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教共体,高质量推进“教育共富”

2024-04-23 06:50:59汤联华王蜜琼
教育家 2024年13期
关键词:博才教研中学

汤联华 王蜜琼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浙江全省域推动城乡教共体建设,以此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一体提升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博才中学于2023年与海盐县石泉中学、海盐县通元中学结为共建型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等方式,实现了同向发力、抱团成长,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健全合作机制,合力下好“一盘棋”

为切实推进共建型教共体建设,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所学校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其中,博才中学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工作,三所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项目整体组织推进与应用(教务处负责教学应用指导工作,德育处负责思想教育和活动指导工作,总务处负责设备应用保障工作)。三所学校管理人员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结对三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学期或学年结对工作计划及重点,有序推进教共体建设“三化”工作。

教共体队伍网络化。在教共体建设之初,三所学校的行政领导围绕“管理结对、专业结对、学生结对”等方面,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各方职责,构建了五级教研与科研交互管理网络。其中,校长室—副校长室—科研组长—课题组负责人—研究组员的管理线侧重科研工作,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备课组员的管理线侧重教研工作。

教共体考核精细化。三所学校共同编订《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书》,组织各校教师总结、填写自己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和教研科研三个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各阶段发展目标,每学期末上交阶段性小结,每学年上报个人规划的完成清单及总结。在此基础上,三校联合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的依据。

教共体管理常态化。三所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基本实现统一管理。一方面,三所学校的教研组长牵头组织每月一次、为期半天的线下教共体教学研讨活动和期中阶段性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各校组织教师广泛参加教共体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督促教师及时将完成各项活动后的报告与反思总结等上传到教共体平台。

在教共体建设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点、共鸣点、共建点和共赢点。接下来,三所学校将进一步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通过开发、征集等方式,加强市级“名师公开课”“一师一优课”等在线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合力打造城乡共享智慧教育品牌,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聚焦教学共研,共谱发展“协奏曲”

三所学校聚焦教学共研工作,积极构建以研究中考改革为核心,以学习新课标为导向,以规范教学五环节为基础,以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率为目标,以促进学业质量提高为方向的教共体大教研体系,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机制,从而为师生提供提升自我、多元发展的平台。

主题共研。三所学校以“聚焦课标、聚焦课堂、聚焦教师专业成长”为方向,开展了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诊断、课题研究、命题培训、期中期末试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研训活动。各校教研组还根据本校的主导性课题和教研组的子课题制定每學期的教研主题,每学期末进行主题校本研修成果汇报展示。

资源共享。“双减”背景下,三所学校的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创编作业、阶段反馈、优化作业”的路径,持续优化作业设计。在此基础上,三所学校共建校本作业资源库,不断提升教师的选题、命题、研题等业务能力。

项目共探。在新课程、新课标和新中考背景下,三所学校联合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式。比如,各校教研组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学科融合”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科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项目式学习,获取核心概念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教育共同体既是一个大平台,也是一个“大家庭”。通过探索与实践,三所学校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要拓展共建共享深度,在课程开发、师资建设、课题研究、校园文化打造等方面协同发力;二是要拓宽校际合作广度,持续推进理念互融、师生互派、教学互动、资源互通等工作;三是要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按照“问题即课题”的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引领城乡教育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立足师生需求,跑出育才“加速度”

好教师成就好学校。博才中学、石泉中学和通元中学组建共建型城乡教共体以来,通过搭建平台、“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持续锻造教师队伍,培育了一批优秀教师人才。其中,获得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称号的名优教师达20余人,在县级以上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教师达100余人次。

平台搭建,示范引领。博才中学在石泉中学、通元中学分别设立了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等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教师阅读、名师讲座、名师导行、专家报告等活动,常态化帮助学科教师打磨课堂教学细节、撰写教学论文,有效发挥了名师工作室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领航,锤炼技能。一方面,三所学校通过邀请专家入校指导,举办了“新课标下教师素养提升”系列专题培训活动,为各校名优教师队伍建设“把脉开方”;另一方面,三所学校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说课比赛、业务素养大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此外,为充分发挥区域优质学校的品牌辐射引领作用,三所学校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校师徒结对、异校跟岗锻炼的教师结对工作方案,组织博才中学学科骨干教师按1:3比例分别与石泉中学、通元中学相应学科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选派石泉中学、通元中学教师到博才中学开展至少1个月的跟岗锻炼。

学生互动,共育未来。为拓宽学生视野、加强校际联系,三所学校联合开展了多项活动,比如科技节的水火箭比赛、到校外劳动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去绍兴鲁迅故居开展研学活动、参观机械制造公司等。此外,三所学校制订学生结对计划,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另一方面组织各校各班级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增进教共体的凝聚力。

截至目前,三所学校共联合开展了15节示范课、15次讲座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教师相互学习的渠道,促进了校际的教学协作工作,形成了“共商、共研、共建、共享”的教育共富模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协作模式,以实现教共体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努力书写教育共富的高分答卷。

猜你喜欢
博才教研中学
2023 年高考应用文冲刺模拟训练
彩色笔动起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博才”众长,立德树人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