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作文试题评析

2024-04-23 04:35邓永祥吴威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邓永祥 吴威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目以“好故事的力量”为载体,引导考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具体说来,它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最有创意也最适合自己的题材写作。观照、体现新时代,关注青年成长,注重思辨思维,传承优秀文化等,依然会是202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引导考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引导考生阅读经典、了解时事深挖教材,注重辩证思维是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策略。

一、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解析

(一)文题呈现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文题解读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场景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联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从新时代中国故事“主讲人”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听过故事,因此本题题材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最有创意也最适合自己的题材进行写作。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

(三)写作要领

这是一篇更接近于材料作文的任务驱动类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词是“故事”与“力量”。故事是有力量的——这是一句结论性话语,也是命题者的价值判断。所以,我们的联想和思考应该紧扣“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有力量的”“为什么故事会有力量”“如何才能讲述有力量的故事”“故事有怎样的力量”来展开。

(1)确定核心立意。材料的主旨是“故事是有力量的”。作文试题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考生在行文中要紧扣关键词“故事”与“力量”,既可以讲述和自己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講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宣传真实、立体、全面、进步的中国形象。既体现我们的家国情怀,又提振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所讲述的人物无论平凡还是伟大,他们的故事都值得书写,中国的自立自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梦的实现……这些动人的故事都可如泉涌般流淌在考生的笔端。

试题既扣合了统编版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中第四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体现教考衔接,又彰显了高考“立德树人”理念,同时与近两年高考命题中关注时代与家国、传承经典与文化、对接素养与生活、拓展思维与视野、凸显任务与情景等一脉相承。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选取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优秀人物的故事,旨在给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思考定位自己的未来;考生可以根据教材中优秀人物的故事,谈故事背后蕴含的精神,谈故事给青年的启迪。

(2)思考省略号。省略号前面的两句话,是两个并列层次,分别从抽象和具象两个角度,阐述了好故事的力量。从抽象层面讲,表达、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这是故事的力量;从具象角度讲,好故事能够改变人、展现民族形象,这是故事的力量。省略号意味着好故事的力量还不止这些方面,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继续深入思考故事的力量。只要是能体现“好故事力量”的方面,都可以去写,这是命题开放性的体现。作文材料中的省略号的作用,考生必须意识到那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是发挥你创造力的地方。好的故事,除了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和民族形象之外,还能传递温暖、唤醒灵魂、抨击黑暗、讴歌光明……此外省略号也照应和提示试题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3)体现逻辑思辨。故事如何产生力量,是需要条件的,必须体现思辨性,重难点是故事与力量的辩证关系。故事产生的正面力量,是需要条件的,材料说故事只是“可以帮助”“可以触动”“可以展示”“可以改变”……而不是一定能够带来力量。故事要如何产生力量,首要条件是故事本身要好,这就再次关乎到好故事的标准,好故事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要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其次,我们应该汲取好故事的价值观、精神力量、高雅的趣味、高尚的艺术等。再次,了解好故事后更要付诸实际行动、要创新,从形象、智慧、灵魂等层面提升和突破自我。最后,我们每个人既在故事之外,又在故事之中,不仅要听好故事,更要融入故事,成为好故事的主人公,为社会、民族、祖国乃至人类社会赋能。值得关注的是,有许多人认为,这道作文题不像之前的二元或三元思辨类作文题,不利于考生展现辩证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其实这是思维缺乏深度的表现。比如关于“什么是好故事”,可以对传统文化故事进行适度辨析,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如关于“好故事的评判标准”(指讲好什么故事),可以引发思辨:我们应多关注人物、情节、语言,还是应更多关注思想主题?也可以对只重情节、人物的猎奇标准展开批驳。比如关于“如何讲好故事”,可以就讲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展开思考与辨析: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如何找到最佳路径?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在对外宣传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针对性的话题,有利于展现批判性思维。

当然,既然有好故事就有坏故事,坏故事有不可忽视的破坏力量,考生要学会辨别故事的好坏,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提高警惕。

总之,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二、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在总结了202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后,我们不难发现,观照、体现新时代,关注青年成长,注重思辨思维,传承优秀文化等,依然会是202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关注伟大时代,定位青年角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新时代的高中生,要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尽心尽责,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因此,大家切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时刻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关注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同时要重点关注主流媒体撰写的时评文章。这些时评文章写得大气磅礴、掷地有声,是很好的备考范本。我们从这些文章中汲取营养,真正学会思考,储备思辨的技能,内化思辨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凸显良好的思维品质,展现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这也是高分作文的重要源泉。“文以载道”,作文的本质是表达,表达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的本质在诉求,那么,诉求的对象和本源就在于鲜活的现实生活,浩荡的时代主旋律。这是由高中教育和高考选才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才能放眼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才能把握社会现状与发展的脉搏,为感悟和思考定准方位,为表达和交流谋准方向。

“所谓任务情境,主要包含作者、读者、目的、话题、文体五大要素。”考场作文中的作者,即参加考试的青少年学生。命题者在试题材料中通常用“你”表述。青少年学生,有四个时间定位,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畅想情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属于历史情境定位,青少年学生站在新时代的位置,回望历史文化,从中获得思维的、审美的、文化的启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是命题者对立德树人的初始考虑。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谚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天津卷“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对联则属于革命文化。

青少年考生应立足当下,回望历史,去瞻望未来,思考现在。正如北京卷中的“为青春续航”,也如天津卷中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2.紧扣写作任务,正中靶心精准施策

审题、立意是衡量一篇高考作文是否成功的两个硬性指标。只有这两个方面做好了,方能正中靶心精准施策。

在审题方面,要特别注意两点。一要细读材料。要全面把握材料的核心信息及重点,因此在读材料时不应匆匆“扫描”,而应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关键词句;二要借助提示语。作文中的背景材料或提示语,不仅是对作文题目做解释说明,更是引导考生扩展思维、深入思考的“楔子”。因此,考生要认真审题,找出出题者精心设计的提示语。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在立意方面,应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有正确的方向。立意要与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二是要有鲜明的情感。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不能出现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感;三是要有深刻的思想。写作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找到内在联系,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要有创新的思维。要克服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寻求独特的见解。

高考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竞赛作文,阅卷老师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到文章的主旨、脉络,他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慢慢琢磨。这就需要考生在行文过程中紧扣写作关键词,选择一定的角度扣题。考生可以在行文时运用一些议论、抒情等带有观点和倾向性的句子来扣题。当然,多设置小观点句,多联系试题材料,将写作素材与试题材料融为一体进行呈现,也是行文过程中强调扣题的好方法。

3.注重文体特征,选用合适的文体

大多数高考作文试题的写作要求都会标出“文体不限”,即在写作之前不限定考生必须使用某一种文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一种文体后,就必须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写作。另外,话题作文、命题或半命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应适当训练;演讲稿、辩论稿、倡议书、书信等应用文体,在备考过程中也应当兼顾。

文体是构思的基本依托,离开了具体文体,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有的考生观察能力强,叙述功底也强,可以写成记叙文;有的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可以写成议论文;有的考生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可以写成散文……考生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复习时,必须增强“文体意識”,熟悉“文体规则”,积累“文体范本”,这就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习写出具有超强“文体感”的文章来。

4.作文常规教学追求序列化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对我们平时的写作训练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推陈出新,这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写作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观点”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能力,是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一项技能。

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不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要谨记试题的测量评价作用,明确作文题的内容并非教学的主体,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而非仅仅追求考试高分。

学生明确写作的意义才是学习写作的关键。写作是书面表达的一项基本技能,体现了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的能力;写作属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范畴,但使用范围不是局限于语文,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写作具有实用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如语言文字、文体知识、写作规范等;其次要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如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谋篇布局等;再者,可以建立合适的范文系统,该系统所收录的范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文章鉴赏评价的内容,如语句通顺、中心明确、逻辑清晰、语言生动等层级,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写作水平;最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写作的观念,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而是今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5.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道:“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意义重大。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能够检测出来的。学生的辩证思维、思辨能力如何,语文学科是通过作文命题、作文表达来检测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24年高考作文命题会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对于辩证逻辑来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无条件限制的论点,每一个观点都要防止片面化与绝对化。2024年作文命题也将会进一步强化对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考查。考生在写作时,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深入论证自己对某一思辨性命题的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下一站命题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