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萍,郭本海,郑素丽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双链'”)融合是增强创新动力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5月的“科技三会”上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也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地方政府对此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双链融合政策。如2021 年5 月陕西省科技厅印发的《实施“两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2022 年6 月浙江省科技厅等7 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 年3 月山东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地方政府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作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重要路径,希望通过产业链创新链的支撑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要求创新链上的各类创新平台载体能够面向产业需要、服务企业创新,但由于服务半径的限制和知识溢出的距离衰减效应,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对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起到关键影响。以浙江为例,依托“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构建了“双核一带一廊”的产业空间布局,对获批建设的创新平台载体数量的初步梳理却发现40%以上布局在“双核”区域,“一带一廊”占比不高,特别是金衢丽绿色经济走廊仅布局了全省13%的创新平台载体。创新平台载体布局的极度不均衡及与产业链的空间不匹配,限制了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在2022 年8 月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仅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优化重大创新载体布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量化分析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布局,科学评价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对于充分优化挖掘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有效融合、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现有的文献主要探讨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趋势特征及经济发展效应。一些研究如洪银兴[1]、赵国甫等[2]、梁树广等[3]以及卢新潮等[4]进行了双链融合趋势特征的分析,这些研究多采用抽象演绎的方法,剖析了产业链创新链的系统性和区域化的发展特征,张晓兰等[5]的研究还关注了双链融合中的投入与产出发展趋势;另一些研究如李雪松等[6]、梁丽娜等[7]、李炳军等[8]、贺正楚等[9]则进行了双链融合效应的分析,多以某地或某产业的具体案例为对象,分别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开拓利润市场、实现低碳转型、增强产业链韧等方面探讨了双链融合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
上述研究从耦合、协同演进、进化博弈等视角给出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发展水平及进一步优化的思路与建议,但受制于缺乏相匹配的微观研究单元精细化空间特征,这些研究大多采用抽象演绎或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双链融合的探讨尚集中在现象的描述和关系的正负上,缺乏有效揭示双链融合在空间格局上的形成机制。大数据在研究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更细致准确地进行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因其高精度、高信息量、高获得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空间布局的分析,如李江苏等[10]、张家旗等[11]、杨成凤等[12]基于POI 数据开展的研究,这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进一步量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匹配(matching)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后被运用于分析城市劳动者之间的匹配及其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13],而后扩展到多种资源要素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并认为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14]。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将匹配的思想拓展到了产业与要素之间。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实现产业与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的空间一致,并据以参与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15]。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后,空间匹配进一步被引入产业关系研究[16],产业间在空间上的有效匹配能够达到效率最佳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7]。
匹配性研究成为空间布局、空间规划领域的重要议题,这些研究关注了不同地理尺度上的空间匹配问题。区域和国家尺度上如姚永玲等[18]关注了都市圈建设中的空间匹配问题、赵婷等[15]关注了空间匹配实业下的城市分层问题等,城市尺度上如赵鹏军等[19]关注了生活圈建设中的空间匹配问题、王蓓等[20]和马丽亚等[21]分别关注了职住空间与商住空间的匹配问题等,而更小的地理尺度上进行的点对点分析还包括如程敏等[22]和李丹等[23]开展的医疗设施与人口、周美玲等[24]开展的绿色空间与人口的匹配分析等。因研究单元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上述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匹配性模型。如针对职住空间、商住空间的匹配研究将空间特征上的重合认定为匹配,多采用地理集中度比值、空间错位指数(spatial mismatch index,SMI)等方法构建模型;针对服务设施与人口的匹配研究将空间可达性(accessibility)作为供需匹配的重要特征,多采用潜力模型、莫兰指数、Dagum 基尼系数等构建相应的研究模型;针对产业的匹配研究,将不同产业间的协同作为匹配的评价标准,如孙畅等[17]采用耦合系数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
本研究拟从空间匹配的视角分析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双链”融合不仅强调产业链与创新链在内容环节上要协同一致,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也要充分考虑产业链与创新链在地理空间上的协同一致,即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问题。全球创新实践表明,隐性知识对创新更重要,但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溢出受地理距离的约束且存在着距离衰减效应,空间邻近是跨区域或跨边界创新的重要条件[25],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区域或主体间的转移和溢出,实现了空间上的匹配与协同一致。空间邻近意味着创新链能够更容易服务于产业链,同时空间邻近能够构建和增强产业链创新链在制度、认知等维度的邻近,进一步促进产业创新[26-27]。
本研究基于创新平台载体的POI 数据,借用城市规划领域的空间可达性概念研究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邻近和空间匹配性。空间可达强调接近服务空间、获取特定服务的难易程度,在研究服务供需匹配时常用潜力模型及其改进形式、莫兰指数及变化形式构建相应的研究模型。如吴玲玲等[28]使用双变量全局莫兰指数模型和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模型相结合的空间匹配度评估模型,对重庆主城区生活服务设施配置和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空间匹配度进行分析;马宇等[29]使用考虑设施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衰减系数的改进潜力模型计算分配份额,从而评价长沙基础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度。本研究以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样本,采用改进的潜力模型计算产业链对创新链的空间可达性,采用熵值法形成产业链创新链空间匹配性的评价,拟为双链融合的量化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潜力模型(potential model)也称重力模型,由法国学者Louis Lagarange 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提出。该模型认为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就像万物之间的引力一样,借鉴程敏等[22]的表述,潜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为:
潜力模型综合考虑了空间中两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空间效应随距离衰减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研究适应性[30]。学者们在应用研究中往往结合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对潜力模型进行改进。如汤鹏飞等[31]在研究农村居民点和乡村小学空间匹配性时,引入学校服务能力因子对潜力模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程敏等[22]对居民点与城市医疗设施空间的匹配性进行研究时,在潜力模型中不仅引入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因子,还区分了不同等级规模医疗设施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
考虑到创新平台载体的差异性,本研究将创新平台载体的不同类别及服务能力引入潜力模型;考虑到创新服务半径的限制、知识溢出的距离衰减效应以及产业集群有可能在空间上覆盖部分创新平台载体,为模型设定了极限距离和缓冲距离;同时也考虑到创新平台载体信息为POI 数据,本研究对潜力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熵值法对空间匹配性进行综合测度。改进后的潜力模型如下:
摩擦系数β是空间可达性测量中对结果影响较大的系数,反映的是空间可达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对象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研究中β一般取值在1~2 之间[32-33],如赵鹏军等[19]、Ortega 等[34]将β设定为1,Siegel 等[35]将其设定为1.5,而汤鹏飞等[31]、Yang 等[36]则将其设定为2。本研究中的POI 数据能较方便地获取各创新平台载体的预约数量和服务数量,摩擦系数β用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的服务数与预约数之比进行测量,根据创新平台载体POI 数据计算得到的值为1.125。
本研究以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样本,分析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布局与空间匹配性。产业链数据来自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2022 年编制的《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情况》,获取的数据信息包括4 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和15 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地理分布及在分布区县的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受统计数据的限制,相关数据统计的是规模以上企业应税销售收入超100 亿元或占全省比重5%以上的区县。缺失的信息数据通过浙江省、各地市和各区县的统计年鉴进行补充。
创新链数据主要是创新平台载体的POI大数据,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实现。依托Python 软件的requests库编程对浙江科技大脑信息数据进行爬取,获得19 762 个POI 及对应的创新平台载体名称、依托单位、类别、地址、经纬度坐标等信息,数据清洗并剔除省级以下的创新平台载体数据后得到11 507 个有效POI。对信息数据进行梳理后,借助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的主管负责部门的官方网站的相关公告进行补充和纠偏,最终得到12 181 个POI,对应于12 181 个省级以上主要创新平台载体。分别采用百度地图、Map Location、高德Web 服务API 等工具,对上述12 181 个POI 的地址信息、行政区划信息、经纬度信息等字段的缺失信息进行补充。
截至2022 年底,浙江建设省级以上主要创新平台载体12 181 个,这些创新平台载体在全省的分布并不均衡。矢量数据符号法和坐标投影进行的空间分析结果如图1 所示,总体上创新平台载体浙北占比高于浙南和浙西,余杭、西湖、滨江、萧山是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县,并以此为核心向外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宁波的慈溪、鄞州和北仑、温州的乐清和龙湾以及金华的婺城是3 个局部核心,也呈现以各自核心向外逐步递减的趋势。
图1 浙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的区县分布
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4 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和15 个特色产业集群,已基本覆盖浙江省域内绝大多数制造业强区强县。图2 和图3 均为基于矢量数据符号法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图2 显示的是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高度集聚于滨江,并以滨江为核心向外扩散到嘉善、余姚等形成覆盖浙北和浙东部分地区的集聚区;另外3 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的集聚度相对不高且集聚范围较广,包括浙北、浙东和浙中地区,覆盖了浙江大部分区县。
图2 浙江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的区县分布
图3 浙江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县分布
图3 对特色产业集群的分析显示,这些集群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高端软件、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炼油化工等集群高度集聚于个别区县,集中度均超过20%;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高端新材料相对来说分布较为分散,占比最高的区县也不超过9%。如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群集聚核心在滨江,占比达到整个集群的36.210%,向外扩散形成了两个次核心嘉善和余姚,围绕滨江绝对核心、嘉善和余姚次核心又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扩散圈,总体呈现向外圈层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分布看,4 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集聚范围基本重合;15 个特色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集聚分布重合性不足,特别是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炼油化工等少数集群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分布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集聚分布差异很大,即表现出空间上的不一致。
为进一步分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一致性,以区县为基本空间单元进行空间数量等级分析。根据“415”先进制造业集群覆盖区县的销售占比和各区县创新平台载体的数量,采用ArcGIS 自然断点法将其划分为5 个空间数量等级。图4 中数据显示,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产业集群高度集聚于浙北地区的杭州、宁波、嘉兴,其他地区相对稀疏零散,其中滨江、慈溪、北仑、镇海、岱山、钱塘、乐清、海宁、萧山、平湖、义乌、余杭等区县产业集聚等级高。相比,创新平台载体空间集聚的范围更广,包括浙北地区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以及浙南地区的温州,其中余杭、西湖、滨江、萧山、钱塘、鄞州、吴兴、拱墅、乐清、德清、龙湾、上城、海宁、桐乡等区县的创新平台载体集聚较多。可以看到,产业的高集聚区和创新的高集聚区有较大的重叠,但仍有部分差异。这表明,浙江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在融合的过程中,从集聚程度的空间分布上尚未实现完全的匹配,产业链创新链地理空间上的协同一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4 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数量等级分布
为进一步分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及其提升方向,运用构建的改进潜力模型对“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水平进行了测度。表1 测度结果的各统计量显示,总体来说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要高于特色产业集群,前者的均值有5.184,而后者均值4.646,但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的内部差异更大,方差达到8.877,高于特色产业集群在空间匹配性上的方差7.260;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要高于新兴产业集群,前者均值为5.180,后者均值只有4.292,同时新兴产业集群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的差异也大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表1 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空间匹配水平的统计数据
从具体的产业集群分析(见图5)看,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较高,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的空间匹配性略低,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中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优势产业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没有显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差异非常大,最低的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仅0.967,最高的高端新材料则高达10.432,此外现代纺织与服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高端软件等特色集群也都与创新链有较高的空间匹配水平,可以看到特色产业集群中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优势产业普遍与创新链具有更高的空间匹配性。
图5 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不同产业类型的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水平
创新平台载体分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4 个不同创新链环节,基础研究环节主要包括新型实验室体系;技术创新环节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成果转化环节主要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产业化环节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按照国家、省级2 个不同层级和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4 个不同创新链环节,创新平台载体可划分为国家基础研究类、省级基础研究类、国家技术创新类、省级技术创新类、国家成果转化类、省级成果转化类、国家产业化类和省级产业化类8种类型。将各类创新平台载体与“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匹配性分别进行测算,结果如图6 和图7 所示。
图6 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不同类别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
图7 各产业集群与不同类别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
图6 中数据表明,总体看“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与省级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普遍高于国家级,与省级基础研究类和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显著高于其他环节,也高于国家级,但与省级产业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处在较低水平;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省级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远高于特色产业集群,但特色产业集群与省级技术创新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也要高于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其他类别创新平台的空间匹配性上特色产业集群与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的差异不大;新兴产业集群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与各类别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差异则较为明显,新兴产业集群的空间匹配性普遍要优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省级基础研究类、省级成果转化类、国家基础研究类、国家产业化类等类别的创新平台载体上。
从图7 也可以看到,各产业集群与省级基础研究类和省级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大多远高于国家基础研究类、国家技术创新类和省级产业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对各个具体产业集群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炼化石油、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与创新链具有较高的空间匹配水平,这10个集群与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均大于或接近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与省级基础研究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达到了1.3以上;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集群与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均小于1,且部分仅在0.8左右,处于较低水平;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集成电路集群与省级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处在大于1.1 的较高水平,但与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仅在0.9 左右;智能光伏集群与省级基础研究类的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也处在大于1.1 的水平,但与其他类型的空间匹配性只有0.9 左右;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集群与国家和省级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有较高的空间匹配性,与国家基础研究、国家技术创新、国家产业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却仅高于0.9;高端软件集群与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尚可,与国家基础研究类和国家技术创新类的空间匹配性处在较低水平,仅在0.9 水平线上;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群与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也还尚可,但与国家技术创新类的空间匹配性仅处在略高于0.9 的水平。这表明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等9 个集群均存在与全部或部分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失配问题,需调整相应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以优化其空间匹配性。
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肩负提升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位势的重要责任。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需要综合协调两者的空间布局。本研究以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样本,分别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改进的潜力模型对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分布及两者的空间匹配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产业链相比创新链具有更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但两者都呈现从中心到外围的圈层扩散模式,其中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与创新链在空间上具有更高的地理重合度,区县的空间数量等级显示总体上产业链创新链在空间一致性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整体上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相比特色产业集群、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相比新兴产业集群与创新链具有更高的空间匹配性,但世界级先进产业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的内部差异更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中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优势产业在与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没有显著优势,但特色产业集群中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优势产业普遍与创新链具有更高的空间匹配性。
(3)考虑到创新平台载体的异质性,不同层级中省级创新平台载体与各集群的空间匹配性普遍高于国家级,不同创新链环节中基础研究类和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与各集群的空间匹配性也普遍高于其他环节,但省级产业化类别的创新平台载体与集群的空间匹配性比国家级略低且低于其他类别的创新平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与省级基础研究类、省级成果转化类、国家基础研究类、国家产业化类等类别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普遍要优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4)具体到各产业集群,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以及特色产业集群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炼化石油、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与创新链具有较高的空间匹配水平,其余产业集群则与创新链上部分或全部类型的创新平台载体存在空间失配的情况。其中,智能电气、高端船舶与海工设备集群与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均存在空间失配的问题,且空间失配问题较为严重;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产业群、集成电路集群与除省级成果转化类之外的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以及智能光伏集群与除省级基础研究类之外的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失配问题次之;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群与国家技术创新类、高端软件集群与国家基础研究类和国家技术创新类、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集群与国家基础研究类、国家技术创新类以及国家产业化类创新平台载体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失配问题,但相对而言程度较轻。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形成了以下建议:
一是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基本方针,优化区域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提升与区域特色产业的匹配性,深入推进双链融合。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空间匹配性在不同类别和性质的产业以及不同层级和环节的创新平台载体之间呈现较强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重心、当前空间匹配性水平选择最需要优化的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集群最需要优化调整其空间布局的创新平台载体类型。如“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都非常重要,则应着重针对处于空间失配状态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如针对智能电气集群全面优化各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针对高端装备、集成电路集群优化除省级成果转化类之外的其他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针对高端软件集群优化国家基础研究类和国家技术创新类的创新平台载体空间布局。
二是着眼重点产业制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解决方案,针对与创新平台载体存在空间失配的产业“一群一策”,创新平台载体空间优化方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集成电路为例,集成电路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浙江集成电路特色产业集群是国家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当前,浙江集成电路特色产业集群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86 家,其中雄鹰企业5 家、单项冠军企业6 家、隐形冠军企业12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 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 家,对创新有着极强的需求。2022 年8 月,浙江省政府也专门发文《新时期促进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实施重点领域的科技突破、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式、协作式、国际化开源生态。但该集群与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匹配性处在较弱水平,特别是在国家技术创新类和国家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载体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其与创新链的最小边界距离均值高达47.685 km,远高于诸如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群的21.426 km 和高端新材料集群的10.519 km。围绕集成电路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国家技术创新、国家成果转化等类型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具有很大的建设空间。
三是通过强化不同产业间的协同,最大化创新平台载体空间布局优化带来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匹配性。对区域特色产业而言,不同产业间往往因为资源禀赋、发展历史等原因,在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表现为产业的簇状集聚,如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就形成了“双核一带一廊”空间布局,产业的空间关联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空间匹配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仍以集成电路为例,集成电路与高端软件分别是信息产业的基石和核心,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浙江的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特色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通过促进和强化两者的有效协同,不仅能够为共享创新平台载体提供的创新服务提供便利,也能够强化和放大创新平台载体空间优化带来的空间匹配性提升效果。当然,这种放大效果具体如何,还需在后续研究中在各类别创新平台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产业属性,同时分析产业链创新链的内容匹配性、空间匹配性及其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