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会宁,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在职研究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科学传播、科普教育方向。
摘要: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为科普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分析其带来的创新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为科普传播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普传播;信息处理;传播策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文件的相继发布,进一步强调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要性。[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普传播的方式和策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作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极大丰富了科普内容的呈现形式,拓宽了传播的途径,加深了受众的参与度。[2]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使科普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和教育机构,而是通过各种数字化平台传播,以更加互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吸引公众的注意。
一、信息技术视域下科普的创新
(一)内容的获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普内容的获取方式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来源的多样化和获取方式的便捷化。过去,科普内容主要依赖于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和科研机构的官方发布。[3]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科普内容的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科研工作者、业余爱好者、教育机构乃至企业都可以成为科普内容的提供者。这些多样的来源不仅拓宽了科普内容的范围,也使最新科研成果和科学理论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至公众。目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科普传播的重要推手,平台通过提供不同格式的内容,为不同偏好的用户群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普资源。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科普短视频以直观、生动的特性,迅速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注意;而哔哩哔哩 (以下简称 “B站”) 和西瓜视频等平台上的中视频,则以较长的时长和更深入的内容满足了用户对深度科普内容的需求。以抖音为例,2022年1月至10月,抖音知识类内容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中长视频发布量增长超200%,图文内容发布量增长167%;抖音知识内容兴趣用户超过2.5亿,相较2021年初增长44.1%;知识达人单月直播场次增长72.7%。科普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迅速增长和普及,反映了用户对科普服务、科普知识的渴求,而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在提高了科普信息可访问性的同时,也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加符合当代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4]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科普内容的获取效率,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访问大量科普资源,包括在线数据库、电子书籍、科学博客、论坛以及视频和播客等,这些资源的便捷获取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二)信息的处理
在大數据和机器学习的支持下,科普内容生产者能够根据用户行为和反馈数据优化内容。通过分析用户互动 (如点击率、观看时长、评论反馈等),科普创作者可以了解哪些主题或表现形式更受欢迎,从而调整其内容策略,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科普内容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分析用户的点击率和互动数据,科普内容创作者能够将信息关注度提高20%以上。一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科普信息的呈现更加生动和互动,利用图像、视频、动画以及虚拟现实 (VR) 和增强现实 (AR) 技术,科普信息可以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展示,使复杂的科学概念更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交互式科普应用和游戏也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互动的学习体验,让科学知识的探索变得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二、信息技术视域下科普传播的策略
(一)应用互联网的优势,开拓宣传途径
互联网作为科普传播的主要工具,使科普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和高效。一是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科普内容的受众范围。通过在线社交网络、博客和论坛等渠道,科普信息可以快速传播到全球各地,覆盖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受众群体。这种广泛的覆盖力使科普信息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或特定的人群,而是能够触及更广大的公众。科普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需求,选择合适的宣传平台,建立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同时,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和特点,可以进行差异化传播,提高科普传播的效果。二是优质的科普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关键。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视频、图文、播客等多种形式丰富了科普内容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例如,抖音或B站发布的科普视频用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展示复杂的科学概念,而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则可以用图片或文字快速传播科普知识。但互联网上也存在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因此,科普工作者在制作科普内容时,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误导受众的情况。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三是互联网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科普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例如,可以通过在线问答、讨论、投票等方式,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科普内容和传播策略。同时,还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增强受众对科普内容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使科普传播更加贴近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宣传手段
科普工作要想更有效吸引和教育公众,提升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影响力,就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和创新内容呈现方式,通过数据驱动提高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一是运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提高科普内容的视觉效果和沉浸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内容也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示,使科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推出的VR旅行体验互动游戏—“国家地理探索VR”,用户戴上VR设备仿佛亲临现场,可以欣赏地球上的各种奇妙景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强了科普知识的传播效果,也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投入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了图文自然地理百科VR体验全书 《给孩子的中国国家地理》,让孩子可以通过手机体验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这些创新的科普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受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感,还能够拓展受众的视野和思维。二是利用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性呈现科普信息。在新媒体时代,科普内容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化是主要趋势。[5]通过将科学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利用动画、图表、互动界面等多媒体元素,科普内容可以更生动、更直观地呈现复杂的科学概念。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微博账号 “中国科普博览”,利用高质量的图文和视频,结合互动性强的线上活动,生动地介绍各种科学现象和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复杂的科学理论被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大大提升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三是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进行互动宣传。社交媒体的利用对于提升科普传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在社交平台上,科普内容的传播不仅依靠内容本身的质量,还依赖于用户的互动和分享。因此,科普工作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定期发布有趣的科普知识,与受众互动,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如在线问答、直播讲座、话题挑战等,鼓励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从而扩大科普内容的传播范围。通过与受众建立互动和关系,不仅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信任度,同时也提高了科普内容的社会影响力。四是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宣传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科普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模式推荐相关的科普内容。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也使科普内容更加精准地达到目标受众。
(三)构建信息化云平台,激发公众热情
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历程中,“公众参与科学”模型标志着科学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演进阶段。该模型与 “缺失”模型、“公众理解科学”模型相比,更强调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与科学的双向交流。在这个模型中,公众不仅是科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还是积极参与科学讨论的一部分。[6]该模式允许普通公众就科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科学传播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构建信息化云平台是科学传播激起公众热情的关键策略,为实现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提供了理想的工具和环境。平台集成多种科普资源和工具,形成强大的科普资源数据库,让公众在一个全面、易于接入的科学知识和信息的空间中,与科学家和其他公众成员参与科学讨论活动,并通过互动和个性化的特性增强科普传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是信息化云平台通过提供互动性强的在线活动、论坛和社交媒体集成,促进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直接对话。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讲座和问答会,直接回应公众的疑问和好奇,提升科学知识的传播效率,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感和参与感。二是利用个性化推荐系统和用户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兴趣和互动历史,平台可以推荐相关的科普内容,使用户更容易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同时,易于使用的界面设计和交互功能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浏览和分享科普内容。三是开放数据和开源资源,鼓励公众创新和贡献。信息化云平台可以提供科学数据、工具和资源的开放接口,允许科普爱好者、学生、教师等公众群体使用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和创新。平台还可以设立开源项目,鼓励公众共同参与科普内容的创作和改进,形成更加开放和合作的科普生态系统。通过建立用户关系网络,让用户可以互相关注、互动、分享和评论科普内容。这种社交性质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科普社区,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四)运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突发事件
在 “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运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和突发情况,提升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能力。一是大数据技术使我们能够收集和分析来自各种源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动态、政府公报、新闻报道以及历史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自然灾害的迹象以及公共健康威胁。二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模型用于提前预警和制订应急响应计划。通过分析过往事件和当前的环境变化,预测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减少可能的损失和影响。例如,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历史灾害记录,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提前部署救援资源和通知公众采取预防措施。三是云计算技术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大规模的数据分析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而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弹性资源,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这使数据分析技术更加高效和灵活,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模型和算法,提高突发事件的预测精度。
三、信息技术视域下的科普传播的注意事项
在信息技术视域下进行科普传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但也容易出现误导和虚假信息。因此,在进行科普传播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科普工作者应深入研究,从可靠的科学研究和权威的科学家处获取信息,并经过严格的核实和审查。二是避免对科学概念的过度简化。在努力使科学内容通俗易懂的同时,要避免过度简化科学概念,努力在简洁和准确之间找到平衡点,防止出现误解或曲解科学真相的情况发生。三是考虑目标受众的多样性。不同的受众群体对科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科普工作者应考虑多种因素,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兴趣的内容。四是综合评估利用好多媒体和互动元素。虽然多媒体和互动元素可以增加科普内容的吸引力,但应确保这些元素服务于科学内容的传播,而不是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普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数据驱动的优化、信息化云平台的建设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科普传播可以更加生动、互动、智能化,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其中。然而,在信息技术视域下进行科普传播也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目标受众的多样性等问题。只有在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普传播事业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雪瑩,陈志勇.颠覆性信息技术视域下意识形态传播的风险转向[J].东南学术,2023(3):217-224.
[2] 熊英,于涛,孙洋.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演出艺术传播方式创新[J].演艺科技,2021(11):64-70.
[3] 朱涵钰.信息技术助推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9(12):27-29.
[4] 梅其君,封佳懿,宋美璇.信息技术传播与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68-72.
[5] 闻薇.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推进无锡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校园传播与应用[J].畅谈,2022(2):122-124.
[6] 李璐.探究信息技术传播背景下大学法语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的新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