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江莉,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讲师、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礼仪文明作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广博。本文从办公室礼节、接待礼节和会议礼节三方面概述学习国际礼仪、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
关键词:礼仪;国际礼仪;公务员形象
一、什么是礼仪
(一)礼仪的概念
孔子云:“礼者,敬人也。”
礼,是一种道德规范,表示尊重。仪,是表达,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别人;善于表达、会说话、会看眼色、懂得待人接物之道。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礼,还要有仪。
(二)礼仪适用的场合
礼仪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讲礼仪是要注意场合的,三五知己欢聚一堂,哪里还讲什么礼仪。如果这时还记着坐沙发不要坐满,微笑的标准是露出6颗牙齿,那就太煞风景了。
所以,礼仪适用于三种特定的场合:初次交往、因公交往、涉外交往。
我们和外国人打交道,有时候要是不讲礼仪就会引起麻烦。比如手势,在国外生活、学习、旅游,有些手势要正确了解,否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熟知国际礼仪规则,用好国际礼仪。[1]
(三)礼仪的主要特性
1.规范性
礼仪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结果,在国际上不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道德文明的标志,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礼仪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某一阶段,被认可的礼仪规范有的被肯定,有的被否定,有的被丰富,有的被抛弃。
2.发展性
封建社会的礼制要求为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即便他们是错的,臣、子、妻也必须服从。但是,现在不这样讲了,讲男女平等、人人平等。
另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厚,各自的礼仪也相互影响和渗透,握手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共用的社交礼仪,这就是礼仪的发展性。
(四)公务员礼仪的概念
公务员礼仪主要是指公务员在参加各种公务活动的时候,能够按照相关规定,维护个人形象和公务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好、尊重,在各种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文明规范、准则和惯例。换句话说,公务员礼仪就是公务员在公务场合的行为准则和沟通艺术。它不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应用和体现,而且也是公务员这种职务的特殊性对公务员本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出来的一些必然的要求。
公务员礼仪最重要的是要求公务员能够真正自觉履行职责,勤政办事,廉洁服务,忠于国家和人民,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在公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和个人形象。所以,每一位公务员在履行职务和履行公务时,都应该并且必须自觉遵守公务员礼仪。
(五)公务员礼仪的功能
1.公务员礼仪有助于树立和展示公务员在社会公众中的美好形象。
2.公务员礼仪有助于转变行政作风,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3.公务员礼仪有助于改善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我们要知礼仪,懂礼仪,用礼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我们如今这样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我们更应该懂得礼仪,重视礼仪,运用礼仪。
二、公务员形象礼仪
公务员形象礼仪,通常是指公众和舆论对公务员的基本印象和总体评价的标准。具体来说,公务员形象礼仪来自外界对公务员在着装、装饰、行为、语言等各方面的具体观察和评价,反映了公务员自身的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
(一)仪容的概念
仪容指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容貌。比如,美观、整洁的面部和颈部,手臂、腿部的衛生,得体的妆容等,都是我们对外貌的一般要求和基本原则。
作为普通人头发留得长一点、短一点都没有关系,但作为公务人员,就要有所不为。男士的头发长度一般最长不能超过7厘米,而且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士头发的长度,如果是披肩发,最长只能齐肩,一般不要长于肩部,如果长于肩部,就要做技术性处理,盘起来或者扎起来。
对于男士的胡须,没有特殊民族习惯的男士,工作场合不宜留胡须;要常照镜子,注意修剪鼻毛,做到鼻毛不外现。同样,有的女士因为内分泌的因素毛发会比较旺盛,建议加以修饰。
对于手而言,不留长指甲,不对指甲做造型和涂色等各种美化处理,保持清洁。
(二)仪容的一般原则
一是干净;二是整洁;三是修饰避人。
(三)服饰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是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面镜子,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文化涵养、审美感受,更显示一个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和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服饰是一张特殊的 “明信片”。
作为公务员,应具备一定的着装礼仪意识,不能只听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之类的说辞,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1.着装要素
色彩是着装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着装主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色调的和谐。全身的颜色搭配不超过三种颜色的色块 (花色除外),而且主色调最好是一个色系,如果颜色过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不协调。
2.服饰礼仪的原则
(1) 三色原则。在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时候的着装,一定要遵循 “三色原则”,也就是从头到脚的服饰颜色不要超过三种。
(2) 三一定律。主要是指在职场中,男士身上穿的西服、皮鞋、皮包的颜色一定要保持一致;而对于女士而言,主要是皮鞋、皮包、皮带包括袜子的颜色要保持相近或尽量一致。
(3) 三大禁忌。一是西服上装袖子上的商标要拆掉;二是男士皮鞋里面一定要配棉袜子,忌穿尼龙丝袜,以免产生异味;三是男士着黑皮鞋的时候避免穿白色袜子。
(4) 个性原则。我们在公共场合,要根据体态、身形、性别、年龄、职业特点等因素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避免过长、过短、过透视等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5) 时间原则。着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季节因素,做到因时更换衣服,选择服饰的时候应力求做到因时和谐搭配。
(6) 地点原则。应随地点的变化转变着装的搭配,在选择服饰的时候无论是款式还是质地,都要与所处的地点相匹配、相适应、相协调,使人从视觉上和心理上获得和谐、舒适的感受。
(四)公务员着装要求
1.套裙
套裙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西装套裙,是女性公务人员在出席一些相对正式场合的首要选择。套裙的上半身是女式西装,下半身是半裙,但是要盖过膝盖。这样的套裙不仅会让穿着者看起来端庄和稳重,而且还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西装
西装广义上指西式服装,是相对于 “中式服装”而言的欧系服装;狭义上指西式上装或西式套装。西装通常是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场合着装的首选。它的设计精致,做工精湛,是目前职场上公认的象征独立、自信的服装。
3.合理配饰
配饰是指人们在穿衣时选择佩戴的装饰性物品。服装配饰往往对衣服有良好的衬托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好服装和配饰的合理搭配,要依据不同的场合来佩戴相应的首饰、胸针等饰品,这样会增添个人的魅力。
(五)举止礼仪
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就要注重我们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为往往表明内心的真实想法。简单的行为,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俗话说,气质写在脸上,修养刻在身上。举止行为向外界展现出非常多的信息,一直被称为人类的 “第二语言”。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向别人表达自己。
1.标准坐姿
小细节体现大形象,点点滴滴的小事不容忽视。所以,平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仪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古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自然不必过于严格地遵守,但从很多细节上来说,在别人面前就座一定要有素质、有礼貌。
坐姿分四种:标准式、前伸式、前交叉式和屈直式。
2.标准站姿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的脚位分为“Ⅱ”型、并列型、“V”型和小 “丁”字型四种站姿。手位分为标准式、握手式、背手式和单背式四种。在一些重要场合中,我们禁止把手放进裤子口袋里或者把手交叉放在胸前,也不要做一些类似扣手、挖耳朵、抠鼻子等小动作,那样不仅显得没有素质,而且也有失庄重。
3.优雅坐姿
端庄优雅的坐姿,常常会给我们一种优雅、自然、稳重、大方的美感。我们常用的标准坐姿有标准式、前伸式、前交叉式、屈直式、后点式、侧点式、侧挂式和重叠式。在正式场合,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坐姿,走进座位时都应柔和、稳重,不应猛起猛坐,产生异响,造成尴尬的气氛。
4.目光与微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人见面时要目光对视,与人见面时要有眼神交流,与人交谈时要看着对方,发表演讲时要环视全场。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不能将目光长时间地集中在对方脸上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初次见面或与异性之间最忌讳来回上下打量对方。
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六)言谈礼仪
1.职场言谈的基本要求
说话准确、重点突出、语速适当、态度诚恳、讲究礼貌、谈吐文雅。
2.职场言谈的礼仪规范
讲普通话、用文雅词、检点语气。
三、社交礼仪
(一)电话礼仪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话礼仪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个人的电话形象都体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作风,对于一个单位来说,电话形象更是展示自己形象的窗口。[2]
办公时间使用电话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接听及时,“铃响不过三”;规范问候语;通话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挂电话时让地位高者先挂。常言道,教养展示细节,细节体现品质,所以有些看似小事的错误也不能犯,比如,公共场合大声接打电话、就餐接打电话时间过长、开会时随意接打手机等。
(二)接待禮仪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遵循的原则是:地位低的先自我介绍;主人先介绍,客人后介绍;晚辈先介绍,长辈后介绍;男士先介绍,女士后介绍;下级先介绍,上级后介绍;未婚先介绍,已婚后介绍。
2.介绍他人
介绍别人,为他人作介绍,遵循的原则是: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先介绍未婚,后介绍已婚。
3.握手礼仪
宾主握手时要遵照:客人来时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客人走时客人先伸手,表示请留步。握手的顺序:尊者优先决定;长幼之间,长者先伸手;男女之间,女士先伸手;上下之间,上级先伸手;婚否之间,已婚者先伸手。握手的时候一定要面带微笑,跟对方寒暄两句,专心致志地看着对方,握住对方手掌。
握手有如下禁忌:忌坐着握手;忌手脏;忌湿手;忌交叉握手;忌用左手握手;忌戴手套;忌戴墨镜;忌三心二意;忌与异性握手用双手。
4.引导礼仪
并排行进时:内侧高于外侧,中央高于两侧,并排三人时中间位尊;单行行进时:前方高于后方;如客人路熟,客在前,否则主人在左前方引路。
出入电梯时:位尊者后进、先出 (无人控制的电梯);位尊者后进、后出 (有人控制的电梯)。
四、结束语
当今世界越来越开放,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全国、全世界都开始越来越重视文明交往、礼仪交际。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特别是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世界公关大会、冬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在我国举办,礼仪形象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树立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全社会、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所以,公务员人员每时每刻、每事每处、每个环节都应该学礼、知礼、懂礼、行礼,树立公务员美好形象,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做表率。
参考文献:
[1] 舒静庐.国际礼仪[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2] 贾丹丹.现代礼仪培养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13(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