒精的渴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对酒精的渴求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可降低酒精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分析原因:随访系统为酒精依赖患者提供了一个心理支持的平台,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患者可随时进入平台观看图文并茂的图文资料和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料[15],课题组成员也可通过后台的浏览记录掌握患者自主学习情况,对于主动性欠佳的患者会进行提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帮助患者提高对酒精依赖危害性的正确认知,树立戒酒的信心。同时,随访系统上的心理咨询模块为患者提供了无障碍的沟通平台,患者可充分表达自己的困惑,由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和指导,并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帮助患者减轻对酒精的渴求心理。
3.2 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酒精依赖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酒精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随访系统具有高效、便捷、灵活的信息传递功能,患者利用碎片时间浏览平台上推送的疾病应对信息,能提高患者对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在干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信息发布及时、个体化干预落实到位,与患者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持续的关心和鼓励使患者获得了较高的情感支持,戒酒的信心随之增加;患者通过对酒精的自我控制,其饮食、睡眠、情绪等均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患者体验到健康生活方式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促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得以恢复,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依赖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预组对酒精的依赖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干预期间能较好地维持,表明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依赖程度。分析原因: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实现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支持的功能,还能发挥同伴支持的功能,为广大患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患者可在改平台上自由、充分地交流各自在戒酒过程中的好方法和体会。在同伴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下,患者感受到了群体的温暖,更加主动地参与平台中的各种学习,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强了戒酒的信心,还使患者充分掌握了处理饮酒相关问题的有效应对方式,提高了为实现戒断酒精依赖目标而努力的主动性。
3.4 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预组复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以往研究[16]结果一致。表明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分析原因:随访系统上每日服药打卡的功能可提示患者按时服药,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巩固了治疗效果;随访系统中及时发布复诊提醒,使患者不会遗忘复诊,且能通过随访系统无障碍地与医师联络复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诊途径对于患者维持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精神康复治疗师在随访系统中的康复家园模块组织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训练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当患者出现酒精渴求心理或焦虑情绪等情况时,可随时随地开展自我练习,能提高患者对于渴望饮酒等负性情绪的应对调节能力,从而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相关正性行为的建立,最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
综上所述,基于随访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渴求度和依赖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为预防酒精依赖患者复饮提供了新的护理理念及干预方法。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采用的研究工具相对简单,且只针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开展了研究,未将女性酒精依赖患者列为其中,可能造成研究结果方面的偏颇。另外,随访系统的功能尚待进一步开发,后续的研究中会针对患者、照护者及医务人员开展随访系统需求的调查,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以期为酒精依赖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