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周围世界”项目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4-04-25 07:09宋奕婷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园本美食经验

文 宋奕婷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教师的课程观、儿童观不断转变。基于儿童立场,我们发现原有的项目学习活动存在联结渠道不通畅、幼儿经验少关照、活动探索无灵性等问题。为了让幼儿在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活动中实现“完整学习”,我们尝试将项目学习活动与原有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以此丰富幼儿学习的途径方式,支持幼儿“联结周围世界”,获得关键经验。

一、观照“三个世界”,形成“三重维度”的教学主张

我们充分认识到周围世界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以重返本真世界、融入自然世界、涉足社会世界的“三个世界”为“联结周围世界”主要内涵,以情感、认知和思维的“三重维度”为基本教学主张。

(一)“三个世界”

1.重返本真世界

关注幼儿的身心世界,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因此,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更多地倾听幼儿有关感受与情感的表达,鼓励幼儿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创造依托在具体的事物上,唤起他们原有的专心致志、勇于探索、深度创新等学习品质,形成个体自我完整的人格基础。

2.融入自然世界

我们需要呵护幼儿心中的纯真与美好,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项目学习活动主题来源于自然环境。为此,我们注重将项目活动融入自然世界,促进幼儿经验与自然世界相连接。

3.涉足社会世界

以“联结周围世界”项目学习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是一个向家庭、社区、社会开放的教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选择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项目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不断开发资源的价值,促进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在游戏中学习。

(二)“三重维度”

1.情感

在与周围世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幼儿与世界的情感联结,通过关照、关怀、关切周围世界,鼓励并支持幼儿以情感表达经验。

2.认知

完整的经验联结不能缺少认知经验,联结“三个世界”的过程也是幼儿建立对周围世界认知体系的过程。因此,我们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感受生命,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3.思维

3~6 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快速阶段。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探究中,在真实的体验中,不断激发思维潜力,提升思维能力。

二、强化“四个接点”,探寻经验联结的操作方式

我们基于教学主张,以项目学习活动为主,形成目标与经验连接、内容与领域对接、项目与主题连接、评价与生成承接的“四个接点”。同时,支持幼儿联结经验,以经验生成点为评价依据。

(一)目标与经验连接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联结周围世界”是帮助幼儿建立和周围世界和谐关系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指向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我们根据前期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根据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重新定义。“人际交往”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定义的核心目标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社会适应主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定义的核心目标为:体悟亲情、敬畏自然、感恩社会。我们还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经验能力,对相关核心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梳理幼儿可能获得的关键能力、经验。

(二)内容与领域对接

项目学习活动的呈现形态是多样的,和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相互对接,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例如,在“舌尖上的惠城美食”项目活动中,从谈论美食开始,幼儿亲历了“寻找惠城美食—惠城美食之推荐—绘制惠城美食地图”等过程,开展了“惠城美食打卡—惠城人气美食—惠城美食街”等活动。幼儿通过实践调查,提升探究能力;通过统计美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打造美食街,激发艺术创作欲望。

(三)项目与主题链接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以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的。我们注重筛选有意义、有价值的聚焦点,确立项目活动主题,如关键问题的呈现、关键事件的呈现、思辨讨论的呈现等,以推动幼儿与活动之间形成更为持久的互动,让幼儿的经历直观化、讨论可视化。项目学习活动与主题活动优势互补,并与主题相呼应,能够为幼儿后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四)评价与生成承接

评价是“联结周围世界”幼儿项目学习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开发研究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对评价方式进行深化研究,改变了原来“一刀切”的模式,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获、有所得;运用评价量表,进行层级化评价,根据幼儿“联结周围世界”的关键经验,将评价表划分为“体悟亲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敬畏自然、感恩社会”五大板块,使幼儿的发展水平更为科学地体现;分享项目故事,进行叙事性评价,以唤醒教师自觉的教育观察和教育反思。

三、完善“三条脉络”,实现策略联结的课程重构

我们以完整儿童生活为切入点,充实园本课程内容,重组园本课程结构,优化园本课程方式。

(一)园本课程的内容充实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活动内容,是园本课程的资源。我们聚焦一日生活,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例如,在生活环节,我们开展“自助餐初体验”“小小值日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则意识;在游戏环节,我们开展“男孩女孩向前冲”“整理玩具柜”等活动。

(二)园本课程的结构重组

我们注重将项目学习活动与主题课程联结起来,促进预设与生成共建、发展与评价共生。在园本课程的结构上,主题活动不再单一,而是更能体现“趣味、真实、探究、开放”的四种样态。在课程重组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与周围世界进行互动与表达,帮助幼儿把认知变成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园本课程的方式优化

项目学习活动让课程观和课程的实施样态不再单向传递、静态发生。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成为活动开展的“合伙人”。课程在交互辉映下,变得充满张力和动态生长,让幼儿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深刻的认知。这种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家庭的课程模式,将周围世界与幼儿的成长经验有效联结起来。

基于“联结周围世界”开发项目学习活动,以幼儿经验生长为主要目的,在“目标、内容、主题、评价”四个接点的基础上,以“活动发起、发展、总结”三个路径,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推进方式。同时,我们重新审视与定位园本课程“趣味、真实、探究、开放”的四种样态,进一步厘清“内容充实、结构重组、方式优化”三条脉络,挖掘项目学习活动的可用资源,拓展、丰富园本课程的实施途径,使其更贴近幼儿生活,支持幼儿达成认知、情感与思维的经验联结。

猜你喜欢
园本美食经验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美食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美食都被玩坏了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