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效果分析

2024-04-27 08:36辛兢宋飞赵建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麻醉科住院医师麻醉

辛兢 宋飞 赵建斌

现阶段,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麻醉师的第三只眼,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利于清晰的帮助麻醉医师观察到患者局部目标神经结构、麻醉药扩散情况及进针线路等,辅助麻醉取得良好效果及保障良好的麻醉安全性[1-2]。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内容十分繁杂,为确保麻醉科住院医师有效掌握相关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有必要在规范化培训工作中采取优质的教学模式。既往常规教学模式虽然有效,但是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抽象的教学内容[3]。微课属于临床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为麻醉科住院医师制作以学习为核心的短效视频内容,该措施旨在辅助其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降低实际课堂教学的难度。同时,视频内容可供学员在课外反复观看,持续学习和练习,有助于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基于此,本研究针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对40名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传统教学法与在此基础上结合微课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以探讨教学方法的优劣及其对学员学习成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40名麻醉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麻醉科住院医师;同意接受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因多种因素导致教学中断;教学研究资料不齐全。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采用分层抽样法将这40名医师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对照组男15名,女5名;年龄25~35岁,平均(28.98±1.54)岁。研究组男14名,女6名;年龄25~37岁,平均(28.69±1.55)岁。2组医师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麻醉学专业讲师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围绕课件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涵盖神经阻滞的生理解剖定位、适应证与禁忌证、穿刺方法及不同入路方式、优势与可能并发症、详细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与效果评估方法。此外,还需深入理解超声在神经阻滞中的辅助作用、其基本原理、探头的选择种类以及超声操作的具体流程、方法与注意事项。理论教学结束后,讲师将指导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课后复习、总结,并安排临床见习活动。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常规教学模式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微课教学法详细内容如下:由实施常规教学模式的同一讲师,针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这一教学重点内容,精心制作成一系列微课短视频,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 min。这些视频不仅涵盖相关教学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模拟演示,还融入了案例分析、问题思考等丰富内容。上课前1周,教师需将微课视频提前发布给麻醉科住院医师,要求他们课前观看并自主学习。随后,将麻醉科住院医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需通过知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为微课结束后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正式上课时,各小组需汇报课前微课问题的解答情况,讲师则结合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并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1.3 观察指标

1.3.1 理论知识考核情况

教学完毕后向麻醉科住院医师下发自制试卷,试卷主要由基础知识、论述及病例分析2部分内容组成,各占5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麻醉科住院医师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1.3.2 技术操作考核情况

该项指标主要包括有2部分,即技术操作考核成绩、麻醉效果。每名麻醉科住院医师在技术操作考核中,需随机选择1名在实验期间接受上肢手术或肩部手术的患者作为操作对象。这些患者均未接受过神经阻滞麻醉的急诊处理,均对其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且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制定的分级标准,其麻醉分级均在Ⅰ~Ⅱ级范围内。在操作过程中,所有医师将使用相同的超声仪,并以5~10 MHz的频率调节超声探头。正式临床麻醉技术操作过程中由带教老师依据患者麻醉技术操作情况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麻醉科住院医师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临床技能操作掌握情况越好。同时对其为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患者麻醉优良性越高,说明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技能水平越高。麻醉优良性评定方法为:患者麻醉后无任何手术刺激反应可评定为优;患者麻醉后存在神经阻滞不完善的情况,需进一步借助药物减轻手术刺激不适感,但不会影响手术操作可评定为良;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欠佳,且存在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会影响手术操作可评定为差[4]。

1.3.3 教学模式评价度

自制《教学模式评价度表》,教学完毕后向麻醉科住院医师下发该表,该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有记忆解剖内容、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度、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方面,以上方面满分值均为20分,分值越高,麻醉科住院医师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n(%)形式描述计数指标中间断性数据(包括有麻醉科住院医师性别、麻醉效果),采用χ2检验;以()形式描述计量指标中连续性数据(包括麻醉科住院医师年龄、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教学模式评价度),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比较

研究组理论基础知识、论述及病例分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比较(分,)

表1 对照组、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比较(分,)

2.2 2组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比较

研究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麻醉效果优良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研究组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比较

2.3 2组教学模式评价度比较

研究组记忆解剖内容、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度、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方面的教学模式评价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研究组教学模式评价度比较(分,)

表3 对照组、研究组教学模式评价度比较(分,)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属于麻醉学科难点内容之一,既往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常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其主要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5]。该项教学法实施后,麻醉科住院医师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教师在教授局部或断层解剖、穿刺进针等技术操作时缺乏足够的细致度和生动性。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可能导致医师对麻醉知识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6-7]。

微课教学法适用于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能够精准、生动地传授理论、操作及技巧,有效弥补常规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的不足[8]。微课教学法通过制作简短的小视频来呈现教学内容,不仅便于传授理论教学知识点,还能详细展示超声图像、解剖结构、穿刺操作等关键内容。这种形式使医师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内进行“自助式”学习。微课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仅需利用摄影机或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即可轻松完成,发布微课视频到微信平台也极为便利。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和直观的视频形式,能够激发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9-11]。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课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保障良好的麻醉效果。该教学法将以视频为载体,全面呈现教学内容及问题,具备随时性、直观性、可重复性和互动性等诸多优势。通过视频形式,能够将抽象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理论教学内容具象化、生动化,有助于住院医师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此外,在微课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视频结尾处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通过课前问题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汇报、分析及答疑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医师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进而提升他们在相关知识考核中的表现[12-13]。常规教学法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临床见习的方式向麻醉科住院医师传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技能,但这种方式往往导致许多医师难以充分掌握和消化相关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方法。相比之下,微课教学法采用分步骤和动态模拟演示的形式,为麻醉科住院医师详细讲解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技能知识。医师可以在课下方便地反复学习或借鉴相关技术操作步骤,从而加速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提高技术操作的熟练度。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能够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麻醉操作,提高麻醉的优良性[14-15]。本研究研究组记忆解剖内容、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度、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方面的教学模式评价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利于提高其教学模式满意度及认可度。该项教学模式将重点突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重点内容,且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提高了教麻醉科住院医师动性及趣味性,充分调动了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反复观看及学习微课视频及解决问题的形式,便于其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培养麻醉科住院医师问题识别、资料查询及问题处理能力,满足大脑认知一般规律需求,进而提高相关知识理解度,加快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内化性转变速率,以此使其高效记忆解剖内容,并作出较高的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分值[16-17]。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医师有效掌握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并得到了他们的满意和认可。

猜你喜欢
麻醉科住院医师麻醉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