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华
摘 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人才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北京市已明确作出“力争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支撑”的部署要求。首都教育系統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全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部分人才高地示范区经验做法、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有效意见。
关键词:人才强国;首都教育;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体现了对强国崛起规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1]。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人才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教育系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全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代做好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这再次强调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要强化师资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党和国家全局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人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核心要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能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做好人才工作助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吸引、培育和留住优秀人才,也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战略支撑和人才保障。同时,教育系统人才也能助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对于优化实职队伍意义重大。
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联接点,要在教育、科技、人才新发展链条上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国家重要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高等教育必须回答好的重大现实课题[3]。
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呈现的主要特点
北京汇集了92所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占全国比例超1/5,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汇聚,可谓是全国高等教育重镇,教育系统人才优势突出,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首都教育系统在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水平科研创新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人才集聚优势显著。截至2023年底,北京高校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市42.7%,占全国19.5%;其中,2023年,北京高校新增两院院士24人,占全市新增院士总数44.5%,占全国新增院士总数18.1%。同时,国家级、市级各类人才聚集,是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地。
第二,人才培养能力突出。在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北京有34所高校入选,本轮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批自主认定建设学科外,其他高校入选学科91个,占全国总数的21%。北京高校共有1,2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108项教材入选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15项成果获第九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在校生结构在学历层次上呈现倒金字塔式分布,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4%、2.9%、11.2%、25.6%,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人才引育平台多样。依托北京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试点,围绕各高校学科布局和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依托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对接首都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支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与企业深度融合,引导相关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入驻,组织师生在产业一线开展科研实践,实现“大线出题、小线开题、高校答题、产线考核”,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人才聘用制度,营造了良好创新土壤、环境和生态,汇聚高水平科研团队,引进、培养大批青年人才。
第四,青年人才支撑有力。面向青年人才引进发展需要,持续支持开展专项支持计划,为汇聚、培育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共评选出“北京高校教学名师(青年)奖”64人,支持250名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开展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评选,已从海外一流高校引进和聘用近百位科研人员,建立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创新队伍。
第五,人才服务保障到位。对标人才高地建设任务,做好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来华留学管理服务、国际学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做优“留学北京”品牌,有针对性地满足留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印发《关于推动北京市国际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搭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普通中小学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服务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能力。
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需发力的关键点
对标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仍面临很多挑战。通过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人才高地的调研,发现首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仍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合力。一方面,教育系统人才工作体系有待完善,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作用须进一步提升。在高校层面,专业工作力量保障不足。另一方面,合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力度不够。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把握不够深入、协同机制有待健全、推进体系尚待完善,三者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协同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
第二,教育系统人才优势转化情况。首都教育发展规模、布局和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高校主動服务、深度融入、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特别是瞄准北京市“四个占先”“四个突破”重点领域不够,人才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三,高水平人才分布情况。与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要求相比,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市属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科研平台、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与部属高校相比竞争力不足。市属高校在高水平人才数量规模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国际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困难,青年人才储备存在隐忧等。
第四,服务保障机制提升方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必须打破固有思维,集中有限资源给予超常规支持。目前,教育系统在高校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新增硕博授权审核、国家级人才项目申请、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都教育系统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强的创新精神、更大的工作力度,着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第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教育、科技、人才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整体统筹与沟通对接,推进规划、政策、资源、项目、信息、人才等要素的协同衔接,有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贯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积极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教育和人才支撑。二是建立自上而下的人才工作体系。市级教育部门层面,成立人才工作部门,负责本市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在系统人才工作中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的作用;高校层面,加强高校人才工作力量配备,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党委人才工作部门。三是建立人才工作抓落实机制。将人才工作情况纳入高校分类评价、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抓实人才工作的闭环管理。
第二,大力抓好人才引育用工作。一是全方位多途径引进人才。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的基础作用,鼓励高校实施“以才引才”“平台引才”“以会引才”“联合引才”,通过顶尖人才伯乐计划、举办学术会议、高精尖中心、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引才用才。二是集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围绕重大国家战略、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一流学科建设等领域分类制定重点引才需求清单,提高海外引才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开展柔性引才工作,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引才理念,以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灵活的形式,吸引海内外高水平人才通过兼职、双聘、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为高校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发挥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支持市属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持续面向在京高校实施“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鼓励和支持市属高校重点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四是创新人才组织模式。鼓励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集中优势资源,实行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配置,开展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有组织科研,继续支持做大做强北京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探索建立跨学校、跨学科的高校人才调配机制、高校与国家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间的人才互聘机制、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间人才融通机制,有效释放高校高层次人才聚集协同效应。
第三,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一是完善特殊潜质青少年成长培养体系。鼓励支持部分重点高校大力发展特殊潜质青少年发现和培养模式,为入选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优秀导师,从学业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鼓励学生深入开展科研探索,选派优秀学生赴世界著名大学交流访问,探索具有特殊潜质人才的成长规律,培养新一代科研领军人才。二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卓越工程师。加强理工类基础研究,加大原创性、引领性自主创新力度,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方面,鼓励并支持学生教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大力推动北京高校与昌平区、中关村、怀柔国家实验室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培养博士生,加快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三是加强战略人才储备。积极加强战略人才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工科人才储备,为高科技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当前理科毕业生留京就业比例呈现小幅下降、基础学科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比例较低的现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在落户、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为基础学科毕业生留京从事高技术学科研究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北京高校选人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球自主公开招聘高水平人才的规则和程序,依法依规和依据办学实际需要,自主招聘高水平人才,依法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重要管理岗位倾斜。二是大力推动高水平人才岗位聘用改革。持续推进岗位聘期制管理,探索建立长聘与准聘相结合、能上能下等管理方式。鼓励北京高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流动岗位,聘用有创新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家等到高校兼职,实现柔性引才。三是深化高水平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职务聘任制,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按岗聘任。进一步畅通高层次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加强各类高水平人才质量标准研究,完善高水平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四是深化经费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大幅度提高高水平人才的薪酬水平,创新高水平人才薪酬分配方式,完善高水平人才管理办法和薪酬分配办法,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5]。
第五,推进人才工作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必须向改革要动力、用创新增活力。一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建议在北京高校遴选与“四个占先”“四个突破”重点领域高度关联的一流高校的一流专业(学科专业水平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位置),探索招生制度改革,面向全球遴选有特殊潜质的优秀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议教育部允许北京市属高校自主设定前沿交叉专业方向,并开始招生。二是扩大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和招生事权。允许根据首都重大战略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在京科研机构,特别是新型研发机构增列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定向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科研机构可根据北京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提出招生学科和数量需求申请,市教育部门按人才需求布局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后,灵活确定人才培养学科和规模。研究生培养经费可由科研机构从科研经费中缴纳,市教育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三是增加市属高校申请国家级人才项目数量。依据科研水平和学术实力,增加市属高校申请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名额。在科研成果突出的情况下,允许市属高校在申报时突破名额限制,為市属高校高水平人才建设提供有效支持。四是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对北京全国顶尖大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等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上给予相应支持,特别是在提高退休待遇、出台减税或补退税政策、改革外籍教师公费医疗制度、提供住房保障方面给予特别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N]. 人民日报,2022-10-17(6).
[2]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 人民日报,2021-09-29(1).
[3]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 人民日报,2018-05-03(1).
[4]金一斌.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展现“高校作为”[J].中国高等教育,2022(23):7-9.
[5]葛珺沂,段成荣.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三型”转变 有效应对人口负增长[J].人口研究,2023,47(2):31-38.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