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企合作背景下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24-04-23 02:29宫丽娜王淑云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育人

宫丽娜 王淑云 张 政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 威海 264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凸显。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资源,创新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同时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思路,要在不断塑造新动力、新领域、新赛道上开拓发展新优势。企业的创新与变革,促使人才需求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发生变化。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不适应产业重构升级的需要,为满足新时期对人才规模和结构的新需求,亟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完善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从普适化人才培养模式向定制化模式转变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教学模式构建和对策措施展开,如庞勇(2006)对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1];邓泽民等(2006)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纵横向比较研究[2];张培茵等(2009)从校企合作角度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3];围绕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不聚焦、课程体系不健全、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叶晓平(2007)[4]、龚丽(2008)[5]开展了对策措施研究。国外,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TAFE模式、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CBE)模式等属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如Pritchard(1992)对“双元制”教学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即“企校合一”和“理实一体”[6];Theuerkauf等(2002)指出“双元制”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重点讲求实践[7]。Smith(2010)分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以及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培训[8];Down(2000)通过对美国CBE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并强调项目学习、角色扮演以及体验式学习等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9];Ford等(2015)提出教师可使用胜任力模型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将知识、技能和态度(KSAs)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胜任力模型中的能力[10]。

已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为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方面,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比较欠缺,实证研究薄弱;另一方面,缺乏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与适用性研究。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与国内一些标杆型职业院校相比,山东省职业教育定制化和特色化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足。山东省要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以行业突破推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急需由普适性教育、同质化教育向定制化教育和特色化教育转型。本文在分析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政府、企业、院校、学生等多方主体,从多个层面构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

2 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山东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将职业教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驱使下,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逐渐用新模式取代旧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变革,从“通用型”到“订单式”再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理念因不断适应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而革新。

“通用型”模式是指学校培养通专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用型人才不仅专业知识精通,而且涉猎广泛,一专多能。但该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训练,与职业教育的性质不匹配。“订单式”模式是一种以校企为双主体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培养定位和就业方向是确定的,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种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此种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基本一致,但实施过程中往往因过分强调行业标准重要性而忽略理论基础。“工学交替”模式是“学校理论+企业实践”的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不同场所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学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塑造,但实行中普遍存在主体分工不明确、责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并适应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在探索变革中,急需一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2.2 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校企沟通缺位,人才培养滞后企业实际需求

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重点迥异,利益点不同,需求点不同,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不足,积极性不高。加之,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组织实施中,校企沟通不及时、不连续、不准确,导致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预期存在差距,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效果。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协同育人的内驱力和责任担当的主动性,与学校的沟通较为被动,校企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对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认知不到位;而部分学校亦未发挥校企沟通的导向性和积极性,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了解不准确,出现沟通缺失,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企业实际需求。

2.2.2 育人机制不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政策引导、职能监管、法律保障、资金支持。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产教融合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较多,但是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制度建立上存在缺位。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因协同育人动力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学校、政府、企业等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不清晰、不明确,现有政策和法规缺少对企业的支持和监管,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落地难、协调难等困难,无法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2.2.3 教师核心任职能力低,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不匹配

职业院校教师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校—校”的教师,此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任职,专业理论扎实,学历较高,学术能力强但实践经验欠缺;二是“企—校”的教师,这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学历不高,学术功底不扎实。基于办学标准和专业发展需要,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为职称、学历结构比例的原因选择“校—校”教师,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教师的核心任职能力低。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的缺失,以及职业院校教师的聘用制度、培训体系、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备,导致支持定制化教育有效开展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增加了定制化人才培养的难度。

2.2.4 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衔接错位,导致培养定位不准确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主体地位,起主导性作用;而企业以承担支持配合性的工作为主,起辅助性作用。在人才需求的调研评估中,由于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院校更关注专业市场发展现状、行业发展情况、企业发展方向等宏观层面,而容易忽略职业能力需求、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取向、人才需求结构等微观层面。然而,行业发展较快,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频率较慢,甚至不进行更新,产生学校与行业发展脱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在定位、方向、层次、结构、速度等方面与人才需求对接错位。

3 山东省职业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与运行思路

3.1 校政企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

1970年,美国学者Alvin Toffler首次提出了定制化的思想雏形,即“未来的社会将要提供的并不是有限的、标准化的商品,而是有史以来最大多样化、非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11]。之后,Davis(1989)提出了“大规模定制”的概念[12]。Lampel等(1996)则将大规模定制化类型划分为完全标准化、部分标准化、定制标准化、量身定制和完全定制化5种不同的战略连续体[13]。国内学者更多的是探讨定制相对于其他生产方式的优势和局限,定制的理念、分类和层次,以及影响定制成功的因素等。如刘晨光等(2003)指出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是定制化生产的动力[14];镇璐等(2006)在研究中揭示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本质[15]。定制化思想在制造业应用的显著成效推动了教育机构采纳定制化思维进行人才培养,开始逐步推行定制化教育。杨慷慨等(2018)指出了定制化教学的概念[16];刘娜等(2022)提出兼顾最优化利用教学资源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双重利益是定制化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17]。

本文所指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满足产业需求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定制化”应用于教育研究,并在最优化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兼顾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是一种区别于普适化、同质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校政企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政企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以新模式替代旧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普适化到定制化的创新,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更好地适应行业市场的变革,消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度和准度。

3.2 校政企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设计

在定制化人才培养中,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政府作为政策主体,企业作为产业主体,三者是紧密协作、缺一不可的。产教深度融合的成功,离不开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协同培养。通过构建全方位、多主体、多层次的运行机制,校政企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定制化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用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资源代替旧资源,整体规划、立体设计,在理念、时空维度上都实现贯通,在实践运行中调整完善,以实现人才结构升级、质量升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设计和构建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

3.2.1 校政企沟通机制

传统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中,多以学校为主导,政府、企业的积极性、能动性低。仅靠职业院校单方面的努力,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政府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之路,也是促进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之路。

(1)构建校政企三方联动的协调反馈机制

校政企三方联动的协调反馈机制是指在强调学校主体地位的同时,让政府、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建立循环交流、沟通、反馈的联动机制,突出政府、产业的重要性的一种管理机制。这一机制可以让学校、企业更快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决策,并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有的放矢的培养目标;政府也可以从学校、企业了解教学实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政策和完善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导师)、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监管,联合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校政企三方共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实施、效果反馈及时有效。

(2)共建校政企合作网络信息工作平台

共建校政企合作网络信息工作平台,由政府牵头,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与有序运行,致力于解决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彻底等问题,实现双方无时空限制的畅联畅通,进一步促进校、企、政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分析功能进行分类、聚类、关联、预测,获取及时准确的人才需求预测与反馈信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人才需求的准确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3)搭建校政企合作利益协同平台

政府搭建桥梁成立校政企合作利益协同平台,平衡三方利益,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建立包含责任、激励的沟通协调、利益分享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校企合作扶持制度、优惠政策,实现合作多赢。

3.2.2 政策导向机制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政策导向和重要依据。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的发展定位,结合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CBE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政策导向机制,从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因材施教、定制化培养、职业能力提升、质量监控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人才培养的政策引导。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教育理念的引领和指挥下进行,根据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以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调整。目前,政府还没有为校企合作的整体设计、审批、评估、监管等设立专门的机构。政府部门除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外,应从政策引导、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层面发挥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确保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3.2.3 师资保障机制

教师是打造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坚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核心任职能力。为满足定制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应打造以师资队伍核心任职能力塑造为中心,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共通共融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人才共用,打造师资队伍,旨在实现教师知识的快速更新、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即提升教师的核心任职能力。围绕教师核心任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建教师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和服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多元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师资队伍产学研用的共通共融,构建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保障机制。

3.2.4 评价激励机制

形成发展新动能、优化旧动能的激励机制是新旧动能转换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内容。建立院校、企业、政府、学生多方参与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评价机制,对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反馈。通过运行评价机制,全方位、客观、立体化地呈现校政企联动育人的效能和成果,激发三方在联合育人中的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学校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和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教学评估、学生评教、考试考核、同行评价等方式,由教学主管部门把关,全过程监督教学。争取学校校企合作职能监管部门的支持,推动协同创新、产教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定制化育人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使各方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形成激励性的有效保障机制。

3.3 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运行思路

为保障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有效性,本文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旧动能转换为指导思路,结合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就院校、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从政策导向、校政企沟通、师资保障、评价激励等角度,设计和构建了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运行思路

图1表明,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以一系列制度的实施为保障,其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框架。创建“学校-政府-企业”战略联盟的新模式,可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在跨界融合中寻求战略合作,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明确校、政、企参与各方的具体权益和义务。

在创新职业教育传统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建立以学校为主,政府、企业参与为辅,共同建设和管理的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业链—教育链—就业链的有效衔接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学校管理、企业实训、就业共管”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管理运行模式。通过创新协同育人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企业的实践指导作用,并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合能力,采取差别化指导与帮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现定制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又为推动职业院校的集约化发展提出可行的运行机制。

4 结语

为了有效解决山东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从校政企沟通机制、政府政策导向、教师队伍建设及评价激励机制入手,设计和构建了校政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旨在强化校政企之间的战略合作。职业院校应通过与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谋求战略合作,在跨界融合中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在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资源支持下,学校能及时精准掌握国家政策方略和行业动态,进而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实现供需的精准衔接,赋能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