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华 魏鲁佳
当代社会,全人类面对着无可避免的冲突危机,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智慧和力量,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认知,指导我们正确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合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绵延提供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建构了国家的精神文化和治国理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应该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内在思想含义,加强对社会各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让各民族团结一心,破除民族之间的壁垒,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内涵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至当代,和合文化的概念正式提出。和合文化博大精深,贯穿于华夏五千年文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不同文化之间融合形成统一整体的关键所在,闪耀着朴素的人文精神光辉。“和”指的是和谐、和平、和睦,而“合”是指联合、融合、合作,两字结合就将具有差异性的要素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各自取长补短,从而产生新的事物,这一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使得万物不断地发生发展。和合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和合文化的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梳理和认识:
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是和合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包括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性与人性的合一、内外的合一等,它主张以人为本、以心为本,要理解和遵循万物变化的原则,达到一种公正和恰到好处的状态,实现个人与周围环境的极致和谐,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天人合一既包括人、自然、社会各种关系的协调统一,还包括个人心性与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其二是“和为贵”的思想,它在和合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尚书》中,“协和万邦”就已经被提及,指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礼之用,和为贵”首见于《论语·学而》,意即以礼来处理各种事情,人与人的关系就能恰到好处,调理得当,彼此融洽,以此衍生出众多古训,如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致祥等。和是社会制度调节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有序而致和谐的结果。和为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国一直以来宽容待人的处世原则,是当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箴言。
其三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它丰富了和合文化的内涵。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虽然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同于对方,但仍能够接受这种差异,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和而不同既尊重别人,更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懂得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方能容纳万物;尊重自己,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不盲从,不跟风,做好真实的自己。“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和合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 价值体现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的智慧,它的内涵丰富,滋养出中国人的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价值观念,在指导当代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差异认知与融合共生的有机统一。
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史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虽然语言、习俗、信仰等有差异,但更多的是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在文化差异中实现和谐共生,和合文化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和合文化中的“和而不同”能够引导大众在思想上从民族差异到向往融合,从认知层面兼顾共同体思想,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义。通过民族观、祖国观、历史观等的宣传教育,共同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各民族向祖国大家庭靠拢。只有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了民族团结意识,才能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有利于实现各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有机统一。
传统和合文化的“和”中,情感上的和是交流交往的基础,情感认同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上是最重要的,它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狭隘的民族意识,因而需要引导大众从文化认同走向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意识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要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心理认同。各民族对国家以及各族之间相互的心理认同,并不仅仅是打破文化的边界,更多的是要从情感上产生亲切感,破除民族之间的壁垒,将中国视为共同的家园,用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的同心圆。现阶段的教育让大众认识到了文化认同,从情感上还缺乏对其他民族真正的认同。当各民族能够从心理上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从情感相加到情感相融,才是真正的从“和”到“合”的体现。由此可见,为了使各民族能够破除民族偏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积极地构建起具有共同精神的家园,和合文化的引导必不可少。
三、有利于实现各族群众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自我发展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命运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融入群体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社会环境,应该是由规则和制度进行约束和保障,给每一个人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条件。因此,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每个成员合力来推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更加繁荣强盛。和合文化引导大众既主张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领悟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同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尊重他人,遵循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合文化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设计
传承发扬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要充分调动大众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牢固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一、增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睦相处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古代诗句中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体现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帮互助,百姓友爱和睦的生活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之后以和平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主题,由此可见,大到国家的外交方针,小到个人的人际交往,无一不体现出和睦相处的和合精神。对大众而言,应充分发挥思政引导作用,在日常宣传中融入中国通史、民族友好往来等内容,创新宣传模式,以此深化和睦相处的思想认知,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明晰和平安定的社会共同体是其获得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等各种精神需要的重要保障,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敢于同各种分裂势力做斗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二、增强各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共同体意识
儒家学说中提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制天命而用之”等思想,都是提倡要尊重自然规律,注意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方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随之出现,对自然生态构成一定的破坏。天人合一要求人们具有文明理性的社会行为,这是保证我国生态和谐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发挥和合文化在人们内心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让它引领大众从心理层面遵守规则,遵循规律,不断塑造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借鉴和合文化思想,规范自己与社会、自己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另一方面,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知识武装自己,时刻将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提高环保意识,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三、增强各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意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各个民族之间只有不断地交流沟通,才能使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文化亦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和合文化倡导的就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兼容理念,要从相同中寻找不同、包容不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开放融合、共同发展。在日常宣传中融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教育,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在耳濡目染中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懂得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才能叶茂,实现从文化认同到情感认同,形成良好的友谊关系。这样不仅增强民族融合的社会氛围,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各族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真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四、增强各民族和衷共济的发展共同体意识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还要看到,由于历史、地理、观念、资源等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国各个民族受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民族认知存在差别。要将传统和合文化应用于群众教育引导中,在日常交往中实现各民族平等交往,多交流多帮助,同时,鼓励各民族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各项社会活动中,如帮扶活动、技能培训、社会考察等,让他们在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树立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意识,强化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应对重大灾害、危机等困难的强大力量。“和合”理念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髓,从发展角度描绘了一个整体和动态平衡的统一世界,值得当代社会不断深入研究。
当前,要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和合文化的价值优势,加强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为他们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广大青年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知识先进,是我国未来社会创造发展的主力军,更是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坚力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要充分引导他们深度参与弘扬中华优秀和合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从民族的共同文化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简介:
齐丽华,女,河北定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和历史教育教学理论;魏鲁佳,女,山东清城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教学理论。本文系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205461)。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