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笑岩 许阳
武当社团课程通常采用主题单元教学,并借助教育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其中,“大美武当”主题单元是依据艺术课程标准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第二学段学习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设计的,安排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大美武当”主题单元的教学以“探寻武当文化”为情境,以“探寻·传承·弘扬武当文化”单元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牵引,以系列单元学习活动为载体,以活动评价为保障,具有结构化、情境化、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体现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
一、明确核心概念,整合课程资源
单元核心概念是一个单元中具有统摄作用的观点、原则、结论。它可以串联和统整单元教学内容,使单元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核,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在“大美武当”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以核心概念“美术可以传递情感,表现创意”串联和统整教学内容,整合美术学科教材内容(苏少版美术四年级教材中的欣赏·评述领域的《冷色和暖色》《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对比的艺术》,设计·应用领域的《适合纹样》,造型·表现领域的《门窗墙》《老房子》《听音乐画音乐》《套色纸板画》等)和武当传说典故、武当风光建筑、武当造像神兽、武当武术、道教文化等,选用纸箱版、泡沫板、黏土、纸盘、葫芦等材料,引导学生变废为宝,设计制作武当神兽、武当兵器、太极神功、太极扇面、太极葫芦画等黏土、泥塑类浮雕和圆雕工艺品。教师还利用Mind Master在线制作思维导图、结构图,便于师生明晰单元任务。
二、综合考量,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施单元教学的依据和纲领,它具有“导教”“导学”“导评”功能,对学习活动的内容、表现和预期结果提出明确要求。课题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和分析教育数据,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大美武当”主题单元,课题组课前利用问卷星检测学情,通过AI智能分析、大数据比对,明晰学情。同时,教師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进行线上教研、在线集体备课,评估和优化教学目标,制定出如下单元教学目标:①审美感知方面,学生能留心观察、发现、感受身边的武当文化,建构个人对武当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形状、色彩、材质、肌理及形式和结构等方面感受武当文化的趣味;②艺术表现方面,学生能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和美术语言创造武当文化视觉形象,表达自己对武当文化的认同,形成民族自豪感;③创意实践方面,学生能根据现代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表现,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传承、弘扬武当文化的系列问题;④文化理解方面,学生能在艺术活动中理解武当文化的内涵,感悟武当文化精神,体验大胆想象和创造的乐趣,形成基本的责任意识,增进热爱武当文化的情感,增强探索、传承和保护武当文化的能力。
三、问题牵引,开展探究性学习
好的问题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感悟知识间的联系,并迁移运用知识。在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大美武当”单元内容时,教师设置了“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和美术语言表现武当文化”的核心任务,明确了“武当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和艺术创作形式”这一基本问题,以及“知武当文化、析武当文化类别、将武当文化和美术深度融合”3个关键问题,最终确定了“造像神兽”的活动主题。围绕“造像神兽”活动主题,教师安排了主题调研、名作鉴赏、技法探究、创意构思、创作实践、作品展评等教学活动,共计6课时。
第1课时“主题调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武当文化之“五脊六兽”搜集资料。第2课时“名作鉴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费德门欣赏四步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鉴赏反映武当文化的名作。第3课时“技法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融合绘画、剪纸、泥塑、工艺美术等的创新技法。第4、5课时“构思创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素材,构思创作。学生构思的作品有武当书签、扇面、明信片、贴纸,武当功夫T恤、手绘布包,以及龟蛇图腾剪纸、武当神兽盘等。学生借助微课反复学习教师创作龟蛇图腾剪纸、武当功夫T恤、武当扇面、武当神兽盘等的示范视频,了解创作流程(借助数位板和Adobe Photoshop进行武当美景、神兽系列电脑绘画创作—利用123 Design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并完成系列数字切片的改造—传输到打印机—完成3D作品打印)后,进行自主创作,完成作品。第6课时“作品展评”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师生通过过程性评价及自评、互评、师评的终结性评价,评选出代表班级最高水平的一组作品,在学校武当文化主题作品展活动中展出。
四、制定评价方案,实施多元评价
教师在导学案中给出了每课时主要的评价任务及相应的权重。其中,“主题调研”课的主要任务是设置情境,生成主题;“名作鉴赏”课的主要任务是欣赏作品,研究大师作品;“技法探究”课的主要任务是借鉴经典,学习技法;“创意构思”课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素材,构思作品内容及呈现方式;“创作实践”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实践。在评价权重上,主题调研占10%,名作鉴赏、创意构思、作品展评各占15%,技法探究占20%,创作实践占25%。
评价中,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师生、家长提供了互动性更强的个性化展评方式,并利用数据和智能分析平台提升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自评环节,学生利用“问卷星”进行自评,问卷星自动生成的统计图表直观显示了自评结果。互评和家长评环节,教师利用在线投票软件将作品投票链接发布到班级群,供学生互评和家长评。教师评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希沃投屏技术进行即时批注点评,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修改作品;可以借助班级优化大师随机点名,结合课堂纪律、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针对学生个人的AI智能综合性评价结果,便于学生自我反思;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整合,利用VR+3D技术制作线上画展,带领学生线上沉浸式观赏优秀画作。
(作者单位:许笑岩,十堰市东风24小学;许阳,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