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英 宁琳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以培养独具特色的“一核三维”桂商特质的国际化商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践行“三商”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通过“五育并举、专创融合、研创融教”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广西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一核三维、四融五到,构建商科文化育人新体系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育人”带动“五育并举”,实施“一核三维、四融五到”文化育人模式。
“一核三维”,即聚焦高职商科人才职业素养,将桂海丝路文化作为切入点,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桂商特质:即以“勇闯、敢创、善交、成事”为核心;具有“知商明礼、精商善行、崇商厚德”三维特质,即“三商”精神。
“四融五到”,即通过文化熏陶入学生课堂、入学生活动、入教学场所等形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用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用新桂商文化引导学生精商善行,用现代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敬业精业,用大师文化引导学生励志笃行,将四种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三商”精神和“三色”(职业底色、创业本色、国际特色)素养的特色商务人才;以“五到”(知识学到、技能习到、素质修到、情商悟到、胆商练到)学生成才体系为标准,落实五育并举、多元并进,将桂海丝路文化、第二课堂、民族风俗、创新创业、国际交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素质养成体系。
三链协同、五级进阶,推进实践育人模式改革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技能商科类人才为核心,开展“三链协同、五级进阶”的高职商科类实践育人模式改革。
“三链协同、五级进阶”,即在以产业链与专业链为规划导向,企业链与项目链为内容导向,岗位链与教场链为标准导向的“三链协同”建设思路下,将实践教学各环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规律、企业参与度、社会需求等多方因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划分为五个阶段,形成“五级进阶”(职业认知期、虚拟商战期、实战操练期、实习锤炼期、岗位提升期)的商科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实行“9-2-9”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将第1-4学期每个学期分三个阶段组织教学活动,前、后9周集中组织课程教学,中間2周组织技能进阶周或比赛等实践教学活动),配合“商萌咖—商小咖—商战咖—商大咖—商名咖”的商科实践育人模式,依托商咖小镇,与企业共建各项实践活动,形成“商咖项目MALL”。将商科育人要求达到的课程、载体、素养、能力等要素融合在每一个项目中,学分银行初步建成,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这一实践育人成果已先后被黎明职业大学、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等10余所区内外院校学习借鉴,每年受益学生达10余万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建立高质量产教融合体系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人才培养主线,不断拓宽校企联合办学的渠道和广度。
一是允许企业深入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七共同”,使合作企业成为学校教学和训练的场所、教师挂职锻造“双师”素质的平台、学生创业就业的基地和社会服务的窗口。二是通过成立中国—东盟商科职业教育联盟,组建广西商务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同编写产教融合新型特色教材等方式,强化校企合作支撑体系。三是学校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即“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元培养”的新型学徒培养模式。四是校企共同搭建系统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提升的平台,将岗位练兵与素质提升相结合,实现院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高度融合,也实现了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聚焦新商科教育标准输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掌握商科专业技术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一是通过提质增效,打造“桂海”系列品牌,推进“国际化十大工程”建设,牵头建设首批“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特色项目”中的“中国—泰国跨境商务现代工匠学院”项目;与东盟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建“桂海商学院”“中文+跨境商务技能人才泰国培训中心”“中—印(尼)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等国际合作项目;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共6家中外合资企业挂牌“桂海商坊”,共享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等。二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以海外高校为主体,“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共同开发,语言、文化、技能三融合的“一体两翼三融合”发展格局;依托优势专业,注重标准开发,共享“国商标准”,扩大国际影响;与越南、坦桑尼亚、老挝、乍得等“一带一路”国家共建14个相关行业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并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跨境电商运输实务》等4门课程获泰国教育部国际化课程认证;将中国经济的硬实力和“职教出海”中华文化教育软实力相叠加,提供了“国商标准”和“国商方案”。
“引进来”开展国际职教服务,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对接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UK ENIC),跨境电商专业在广西率先通过UK ENIC国际专业评估认证;对接德国标准,与德国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就中德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签订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二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持续打造“留学国商院”“桂海商学院”两大留学品牌,各级国际大赛获奖15项,形成以“中文+文化+商务+管理”为特色的CCBM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三是充分发挥“援外培训承办单位”作用,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开展国际职教服务,促进职业教育成果与国际接轨。近年来,共完成商务部和教育部援外培训项目32期,服务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学员,介绍中国技术、标准和经验;举办广西2022年RCEP政策宣讲和广西应用RCEP“三张清单”推广活动,参与人数达2.2万,帮助企业抢抓RCEP协定生效机遇;积极开展国际汉语援教培训,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发展;举办“中文+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班,提升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