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咏眉山三苏祠诗看清人的崇苏文化心态

2024-04-28 07:19
地域文化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苏祠眉州三苏

马 强

历史进入清代,眉州三苏父子的声名已经如日经天,誉满天下,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思慕、景仰。在全国三苏相关的多地形成了“景苏”“颂苏”的社会风气。由于三苏特别是苏轼在清代崇高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不少地方建有苏祠,“大名垂宇宙,随地见祠堂”①张问陶:《船山诗草》卷9《栾城眉山书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2页。。而位于四川眉州眉山县城内的三苏祠更是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向往、膜拜之地,如著名诗人张问陶所说“因公爱眉州,便觉眉州好”②张问陶:《船山诗草》卷8《眉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9页。、“一笑又输君胜我,眉州亲切故乡邻”③张问陶:《船山诗草》卷13《稚存寓中为东坡先生作生日之明日丹棱彭田桥移予斋因复绘先生小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7页。。有清一代,有关眉州三苏祠题咏的诗歌颇多,仕宦四川或途经眉州的官员与诗人墨客,多往眉山三苏祠拜谒,赋词吟诗,以表达对宋代文豪三苏的景仰与思慕。天下盛传的三苏祠内著名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就是由康熙时名臣、诗人张鹏翮所撰。此楹联与成都武侯祠的“攻心联”一样,成为清代四川璧联珠合的名楹。这些诗歌一方面反映了三苏父子特别是苏轼在清代的广泛影响,同时也是文人士大夫崇敬先贤、忠君怀乡家国情怀主体价值观念的折射。笔者近年钩沉整理清人巴蜀诗赋文献,接触到大量题咏三苏祠的诗歌,现采摭其要,略加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清代眉州三苏祠及其诗人题咏概说

眉州三苏祠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城内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最早系元末在北宋三苏故宅基础上修立。清代的三苏祠内四周有回廊碑亭,园林式的祠堂内茂林修竹,古井莲池,碑刻、书画庋藏丰富,环境幽雅,成为供奉祭祀三苏父子的文化圣地。明末清初,三苏祠曾经在战乱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匪兵“铁脚蛮”部盘踞苏祠,损坏了祠内的一些建筑。清康熙四年(1665),眉州知州赵惠芽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建有正殿飨殿与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等。明清舆地文献对眉州三苏祠多有记载,明代曹学佺《蜀中广记》记载当时三苏祠所见情形时说:“有三苏祠在纱縠街,即苏氏故宅也。门前榆树,云老泉手植。奇怪碨磊,人争取去为假山”①曹学佺:《蜀中广记》卷12《上川南道·眉州》,钦定四库全书本,史部地理类。。康熙时编纂的《大清一统志》对眉州三苏祠也有简要记载:“苏洵故宅,在州城西南隅,后建为三苏祠”②《钦定大清一统志》卷309《眉州》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明清时期的三苏祠作为四川重要的文化地标载入典籍。

眉州三苏祠作为北宋三苏父子的故居及其三苏文化的“原发地”,是三苏文化的精神象征,为历代诗人墨客所向往与景仰。在清代,眉州三苏祠已经美名著于天下,成为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大凡仕宦蜀地的官员士大夫大多都以前往三苏祠拜谒为荣为幸。清代官员绝大多数为科举进士出身,多能善诗能词,往往官员、学者、诗人兼于一身。从清初康熙年间直至晚清民国,仕宦蜀地包括因公入川过境眉州者,参谒三苏祠者颇众,并留下题咏诗歌传世,这其中就包括王士禛、方象瑛、蒋琦龄、张问陶、李星沅、石韫玉、钱载、李德仪、何绍基、张之洞、毛澄、俞陛云这样的著名诗人。清代诗人的三苏祠题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情况,一是专程至眉山亲临参谒,并赋诗感怀;二是过境眉山,因公务在身,无法亲临而遥致行祭,并以诗抒怀缅怀;三是通过与友人的赠答案酬唱与题画题拓在想象中表达对三苏祠的向往。第一类有王士禛、蒋琦龄、张问陶、何绍基、张之洞、毛澄等,他们与三苏祠关系最为直接,或者亲临拜谒,详细观察,并留下游记记述与诗歌题咏,有的甚至直接参与了三苏祠的园林建设,功莫大焉。如清初著名诗人、“神韵派”领袖王士禛入川典试后即专程赴眉州三苏祠拜谒,在其《蜀道驿程记》中详细记述此事,并作有长诗《眉州谒三苏公祠》纪事抒怀;晚清张之洞在四川学政任上捐资修建了苏祠中的云屿楼,后作《登眉州三苏祠云屿楼,祠与试院邻,有门与祠通》诗以纪念之。第二种情况是诗人虽过境眉州,因公干匆忙,无暇亲临苏祠,只是船行岷江遥致祭拜,赋诗寄怀,如咸丰五年(1855)蒋琦龄自四川茶盐道卸任,取道岷江“出峡浮湘”,乘舟行至眉山,作《眉州》诗。道光年间诗人董贻清也有《眉州道中望峨眉山》,虽未亲临苏祠,但诗中有“纱縠溪流纱縠纹,苏家故宅今犹存”之句,可见对苏祠同样十分熟悉。第三类是奉和答唱或题画诗,如晚清诗人冯骧有《拟王渔洋眉州谒三苏祠》长诗,即为与清初诗人王士禛(号渔洋)《眉州谒三苏公祠》的异代奉和诗③王士禛著,李毓芙、牟通、李茂肃整理:《渔洋精华录集释》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71-872页。。郑珍《题唐鄂生藏东坡书马券真迹》④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13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及张问陶为丹棱彭田桥所绘东坡像题诗①张问陶:《船山诗草》卷13《稚存寓中为东坡先生作生日之明日丹棱彭田桥移寓予斋因复绘先生小像相与宴饮为乐如今世俗礼之补祝也亦题一律属田桥和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7页。等。清人诗文集卷帙浩繁,据不完全统计,题咏三苏祠的诗歌大约有二百多首。大量诗人参谒三苏祠堂及其相关三苏的题咏,不仅对于认知三苏在清代的文化影响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清代社会文化现象。

二、拜谒苏祠:忧时感世

清代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时代,但对苏轼为代表的三苏文化的崇敬与膜拜不仅未减弱,反而更加兴盛,“景苏”“颂苏”成为多地社会共同尊奉的文化习俗,包括苏轼文集的刊刻与流传更加兴盛,“文忠公集,坊间印本极多”②弓翊清:《补刻三苏全集跋》,道光眉州刻本《三苏全集》卷首,眉山三苏祠藏本。。而士大夫瞻仰、凭吊三苏祠至少从康熙年间即已开始。康熙十一年(1672)夏秋,著名诗人王士禛以户部官员身份入川典乡试。典试完毕,特地自成都循岷江乘船南下眉州,上岸拜访三苏祠。其《蜀道驿程记》卷下记载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行程:

(七月二十七日)午次眉,遥望蟆颐山,苍然可爱。入城,谒三苏公祠,苏氏纱縠行旧地也。在城西偏,三面环水,堂三楹,中祀文公,文忠、文定左右侍。堂前二古柏甚夭矫,数百年物也。后轩三楹,枕水,题曰“木假三堂”。祠西为瑞莲池,甘蔗十余本。高覆檐溜,池中有亭,长廊周之。蜀乱后,有贼号“铁脚蛮”据眉,祠毁,州守赵君稍稍修复。坡公石像,明洪武中重刻,李龙眠笔也,颖滨题赞。又坡书“玉鼻騂劵”、山谷“跋尾”,二石颇完好。“保姆杨氏志铭”,沔阳陈晦叔重刻。碑版林立,惟富顺李尚书《长春》四诗可读③王士禛原著,袁世硕主编点校:《王士禛全集》(四),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561页。。

这段文字详细记述了诗人王士禛亲历所见清初三苏祠楼台亭榭各类景观,特别是前代留下纪念苏轼的石刻等,是有关三苏祠历史的重要史料,为认知经历明清之际大动乱后三苏祠历史风貌提供了重要文献记载依据。康熙初,时值川中大动乱甫定,百废待兴,三苏祠虽然也遭受毁坏,但并非严重,或许是出于对三苏的崇敬,即使清初顺治年间有盗匪占据苏祠,祠中大部分建筑仍然得以保存,其中古柏、水池、碑刻历历在目,明代根据宋代李龙眠绘画所雕刻的东坡石像保存完好,亭、榭、池、台回廊基犹存。这次拜谒三苏祠,诗人感触尤深,赋有长诗《眉州谒三苏公祠》:

邮亭下马询老卒,苏公故第城西隅。旋来束带荐苹藻,辰良何必烦神巫。

往者此地铁脚乱④诗人在此段自注:顺治初有贼据眉,号“铁脚蛮”。,高门大宅皆焚如。此祠岿然谁所作,维公大节惊顽愚。

双柏轮囷溜霜雨,廷立冠剑古丈夫。长公遗像龙眠笔,马券剥落涪翁书。

残碑插笏尚林立,紫藤碧藓缠龟趺。祠西一水最萧瑟,经霜菡萏犹扶疏。

甘蕉十丈覆檐溜,落花乱迸红珊瑚。当年结构不草草,要令咫尺成江湖。

故园如此不归老,与人家国徒区区。琼儋雷藤历九死,口甘熏鼠随猿狙。

头纲八饼有何意,桄榔万里非吾庐。⑤王士禛著,李毓芙、牟通、李茂肃整理:《渔洋精华录集释》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71-872页。

王士禛(1634—1711)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创立了在清代颇有影响的“神韵”诗歌理论主张,其诗大多含蓄内敛,注重神韵,但此诗却写得十分简朴真挚,纪实性鲜明,几乎就是《蜀道驿程记》的分行翻版。诗写诗人下马入祠参拜,盛赞三苏的文化魅力,即使盗匪也不能不心生崇敬,不敢对苏祠大肆破坏。次写祠中遗留的石刻苏轼遗像、石亭碑刻及萋萋芳草、萧瑟树木,表达了对三苏的深深崇敬,进而感叹先贤远去,故园犹在,家国情怀古今想通。王士禛此诗在清代影响深远,一直到二百多年后的晚清仍然有奉韵唱和者,晚清民国诗人冯骧有《拟王渔洋眉州谒三苏祠》,反映了清末诗人们拜苏故里及其三苏祠的存在状况。诗中说:“眉州城西环水清,纱线街头莽榛荆。仆夫鞭指路人告,苏公里第横丹楹”①冯骧:《拟王渔洋眉州谒三苏祠》,杨沂综、刘宗惠主编:《近代巴蜀诗钞》(上),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800页。。从冯氏诗看,历经战乱的眉州残破不甚,苏祠所在的纱縠街头满地榛荆莽,但寻访者仍然络绎不绝。

对于普遍喜爱苏轼诗歌文章的清代士大夫来说,能够亲身前往眉山三苏祠参谒是十分荣幸的事。江苏新阳人李德仪是道光、咸丰年间重要诗人,后以翰林院编修身份被朝廷授以四川学政。入川不久,特地赶赴眉山拜谒三苏祠,并作《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试竣敬谒三苏祠翼日得五古一首》:

昔年十四五,解诵东坡诗。少长攻论策,瓣香爇峨嵋。缅怀名父子,川岳钟英奇。径欲溯岷源,怅望西南陲。何意越廿载,人蜀轺车驰。草堂拜寓公,杜陵名双垂。亟问纱縠行,奉祀邦人知。轻舠发初夏,江水澄玻璃。启扃肃瞻仰,仿佛来云旗。老泉屹中坐,灏气生须眉。坡颍左右侍,凛凛天人姿。为想获石砚,嬉戏殊常见。寒镫耿相对,夜雨听何时。中庭蔚嘉树,古柏森鳞而。白榆亦手泽,枯干留霜皮。亭亭两银杏,后起如孙枝。补设木假山,好事之所为。三峰俨乔梓,鼎立靡诡随。石梁间台榭,绿水回沦漪。虽无田田叶,犹号瑞莲池。草木同不腐,节义徵在兹。当年不得相,炎运合中衰。摧谪益挺特,岂独能文词。迄今八百岁,所过系人思。

何况鸣珂里,故宅遗栋榱。两公滞游宦,汝颍家同移。要其神所在,犹水周天涯。文安正首丘,山色看蟆颐。魂魄恋此土,合食一堂宜②李德仪:《己未四月下浣眉州试竣敬谒三苏祠翼日得五古一首》,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

此诗写作者少年时即能背诵苏轼之诗歌与策论,十分思慕苏氏父子,想象其为人,不意中年时竟然有机会入川仕宦,能够亲临三苏故园谒拜,因而激动不已。进入三苏祠,他所看到的是:“老泉屹中坐,灏气生须眉。坡颍左右侍,凛凛天人姿”,“中庭蔚嘉树,古柏森鳞而。白榆亦手泽,枯干留霜皮。亭亭两银杏,后起如孙枝”,以庄严肃穆之情描述苏祠内三苏像及其前代遗留的珍贵古木、水池台榭,详细记录了苏祠内所见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不仅留下了道光年间三苏祠内的景观存在状况,也表达了诗人对三苏的无限追慕。苏祠内的一草一木,皆引发诗人的崇敬之情。“两公滞游宦,汝颍家同移。要其神所在,犹水周天涯”,在李德仪看来,虽然苏轼、苏辙两兄最终未能归葬故里,但其精魂却长留故园。

张问陶(1764—1814)是乾、嘉时期与袁枚齐名、有“川中第一诗人”之称的著名诗人,生平作诗奉苏轼为圭臬,主张诗尚自然而须有灵韵。张问陶一生宦游南北各地,曾数次途经眉州,拜谒苏祠,其《眉州》一诗云:

长公实忠孝,笔墨乃游戏。宋时多拘儒,惟公有生气。乡人自昔夸汉京,我今一笑皆平平。子云相如文士耳,安敢与公争大名。因公爱眉州,便觉眉州好。公之灵光满天地,眉州也是泥鸿爪。君不见城西纱縠行,旧居改作新祠堂。行人题壁多于草,执此求公公转小①张问陶:《船山诗草》卷8《眉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9页。。

从该诗提及纱縠行、行人题壁、旧居改新祠堂等所写内容来看,张问陶显然曾在眉山亲临苏祠参谒,以歌行体抒发自己的崇苏之情。“因公爱眉州,便觉眉州好”。眉州是东坡的故乡,因为东坡,眉州备受文人士大夫向往与喜爱,但张问陶看来,苏轼并不仅仅属于眉州,而是华夏天下的幸运,眉州只是东坡一生行迹半天下的一处泥鸿爪印而已。据学者研究,张问陶生平推崇苏轼,其著名的“性灵”诗论即与苏诗影响相关。张问陶共写有涉苏诗十首,其中除了一首写苏辙外,其余九首都是题咏苏轼的②温秀珍、李丽宁:《性灵派诗人张问陶论苏轼》,《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10期。。

晚清民国诗人刘咸荥(1858—1949)为四川双流人,清光绪贡生,曾任清末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清亡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成都大学,博通经史,以诗名世。刘咸荥有《谒三苏祠》,颇能代表晚清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兹节选如下:

苏家父子亦云盛,敬恭桑梓隆祠堂。远接眉山一痕绿,千秋俎豆犹留香。

当年骨肉伤别离,雪泥鸿爪随所之。惠州风雨黄州雪,扁舟小笠留清姿。

老泉垂老犹著书,尧图禹菉探元初。子由隽才能竞美,新诗遥和兴不孤。

自古多才天所忌,风波险阻无时无。错节盘根名愈著,醉生梦死非吾徒。

我来拜谒丛祠下,一门遗像分后先。灵风飘飘动群木,曙分林影初日圆。

前哲有灵应笑我,营营俗虑徒拘牵。吟轻小诗意自适,假山对坐空悠然。③刘咸荥:《谒三苏祠》,杨沂综、刘宗惠主编:《近代巴蜀诗钞》(上),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601页。

刘咸荥《谒三苏祠》分别对三苏各自不同的文学成就作了评论,认为苏洵大器晚成,长于上古文献的精深掌握与阐释,苏辙之诗则灵秀清新,才华横溢。苏轼则成最大,一生却倍受贬谪,漂泊万里,可谓“自古多才天所忌,风波险阻无时无”。联想到刘咸荥自己生于晚清末世乱世,满腹经纶无从发挥,空有报国之志,终来碌碌无为,因此才会发出“前哲有灵应笑我,营营俗虑徒拘牵”的感叹。实际上晚清民国,与刘氏同样命运者又何止其一人!前引张之洞幕僚、晚清诗人毛澄(1843—1906)参谒三苏祠后,也感触伤怀,发出“我生坠忧患,万事秋毫轻。不图尘堀中,触此江海情。一杯酹髯翁,来领夜气清”④毛澄:《三月二十一夜南皮夫子招饮水际竹边亭》,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172,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可以说刘咸荥的《谒三苏祠》代表了晚清士大夫对宋代三苏共同的人文情怀与命运感喟。

三、景苏颂苏,层累衍化

南宋以来,随着三苏文章的盛行天下,三苏父子声名日隆,特别是苏轼,因其高洁的人格、巨大的文化逐渐成为士大夫心目中的一代宗师,诗人墨客更是顶礼膜拜,尊崇有加。在清代,三苏的故乡眉山成为士大夫趋之若鹜的文化圣地,甚至三苏故宅所在的纱縠行街也成为一个神圣的文化符号,“公之井里我乡关,绮岁眉山往还熟。秋风倚棹荡玻璃,春日循街问纱縠”①李超琼:《苏文忠公祠在定慧寺后即守钦长老住持所也秋祭日诣焉芜秽不治顾之怃然因有修复之思率成长句以柬同志》,《石船居剩稿》卷2;杨沂综、刘宗惠主编:《近代巴蜀诗钞》(上),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339-340页。;“纱縠行中一堕地,万古峨眉不改色。斯文豪气长留天地间,人世何曾忆今昔”②汪中:《十二月十九日曾宾谷都转召集三贤祠致祀坡公同作》,徐世昌等编:《晚晴簃诗汇》卷100,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纱縠溪流纱觳纹,苏家故宅今犹存。独惜坡公富笠屐,黄州雨雪登州云”③董贻清:《眉州道中望峨眉山》,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144,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纱縠行,宋代眉山县城苏轼母亲程氏曾经经营的一个普通的店铺,一条普通的街道,到了清代却因三苏故宅的原因成为文人士大夫心中的逐梦之地,颇类似尼山之于孔子,定军山之于诸葛亮、朱熹之于武夷山,一山一水,一铺一街,因伟人先贤而赋予了神圣的“原型空间”意义。

清代咸丰五年(1855)诗人蒋琦龄自四川茶盐道卸任,取道岷江“出峡浮湘”,乘舟行至眉山,吟有《眉州》诗,其中有“岷峨流影入船窗,窗里天寒㵼酒缸。吊古州余纱縠地,纪行客泛颇璃江”④蒋琦龄著,银健、梁扬校注:《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卷4,成都:巴蜀书社,2014年,第166页。。从该诗看,蒋氏在眉山曾经登岸亲临三苏祠凭吊致辞祭,表达崇敬之意。蒋琦龄还写有与苏轼《南行集》唱和的二十余首,对三苏父子可谓推崇备至。其在《追和苏诗二十二首并引》中说:

东拔先生有言:我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似惬平生之愿。蜀中山水,左锦以西,酷似南湘。自余人蜀流连周览,心会神怡。亦有如坡所云者,尝有诗云:“丛蕉笼竹出墙头,曲曲澄江绕含流。一霎舆中乡梦觉,不知身在老锦州”。又云:“渐近成都山愈微,江南风景是耶非。东坡合被江神笑,阳羡买田胡不归。”盖抒写胸臆莫能自已,非务操先生之戈也。居成都数月,复有夔、巫之行,浮锦水,历嘉、戎、泸、渝、涪、万,以达瞿塘,山川风物,可喜可愕者多矣。所至以苏集自随,因检集自《初发嘉州》至《戏题巫山县》,凡诗二十二首,依先生和陶之例,一一次和之⑤蒋琦龄著,银健、梁扬校注:《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卷4,成都:巴蜀书社,2014年,第166页。。

蒋琦龄(1816—1875)字申甫,号石月,今广西全州县龙水镇人,1840年中举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九江、汉中、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顺天府尹等职。从《追和苏诗二十二首并引》看,蒋琦龄对苏轼极为崇敬,自岷江舟行南下东行渝、泸、夔、巫时即随身携带苏轼诗集随时拜阅。由于蒋琦龄自岷江南行西出夔峡与北宋三苏父子当年出蜀路线在川江段完全相同,情景仿佛,因此诗人途中不断缅怀东坡,虽然异代不同时,仍然创作了与苏诗自嘉州至巫山县诗同题诗二十二首唱和诗。在蒋氏心目中,虽然与东坡父子时光相隔七百余年,但山川依旧,古今诗人的心灵总是相通的。沿着与当年东坡父子相同的路线舟行岷江、川江,仿佛就与三苏父子相伴同船而行,心仪的前辈大诗人是如此亲切,触景生情,激动难抑。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实际上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逊于同时代黄遵宪、陈三立等其他诗人。同治十二年(1873)受遣赴川为乡试副考官,旋即又被任命为四川学政。在主管四川教育、教化、文物期间,大力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同时出于对三苏父子的景仰,曾经数次前往眉州拜谒三苏祠。光绪元年(1875)张之洞利用再度入川典乡试,巡查眉州,下榻与三苏祠一墙之隔的“眉州考棚”(今三苏祠碑廊),闲暇时常到三苏祠游览。发现三苏祠地狭屋破,零落残破,文化的良知与责任感让张之洞寝食难安,很快筹措银两,倡修云屿楼、抱月亭和水竹轩。张之洞对三苏父子非常崇敬,尤其思慕苏东坡。张之洞倡修的云屿楼,大气庄严,檐轩临水,翠竹幽径,游人争相登临楼,很快成为三苏祠的一处重要景点。张之洞诗文集中有《登眉州三苏祠云屿楼,祠与试院邻,有门与祠通》诗,诗系长篇,节选如下:

坡公南归老阳羡,买宅不入竟折劵。

迫逐未安白鹤居,结衔遥寄玉局观。

栾奇怪终见子孙长,斜川差有水竹恋。

峨岷西望徒怀乡,岂意乡人作祠堂。……

蜀产无如天水盛,气节文章多可敬。

紫岩父子亦世家,雁湖兄弟仍同姓。

景仁忠直雍国功,都与三苏相辉映①张之洞著,庞坚校点:《张之洞诗文集》(增订本)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68页。。

张之洞的幕僚、晚清诗人毛澄曾应邀参观新修的云屿楼,作《苏祠新楼呈南皮夫子兼柬玉宾叔峤二君》,其中写道:“南皮夫子今文伯,尤爱楼居岸轻帻。微澜瘦竹苏家宅,弹指华严涌百尺。褰裳高步鸣琤琮,津亭远鼓闻逢逢。墙竿乱矗只复双,堞外知是玻璃江”②毛澄:《稚澥诗集》卷38《苏祠新楼呈南皮夫子兼柬玉宾叔峤二君》,国家图书馆收藏本。。从毛澄诗中描绘所见,苏祠园林茂林修竹、云屿楼上视野辽阔,管弦琴筝,音乐悠扬,周围楼台亭榭错落有致,高高的云屿楼视野辽阔,楼墙外玻璃江(岷江)清澈一碧,浩荡南去。经过张之洞,饱经沧桑的三苏祠又焕然一新,这在战乱不已的清末是十分难得的。张之洞作为晚清政坛、文坛重要人物,其《登眉州三苏祠云屿楼》诗是他留给眉州三苏祠的重要献礼。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对苏轼最终长眠他乡、未能归葬故里的遗憾,同时对三苏的气节、人格、文章推崇备至,表达了深深的崇敬与高度颂扬。

何绍基(1799—1983)是清代后期著名诗人、学者、画家,尤长于诗赋与书法。何氏道光年间主持贵州乡试,途经眉州时曾匆匆往三苏祠参谒。咸丰五年(1855)春何绍基丁父忧结束不久即被咸丰皇帝任命为四川学政,二度赴川。同年到眉山巡考,再次拜谒三苏祠,用草书写下了《重谒三苏祠》。这幅书法名篇原稿现庋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三苏祠博物馆珍藏的何绍基行书所写的苏轼词三首遥相辉映,堪称双璧。诗中描述了两次拜谒三苏祠的情形,《重谒三苏祠》表达了对三苏祠景仰肃穆及其对三苏父子的思慕之情,也是何氏作为重要书法家草书的代表作。何绍基另一首《眉州试院喜雨大醉次日即别去》则表达了下榻紧邻三苏祠眉州试院的欣喜之情:“桑下佛缘恋难去,况我眉州十日住。高风景跂三苏祠,古荫婆娑双柏树”③何绍基:《眉州试院喜雨大醉次日即别去》,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13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

晚清著名学者、诗人,现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1868—1950)于光绪二十八年(1901)出任四川主考官,经连云栈道入川。完成公务后取道岷江南下东归,对这次行旅俞陛云特地著有《蜀輶诗记》一书,以诗文掺杂形式记录了川蜀之行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据《蜀輶诗记》,俞陛云于该年九月二十一日自成都择岷江水路乘舟南下,在眉州境内向县城方向遥祭三苏祠,并赋诗纪念。其《蜀輶诗记》卷下有简要记述:“十五里,眉州。江不甚宽,两坡碎石星罗,捩舵处旋涡喷薄。南见远山横黛,为峨眉余脉”。俞陛云作为淹贯文史的著名学者,到了眉州怎能不前往三苏祠凭吊并吟诗抒怀呢,于是写下了别具风格的《眉州怀苏氏遗迹》诗:“纱縠高文逝水流,书堂零落古眉州。石龙岸左秋如梦,絮酒何人祭柳沟”①俞陛云:《蜀輶诗记》卷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3页。。从其诗看,因清末战乱,眉州城市萧条,距张之洞捐资修云屿楼不过二十余年,三苏祠“书堂零落”,一片残破。虽然诗人未能亲往三苏祠参谒,但饱经战乱的四川经济萧条,文教衰落,三苏祠应该处于十分残破之中,于是诗人发出疑问,此时还有人携酒去柳沟祭祀苏老泉墓地吗?表达的不仅是对三苏祠破落的感叹,也隐含着对三苏文化在清末战乱动荡岁月中的忧虑。

结 语

眉山苏祠作为三苏文化的原发地,随着以苏轼代表的三苏文化在清代走向兴盛,诗人拜谒三苏祠并同赋诗题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清代诗人拜谒眉州三苏祠者多不胜举,上述诗人不过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而已,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列举。清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文化盛况?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史角度看,三苏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谐性与全民族性。苏轼在宋代就具有了超越汉民族文化的意义,其诗文深受契丹、女真、西夏(党项)等民族的喜爱②马强:《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学刊》2023年待刊。,其诗文版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辽、金,并流传海外的朝鲜、日本。进入清代,苏轼的诗、文、书、画已经为满、汉等民族所共同喜爱。乾隆皇帝曾多次通过赋诗题画表达了对东坡诗词的欣赏③乾隆皇帝题画诗中有《题李伯时潇湘卧游图用苏东坡题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韵》、《题和阗玉楼东坡夜游图》等题画诗,其作于乾隆丙寅的《夜雨》诗中有“妙会东坡喜雨篇,忧怀全释疾都蠲”,作于乾隆癸巳的《千尺雪歌四叠旧韵》有“长篇畏难弗再和,岂不贻笑眉山苏氏家”的诗句,分别见《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之《三集》、《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81页、第529页、第697页。。清代题咏三苏祠诗,涉及面广泛,既有对三苏祠不同时期的景观描写,又有咏三苏祠诗所反映的社会治乱,也有借凭吊苏祠抒情言志,表达了清代士大夫普遍崇苏颂贤的价值观念及其伤时感世的文化心理,从中不难感知三苏父子在清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及其三苏祠在清代不同时期的盛衰演变,这些题咏三苏祠的诗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三苏的社会影响及其三苏祠在清代的存在与演变状况。就三苏祠而言,清代诗人相关的题咏诗篇多角度地留下了不同时期三苏祠的不同风貌与命运遭际。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清初康熙年间诗坛盟主、“神韵派”领袖王士禛,其在《蜀道驿程记》及其纪实诗《眉州谒三苏公祠》对三苏祠的记载宛如一幅工笔画,对康熙十一年(1672)的三苏祠做了真实地刻画与描述,对于复原清初三苏祠的原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从清初到清末,诗人对三苏祠的题咏绵延不辍,说明三苏至清代,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苏祠眉州三苏
聚焦三苏祠,感受千载家国情怀
谒三苏祠
去眉州路上
漫步三苏祠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三苏家风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苏祠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不与他人同巾器
“三苏”基因根植工商 传统文化润泽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打造“五位一体”“三苏”特色校园文化
眉州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