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琳琳
摘 要:将数字工业化方式应用于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必将带来新的设计美学、建造理念和建筑价值观。基于此,研究BIM协同平台下的各方协同设计的基本流程,深入探讨标准化设计、整体设计、协同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等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标准化设计;整体设计;协同设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4)02-0122-03
1研究背景
在的各方协同设计的基本流程,可以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实现构件的空间优化,减少构件的生产差错,降低施工阶段时设计变更对施工计划的影响[1]。装配式建筑中每个板块均有自成体系的设计,各板块的整体设计、协同设计,容易造成孤立与割裂,从而造成设计无效或设计多次变更。
将整体设计、协同设计贯穿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可以使项目建设工程各时期的工作内容有效衔接,充分协调沟通,有效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保证质量,实现建筑业绿色、可持续、智慧化、高质量发展。
2研究目的
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契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建筑业的新要求,装配式建筑运用新管理理念,将设计标准、整体设计、协同设计运用到建筑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认识到BIM和EPC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标准化设计、整体设计、协同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要统一推进、协调推进,要尽量避免单个板块的设计,将设计有效融合,使设计更优质高效。
3装配式建筑设计概述
工业化设计理念和集成一体化设计思维是工业化建筑的起点,以标准化、信息化、工业化、部品化生产和减少现场作业、减少现场人工和工作量、减少建筑垃圾为要求。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促进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提升的关键力量[2]。
建造方式变革是装配式建筑的切入点,实现了由“设计-施工现场”模式向“设计-构件-安装”模式的转变,是集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慧化应用的“六化一体”的系统工程。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协同设计和整体设计,关乎建筑项目的全专业与全过程协同和统一,是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的关键。
3.1 标准化设计的应用要点
设计是所有建筑工作的源头、建造活动的起点,也是后续工作的依据和信息数据的来源。为了提高建造活动的效率,提升建筑产品和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必须进行标准化设计,即以少量规格的部品部件,通过排列组合,以模数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式,形成多样化、适应性强的建筑功能和建筑形态,以满足成本、功能和审美的需求[3]。
3.1.1 坚持“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少规格”能够减少工程的复杂程度,减少模具数量和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为各企业之间的协作提供较好的基础。“多组合”是指组合多样化,由少量的部品部件组合而成,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1.2 全产业链、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
方案设计工作常常被切割成多个不同的任务,由各专业单位自行分别负责,往往造成各专业设计工作的脱节。此時如果建设项目管理者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足够强,则能够对建筑项目进行很好的把控和推进。实际上很多建设项目的管理团队,并不具备足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能力,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各种“碎片化”的专业和工作会产生大量的障碍,重复工作、设计变更的情况比比皆是,导致项目超支、质量低下达不到预期等问题时常出现。因此,做好装配式建筑,必须采用全产业链、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的方式[4]。
3.1.3 在协同平台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过程是个系统工程,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应进行技术策划,根据项目需要,确定技术路线、明确建设标准,确定实施路径。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外,还要延伸至部品部件的深化设计,与内装设计、幕墙设计,在协同平台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
3.2 整体设计的应用理念
装配式建筑在工业化建造的基础上,整合4大系统,并采用BIM和EPC一体化管理,加强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安装协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实际是全专业全过程的系统集成,解决了各大系统之间和各系统内部的协同问题。装配式建筑整体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实现[5],在于其整体设计理念贯穿于标准设计的始终,体现在如下3方面。
3.2.1 “全寿命”理念
装配式建筑将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合理分离,分项布置,注重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和品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以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满足建筑全生命期的使用维护要求。
3.2.2 “全建筑”理念
新时代,对建筑产品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其品质持续而长久地保持,因此,结构设计、全屋装修、内外装饰装修、设施设备、水暖管线等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协同设计,施工安装和装饰装修成为必然。
3.2.3 “全环节”理念
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将少规格的与构件进行多组合的排列,可最大限度实现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如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的智能化。
3.3 协同设计的应用策略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行业从粗放走向精细化管理,加强产业协同协作是关键。在策划、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需要各参建单位协调配合、协同推进。
结构专业可以前置介入项目策划阶段,以确定各专业的线路和建设项目的个性要求。应对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变更或深化,以避免工作衔接不合理造成设计失误,避免因设计的不合理造成后期的不经济。
建筑项目的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详图设计、预制件制作、施工现场、运营等各阶段信息容易断层。BIM技术可以有效整合了诸多环节,避免因各专业的孤立而出现的诸多矛盾,防止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各专业不协调,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实现工程信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的有效利用和管理[6]。
3.3.1技术策划阶段(立项阶段)
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了解项目情况,对生产企业采购预制件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运输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预制件的标准化、模块化水平。与施工单位确定预制构件的类型,预制率、装配率等关键参数范围,以及初步设计方案,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进行协作,以促进后续深化设计的推进[7]。
3.3.2设计前期设计阶段(前期阶段)
前期阶段各专业根据技术要求开展立面设计和平面设计。应根据前期项目调研当地预制构件生产加工能力,装配式建造方式的特点,实现立面的个性化、多样化设计。平面设计除应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遵循规格少、组合多的原则,以达到户型设计标准化和系列化。
3.3.3 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开展协同设计,优化预制构件种类,对预制构件进行经济评价,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如结构专业单位应用盈建科、PKPM-PC等软件进行设计,确定预制构件的类型、连接形式和做法。
3.3.4构件详图阶段
设计单位要深入预制件加工厂,与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深入沟通、紧密配合,完成预制构件的钢筋图、模板图、规格图、配件信息表等内容,确定各个规格的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定位。
3.3.5施工图设计
各专业根据初设阶段制定的设计方案,开展各自专业设计,与生产企业协调,根据生产单位提供项目所需的预制构件参数和设备设施参数,充分考虑各专业预留的预埋件,并将其体现在施工图中。结构专业人员需提前对预制构件进行预留预埋设计;建筑专业人员则对建筑项目的防水、防火、隔声等开展专业设计。
4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场景
4.1 装配式装修在住宅中的应用
装配式装修既可以提升住宅品质,形成差异化竞争,还可以提高销房水平及周转率。二三线城市的地产公司对于精装房的管理能力、售房能力、交房能力稍弱。装配式装修在提升品质与质量、弥补短板、加快周转、提升资金循环效率、形成差异化竞争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各户型统一装修方式、统一采购装饰装修材料和零部件,能够更好地协调建筑、结构、强弱电、水暖及室内装饰装修各专业,还能实现各专业间的有序、合理、协同作业,减少无用施工,达到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和绿色环保目的。此外,装配式装修可以全面解决家居设计方案,合理利用室内面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实现户型与造型完美统一,最大限度提高家居舒适度[8]。
装配式装修在保障性安居房建设中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各地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为装配式建筑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用装配式装修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城市更新项目实现功能转型和内外环境综合改善。
4.2 装配式装修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装配式装修技术在医疗康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减少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改造翻新过程中对医疗康养建筑正常营业功能的影响,方便施工,便于后期维护管理和检修更换,降低了运营维护难度和成本。
装配式装修应用于酒店行业,具备可批量复制的同质化装修特点。装配式装修便于快速安装,即装即住,实现快速营收。此外,能够有效减少酒店运营期间的维护成本,给旅客带来极高的居住体验,提升酒店品牌效益,为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赋能。
装配式装修不受任何工作环境的限制,外形结构轻便,颜色搭配合理,施工时间快速,并且可大大节省施工成本。适合旅游景点、车站、商场、写字楼、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等。
5结束语
BIM协同全过程设计为建筑项目的造价、利润、工艺、工期、提供可靠的引导、支撑、保障,并从源头上树立安全、经济、美观的理念,贯穿EPC项目管理的始终。建筑设计集中体现了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通过将标准化设计、整体化设计、协同设计3大策略,与工业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相结合,有机协调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建筑工程建造精细化、过程化和系统化,以及技术创新集成化和成本最低化,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高效地营造绿色、环保、经济、美观、高质的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通过数字化技术驱动、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绿色化、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产业整体优势明顯增强,实现建筑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 顾勇新,王志刚.装配式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 新时代中国建筑文化品牌丛书编委会.红色基因蓝色力量绿色发展文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3]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北京建筑大学.绿色营造卷:建筑室内装配化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4] 陈振基.我国建筑工业化实践与经验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 叶连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6] 樊则森.从设计到建成:装配式建筑20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7] 《既有建筑改造年鉴》编委会.既有建筑改造年鉴(201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8] 高栋,逄俊杰,田娇.装配式建筑各设计阶段协同设计要点及BIM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8(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