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主题活动策略
——以“水稻秘密之旅”主题活动为例

2024-04-25 07:09蒋晨婷
好家长 2024年4期
关键词:稻子陶行知秘密

文 蒋晨婷

教育来源于生活,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现阶段,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实行传统教育模式,习惯性地把知识通过讲课方式灌输到幼儿头脑中,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我们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开展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带着一束刚收割下来的稻子进入班级。有的幼儿说:“我认得,它是稻子。”有的幼儿说:“前两天,我去奶奶家玩,看到了黄灿灿的稻田。”幼儿围绕着这束稻子,纷纷讨论,分享着关于稻子的故事。于是,“水稻秘密之旅”主题实践活动开始了。

一、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认识并了解水稻的生长。

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稻子在长大》绘本,并通过网络搜索及实地考察多种形式查找更多资料,进一步认识水稻。

活动目标: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稻与米的关系。

第二阶段:探索稻子的秘密,绘制水稻。

活动内容: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等方式,自主探索稻子的秘密,并将眼中的水稻绘制出来。

活动目标:能够结合自身观察、亲身体验,感受水稻的外形特征,完成水稻绘制。

第三阶段:种植并利用水稻。

活动内容:材料收集与分享,制作鸟巢、帽子、扫把,种植水稻,制作米制品。

活动目标:学会分享制作材料,尝试利用稻草完成亲子水稻种植、手工制作、美食制作;通过寻求家长、老师、同伴的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四阶段:分享成果。

活动内容:开展“成品秀”活动。

活动目标:愿意大胆介绍自己所制作的鸟巢、帽子、扫把等手工作品,讲述制作过程及细节;将自己所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在室内外合适的位置;邀请大家品尝、评价自己所制作的舂米及其他米制品。

二、活动感悟

(一)激发探索兴趣,积极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他们更热衷于从自然中探索关于动植物的更多秘密,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水稻秘密之旅”主题活动中,教师手中的一束稻谷,引发了幼儿的讨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更多的问题:稻谷与大米之间有什么联系?水稻从何处来?水稻怎么变成大米的?幼儿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调查,自主观察水稻的外形,并与家长们一同阅读《稻子在长大》绘本;通过网络搜索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幼儿天性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究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顺应幼儿这一天性,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收获。

在“水稻秘密之旅”主题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鼓励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记一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索稻子的秘密,并将眼中的水稻绘制出来。接着,他们尝试利用稻草,自主完成手工制作、美食制作。遇到各种问题时,他们会寻求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帮助,并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整个活动集中体现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三)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和深度学习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水稻秘密之旅”主题活动,充分弥补了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改变了被动的受教育方式。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发展。“水稻秘密之旅”主题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和深度学习。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发展需求,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并满足幼儿的这种愿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

生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让幼儿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探索,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猜你喜欢
稻子陶行知秘密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稻子黄了
稻子熟了
愿望树的秘密(二)
手心里有秘密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