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水平?

2024-04-24 11:20江书军,朱为兵,翟新聚
财政监督 2024年8期
关键词:部门目标指标

话题嘉宾

江书军: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财政学会理事,河南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咨询专家,河南理工大学财政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预算绩效管理、政府会计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朱为兵:浙江省长兴县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国资办主任,长期从事财政、国资、 金融管理工作。曾任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国家级)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主任,长兴县金融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浙江长兴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工作阅历和基层经验丰富。

翟新聚:山东省菏泽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科科长,发表理论研究文章20 余篇,被中共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表彰为“山东省改革尖兵”。

黄婕: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财政局财政监督科、 预算绩效管理科科长,上海公共绩效评价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预算绩效管理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预算绩效管理、公共财政政策、财政监督。

主持人

阮 静:《财政监督》杂志编辑

背景材料:

3 月26 日,2024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预算公开情况答记者问,并就近年来中央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和公开方面的情况作出以下说明介绍:

绩效目标管理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推动绩效目标公开是增强预算可读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做好绩效目标公开。

一是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制度。 制定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等制度办法,明确绩效目标设定思路和原则,规范指标类型、设定要求、设定方法等。

二是指导中央部门科学设定绩效目标。 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指导督促中央部门落实绩效目标管理要求,提高绩效目标设定质量,使绩效目标能够涵盖政策与支出的主体内容,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与预算金额相匹配。

三是加大绩效目标审核力度。 将绩效目标审核嵌入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在审核绩效目标形式完整性的同时,强化对内容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的审核,组织专家开展绩效目标重点审核,将审核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

四是做好绩效目标公开工作。自2017年起,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公开工作。今年要求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扎实做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强化绩效目标审核,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

绩效目标是指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绩效目标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龙头和引领,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近年来,部门单位预算项目、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下达机制逐步完善,对于压实部门和单位绩效责任,促进花钱与办事、绩效与责任深度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在规范绩效目标管理方面也积极开展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今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和公开方面的情况,结合近年来地方实践经验,如何持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 本期监督沙龙聚焦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提质效

主持人:绩效目标管理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财政和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以绩效目标为对象,以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批复等为主要内容所开展的预算管理活动。根据背景材料,您对今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公开情况作何解读?社会或其他各方监督者关注绩效目标管理情况公开,应怎么监督、从哪些层面进行有效的监督? 可结合您的研究实践或举例给出您的建议。

江书军: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特征,推动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绩效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提高绩效目标质量,做好绩效目标公开。 2024年,中央部门陆续在本部门网站和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笔者系统梳理了中央部门2018年至2024年公开的绩效目标, 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中央部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范围由一般公共预算逐步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领域, 绩效目标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逐步扩大,绩效目标设置与审核工作逐步受到部门的重视,项目绩效目标的规范性与完整性能够依照《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下文简称《指引》)规定要求执行。

二是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稳步提升。中央部门在《指引》指导下,更加注重绩效目标内容的规范性、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指标值的合理性, 绩效指标内容与项目特定功能、部门职责保持高度吻合;三级指标设置逐步丰富且定量指标占比有了较大提升。

三是科学设置绩效指标权重。绩效指标权重分配体现了项目工作侧重点,可为后续工作任务落实、绩效监控与自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中央部门能够按照《指引》要求,结合项目工作重心,科学分配指标权重,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朱为兵:善始则功成其半,绩效目标管理是决定绩效工作成效的关键,同时,设定绩效目标, 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起点, 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基石性工作, 本质上也是预算编审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央部门主动公开预算绩效目标,是建立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机制的体现,通过健全绩效评价目标监督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励或约束资金使用,也可以更好地发挥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023年开始,浙江省在“财会监督年”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长兴县也进一步提出,要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对绩效目标的审核。通过出台《关于深化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 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调成果共享的实施办法》,在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工作上,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建立人大财经委、县委巡察机构、纪委监委、财政、审计多部门联动管理的机制,进行良性互动,加强信息互通。

在长兴经验中,为让公众更好监督绩效目标管理情况,我们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质加力:

一是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真正实现绩效目标全覆盖。绩效目标管理范围不仅实现预算单位全覆盖, 且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 资金不容“死角”, 对年初预算项目安排资金, 除人员工资、偿还贷款利息、罚款等支出外,其他全部设置绩效目标。

二是加大绩效目标公开力度,实现绩效目标全透明。由财政统一建立信息公开的平台, 通过统一绩效目标的信息公开归集,让更多部门专业人士参与进来,不但能提升绩效目标审核的效率,也能通过部门之间的横向对比, 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反馈解决,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翟新聚:今年中央预算部门公开绩效目标,释放出以下三个信号:一是公开单位全。凡是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都公开了绩效目标。 二是公开范围广。 公开的绩效目标涉及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 三是公开数量多。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公开,有助于公众全面了解中央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增强预算的透明度,体现了政府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也反映了政府对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尊重,为我们地方财政绩效目标管理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参考和范本。

公开是让社会公众或其他各方监督者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路径,对绩效目标公开进行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一是关注公开渠道和信息。社会公众或其他各方监督者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财政部门网站等渠道获取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的相关信息。 同时,也可以关注相关媒体和报道,及时了解绩效目标管理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二是分析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监督者可以对公开的绩效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评估其是否符合部门职责和发展规划,是否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对于不合理的绩效目标,可以提出质疑和建议,促进绩效目标的优化和完善。

三是关注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和结果。除了关注绩效目标的设定外,监督者还可以关注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可以通过定期查看部门的工作动态信息、绩效评估报告等文件,了解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未能如期完成或效果不佳的绩效目标,可以督促部门进行分析和改进。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监督绩效目标管理情况的重要手段。 监督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引导公众关注绩效目标管理问题。 同时,媒体也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对绩效目标管理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曝光和批评。

绩效目标管理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政府、社会和其他各方共同努力来推动其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加强公开透明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关注实现过程等方式,可以有效地监督和推动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促进预算管理规范性。

黄婕:今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的公开情况充分彰显了政府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果。这一公开举措不仅是对过紧日子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积极回应。

从公开内容来看,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涵盖了多个预算领域,包括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公开比例也相对较高,基本全面反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政状况,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同时,预算绩效目标的进一步扩大公开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绩效管理的高度重视。在预算公开的过程中, 不仅公布了预算收支情况,还对预算绩效目标进行了详细说明,充分展现了政府部门对绩效管理的深入思考和系统布局。 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评价政府工作的信息。

此外,预算绩效目标的公开还有助于激励各部门更加注重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公开绩效目标,各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责任和目标,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公开绩效目标也能够促进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和借鉴,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机制。

总的来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的公开情况是积极的、有益的。它不仅有助于公众了解政府财政收支和绩效管理情况,也为未来的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而要提高政府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方面的监督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当前从中央到地方虽然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绩效目标编制指引文件,但仍然缺乏对绩效目标动态修正方面的制度说明或操作细则,部分社会监督意见也缺乏有效的途径反馈给政府部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反馈机制,为社会和其他各方监督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预算绩效目标全流程的跟踪的监督,加大对预算绩效目标中期执行情况的信息公开,确保对绩效目标的监管不只停留在“年头露”,而应是实时“看得见”。

三是强化结果应用。各级政府部门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奖惩机制,建立监督反馈结果应用机制,确保绩效目标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总之,提高政府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方面的监督成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多效合一,才能更好地保障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持人:结合您的研究或实践,近年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江书军: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2003年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到2011年提出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再到2017年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我国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从单纯强调“事后”的绩效评价逐步朝着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方向转变。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框架下,优化绩效目标管理成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综合来看,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指标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2011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 号),对绩效目标管理的目标设定、 目标审核、目标批复都作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绩效目标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015年,新修订实施的《预算法》首次将“绩效目标管理”写进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中,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也稳步推进。 2015年, 财政部出台《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明确界定绩效目标的分类、设定、审核、批复、调整与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内容与标准,绩效目标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将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 深化绩效目标管理。 2021年,财政部发布《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将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绩效目标管理的主线,强化对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引入物有所值的绩效理念,明确了成本、产出、效益和满意度四类指标的设置要求和取值依据,将绩效目标管理推向新的高度。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制度的完善,为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绩效指标库内容不断丰富。中央层面:财政部初步建立了《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体系共涉及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18 个行业领域,100 多个行业类别,500多种资金用途,4000 多条绩效指标。 地方层面:河南省财政厅分三批共形成包括培训会议、评审评价、监督检查在内的22 类共性项目,覆盖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文化旅游、交通运输、 节能环保等19 大类别行业,4000余个三级指标的绩效指标库,初步构建了可动态调整的绩效指标体系。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婕: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更加科学,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绩效目标编制指引文件, 更加关注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并将其作为预算安排和执行的重要依据。 同时,都对预算绩效目标开展了跟踪监管要求,重大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每年都至少中期跟踪一次以上,有效保证了目标与预算的匹配度。

二是建立了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中央和地方分别结合了各层次的业务工作实际和预算资金需求,开展了各自领域的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工作,为各预算单位快速选取项目核心绩效指标提供了很大帮助。

三是搭建了绩效目标信息化管理的平台,有效通过财政一体化系统平台将项目储备库、 绩效目标管理等信息进行了融合,有效提高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通过一体化系统的进一步升级,有望实现绩效目标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动态监管。

朱为兵:从长兴绩效目标管理实践的经验来看,一是目标审核,破解“绩效根基未稳”的问题。 通过建立全国首创的县域基层财会监督人才库和党建引领的省市县联动的柔性机制,以评代训完善财政绩效目标审核的质量,结合整合县域财务总监专家库和青年干部人才库,以老带新让专业人做好专业事。 2021年我县首次对重大政策引入绩效目标评审机制。 采用专家评审形式,邀请县人大财经委、政协、财政局、审计局等项目相关度高的专家进行总体打分,重点关注绩效目标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清晰,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原报送的绩效目标指标共204 项,经评审,新增及修改指标17项。

二是加强联动,破解“监督合力不强”的问题。 2021年长兴县出台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县纪委监委、县人大财经委、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联动力度。在省厅布置改革试点任务后,长兴县财政局主动与联席会议部门商量确定联合开展2 个试点项目绩效目标跟踪,合力解决目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目标评价过程中,除对照标准化体系逐一完善指标,也需要上门沟通确认业务边界不清晰的部分,主要采取“部门+第三方”“材料+现场”“座谈+走访”等形式对项目实施情况、效果进行综合预估,2022年长兴县共召开双月联席会议6 次,出具《绩效目标管理意见书》6 份, 发现政策指标修订待优化9 处,并完成目标修正程序,为项目精准实施保驾护航。

三是统一模板,破解“评价体系不规范”的问题。 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2020年长兴县《财政预算绩效全周期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这一全国首个县级地方标准质量体系发布,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模板、明确评分权重、统一评价标准,并应用于2 个试点项目中,使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标准尺度统一,避免评价指标、分值设定的随意性。同时,在省财政厅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编制了更接地气的《长兴县绩效目标编审工作手册》, 全面总结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工作流程、实务操作路径和方式方法等内容。

四是完善公开,破解“外部监督乏力”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制定出台《长兴县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制度》, 将信息公开从绩效目标公开向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延伸,2021年我县已公开所有重点项目评价结果,达到全流程全覆盖。同时,通过年度绩效考核,提升绩效目标公开的刚性约束。动态更新年度的财政绩效考评办法,将绩效目标管理纳入单位考核体系,用考核指挥棒强化绩效工作落实落地。

翟新聚:优质的绩效目标是项目精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菏泽市一直把绩效目标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头等大事”。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印发《菏泽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明确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原则、方法、程序和要求,为绩效目标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指标体系日趋健全。 菏泽市从2022年开始, 对预算部门单位的绩效目标进行梳理归纳,构建分行业、分领域核心绩效指标1718 类,其中共性指标14 类、个性指标1704 类。 2023年又进行了丰富提质。这些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三是管理机制逐年提升。建立绩效目标“三审制”。 坚持预算申报绩效目标前置,先有目标后有预算。 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谁审核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压实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绩效目标管理的主体责任,把好第一道关口;市财政部门业务科室对绩效目标编制质量进行实质性审核,把好第二道关口;预算绩效管理科对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进行合规性审查,把好第三道关口。对于党委、政府关注、市民关切、资金投入大的民生项目,市财政部门牵头,聘请行业专家、财务专家、相关高校的专家组成联审组,把科学设置指标、精准赋予指标值作为审核重点。 对于新增项目,重点参考项目特点、历史标准、成本效益分析成果等设置指标和指标值; 对于延续性项目,重点参考往年目标完成情况或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设置指标值,最大限度防止指标设置虚化,指标值矮化的问题。 将财政部门目标审核情况与预算安排相挂钩,对未设置绩效目标、 设置不合理的一律退回修改,修改不合格的不得进入项目库,对指标编制质量差的部门相应扣减一定比例的项目预算,通过“硬约束”来促进部门提升目标编制质量的主动性。仅2022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阶段,就有130 多个申报预算项目因绩效目标不合格被退回。 2023年,我市将成本指标作为一级指标在绩效目标表中凸显,并细化分解为总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编制2024年预算时,市级部门单位至少选择1 个预算金额大、成本构成相对复杂的一级项目,对其所包含的二级项目逐项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没有专项资金的预算部门、单位,也选择了1 个其他运转类的二级项目), 认真研判影响成本构成的关键因素,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详细填写《项目测算表》, 系统自动提取《绩效目标表》中的产出和效益指标,联合生成《项目支出成本效益分析表》,市财政部门组织对部门、单位成本绩效分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将得分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极大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四是监督力度持续加强。 印发《财政审计协同联动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计划共商、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 菏泽市人大、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会商研判,确保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批复等各个环节都符合规定和要求。 审计部门将绩效管理列入同级审范畴,市财政每年都会选择重点项目绩效目标报送人大参阅,部门单位将绩效目标随预算同步批复下达、同步实现“双公开”。

主持人:加强绩效目标管理,进一步发挥绩效目标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引导约束作用是当前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的明确要求。尤其在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等部署下,如何更加充分认识新形势新部署下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您看来,一套高质量、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应是怎样的,具备哪些特质? 结合您的研究或具体工作实践,谈谈您的想法。

江书军: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指出“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真正有效的管理就是明确目标”。绩效目标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基于“事”“财”对应原则,从科学性、合理性和精确性等方面对财政资金配置进行优化,明确资金使用主体职责,是开展高质量的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依据。预算部门要设置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应围绕项目或部门的“绩效”二字进行深度挖掘,重点考虑财政资金支出的产出与效益。高质量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应具备以下特质:

一是高度关联。 绩效指标应指向明确,与支出方向、政策依据相关联,与部门职责及其事业发展规划相关,与总体绩效目标的内容直接关联。

二是重点突出。绩效指标应涵盖政策目标、支出方向主体内容,应选取能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的指标,突出重点。

三是量化易评。绩效指标应细化、量化,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绩效指标值一般对应已有统计数据, 或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统计、调查、评判等便于获取。确实难以量化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应具有可衡量性。

四是来源可溯。 绩效指标、标准值及历史值的来源可进行明确的追溯,指标值的设定要在考虑可实现性的基础上,体现绩效指标设置的依据充分与客观公正。

朱为兵:在基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设定绩效目标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是指向明确。 绩效目标要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是具体细化。 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 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剖析,尽量对关键性的要素指标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是合理可行。 不能简单照搬书本教条,制定绩效目标要经过科学预测和调查研究, 因地制宜设置的指标需符合地方特点,绩效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四是相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供给资金量相匹配, 与工作任务的实施期限相对应,与后续管理使用的成本投入相衔接。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背景下,更应特别注重钱花在刀刃上。

在此基础上,长兴县财政局编制了《长兴县绩效目标编审工作手册》, 全面总结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 工作流程、实务操作路径和方式方法等内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围绕怎么衡量绩效目标设置科学的指标体系,提炼政策的价值标准,创建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信息公开上做文章,用“赛马比拼”推进资金项目的创先争优,把工作思路转变为实际举措,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

翟新聚:在当前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大环境下,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尤为重要。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对于引导约束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关键作用。 在新形势新部署下,我们更应深刻认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明确预算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使政府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开,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满意度。

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预算绩效管理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这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各项政策和项目的成本与效益,更有效地配置财政资源。

三是促进政府绩效的提升。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有助于政府实现绩效的可量化和可比较,从而推动政府绩效的提升。

四是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预算绩效管理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尤其是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将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理性,提高政策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五是增强预算工作主动性。绩效目标管理还有利于申请财政资金的预算单位加强对项目前期的论证,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我认为最起码应具备以下四个特质:

一是明确性与可衡量性。绩效目标应清晰明确,能够具体量化,便于衡量和评价;有助于确保各部门和单位对绩效目标有准确的理解,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合理性与可行性。绩效目标的设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既不过于理想化也不过于保守。 同时,绩效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三是系统性与完整性。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应涵盖财政资金的各个方面, 包括收入、支出、管理、效益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框架;有助于全面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绩效管理水平。

四是动态性与适应性。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有助于确保绩效目标始终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发挥引导作用。

黄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实现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是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不仅是落实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财政管理的必要手段,更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关键措施。 跟前述嘉宾比较一致的是,我认为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也应当具备明确性与可量化性、全面性与系统性、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动态性与适应性等核心特质,同时也要强调透明性与公开性。 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制定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绩效评估结果也应及时公开,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财政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是推动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和优化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优化编制,强化审核:高质量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

主持人:2021年, 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以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为绩效目标管理的主线,明确了成本、产出、效益和满意度四类指标的设置要求和取值依据, 对部门规范有序提升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那么在您看来,当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还有哪些待改进的问题、怎么改进?可结合您的研究或贵单位具体工作实践简要谈谈您的想法。

江书军: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在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依然存在绩效目标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绩效指标设置内生化、绩效目标匹配性不足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厘清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为避免绩效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偏差,确保绩效目标能够如期实现,预算部门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设置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部门财务科室负责项目绩效目标的审核及与财政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对接,业务科室负责绩效目标、绩效指标、指标值等具体内容设定,强化部门内部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跨部门组织间的有效沟通。

二是统筹绩效目标与指标设计。预算部门在绩效目标设置中, 要树立系统观念,立足部门职责和年度重点工作,科学制定项目战略规划,提升战略目标的清晰度和可测量性;同时注重中期预算规划与目标编制的衔接,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部门出现短视行为。

三是绩效目标设置从严从高。各预算部门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 对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进行充分研判,围绕投入、产出和效果等,科学设计和测算绩效目标值。同时,目标值的设定要有一定难度,并综合考虑目标与预算部门外部环境、资源及能力的匹配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可接受性,避免目标设置脱离实际。

四是提升绩效目标的可测量性。 针对绩效目标设置存在“三无”绩效目标,即无项目特征、无部门特色、无量化标准问题,建议围绕项目特定产出与功能,充分挖掘产出与效益内容,设置清晰、可测量指标,针对无法测量的效益指标,必须在预算编制中予以说明,并制定间接的、可替代的测量指标。

朱为兵: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单位绩效评价目标设置时,存在业财不融或融合不到位的情况,具体体现在工作条线分工不清晰,有些单位把绩效工作简单归给财务独立负责,对绩效的认知体系缺乏系统性;有些单位没有重视工作分析,提不出有效的绩效目标; 有些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对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 方法单一,绩效考评者单一,信息面太窄。

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质量高不高,主要看制定项目目标时,是否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财政中心工作,立足于提升管理水平、严肃财经纪律,统筹平衡、突出重点。目标设定的具体指标中,是否能直击要点痛点、 是否具有代表性,是泛泛而谈还是能对预算资金有显著的约束。在操作层面,指标是否精准,是否有业务部门参与进来,直接影响到具体评价工作能否落地。

综上,《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不是一成不变的框架条文,在实践中还需要有动态调整的机制,保障项目目标设定后能随客观环境变化而与时俱进。

黄婕:现有部门的项目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主要由各主管部门自行申报,财政进行复审后入库,但部门对绩效目标认识比较模糊, 设置的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产出指标缺少核心成本、质量和时效等约束性指标,效果指标设置数量偏少且多为定性指标,导致部分指标权重过大且难以核定目标完成情况。

二是指标设置与项目关联度不够,难以完整体现项目具体执行内容。

三是部分三级指标内涵重复,指标设置上倾向于玩“文字游戏”,如同一个项目,产出指标“验收合格率”和效果指标“符合建设标准”考察内容一致。

四是产出、效果指标分类错误,如“项目验收合格率”应为产出质量指标,但是部分项目将此指标归在效果类指标。

五是指标定义不清,指标名称字面意思与目标值不符,提供的佐证材料与指标内涵不符,难以验证。

六是指标目标值设置不合理,未参考行业标准和历史水平,完成值与目标值差异较大, 不仅体现不出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也未能体现创先争优、 高效履责等方面的要求。

翟新聚:我认为,当前绩效目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编制的质量不高,原因有三: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思想的先进性就没有行动的自觉性。 当前,预算管理的粗放意识还没有完全根除, 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部门单位重资金申请、轻目标管理,重资金使用、轻绩效管理,还存在预算申请与绩效目标编制“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业财融合不紧。 目前,部门单位的绩效目标编制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承担,财务人员不掌握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等情况,项目管理人员不了解绩效管理要求,业财融合不到位,造成绩效指标约束性、指向性不强。

三是指标与指标值设置不合理。绩效指标设置不够具体和量化,不能够全面和客观反映项目实际,未能充分结合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具体需求,难以落地实施。 满意度完成值缺乏社会调查问卷的数据支撑,多数是根据经验来编制。 缺乏灵活的调整机制,难以适应项目政策、经济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变化。 编制过程局限于政府部门内部,缺乏公众的参与和反馈。

改进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一要明确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持续不间断地灌输绩效理念, 压实项目管理人员的主体责任,增强做好绩效管理的责任自觉,变“要我绩效”为“我要绩效”。

二要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采取一对一、多批次、走上门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帮助部门单位梳理项目基本情况,弄清项目成本构成、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为精准填报绩效目标提供依据。

三要建好指标库。 将共性指标库、个性指标库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部门单位编制绩效目标提供“菜单式”服务,绩效指标由“填空”变“选择”。

四要强化“硬约束”。首先,聚焦“数字绩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绩效指标值的自动匹配、绩效目标的自动审核、不合规绩效指标的自动预警。绩效目标编制不合规不得进入项目库。 其次,将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挂钩。财政部门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 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对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未通过的,不得安排预算。

主持人:强化绩效目标审核力度,落实审核结果应用是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的关键,是绩效目标管理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优化绩效目标审核管理、落实审核结果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例如对于绩效目标多元主体联动联审、做细做实绩效目标审核标准、对预算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开展现场审核、对基层区县构建绩效目标互审机制、对绩效目标填报情况排序纳入考核等等。 结合您的研究或具体实践,谈谈绩效目标审核应把握哪些关键点? 如何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

江书军: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源头在于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管理是最基础的前置条件,因此,将绩效目标管理与各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构建科学的绩效目标评审机制,切实做到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先导性作用。而绩效目标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评审”二字。 在“评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关键点:

其一,完整性审核。 绩效目标的各项要素填报是否完整规范、内容是否清晰明确。

其二,相关性审核。 绩效目标与支出内容、政策依据是否关联;与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关。

其三,全面性审核。 绩效指标是否涵盖与业务相关的个性化、行业性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

其四,可行性审核。 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规模是否匹配,绩效指标的指标值设置是否合理,能否如期实现。

其五,可衡量性审核。 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指标值是否可比较或可评定。

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部门之间交叉互评。各预算部门申报绩效目标后,财政部门可组织各预算部门负责人,按绩效目标设置的一般要求,对绩效目标各要素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交叉互评,及时修改、完善绩效目标编制,使各预算部门能够在互评过程中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提升各预算部门绩效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

二是引入专家评审机制。财政部门在预算单位互评的基础上,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邀请项目研究领域、行业研究领域、绩效评价领域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绩效目标评审小组,对各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论证,提高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为后续绩效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黄婕:绩效目标审核是确保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目标的设定、评估、反馈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审核人员的绩效管理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部门申报的预算项目实质,有效执行绩效目标审核工作。财政部门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分享会等形式,加强相关填报人员和审核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从项目申报源头提升管理成效。

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估。定期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和评估,可以提高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第三方机构的专业知识和多个地区同类项目参与的经验也有助于协助绩效目标审核质量的提升。

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 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机器分类预审+人工复审”的方式,提高绩效目标的审核效率和准确度。 同时,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也能自动启动预警,落实审核结果的强制应用,强化绩效目标的监管成效。

四是完善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绩效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年度的项目绩效目标制定和审核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强化绩效目标审核力度、落实审核结果应用是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的关键。通过明确审核标准、多元主体参与、强化现场审核、构建互审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把握绩效目标审核的关键点, 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

朱为兵:强化绩效目标审核力度,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一方面可以细化审核流程。 针对绩效目标审核的难点,分不同阶段设置审核环节, 让科室和部门都能参与进来。 借鉴周边同类地区的经验,对把握不准的急难项目需要提前准备成立评估工作备选专家,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同时,抓好目标审核的基础,做好资料收集、组织专家、现场调研、资料审核分析和评估论证。

另一方面固化评估框架, 明确审核原则。从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四方面入手,围绕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维度固化评估要点。 同时,围绕评估报告内容完整性、数据准确性、指标设置科学性、论证依据合理性等维度固化审核要点,有效提高评估和审核工作效率。审核绩效目标的内容是否完整,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审核绩效目标的设定与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关,是否对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了相关联的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 审核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是否匹配,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绩效目标,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 审核绩效目标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 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综合考虑成本效益, 是否有必要安排财政资金。

翟新聚:准确审核项目绩效目标,关键在于全面了解项目情况,不但要了解项目设立的依据和背景,还要了解项目预期产出和要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成本构成,包括总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等,如果是一级项目,还要了解其包含的二级项目情况,只有掌握项目全貌,精准为项目画像,才能提高审核质量。

主持人:2017年以来,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已经覆盖所有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 重点项目绩效目标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并随同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今年进一步提升绩效目标表公开数量,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绩效目标公开对整个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质效提升有哪些助益? 为持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您还有何想法建议?

江书军:绩效目标公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内外部良性互动的关键举措。绩效目标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有助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强化部门支出责任意识。绩效目标公开将改变有些部门对绩效目标设置简单粗放、资金与项目产出效益不匹配等问题,有效督促预算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关注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执行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有利于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社会公众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部门预算报告, 可以及时获取部门项目绩效目标信息,能够系统了解项目年度实施内容和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

三是有效推动绩效目标管理科学规范。绩效目标公开必将促进预算部门在绩效目标设置环节更加重视质量管控,优化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科学制定绩效指标值并完善绩效目标申报表相关信息,进而推动绩效目标管理标准科学、程序规范、内容详实,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绩效。

为持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我的想法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绩效指标库和标准库。财政部门要以绩效指标库建设为核心,指导预算部门加快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项目或部门个性指标体系,形成规范完备的一、二、三级指标并细化量化指标标准值,补齐绩效指标库和标准库缺失建设短板,让绩效指标设置从“填空题”向“选择题”转变。

二是强化业务部门主导地位与责任意识。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设置更多应由预算部门业务科室完成。 因此,绩效目标设置应明确业务部门在本项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将项目负责人确定为绩效目标填报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完成所负责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工作,确保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三是重视各类绩效参与主体业务培训。财政部门要根据业务职能部门需求特征制定差异化、分层次的绩效培训计划,积极培育绩效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全员绩效专业素养,逐步形成全员“懂绩效、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工作氛围,为高质量绩效目标的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朱为兵:从基层实践来看,为持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我们需要从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明确职责,全体协同发力。 中央省市多次要求充分发挥绩效的“利剑”作用,坚持绩效工作的全局性, 确保工作方向正确、重点突出。绩效的核心是要求看好“钱袋子”“账本子”,这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 但从严审核绩效目标, 把控绩效目标编报质量,这绝不是财务独自一家的职责。财务对业务熟悉程度的局限性,客观也限制了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应。 实践证明,绩效工作的基础是站在业务条线的充分认知,必须牢牢把握绩效目标审核的业务属性,做到业财充分融合和参与,才能让绩效目标设置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是标准指引,出台规范文件。 制度指引方向,通过规范各种文件机制实现闭环固本,强化工作规范基础。改革试点《全周期预算绩效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压实责任链,捋顺流程链,拓展信息链。 坚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到哪里,配套制度建设就覆盖到哪里,起草发布《长兴县绩效目标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 涵盖全方位深挖小切口,探索包括成本绩效评价等细分领域的目标管理制度,将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与事前评估、目标设定关键环节有机融合,拉长管理链条,扎紧制度篱笆。

三是设计流程,细化审核操控。 系统设计绩效目标审核的流程,在原单位初审到财政复审的基础上,由主管单位、对口科室、绩效第三方机构对预算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实行“三轮滚动式”审核。 主管单位、对口科室审核通过后, 由第三方机构根据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八个审核内容十六个审核要点审核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并填报《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意见表》;根据相关性、合理性及指标科学性三方面十个审核要点审核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并填报《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审核评分表》, 对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明确整改要求,一对一反馈至预算单位,确保没有遗留。

四是强化约束,加力结果应用。 研究建立健全目标审核的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管理和完善政策相挂钩的制度,对绩效目标设置敷衍了事, 发现问题多的单位或政策,要及时会同预算和业务条线, 该降的降到位、该减的减到底。加强对绩效案例的整合公开工作,深挖业务绩效的根。 通过总结提炼汇编成册,研究业财交互的规律,更为科学有力地促进绩效目标的设置。

五是加强宣传,提炼经验成果。 提前部署多点发力,做好总结宣传,既要练“做功”也要会“唱功”,善于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通过考核约束单位,一方面在绩效目标评审时充分体现对单位绩效工作投入的肯定, 总结提炼过紧日子的优秀案例。

翟新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这里的“透明”,我理解就包含要把财政工作“晒在阳光下”,推进绩效目标公开就是打造“阳光财政”的重要内容,让广大纳税人知悉今年我们国家在干哪些事、花多少钱,最大限度保障其知情权,是推进法治财政、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绩效目标公开是绩效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绩效目标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市从2023年开始,除涉密项目外,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实现绩效目标全部公开。绩效目标要求在部门门户网站和财政预决算公开平台实行“双公开”。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方便监督。 社会公众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系统查看绩效目标,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受到社会监督,有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二是提高质量。绩效目标的公开倒逼政府部门在设定目标时更加审慎和合理,花多少钱、办多少事、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精准测算,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有利于解决预算绩效“两张皮”的问题,也有助于推动目标的实现,绩效目标的公开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对部门单位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进而想方设法助推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推动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绩效目标公开后,政府部门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评价和反馈,这有助于发现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推动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为进一步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化进程。 目前,指导各级各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有些省份也已探索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但国家层面还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 党的二十大对绩效管理提出新要求, 必须加快立法进程,让绩效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要继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指引, 确保各部门在设定绩效目标时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 完善绩效目标设定与审核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设定和审核流程,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确保各项规定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对绩效目标的动态监控和调整,确保目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二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数字化进程。 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将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 使绩效目标成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要依据。 深入推进“数字绩效”建设,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绩效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报告,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部门单位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绩效目标填报工具,让绩效目标填报由“填空题”变成“选择题”,切实为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减负”。

三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阳光化进程。强化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指导预算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科学设定绩效目标。 加强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的监督, 确保各部门能够按照设定的目标开展工作。 将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人员考核等相结合, 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绩效目标完成优秀的部门给予奖励和表彰, 对于未完成目标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惩罚和整改。 继续推进绩效目标公开工作,扩大公开的范围和深度。 通过公开绩效目标,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同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互动,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水平。

黄婕:绩效目标的公开,不仅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预算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 从而增进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公开绩效目标还能够促进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为了持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我有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分行业分领域的指标体系, 确保指标体系的参考指标综合覆盖了从政策制定到项目实施的所有类型, 进一步打磨参考指标的评价标准, 确保具体评价准则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

二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操作手册等方式, 帮助各级政府和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审计。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可以确保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和可信度。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建设,及时公开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和评价结果,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工作。 通过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 可以增进社会公众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了解和参与, 推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总之, 绩效目标的公开是提升整个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质效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持续扩大绩效目标的公开范围和深度, 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部门目标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们的目标
7部门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