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遗产”与城市形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4-04-23 04:37姚利权张慧强陈欣宇严臻怡
国际公关 2024年3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场馆遗产

姚利权 张慧强 陈欣宇 严臻怡

大型体育赛事留下的遗产是城市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形象构建过程中的需求,详细分析亚运会对杭州在文化、体育、城市、品牌建设方面留下的宝贵遗产,并结合具体需求探究亚运遗产持续赋能城市形象建设的路径。

城市形象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报告首次提出了“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正式引入“可持续发展”一词。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该理论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该理论强调从现状出发,构建连接当代与未来的长期发展路径,促进健康、动态的良性发展。2

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了经济、资源、社会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较为宽泛。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触角也延伸至其他领域,其中奥运会、亚运会等奥林匹克赛事的举办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运用。谢琼桓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让人们认识到体育对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让人们认识到体育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性。3

2.城市形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世界保护联盟(IUC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耗和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4就城市形象构建而言,这里所指的资源涵盖了旅游、文化、经济、生态等多个要素。因此,城市形象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大局出发,宏观调控以满足其对于不同要素的需求,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等。城市形象的可持续发展应满足以下需求:

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性。在城市形象构建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下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维护城市形象所需的资源,因此城市资源的利用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负责,寻找各代人在城市中的需求共通点并加以保留。同时,在城市形象构建过程中,更要审慎使用历史文化资源,要对其进行深层次开发,而非迎合潮流一味地“网红化”,进而使本身文化遭到反噬而蒙尘。在杭州亚运会筹备期间,各场馆的设计和建造正是遵循代际公平性的原则,体育运动作为各代人的需求共通点,既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对亚运会的场馆资源做好保护,也正是为了努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需求无害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调动资源的同时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在兩者间找到协调发展的平衡点。在城市形象的构建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本就是重要任务之一。保护生态资源对于城市形象构建有两方面积极的作用:一是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控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过度开采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给城市形象冠以“绿色”的关键词,在环境需求无害性原则下构建起的城市形象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洁净、优美的环境。

全球共同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成为了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交流的中心。城市形象建设不应局限于各自的文化范畴,而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拥有更广泛的视野,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它们共享着一个关键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公平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因此,城市形象建设应当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充分利用人类文明在科技、策略、管理和信息传播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杭州亚运会的四大“亚运遗产”

1.文化亚运。一是江南传统之美与现代活力的完美融合。亚运会的举办融入了许多江南传统的文化元素,不论在开幕式、闭幕式还是场馆视觉设计上,无不体现“人间天堂”的独特城市魅力。此外,开幕式上的数字人、比赛现场的机器狗、全媒体中心的机器人更是将科技活力注入传统之美。二是亚运文化融入杭州各个角落。在比赛场馆和赛事期间,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和观众欢聚浙江,分享着各自的文化和传统,而杭州市民以友好热情的面貌迎接海内外的友人,彰显杭州特有的自信与美好。

2.体育亚运。一是现代化体育场馆与设施。亚运会筹备期间,杭州及协办城市兴建了一系列现代化体育场馆,提供了先进的体育场地和训练设施,杭州也将借亚运场馆举办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国际皮划艇超级杯等,朝着国际“赛”“会”之城不断迈进。其他大众化的场馆,如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杭州钱塘轮滑中心等将向市民开放,持续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全民体育热情。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了杭州市民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市民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健身水平,推动城市的健康生活方式。三是体育教育普及。亚运会激发了城市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学校和社区借助亚运会专业赛事的体育场馆,积极推动体育教育项目,培养年轻一代的体育兴趣和才能。

3.城市亚运。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亚运筹办以来,杭州各地在统筹推进路网设施建设、扩容增效电力设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地铁建设、高速路网、快速通道、高铁站、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市容市貌改善。亚运会既是体育赛事的“竞技场”,还是城市文明的“检验场”。亚运会筹备过程中,杭州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出台了《城市家具设置管理规范》《户外招牌设置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对城市家具、广告招牌等进行整治。三是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智能亚运”已充分融入城市运营及发展肌理,自动驾驶巴士、无线充电长椅、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公共设施为亚运提供了精细的服务保障,赛后也将持续普惠百姓的日常生活,最大程度释放亚运红利。

4.品牌亚运。一是“绿色亚运”成鲜明标识。杭州亚运会筹备的全过程无不践行着“双碳”行动下的低碳发展理念。秉承低碳办赛理念,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采用绿色燃料、启用2000多辆亚运会官方服务新能源车、所有65个竞赛场馆持续使用绿电……二是城市品牌资产积累。无论是亚运吉祥物“江南忆”、亚运主题电影《热烈》、亚运博物馆等有形资产,还是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亚运特许商品经营权等制度文化和亚运孕育的体育精神、志愿精神等无形资产,都是杭州亚运品牌的资产沉淀。

借助“亚运遗产”为城市形象持续赋能的路径

1.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杭州凝聚力。一是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欢迎宴上的致辞中指出:“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以杭州为圆心,浙江省内11个地市都在扎实推进杭州亚运筹备工作,凝聚起共襄盛会的强大力量。今后杭州应继续以亚运为串联契机,延续亚运效应,带动众多区县集中力量办大事、谱写共同富裕新杭州,实现“把杭州亚运会办成共同富裕标志性工程”的目标。二是以全球视野深化改革创新。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来谋划改革,稳步扩大规制、管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让“亚运之窗”长久开放,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2.延续“绿色亚运”理念,打造相关产业发展源动力。一是延续“绿色亚运”理念,形成可持续的“杭州模式”。从亚运村及各场馆建设、绿色电力输送,到日益完善的绿色出行服务,“绿色亚运”理念融入了杭州亚运会筹办和赛事举办的全过程,赛后应总结出一套可操作、可借鉴、可持续的“杭州模式”,继续为杭州城市建设擦亮新的底色,以杭州经验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二是以亚运为原生动力,打造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杭州亚运会为体育、文旅、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契机,应乘亚运东风,借赛会之力,围绕消费基础、商业场景等发展可持续的赛会经济,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应给予电子竞技、霹雳舞等新兴体育产业以强力的发展引擎,完善电竞及霹雳舞产业链,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产业生态建设,形成新产业新布局。

3.用“杭州之声”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民幸福感与城市向心力。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用“杭州之声”讲好中国故事。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开幕式上的国风雅韵等文化美学为世界展现了独一无二的杭州名片,今后应充分利用本次亚运会打开的对外门户,以传统文化为根,以国际赛事为媒,充分利用亚运文化产品、设施及活动,更加从容自信地传播杭州本土声音,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二是遗产共享于民,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纵深发展。随着亚运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全民健身热潮正在不斷涌动。依托于亚运赛事,杭州的场馆建设、公共服务等作为惠及民生的财富,为延续亚运激发出的体育热情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应对场馆及服务的赛后利用进行合理规划,组织多元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培训服务等,化“遗产”为资产,通过体育运动加强市民亚运获得感和城市向心力。

4.依托杭州数字资源优势,提升“中国智造”国际影响力。一是数字驱动内容升级,矩阵传播实现造船出海。杭州作为“互联网+”的前沿阵地,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在亚运会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今后应持续发挥杭州的科创优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播内容的更新迭代,利用“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做好城市的赛后国际传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二是加快技术研发,推动大型赛事“数智融合”。本届亚运会,杭州将最新科技与需求场景紧密嵌合,实现首届“云上亚运”,向世界打开一扇展示中国科创进步的大门。此时应牢牢把握“后亚运”机会,加快相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大型赛事的“数智融合”,利用大型赛事提升“中国智造”国际影响力。

总结

后亚运时代,城市形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事关长远的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城市形象的发展必须考虑代际公平性、环境友好性等需求和原则,而对亚运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正好满足了城市形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亚运遗产”加强了杭州的文化自信和城市品牌,通过提升体育设施和文化活动,增强了公民的身份认同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此外,“亚运遗产”的合理利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杭州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和国际交流平台,提升了杭州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为其成为世界级城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杭州应充分利用这些“亚运遗产”,在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拥抱现代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形象的升级。通过这些努力,杭州将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一个更加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冯雪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J].现代管理科学,2018(06):27-29.

[2]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M]. Oxford Univ Pr,1987.

[3] 谢琼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J].体育文史,1999(01):11-12.

[4]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01):15-18+73.

(作者姚利权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博士、副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浙江省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专家团成员,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慧强、陈欣宇、严臻怡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场馆遗产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遗产怎么分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千万遗产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场馆风采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