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家校合作中出现多重矛盾冲突,根源在于未厘清家校之间到底为什么要合作以及要合作什么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家校合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正向功能,更在于其对重建 家庭的社会资本,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功能发挥的必要性。 我国家校合作所面临的困境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原因有关。
第一,未厘清家校合作的功能邊界。家校合作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或关系,有所能,必有所不能。这也决定了家校合作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因此,重要的是确定家校合作的功能边界,而这必须要回到家校合作的“原点”——将家校合作置于具体时空背景中,考察其发生的客观原因。家校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家庭社会资本的弱化妨碍了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进而限制学校教育的功能实现,并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帮助家庭重建其社会资本是家校合作的最根本任务。不清楚这一点,仅仅凭借合作的热情或主观愿望,认为只要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就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而一味地给家校合作实践“加码”,不仅给教师和家长增添了无尽的负担,而且会因为打破了他们的权责边界而招致反弹。特别是由于许多家校合作活动是学校主导的“家长参与”,使得家长疲于应付而影响了其重建家庭社会资本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未厘清家校合作功能实现的机制。家校合作既涉及活动开展,也包括关系的建构。在实践中,相较于“无形”的家校合作(关系建设),“有形”的家校合作(活动开展)无疑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家校合作活动能否实现其功能,并不完全取决于合作活动本身,还取决于家长(家庭)与教师(学校)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家校合作功能实现的机制的前提下,一味地基于线性思维加强所谓的合作活动,往往会因为挤压了家长和教师相互之间的时间资源,打破相互之间的权责边界,而使得二者逐渐丧失相互信任和与对方合作的意愿,进而导致基于信任和沟通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受到影响,给家校合作的效果带来釜底抽薪式的打击。
“国际视野下的家校合作:原因、取向与反思”
来源:《外国教育研究》2023年第12期 作者:饶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