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璇
《文化苦旅》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式散文的代表,也是余秋雨的问世之作。全书以追随作者的脚步为视点,引领读者们随着余秋雨的情感变化来感悟蕴含在山水之间的文化深意。在全作中,每一篇散文都不乏作者向读者传递的“苦”的意味,即是作者对于所观所感而收获的所思所想。余秋雨在丈量河山之时,路途是艰苦的,内心也是苦闷的。以代表性文章《阳关雪》为例,无论是余秋雨眼中还是自古以来阳关所代表的意象,都是充斥着无尽悲凉苦楚的。整体文章基调不断扣题,与“苦”旅之意相照应。因此,本文为在文中字里行间探寻具体描述的“苦”的深意,采用案例文本描述、问题分析、结论的三步研究法,最终得出《文化苦旅》中“苦”有内核之苦、心理之苦、精神之苦、思想之苦四大方面。具体分析还原余秋雨文化步伐的变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苦旅》的发表犹如第一声春雷,带来了新式散文的春天。《文化苦旅》以作者余秋雨在探寻山水之间文化之时所抒发的“苦”意贯穿全书。作为文化散文的开山之作,《文化苦旅》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深厚意蕴,但同时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至今发展状态下应进行的反思和对民族精神立足于当下如何进一步继承发展的追寻。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选择站在了文化的角度与立场之上,将现代理性融注其中,加之以世界眼光与全球意识,对中国某些历史与文化现象进行了解读。
究其一“苦”字的深意,就不得不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余秋雨所处的时代正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人民生活水平快速上升,但也同时在国民的精神生活层面就显得相对贫瘠。而作为文学研究者的一分子,正是肩上的担当和责任使得余秋雨愧于单纯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便捷,同时秉持着一份对于民族精神衰落与文化落后的忧患之心,踏上了帮助失落文化找寻归途的苦旅。在余秋雨眼中,中华文化磅礴、斐然,是蕴藏于每一个中华子民心中昂首挺胸的底气。然而埋头书本之上而产生的对于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只有双脚踏上山河土地,切身感受、脚步丈量孕育而出的中华文化,才会真正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
为具体阐释,本文将通过以《文化苦旅》中经典作品《阳关雪》为具体分析文本,对其行文内容进行“苦”的内核、“苦”的心理、“苦”的精神、“苦”的思想四个方面的分析,认识余秋雨创作的方式与内核,展现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与民族精神的建立之下的重要作用。
“苦”的内核——悲
一、文人之悲情
《阳关雪》开头首段便提到了“文官”这一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身份。文,即其文化身份。官,就是他们的官场身份。而正是这种身份双重性使得他们在历史上承载起针砭时弊、启发后人的责任。余秋雨也写道是通过王维的《渭城曲》,前去寻找阳关。所谓诗中所写“西出阳关无故人”点明的是以阳关为代表的古代边塞地区所具有的流放、戍边和战争等属性,以及悲情色彩。自古以来,边塞送别之时所产生的文学成就十分瞩目。许许多多不同朝代的政治参与者与知识分子的脚步经过这片土地,留下了对边塞恢弘景色的感叹,和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与窥探。而正是这些大量的、带着普遍性情感的诗文,形成了现如今后人对于“阳关”的固定印象—悲。
二、文明之悲怆
基于这种印象,作者余秋雨也是带着已存的主观情感去探寻阳关。“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踏进阳关,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苍茫、辽阔、空旷。他用简单的词汇,却构造出弥漫着悲伤的氛围。天是完整的,地是空荡荡的,雪化得很快,山脊连绵,奇怪的凹凸显现构成令人惊骇的铺陈—坟堆。坍塌、密集、枯瘦,将远古记忆再一次重现在世人眼前,这里就是曾经的古战场。无数亡魂在这里倒下,再被朔风与时间埋葬。一望无际的坟堆,被余秋雨称作“中华历史的荒原”。历史也随着马蹄踏起的烟尘,飘散远去,徒留后人面对这萦绕着悲凉空气的大地引发无限遐想。
三、文化之悲愁
“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由此可见这些文化意向的熏陶,在中华民族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且代代相传。孩提时代在脑海中描绘的景象在有了探寻的能力之后,在中华民族心中都形成了具象的焦渴。“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这种文化乡愁,可以被视为是当代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探索,更是国人内心根植于血脉之中的文化归属,是沉淀在心底的情感探索。因为回不去的不只是具体的故乡,还有曾经在故乡沉淀的时光。而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拥有着强烈归属感与文化收集和唤醒责任的余秋雨,用《文化苦旅》踏上了这样一条布道之路。
“苦”的心理——创作心路
一、创作当时布道之苦
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散文创作面临着一种模式化(杨朔模式)的重复,同时,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逐步引入随之而来的强烈冲击也造成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失去绝对的主导地位,面临着日益缺失的危急局面。因此,余秋雨在当下如此的文化困境中感到惶恐、困惑、苦闷、不安,他的布道之心使得他认为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来促使本应占据主位的中国历史文化重起东山。中国文化恢弘、庞大,这是余秋雨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用脚步去丈量中国的山水之情,用心和特点的词语去描绘感受到的文化底蕴。他本着追求青春去,却带着满心苍老回。《文化苦旅》重在一个“苦”字,是他心境上的苦,是他创作历程上的苦,是他精神上为中华文化尽心布道而总觉不足的苦。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說道:“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要让读者知道,他的散文不是纯粹而随意的个人情感宣泄,更多的是“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是饱含情感的思忖,而不是轻松惬意的抒情。
余秋雨曾在出发去寻找阳关之前,从下榻的县城里寻到一位老者,所打听得到的结果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但他仍然选择“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从他毅然决然的脚步可以看出,他自觉地承担起了探寻与挽救的职责,为自己的文化“苦”旅不断地找寻属于中华文化的真谛。在文化苦旅的创作过程中,他一直似乎在以一个“苦行僧”的身份不断地用心去感悟那存在于中国的山水和历史中的无形却永恒的文化。他登上阳关瞭望,“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拌和着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矗立阳关之上,空气中涌动的是千年以前遗留至今的悲凉。在余秋雨看来,中国的文化始终处于一种艰难挣扎的境地,更多的人只是注重纸面上的、形式上的文化,“在我所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储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但事实上,承载着文化遗留千古的是时间和山水古迹。存在于书本上的是记载,但真正的感悟飘扬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无所不在。因此,他希望、倡导并以身作则,要将以这土地为寄托的文化传播到人与人之间。
二、创作完成承受之苦
当然,也是这份赤诚之心与余秋雨优秀的笔法,使得《文化苦旅》大获成功。然而,名利是把双刃剑。它的成名与极度畅销也带给了余秋雨难以计数的麻烦。余秋雨在新版小序中,把这部作品比喻为一个外出离家已久的浪子。在出门旅世期间,他长久地遭遇了攻击、污蔑、诽谤,连绵不绝。甚至“已有统计,此书盗版的数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许多的报刊媒体仍在坚持不断地伪造着它与余秋雨的错误。这使得余秋雨对于《文化苦旅》带给他的舆论影响已经到了厌恶与排斥的地步,而这种情感就演变为余秋雨本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日常生活对于这部作品闭口不谈的事实。这使得本就倾注悲情的作品,更蒙上了苦闷的尘埃。但好在,余秋雨亲自再编新版之时,把这个遭受百般苦难的孩子接回了家。在原作删改的基础上,还增补了新篇幅。而新加的文章就如现今余秋雨的心态:开阔多了,沉痛多了,也超越多了。经历的苦难随着时间,悉数化为了回忆与沉淀。
“苦”的精神——忧患意识
一、文化本源于山水
余秋雨在初序中说到做学问时总会存在的状态。“如果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正是在此,解释了他出发旅遍山水的原因。当知识文明拘泥于书本,那么它的来源和界限就会变为已知的和固定化的,人类就会陷入研究先人遗留和创造当下文化的漩涡之中。所以,为了协调二者关系,为了挖掘“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带着对于人类以及中华文明自我探寻的忧患,余秋雨最终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而所谓评价他开创了新一代的散文撰写方式,正是他苦苦寻求到的结果的展示。这趟苦旅的本义是追回自身的青春与活力,但是笔下所产出的文字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苍老”。在中国山水之间穿梭,余秋雨看到的是隐匿于山水之间的文化被蒙尘,因此他担忧、他尝试,他将心绪与情感倾注笔尖。越走越多的山水随之展现了越走越多的文化,正是不断显现的中华文化让他不断心生忧患,更加坚定了他传播与拯救的思想,也同样强化了他所自予的文化布道者的身份。
二、文化本承载精神
在《阳关雪》的尾部描述到了阳关的坍塌。就时间发展的事实来讲,事物的消失重建等状态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余秋雨眼中,阳关坍塌的究其原因是源自民族精神的衰败。长安文化的限制及作用,九州文风逐渐趋同,使得人文艺术仅仅局限于锦上添花,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文人发展文化、发挥才能。时代精神不得体现,传统文化片面发展。西出阳关的文人越来越少,感叹阳关的诗句寂寞寥寥。余秋雨不禁发出“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前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的感叹。蕴含于这宏伟阳关之下的民族自豪与内涵,在这种限制中终究是被掩盖千年,无法不令人惋惜痛心,而接下来阳关的民族精神是否能够重新传递也使得余秋雨分外焦渴与担忧。
因此,他希望从自身行动出发,引发现实之中人们的警戒与思索。他处处充溢的忧患投射出的正是对民族文化更高程度上理想化的期待,他期待着用自己沉郁感伤的忧患来激发人们对当下文化弊端的反思。他将其浓郁的忧患意识倾注于笔下的散文之中,以文人眼中的文化视角,寄托个人对于文化历史的沉思、对于唤醒民族、国家、社会意识的期望。余秋雨始终坚信,文化精英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所以对民族精神的忧患,也常常表现为作家对文化精英的忧患。在余秋雨眼中,在漫长的古代文明时期文化精英们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却一直无法受到优待。这种随之而来的排挤和压力使得文化精英们极易破碎与消亡。然而,他所处的环境让他不停思考文明为何不得同步发展、民族精神为何于今异化……他认识到了文人使命跨时代下的沉重,要让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同样贯穿到国人心中。
“苦”的思想——主观化
一、主观绝对化
但同样,正是这份担忧使得余秋雨认为唐代没有把它的自信延续久远,主观上相对否定了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如果说“西出阳关无故人”此类名作能够体现出唐人文学的自信姿态豪迈风范,那么现如今,我们后辈正是从此等诗句之中窥探盛世之景象。从孩童时期中国人就已将唐诗三百首作为开蒙之物朗朗上口,成长过程中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输入,无数名家名著已融入中华血脉,经年不忘、经久不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扎根,正在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与展示。欧洲历史的魂魄中有属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恬然的自信,中华历史的魂魄中有“大漠孤烟直”的旷远,有“但使龙城飞将在”的决心,有“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贞,有“独领残兵千骑归”的孤勇,更有“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的自信。朝代的轮换更迭是不会否定文化的价值的。因此,所谓唐代的自信没有延续久远,是唐代边塞文学作品的创作姿态止步于时,但事实上对于后世的价值和影响源远流长。
二、主观简单化
文化处在时代背景下解读时,往往能发挥出更大的意义。现如今,边塞作品所留下的豪迈、坚挺的精神,为存于现世的我们在遇到挫折时提供了激励与思想价值。诗人们矗立于阳关之上,面朝烈日与风沙,心绪繁杂。一时间,景色的悲壮、自命之坎坷,还有对未来时日的期冀,种种情感一齐涌上心头。高土之上,迸叙腔音。一首首诗作流传千古,传递的是千年以前阳关的召唤,是隐藏至朔风之下的中华雄风,更是中华民族保存至今的文化史诗。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艰苦曲折、百折不挠的,更是欣欣向荣、蓬勃昂扬的。中华民族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到今天,除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放在心中外,同时在精神上,文化的丰腴与多样更是给予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底气与内涵。因此,把文化从主观上简单化地封存于一个朝代,而忽视了它的传承性和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与伟大复兴的影响,那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传承,所以延续;因为持有,所以自信。
本研究发现,以《阳关雪》作为切入,对于《文化苦旅》中“苦”这一贯穿全书的意向有关其深意能够较为明确地进行阐释。首先,在《阳关雪》之中,明确的悲主要表现在阳关这个地点在历史长河之中长期所承载的意义多数为偏远、贫瘠、肃杀与死亡。其次,作者在探寻以阳关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古迹之时的所思所想,艰苦创作,同时引发的对于民族国家的忧患更是“苦”之重要體现。而作者的思考所产生的意义,更是引发整个社会与中华民族思考的首次尝试。
本文较为全面地从四大方面探寻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创作过程中所寄予的深刻内核及复杂情感,再一次强调了《文化苦旅》对于激发大众关于中华民族伟大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之心的重要作用。鉴于本文研究范围,于细节处还有一定不足,未来针对《文化苦旅》中“苦”除思想方面其余比如艺术性等其他方向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单位:深圳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