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024-04-28 12:11刘飞
甘肃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信息技术

刘飞

【摘要】信息技术为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7—0082—04

2023年,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发展数字教育,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撬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变革。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引导教师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活动,提升乡村学校师生信息化素养。把数字信息化作为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形成实用管用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应学校发展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发展数字教育,信息技术是基础,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识字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应用技术,基于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承载手段,将汉字的音、形、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沉浸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学校可利用国家、省市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为学生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汉字故事、汉字演变过程视频等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识字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利用课堂教学实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开展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和完善教学指导方法。在具体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创设与汉字相关的情境,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意愿。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合作游戏方式,如汉字接龙、猜字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并学习汉字,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汉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评价工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评价学生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与创新意识等。在实时评价反馈结果的基础上,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传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定性和定量评价,鼓励引导学生纠错改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巩固拓展知识。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和平台,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变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等,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储备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是一个双向过程,学生可以用网络平台、课程资源,巩固校内学习认识的一类、二类生字,预习下一阶段学习内容,既巩固了现有知识,又丰富了课外知识,还提升了自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對县内100所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设施配备、设备应用、资源收集等情况开展调查,评价师生近一个月的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基于调查结果,可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操作等方面归纳和分析如下。

1.部分学科教师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教师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味地为识字而教学,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够好。如在讲授一年级生字时,所在县的48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以传统模式讲授,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积极性不高,且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368名学生的识字学习情况测评发现,有58%的学生课堂平均掌握率为76%,20%的学生课堂平均掌握率为83%,15%的学生课堂平均掌握率为95%,7%的学生课堂平均掌握率为100%。

2.一些学科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一些教师无法熟练使用STEAM教室、创客教室、平板智慧教室等相关设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还包括对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如果教师无法有效地应用与管理数字资源,就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一些教师无法将信息技术与他们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会导致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或融合不恰当,降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调查发现,泾川县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师平均年龄为51.2岁,年龄普遍较大,虽然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为欠缺。

3.部分学校技术设备维护程度不够高。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但部分学校由于技术设备不足、维护不到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基础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影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调查发现,县内学校互联网接入率为100%,学校“班班通”设备覆盖率为99.8%,但是设备正常使用率为89%,设备平均年限9.3年;一些农村学校多媒体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不够及时,加之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较少,对国家、省市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下载和使用率不够高,影响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和教育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1.借助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词汇量。我国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甄别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已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结合电子书、在线词典等网络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识字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语言信息,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国家、省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上的优质课程资源或网络课程资源等,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借鉴优质课视频、经典案例等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经调查,近年来,国家、省市大力推广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应用,从总体注册情况来看,教师注册率达98.3%,学生注册率达到85.6%,县内“班班通”设备基本达到全覆盖,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当然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网络资源使用方面还需要家长指导来完成,不可一概而论。

2.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创设情境的方法和程度应有所差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科学地选用并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恰当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增强情境的逼真度和互动性,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如教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动画、音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变得更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整合,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来开展的一种优化的教学活动,以刺激学习者思考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个性化教学融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区别对待学生,实行差异化的分层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后辅导采用“一生一案”,做到因材施教;学习任务布置采取分层设计、分类指导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效果,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好”现象。如城镇小学低年级班额较大,教师在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根据学生字词储备情况划分不同的组别,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学习。乡镇小学班额一般较小,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安排不同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分类指导拓展提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4.信息技术与互动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创设融洽而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倡导和组织全体学生机会均等地参与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实现互动式教学。如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等步骤性游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同桌互动互助学习作为最小的学习组,学习中他们互相讨论、互相检查,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还可以向前后排的同学请教,既教育学生应相互帮助,又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此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或平台对“走出谜宫”或“登顶”的小组点赞、鼓励表扬,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提高学习主动性,体会到互助学习的乐趣。

5.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相融合,促进家校合作交流。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在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应该与教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应该帮助孩子提升信息素养。学校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向家长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家校之间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建立溝通交流渠道,教师利用平台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也可用平台布置巩固练习作业和预习任务;家长用平台接收到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指导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评价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经调查,城镇学校学生家长参与率较高,家校合作效率较高,学生学习内容巩固率普遍高于农村学校。因此,积极的家校合作有益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提升。

6.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平台使用等。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和办法,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为教师能力提升创造更多有益条件,支持和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对教师的培训、技术支持、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应监管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其符合教育标准和质量要求。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常态化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学研讨或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研究解决制约教师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教师也应该主动探索研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技术,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为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上融合策略,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字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将快速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融合策略,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将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静洁.“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3):70.

[2]钟彩娟.“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1(11):71-72.

[3]李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23):40-41.

编辑:宋春宇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低年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