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春节营销,流量、口碑不请自来

2024-04-23 04:37:05李一长
国际公关 2024年3期
关键词:支付宝消费者

李一长

作为传统节日的“龙头”,春节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辞旧迎新的关键点,更具有团圆的意义。而热闹又盛大的春节背后,不仅有浓烈的年味,还有着蓬勃的消费能力。

春节消费的多元化,造就了春节经济,而春节经济更为品牌带来商机,但如何在春节营销中抢占先机,打响“开局之战”,则需要先了解春节营销的底层逻辑。

春节元素,是营销不可忽略的细节

对联、福字、鞭炮、花灯、舞狮……这些春节时期独有的仪式感,都是组成“年味儿”的春节元素,而好的春节营销,也往往离不开这些元素。

2016年,支付宝首次推出集五福活动,只要集齐“和谐福”“敬业福”“富强福”“爱国福”“友善福”,便有机会平分春晚2亿大红包。为了集齐五福,一时间,支付宝变成“朋友圈”,热闹非凡,但其中“敬业福”一直很稀缺,很多人因为凑不齐这张副卡而无法完成活动,于是,“敬业”二字成为热点话题,大家纷纷调侃,集不到“敬业福”,是因为还不够敬业。一直到2月7日晚上八点多,也只有八千多人集齐五福,算下来,平均每人可分到2.6万元,此时,支付宝的这场营销活动达到高潮,大家在羡慕已经集齐五福之人的同时,也开始想办法找自己所缺失的福卡。而支付宝开始再次发放福卡,到最后揭晓的时候,有79人可以参与大红包的平分,每人可分得271.66元。

这场成功的春节营销,便是用到了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春节元素:

一个元素是红包。和我们平时所接触的红包不同,这场通过积攒获得的红包,有着变异性,同时也具有全民狂欢性,其所激发的话题感,和所带来的愉悦感,都很充足。

第二个涉及的元素,则是“福”字。福不仅是春节的礼仪和习俗,也是一种信仰,象征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支付宝在春节营销中,重点一直在“福”字上面,福卡只是其中一項。2019年,支付宝还拍了一条叫《七里地》的短片,围绕贴“福”字,讲述了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除了常见的春节物品,习俗中所具有的春节元素,也是品牌不能忽视的地方。如拜年这一元素,春节去亲朋好友的家里拜年,免不了要带上礼物,这个时候,能让客户第一时间选择自己,则是品牌营销所追求的结果。脑白金便是这类营销的成功案例,一组憨态可掬的动漫形象,一句简单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便在滚动播放中,给大家的潜意识下达了“指令”:脑白金=礼品。这则广告,不仅带动了脑白金在各种节日里的销售量,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但这则广告的成功,却并不单单是抓住了节日元素,还有创新在其中。作为一款保健品,在其他品牌还在营销保健功效的时候,它已另辟蹊径,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品牌植入在“送礼”的概念中。

扩大春节元素中的传统文化特色,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创新。如蜜雪冰城在“福袋节”中,联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非遗传人任鹤林,设计出具有新意的新春对联,既用创新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鲜感,又对非遗传承起到推广的作用,让消费者对蜜雪冰城这一品牌有了更新的认识。

所以,根据品牌聚焦春节元素,是春节营销必备的步骤之一。

三大心理,助力营销

成功的春节营销,不仅包含春节元素,还会借用消费者的心理来做助力。比如常见的营销方式,往往会用到下面这三种心理。

1.以小搏大的侥幸心理。当消费者在看到“最多可获得xx”“最多可减免xx”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侥幸心理:万一中了呢?于是,大部分消费者便会参与其中,之前拼多多领取现金奖励的活动,便是基于此心理,很多人都想要拿到这笔奖励,于是会尝试一次又一次。

抖音年货节中也设置了类似的活动,除了“一元抽签”这样的经典活动,还推出了“搜索免单”的玩法,消费者可以搜索商品下单,然后领取一定的免单卡后,进行随机抽取单品进行免单,还有机会获得全额免单。

2.顺应内心需求的温暖法则。以人为本,顺应消费者内心的需求,也是品牌在营销中需要考虑的策略。而因为过年讲究团圆,此类主题则更容易打动消费者。所以很多品牌在春节营销中,会以团圆,或者亲情为主题,推出温暖大片,从情感的角度,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如快手,在2023年的春节营销中,选择用主题为《拥抱》的短片来打动用户,短片以一对情侣的返乡路程为主线,记录了爱人、家人、陌生人之间的拥抱。

3.热衷新事物的猎奇心理。对于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是消费者常见的一种心理,比如把饮料带到太空去喝,用“最难吃”来制造话题,都可以引起大家的猎奇心理,从而引发热度,让品牌得到传播。

而把这三种心理学作为底层逻辑,助力春节营销,对品牌的传播来说,则更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速出圈,重在差异化营销

当春节元素和洞察消费者心理这两点都做到的时候,品牌便要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差异化上。比如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

1.线上线下双加持,让品牌融入“年味儿”。线下广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春节营销中也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有的品牌为了抓住春运的人流量,在高铁站、飞机场等地投放带有春节元素的户外广告,有的品牌还会赞助寺庙活动,把产品和祈愿联系在一起。

但随着营销的“内卷”,仅仅是线下营销,很难获得更大的流量。所以品牌可以结合线上,双重加持,让自身拥有更多“年味儿”。如可口可乐在2021年的春节营销,它拍摄了一组主题为“新年心声”的短片,通过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以此来表达不同的春节心声:原本嫌弃亲戚来家很吵的小女孩,开始发现这种吵闹,其实是年味;原本觉得帮爸爸妈妈跑腿买东西很烦的小男孩,开始怀念这样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子;还有为了回家吃到外婆做的点心,不在乎路上颠簸的人……这些故事很普通,就如同在说生活中的你我他,但正是这份“普通”,让短片更动人。而可口可乐并没有把这波春节的营销停留在线上,它还同步上线了“心声瓶”,让观众可以进行填空,从观看者到参与者,线上线下结合,让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

2.做好品牌文化,增加品牌情感重量。每个品牌都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和新年元素碰撞,便会激发不一样的火花。比如舒肤佳,虽然它的产品很难和新年元素所融合,但它依然摒弃其他品牌常用的“新年包装”,从“团圆饭”入手,以“洗手吃饭”为主题,展开春节营销。而在“洗手吃饭”这一主题下,舒肤佳又延伸出多个不同的营销方向,如“健康守护”“健康陪伴”“健康团年”等,把舒肤佳的品牌文化,一直都保持在家人健康的角度,这便是一种成功的营销。而每年都在同一主题下做出延伸,这不仅让客户有更深的记忆点,让品牌的文化屹立不倒,还因为自带流量,可以节省一部分宣传费用。同时,这种营销还增加了品牌的情感重量,所谓民以食为天,春节最大的意义,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饭,而舒肤佳“洗手吃饭”的概念,则成为消费者的记忆瞄点,看到它,就会想起家人团圆的场面。

3.洞悉消费者特点,重塑品牌优势。每一种品牌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虽然稳定,却具有局限性,这个时候,品牌可借助“重组”的方式,打破消费者圈层,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品牌重组有很多种方式,如加入生肖、明星、IP等引发热点话题,或者品牌之间进行组合,引导对方的消费者群体看到自己的产品。

这里便不得不提百事可乐在2016年所做的春节营销。因为是猴年,百事可乐邀请来六小龄童,拍摄了《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的广告,还上架了乐猴王纪念罐产品。这一重组,便打破了百事可乐消费者年龄的界限,让它在被年轻人青睐的同时,还引来大批喜欢六小龄童的人为此买单,所以这次营销很成功,纪念罐更是被购买脱销。

而随着年轻人在过年时的“流动”喜好,旅游也成了过年的热门词语,有的品牌便进行了“跨界组合”,深入年轻人的世界。如金典便一直从文旅的角度进行营销,独家冠名了《直播中国》,在节目第一站呼和浩特内蒙古专场收官的当日,便引爆销量,便成为同行业榜首。

最后,虽然春节营销的本质,依然是节日营销,但品牌在做营销的时候,也要注意持续性,把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增大和消费者的黏性,才是真正成功的春节营销。

猜你喜欢
支付宝消费者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52
11岁少女被支付宝聘用:养出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这3点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28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消费导刊(2018年22期)2018-12-13 09:19:00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2:23
只用一招 让喊产品贵的消费者闭嘴
零花钱
知识付费消费者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我的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