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城市停车场资源有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4-22 15:22邹霞黄志玟黄旭阳任占娟
时代汽车 2024年4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城市交通现代信息技术

邹霞 黄志玟 黄旭阳 任占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同样搭上了高速列车,汽车数量逐渐增多,许多城市交通拥堵、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等现象屡见不鲜。该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研究取样地点,分析了城市停车场资源有效利用现状,利用现代APP应用软件下载模式进行远程定位操作,提出了城市停车场资源有效利用的提升路径,从而实现停车行业的改良转型。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智慧停车 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 提升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亿辆,其中汽车达到3.2亿辆,驾驶人达5.1亿人,每年新登记机动车3400多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900多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居世界首位。[1]因此各地停车位需求持续增长,而城市停车场存在资源规模小、数量少且分散使用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停车位缺口日趋增大。

1 问题的提出

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截至2022年底,泸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0万辆以上,但泸州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量仅有34万个,停车位的缺口已到达6万多个。虽每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都将增设1万左右停车泊位,但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与停车泊位增长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矛盾,城市停车难、停车贵问题亟待解决。[2]在停车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国停车场利用率低的形勢也不容乐观。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停车场平均利用率为49.7%,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60%—80%的利用率水平。在当前车多位少的情况下,若想缓解停车位的供需矛盾问题不仅需要新增车位,还需提高已有资源利用率。[3]因此,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严格落实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大力推进智慧停车APP或小程序应用,不断完善城市零散停车场的停车收费标准,成为化解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措施。

2 泸州市停车场资源有效利用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因停车难导致的交通拥堵与日俱增,城市停车管理压力持续加剧。[4]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停车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2.1 城市车多位少,停车位整体缺口大

截至2022年底,泸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0万辆以上,但泸州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量仅有34万个,停车位的缺口已到达6万多个。从总体上来看,泸州市汽车数量大于停车数量,基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停车位资源也日益紧缺。泸州市停车泊位升级改造、提高利用率迫在眉睫。

2.2 车位分布不集中,部分车位闲置率高

从空间、数量分布上来看,泸州市停车资源开发并不完全,车位难寻与闲置率高的现象并存。以泸州市江阳区与纳溪区为例来看泸州市整体情况:目前,利用率较高的停车位主要为小区、写字楼、商业停车场,以及人流量较大的路边临时停车场,易知小区主要满足业主长时间的停车需求,而路边停车场以及商场等停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车主的临时停车需求。但就路边临时停车场而言,人流量大的车位区常常会出现“一位难求”且停车费高昂的情况;由于泸州市整体停车位的分散性,闲置的车位往往也难以分担以上情境的停车压力。

2.3 智能管理水平低,停车信息不透明

从智能水平上来看,泸州市现有停车位管理模式仍然主要以人工管理为主,最为常见的模式就是在出入口设置管理系统,统计车辆数目与停车时长;还存在少部分地区仍然完全依赖管理员的模式,即一名管理员负责一整块区域的停车管理,并对往车辆进行指挥、收费。当前泸州市停车管理系统整体智能化程度还较低,小到各个街道停车位、大到各个区停车位都成为了信息孤岛,停车系统信息不透明不完善也就导致停车系统利用率没办法有效得到提高。各大停车场各大停车场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不利于泸州市停车系统整体在未来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看,泸州市还存在着停车位总量少,开发不完全,以及停车系统智能水平低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关联,因为整体缺口大,导致一些特定场所车位严重不足;同时停车也使得车主无法有效获取周边有效停车位信息,这不仅使得核心区交通堵塞,而且还让大部分核心区外的车位闲置,无法发挥整体停车系统的价值。

3 泸州市停车场资源有效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停车难问题表面是停车位供不应求,但其本质是停车资源、建设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运转利用率低的问题。团队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停车系统问题的成因如下:

3.1 停车资源规划不科学,车位供需区域不匹配

科学地规划停车资源是有效解决停车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停车场的规划应该基于该地区(特殊场合)的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以泸州市江阳区为例:医院、中央商务区的停车实际资源与实际需求量严重不匹配,在一些偏远地区停车位设置过多,这造成了停车资源的闲置。停车场的选址应该基于具体区域停车位需求,应建立停车位与停车需求之间的合理配比体系。

3.2 停车平台利用不合理,部分区域车位利用率低

以泸州市江阳区为例:停车难的问题导致违规停车现象在停车资源较为紧缺的市中心较为普遍,从而会造成交通拥堵,同时影响消防、急救通行等社会活动。同时中心区周边的零散停车位并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利用,这也对核心区的交通效率以及通行便利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其实可以通过构建停车信息诱导平台,对核心区周边闲置率较高的车位进行低价格诱导和第一顺位推荐,以此解决中心区由停车难问题造成的各类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以及提高周边停车位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整个泸州市停车资源整体良性循环。

3.3 高效智能的技术缺乏,停车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基于缺乏相关高效智能的科技手段作为保证,导致泸州市停车资源各类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系统不能实时发布以及同步更新到整个泸州市停车信息平台。缺乏有效、智能、科学的技术手段使得泸州市整体停车资源无法进行高效的整合和利用。与此同时,基于泸州市各区停车系统处于信息孤岛,整个泸州市还未建立起完全覆盖整个城市以及信息互通且高效的停车信息一体化平台。由于城市停车管理的相对滞后,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人力管理停车场的方式,即在出入口设置管理系统,统计车辆数目与停车时长。各个地区之间的停车管理信息闭塞,缺乏一个智能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停车位实时信息,这也导致整个泸州市停车难问题地区普遍存在停车时间成本较高,以及路内、辐射周边地区停车场利用率较低等相关问题。可以看出泸州市停车体统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停车难,其本质是停车资源规划的不科学、没有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车主停车习惯的引导作用、城市停车管理智能程度及效率低下、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以及缺少一体化停车信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形成的城市停车系统停滞。

4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停车场资源合理分配的提升对策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各企业单位联系愈加便捷与密切,由此为各行业间的互助合理带来机遇。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可有效达成各企业各环节的通力合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与人民服务,进一步带来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效果。[5]因此,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闲置停车场资源,拓宽停车行业渠道通路,设置便捷利民停车位,完善城市停车信息综合网络,搭建智慧化停车平台成为了提高城市停车场资源利用率的有效举措。

4.1 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整合城市停车场资源

根据前期实地考察,不难发现泸州市存在着停车场资源分布零散,综合利用低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信息壁垒逐渐削弱,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泸州市现有停车场内的智能化设施,将零散的、利用率低的停车场接入统一的智慧化系统平台,整合现有的停车场信息数据资源,将以往被人忽视的停车资源整合起来,进而可以完成对停车场的车位信息整理。同时通过铺设统一管理的先进智能扫描设备,也能充分实現停车场管理的智能一体化。

4.2 完善停车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停车行业渠道通路

在停车市场营销初期,优先开发微信小程序进行推广试用,其后可推出按天、周、月、季度为单位的优惠试用期,同时在推广时期通过在其他APP上投放广告进行推广;试用期过后向用户提出问卷调查,针对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同时针对不同的用户提出不同的服务标准,让星级客户可以享受精准服务并且绑定用户;同时,通过对软件用户群体的分析得出的晰的用户范围可使广告投放商获得最大化投资效益,进而拓宽停车行业渠道通路,达到各企业行业通力合作,实现停车行业优化升级。

4.3 设置潮汐车位与便民车位,增加道路停车引导标识

基于泸州城市重心的转移,老城中心的老旧小区停车位出现明显不足。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便捷性,主城商业住宅区街道夜间车流量较小,故而可由市政管理部门,结合科学考察,因时因地在住宅小区周边路段,恰当选择具备条件的道路设置潮汐车位,严格划分私家车辆准许停放时段,同时适当放宽夜间及节假日的停车限制,允许在停车需求巨大的时段限时免费。为缓解停车场周围泊车道路拥堵情况,可通过道路交通电子显示屏轮播显示周边停车场剩余泊位;交通管理部门可通过交通广播FM分时段播报停车泊位引导信息,进而加快现有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及时性便捷性改造;此外,市政部门还应及时复划不清晰是停车泊位标线,维护缺失残损的禁停标志标线,不断增加道路停车引导标识。

4.4 建设全市智慧化停车平台,提高平台覆盖面与准确性

根据《泸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泸州市将通过全市智慧化停车平台,实现市民按需就近停车需求。为此,泸州市因地制宜,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方式管理停车场,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停车平台。该平台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接入并整合线下停车位数据资源,市民可通过智慧停车APP实时查询全市停车场、停车位以及周围道路拥堵情况。自2021年,泸州市开设“酒城易泊”智慧停车APP以来,已有近2万停车位接入智慧停车系统,但大部分私人停车场与零散停车场仍处于闲置状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智慧系统覆盖面不够广。为优化和改进智慧停车APP,建设全市智慧化停车平台,一要力争把市内符合条件的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吸入到“酒城易泊”系统中,启动银行卡和ETC支付停车费服务,二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智慧系统的实时定位功能,不断完善系统交互性,提高系统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确保停车场资源数据的实时更新,实现为车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化停车平台将极大化解泸州市停车难停车贵难题,有利于盘活现有城市停车场资源,提高停车场资源利用率,对于改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具有积极推动作用。[6]

5 总结

以定位导航系统的城市车辆定位技术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辅之以电子地图等其他手段,将停车场管理系统互联化,打破停车信息孤岛,完成对停车场的车位信息整理。客户可通过下载APP或小程序,与停车服务业实现双向联动,达到远程预约停车、寻找泊位等操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实现停车行业改良转型,向智慧停车发展,若能更好地与传统的人流密集区(如商场、景点、游乐园)结合应用,或将有效改善城市人员密集区车多位少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利用定位导航系统对城市停车场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探究”(项目编号:S202114389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裘国平,顾伟,何东明等.大数据时代下停车模式转型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3):1-5.

[2]程斌.武汉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J].建材世界,2011,32(03):135-140.

[3]杨璐楠,张皓雯,徐昳哲等.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停车场利用率低的解决方案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3):94-96.

[4]姚琳.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5]丁会超.海口市智慧停车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新科技,2020,No.63(03):73-74.

[6]吴青林,周天宏.基于移动终端预约的城市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04):12-15.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城市交通现代信息技术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