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华 闫峥
2023年9月22—24日,以“教育伦理、师德师风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第十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大中小幼学校师德师风一体化建设基地合作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研讨。现将本次会议专家学者的研讨观点述评如下。
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立德树人”新使命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广泛共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国式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究竟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与会专家学者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和视域对“立德树人”的时代意涵、实践要求、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1.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彰显“立德树人”的时代意涵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教育之“力”,源自“立德树人”;教育之“强”,彰显“立德树人”。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清晰地阐明了教育事业、“立德树人”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其中包含了可进行深化研究的教育伦理学丰富内容,为我国教育伦理学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正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赋予广大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内涵以成己成人的双重使命。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立德”,首先自己要“有德”。在思想情操和道德行为上,要恪守师德底线,追求高尚理想,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垂范,熏染和引导学生在思想德性方面向上、向善、向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全发展。“成己”才能“成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树人”,把学生培育成为学有专长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自己要“成人”,做到“术业有专攻”,在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自我成长,做好学生的表率。广大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积极履行成己成人的双重使命,才能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性高尚、人格健全、知识丰富、技能全面、身心健康、善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袁祖社从教育之“善”的视角探讨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他指出,教育伦理的本质,是形而上意义上有关教育“善”的本体性追问,是作为承载知识、传承文明的人类教育实践“是其所是”的基础,是“是其所应是”的理想形态的人文视野的确立与人道价值理据的关切及践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实践背景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的建构形态,为摆脱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规制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提供诠释范式,本着对西方教育伦理思想批判借鉴与辩证超越的宗旨,立足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依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伦理。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长泰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应当在大道公善、制度尊正、风气正义、民心良节四个层次上进行国家伦理逻辑建构,突出国家在“立德树人”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李文静则认为,只有明确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客观的“德”,才能进一步“立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程中,立德树人所立之“德”首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卢婉琪也认为,新时代立德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又要反映新时代对德性的要求,最根本的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新时代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重塑。
2.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路径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这不仅蕴含着新时代“立何德、树何人”的实践要求,也提供了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启示。课程是“立德树人”的载体。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导向下,如何更好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本陆指出,课程育人是当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热点话题。课程育人是一个功能获得与功能释放的完整过程,是依托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有机协同来实现的。其核心机制是文化赋能和活动释能。基于赋能与释能的基本原理,课程育人在实践层面主要有四大路径:目标优化、内容优化、活动优化与关系优化。目标优化主要解决课程“育什么人”的问题,要在综合理解课程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定位育人要求,处理好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智力发展与人格完善、心理发展与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内容优化主要解決“用什么来育人”的问题,要立足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当代水平,基于社会条件要求和学生发展状况,精选优秀文化成果并把它们加工成适合学生学习掌握的教育内容。要注意选择具有内在价值的文化内容,要合理规划领域分布和类型结构,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要与学生发展水平相匹配(适度领先于学生发展)。活动优化主要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学生发展依赖于学生主体活动,即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学习掌握。要让学生从事完整且优质的学习活动,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多感官参与学习,处理好知识接受和应用迁移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兴趣爱好与意志努力的关系、打好基础与创新探索的关系。关系优化主要解决“在什么环境下育人”的问题。要注重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和教学关系,建立仁爱、公正、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身垂范,润物细无声,陶冶学生人格。
湖北大学教授靖国平和张宗庆认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它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育人”比“教书育人”更加具有价值论、过程论和方法论的特点和优势。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课程育人”具有先导性、统摄性和贯通性,任何教学必须基于课程、依据课程和运用课程。课程是连接教师与学生、教导与学习、学习与发展的中介桥梁,它是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兴发、运行的文化资源。课程与教学犹如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分割。它们相互融合与转化,即“课程教学化”与“教学课程化”的统一,以达成一个有机的、共生的、和谐的整体。新时代教师一定要具有科学的课程育人意识和能力,以及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当广大教师具备了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导向的课程知识理解力、课程价值判断力、课程资源整合力、课程供给保障力、课程实施评价力等课程育人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他们就能担当起课程育人的时代使命。
东北大学教授于春玲和万美君基于以“劳”育“德”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关切,提出劳动教育同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相融合的路径,强调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通过优化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促进劳动理论知识的精准传递,使劳动教育课程成为直接、有效的德育渠道。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伦理新探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与会学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聚焦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新时代教师道德和专业伦理,拓展和深化了新时代教师伦理研究。
1.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理想人格
探究何谓“好老师”、如何成为“好老师”,是教育伦理学的重要主题,是教师伦理学的核心主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9日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所倡导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高度概括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理想人格。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向玉乔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凝练的当代中国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品格,全面呈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将“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和内容具体化。“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通过中国教师的美德得到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忠诚、守正、智慧、仁爱、包容、公正,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应该以“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职业道德人格。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董辉认为,作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不断凝结和提炼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家精神是打造“大国良师”和推动落实新时代国家“强师计劃”工作实施战略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引领力量。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化教师教育立德树人能力,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建构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新图景等多重价值。立足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引领与价值驱动的逻辑维度,教师教育建设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多元主体协同、完善师资力量、实施综合评价中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江西省社科院教授曾建平认为,要以“八要八不要”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义,“大先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定位。“教育家精神”既是全国优秀教师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真正的优秀教师应当胸怀国之大者,心藏天地之道,对国家民族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大情怀。
2.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专业伦理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根基所在。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教师专业化的专业伦理研究和建设不可或缺。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时忠和杨坚认为美德取向和规范取向的专业伦理建设路径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片面性,统一取向试图通过规范和美德相结合,以避免规范取向与美德取向各自的弊端,是当前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主流。他们还认为,教师专业伦理应建立在“教师正义优先”的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应该优先满足正义的道德要求,严格遵守不伤害学生和公正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当正义与其他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教师应优先遵守正义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田春则提出,教学空间包含复杂多元的正义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公平的底色和社会正义的实现程度,是教育科学研究亟须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意味着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离不开道德上的卓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刘志芳认为,教师的专业认同在根本上是教师的道德认同,后者赋予教师教育生活的道德合法性,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评价”,助力教师理解专业的意义感,探赜自我的道德感。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曹周天基于学友关系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理想学友伦理关系,即以诚相待、砥砺同行、珍视友谊。
本次学术研讨会上,有些专家学者还提出,应当把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纳入教师专业伦理范畴。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刘竑波认为,“教师道德”应当涵育“教育之美”。“五育融合大美育”提出的师德要求是:提升全体教师的美育敏感性;专业艺术教师发挥美育支持、指导作用;各科教学追求美的历程与结果;学校积极创设美育融合各育的学校环境;家校社联合育德创美,实现五育融合的整合育人价值。提高全体教师的美育敏感性,应当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建和李帛芊也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得到教师审美的助力。提升教师审美,应澄清教师审美的价值,创造审美环境,打破审美孤岛,唤醒教师审美知觉。
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师生关系伦理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师生关系发生深刻转变。与会学者研讨的师生关系伦理问题涉及如下方面:
一是汲取思想资源,构建理想师生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卜玉华和朱园园依据女性主义和关爱伦理学的研究提出,当代社会不但要充分肯定女教师因关怀性特质而具有的独特育人价值,还要看到所有的教师都应学习或发挥女教师的关怀性特质,在教育教学关系中建立以关怀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实践样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焕琦鉴于教师性道德状况以及教师性道德修养的特殊意义,强调教师既要承担起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责任,也要从教师在教育劳动中的特殊地位出发,养成高尚的性道德品行。东南大学沈丽娜表示,儒家师生关系不仅是尊师重道的关系,也是和谐仁爱的关系。儒家教育伦理思想中体现的“和谐”师生关系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二是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对师生关系的冲击。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朱炜认为,智能化教学面临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在教学的伦理形式(师生关系)与伦理实质(师生利益)两方面可能受到损害,为此应当在认识上坚守教学的伦理精神,在实践上维系师生伦理关系,保护他们的相关利益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小李和何妃霞提出,数字时代人的主体性所面临风险与新发展目标,对主体教育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即培养学生的数字学习力、数字创造力和数字公民素养。
三是探讨教育惩戒的正当性。忻州师范学院教授代训锋和赵恒君认为,教育惩戒对教师提出的伦理要求,在于发扬惩戒的教育性,引导和促进学生由内而外的对集体规范和规则意识的理解和认同。温州大学副教授崔岐恩等学者认为,具身心理学理论提出教育惩戒可分为具身性和离身性两类,前者伤身,后者虐心。因此,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不罚而教。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师德建设新理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引领、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会的教育伦理研究者高度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发挥资政育人作用,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的教育伦理智慧支持。
1.以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在当下中国,师德师风已成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以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境界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四有好教师”和“教育家精神”为代表的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廖小平认为,师德师风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成果和效果明显,但至少存在四个尚未引起注意的偏向:一是对师德师风认知和评价的负面化;二是师德师风建设主体的单一化和客体化;三是师德师风问题归因的主观化;四是师德师风问题的治标化。综观目前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理论研究悬浮于对师德师风问题的现象描述和宏大叙事,建设實践则浅尝于师德师风问题的治标之策和具体应对,明显缺乏从基本逻辑对治理师德师风问题进行系统谋划的治本之策。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也是一种伦理实体的形态,内蕴着使学校成其为学校的伦理关系体系,并为教育伦理提供合理性根据。教育伦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应从学校这一伦理实体中追寻其逻辑起点。
南京警察学院教授靡海波认为,在师德评价活动中,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效益三个基本问题关乎评价的顺利实施和目的达成。作为价值指向的师德评价标准应体现传承性、时代性、科学性和人本性的特点,这是由师德的文化性、发展性、思想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全面合理的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师德评价的质量、效度和可信度,应将综合评价与层次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动机手段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实现师德评价效益,在价值目标设定上应体现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在动力支持上应助推师德评价的道德他律向行为主体自律的转化,在效益实现的促进机制上应注重道德激励和道德惩戒的协同,以道德激励为主,注意道德惩戒与法律制裁的界限。以上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统一于教师道德实践。
2.师德治理应当关注“师风”建设和“隐形师德师风”问题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复杂且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师德治理,应当面向实际,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次林认为,今天的师德治理存在鲜明的道德实在论特征,有三个具体表现:把师德规范当作外界对教师的权威要求,按照规范的字面含义执行师德,看重行为结果而不顾行为动机。加强师风建设是走出这种低水平师德治理的路径。师风是教师根据教育本质履行职责的工作作风。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已形成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引领促进三大师风。这三大师风是理解、落实、培养和评价师德的纲领。
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卫建国认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要聚焦两类重点任务:一是防范化解师德师风重大风险,二是着力解决“隐形师德师风”问题。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风险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所发生的违背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言行、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他特别提出了“隐形师德师风问题”概念,“隐形师德师风”主要是指违反基本师德规范或不履行教师基本职业责任的行为,是教师对本职工作没有尽职尽责的各种行为。这类行为大多比较隐蔽,可称之为“隐形师德师风”问题或行为。“隐形师德师风”行为在教师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干事创业精气神等方面都有表现。“隐形师德师风”问题是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最经常、大量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点任务。“隐形师德师风”问题存在的根源是教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和职业责任心的缺失,是教师身份认同的错位。解决“隐形师德师风”问题要在两个方面着力:第一,教育引导教师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师观,明确教师正确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第二,深化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改革,正确处理教师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教书育人、个人发展、培养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制度改革促进教师“立德树人”,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3.应当重视数字化赋能师德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廖志诚认为,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不仅为人的生存方式带来深刻变革,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数字化赋能师德建设具有现实价值。数字化技术的精准化特点有助于加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教师有形的行为轨迹和无形的精神活动,转化为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数据变量,通过分析其在多模态、多场域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衍生数据,实现对教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精准识别,为师德建设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实现“精准滴灌”式的个性化教育。数字化技术的开放性、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数字化技术的开放性打破了师德建设的“物理围墙”,使得师德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数字化技术的灵活性使得师德建设的形式更加具有多样性,能够提升师德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应当注意,数字化赋能师德建设存在伦理隐忧,应当尊重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和保护教师的隐私性。
4.努力培育新时代好教师优美德性
本次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从多方位、多视角探讨了新时代好教师应当具有的优良德性。中山大学教授李萍认为,教育情怀是教师的第一德性。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怀有对教育的信仰之情、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对学生的关怀之意,才可能生发出真正的关切、宽容、平等与正义等德性。中山大学教授林滨和罗晶、吴玲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提出,好的教师应该呈现“光明体”“连接体”与“美好体”的生命姿态,把学生的心灵引向光明的地方,培育他们连接他人、连接社会的能力,成为美好的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自慧和黄利金认为,教师的教学仪态则是教师德性的彰显,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教师应该注重提升教师仪态的道德化水平和礼仪化水平。重庆师范大学徐远霞提出,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先行者和关键执行者,应当探索“价值之气、独行之气、刚强之气、谦虚之气”四层塑造路径,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標。
此外,不少与会专家在讨论中提到,“教育内卷”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教育伦理道德的突出问题。应当客观分析“教育内卷”形成的原因,以正确合理的教育价值理念,化解严重的“教育内卷”现象。中山大学教授林滨认为,应当从善的教育出发,为实现教育去内卷化的伦理突围,应致力于回归“人是目的”的教育本真,重构自我—他者的社会关系,追求向美而生的生存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身体舒展、心灵明亮、生命蓬勃与未来希望。
教育伦理道德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我国教育伦理研究的根本价值目标,是要为建设中国式教育强国提供正确的道德精神支持。第十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的特点是教育伦理价值导向与目标鲜明,研究队伍中的专家学者老、中、青齐全,特别关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与会专家思想观念活跃,理论探究深入,学术争鸣热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的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