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奕 华莎
摘 要: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面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与“魂”。这也是民族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遵循,衡量民族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而党建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体作用强弱,直接关系到主线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学生党建;教育对策
一、背景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化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族高校作为国家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强国的高等教育“龙头”,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力军”,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神圣使命的“尖刀班”,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征程中,走好践行“两个维护”、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党对各项事业、各个方面的领导。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核心,从根本上巩固了中华各民族对国家认同和共识,凝聚各民族力量,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五个认同”蕴涵着对国家的历史、文化、道德的选择、社会共识等方面的深度肯定,同时也包括对政治制度、领导力量、发展道路、奋斗目標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认同反映。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爱国主义的最高体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之本必须坚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华文化发生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自在与自觉,历经岁月蹉跎,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建设和发展好伟大祖国,必须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只有这种坚持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体现各民族的共同前途、共同利益、共同期望。
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五个认同”,一是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促进民族政策顺利执行,形成上下一心、政令畅通、人民支持,朝着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二是大学生可塑性极强,强化“五个认同”有利于其自觉抵制国内分裂势力的渗透,形成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大团结。
二、分析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五个认同”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五个认同”的行为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观念是多方面的,可塑的。大学生思想上活跃积极,但理想信念方向模糊;价值观多元且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明显;道德选择存在困顿,缺乏认知和实践的统一。
人的行为受意识的作用,大学生的行为会根据其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作用产生相应的行为习惯和行为选择,通过调查,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觉认知,仍旧需要学校、教师的督促进行被动地学习。特别是容易受到网络不真实信息的误导。目前大学生基本上成为手机的“奴隶”,碎片化信息造成部分大学生理解的偏颇和观念的摩擦。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借用网络媒介进行不良文化的输出,逐渐变化了年轻一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上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认同”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在中华民族与自身民族归属感的选择中选择中华民族,但仍有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本民族作为自己最强的民族归属。这反映出,这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核心内涵并没有完全践行,仍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表达,让当代大学生在彰显个性的同时,更趋于自主化,交往选择上更个性化。虽然大学生能够很好地与不同民族学生进行友好的交往交流,但部分学生仍局限于本民族的同学中。这种交往交流的倾向性一定程度反映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狭隘思想,导致自觉实践中存在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惰性和功利主义,这对学校的教育对策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提出一定的要求。
(二)大学生对“五个认同”理性认知至情感升华
高校对大学生“五个认同”的认知水平的提升,要通过政治认知教育、文化认知教育、情感认知教育,逐层递进,实现理论的外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进行“五个认同”的引导和教育,让大学生增强对国家、民族和历史文化的认知认同,并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认知层面有了印象和反应,进而为促进大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探索学习,形成固定式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学生党建工作与“五个认同”结合度分析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的核心力量。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等教育面临重大变革,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回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者和践行者这一民族高校的核心任务,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全面参与并严格执行。民族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对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到位,“五个认同”工作是否有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引领“五个认同”工作探究
(一)强化政治引领,明确“五个认同”工作的主旨
我国高等教育是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把高等教育与“五个认同”紧密相连,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积极力量。学院党委应突出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定盘星”作用,创建落实主体责任工作体系,切实保障政治核心功能。学院党委要优化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在“政党—道路”认同的共同支撑下,增强教育对象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各民族学生将个人的全面发展诉求寓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之中。理直气壮地把“五个认同”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促进专业知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教育的价值属性和文化导向,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烈归属和美好前景的期望值。
(二)加强信仰锤炼,突出“五个认同”工作的针对性
发挥学生党建的育人特色,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五观”,引导各族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忘初心忠于党。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历史命运、共同文化底蕴、共同发展理念、共同团结利益、共同奋斗使命等内容。夯实“五个认同”教育,与法制教育、公民教育相连接,在融合中汲取信仰滋养,在学习中体现信仰力量。利用人工智能、短视频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等内容说明白讲透彻。在历史思维指导下,推动“四史教育”常态化,将历史教育作为抓手,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特别是让理工科学生学习历史、分析历史,以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和未来,让其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三)提升品德修养,夯实“五个认同”工作的基础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引领各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个人层面包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其中“爱国主义”正是“五个认同”的核心要义。学生党建工作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强化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连、共同奋斗等历史基因的认识,将学生的“五个认同”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梯度认同相统一,同时满足各族学生认同的梯度需要,促使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认同”的不断增强。
从满足学生自我认同这一逻辑点出发,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建立个体的自信心,激发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养成国家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从自我认同过渡到族群认同,将民族文化、气质和精神同中华文明传播和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其走向社會认同这一关键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支配作用,使各族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其中华民族精神,实现国家认同的最终目标。认同过程缺一不可,相互统一。
(四)加强学风建设,创新“五个认同”工作的方式方法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学风建设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五个认同”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将学生党支部打造为学习型党组织,确立科学的学习内容,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民族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强化“五个认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好学习基础。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大力培育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利用“开学第一课”,依托师生见面会、校友讲堂等,多形式开展校史、院史、学科发展史教育。结合典型案例通报、主题班会、知识测试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校纪校规宣传教育。同时,教育管理服务并重,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将学业行为表现作为重要评定指标,营造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浓郁的学风扎实推进“五个认同”教育。
(五)推进实践创新,丰富“五个认同”工作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所以要突出学生党建的服务功能,借助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达到“知行合一”。让大学生在充分知晓、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与民族政策的前提下,以学生党建工作为载体,充分挖掘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科技支农、兴边富民等工程与“五个认同”教育实践的连接点,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稳固的社会环境。组织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边疆支教、国情调研等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把对“五个认同”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在现实活动中进行检验和转化。把自己参与的实践活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把实践调研和思想体悟有机结合起来,在行为实践中坚定“五个认同”。努力使大学生全面克服片面、狭隘和不切实际的错误认识,主动发挥其价值能动与价值示范作用,助力他们跃升为自觉的、主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勇挑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做好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当前,首要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更是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向,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让大学生在基于对“五个认同”理论认知的基础上,提升为情感认同,并将这种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让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