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芳
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中有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叫“留白”,如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虾,白色的宣纸上没有他物,只有栩栩如生的水墨虾,但我们却能感到澄澈的清水,满眼的碧波,甚至水面吹拂而来的微醺的风,陶醉在美好的艺术境界里。文学创作中也有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空白法,作者在文章中为更加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其中潜在的内容让人回味无穷。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要细解读,犹如犁铧过地,要深耕细作,慢一些、深一些。既要读出人之常见,也要读出人之不见。为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作者会有很多“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从创作空白处领略未言意蕴。韩雪屏老师曾经归纳总结了文学作品中预设、角色、隐蔽、中断、省略、冗余、陌生化等多种创作空白类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感受。
从句读处读出用意
除了遣词造句外,标点符号也能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在岩石上和父亲的对话。“我没法——”破折号的使用,意味着我当时的惶恐无助、紧张不安。“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末尾用了句号,看似平淡的陈述语气,和儿子的惊慌失措形成对比,父亲在竭力淡定自己,用平心静气勉励儿子在困难面前镇定自若。这个教子有方的慈父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些特殊的标点符号,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予以探究。
又如《秋天的怀念》中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的两个“好好儿活”后面的省略号。开头“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里的省略号蕴含着许多母亲的心里话。她想告诉儿子: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的路还长着,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儿活;正值壮年,你的路还长着呢,要坚强起来啊;不要发脾气,要找到一条好好活的路;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忍受,坚强起来……但是千言万语,话到嘴边,却化作了“好好儿活”,引导学生深究下去,两个人物形象鲜明深刻。当时的“我”,暴怒无常,悲观绝望,对母亲是冷漠、敷衍、不耐烦,一切只沉浸在“我”自己痛苦的世界里,自我封闭。当时的母亲,小心翼翼,痛苦隐忍,细腻敏感,对“我”体贴宽容,一切都是为了“我”。母亲对“我”理解、懂得、充满爱与期望;“我”对母亲不知道、没想到、不理解、不懂得、无回应,作者成功塑造了两个对比鲜明人物的同时,深深地流露了对母亲无限悔恨、悲痛、怀念的心情。同时,我们教学中还可联系文末“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里的省略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怎么样才算是好好儿活?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热烈烂漫。省略号一般信息量极大,我们容易偷懒,往往作一些一知半解的理解,所以我们要下功夫,做好不厌其烦、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的理解。
从视角方读出要义
有时,同一事物从不同视角看,便有了不同的意味。而作者又往往把视角隐蔽起来,增添了含蓄委婉之韵道。例如《散步》中,两段景物描写。一处是描写南国初春的田野,麦苗初生、冬水咕咚、树芽刚绽,重在表现出生命的可贵和生机。一处是描述小路上的美景,有水波粼粼的池塘、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这些重在表现生活的美好。前者是從“我”的角度来看的,有对母亲熬过酷冬的欣慰,对生命的赞美。后者是从“母亲”角度来看的,也就是说母亲眼中的景象,她感觉到生命的美好,这也是衰老的生命由衷的感慨和眷念。所以,莫怀戚的散步,他最深沉的要义是生命。
文言古文以含蓄简练著称,句子简练明快,但往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例《世说新语》二则的第一篇《咏雪》。谢朗把白雪作了撒盐的比拟,谢道韫则作了柳絮之比。谢太傅对两儿的比喻未置可否,并没有明确表示孰优孰劣,只是“公大笑乐”,这里的笑乐可以有多种理解,对两个比喻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主要表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古代大家族生活的雅趣与文化的传承,但文章又明确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机智和文学才华,由最后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可以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学生可能一时理不通顺,前面未置可否,后面明确肯定赞扬,是怎么回事。其实这里的叙述立场视角有变化,“公大笑乐”,作者更多站在第三者角度,对事件尽量作一个客观的描述记叙。而最后一句补叙,作者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赞扬谢道韫从小就具有的天赋才华,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赞咏敬佩之情。所以,文章的有些叙述视角在阅读中如果不细读、不细思,往往被忽视忽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读得仔细一点、慢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深意。
从矛盾处读出深义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的作家善于用看似矛盾的词语,创设空白,从而巧妙地统一了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因为几十年没有亲见,故印象模糊,但因是乐园,即使只是一些野草,也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还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结局:“大约的确死了。”没有亲见,只能猜测,可是在当时那种冷漠无情的环境,依孔乙己那种被打断腿惨不忍睹的情形,他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死路一条。有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更有对黑暗社会的无声控诉。
除了善用看似矛盾的词语,创设空白,留有深意外,有的作家还善于设置看似矛盾的情节,来暗示强调自己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作者叙述渔人出桃花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这里用了“出”“得”“扶”“志”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写出了渔人心思的缜密,有力强调了桃花源的真实存在与事件的真实可靠,但“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来“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这样看似矛盾荒诞的情节设计,其实作者都在暗示强调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因为身处的东晋战乱频繁,百姓生活穷困,徭役繁重,荒野尸骨遍地,这一切,陶渊明看在心里,却又无力改变,于是,他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强烈渴望。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文章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理清理通之后,很多教学的难点重点,文章的深意晦涩之处便会迎刃而解。
从虚词中读出含义
优秀的文章从来都是惜墨如金,多一字不行,少一字更是不能。在有限的篇幅里,作者为了表现丰富的内容、深刻的主题,可谓是字斟句酌。有一些虚词本身是没有具体实在的含义的,读者往往一跳而过,或不予深究,但其实里边同样留有空白,信息量极大,耐人寻味。如《散步》,“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里的“又”虽然是一个无具体含义的副词,却交代了很多背景内容,蕴含了作者许多情思。母亲年岁已老,身体不好,而且身体不好已经多年了,这个老人家快要走完人生的道路了,也经历了很多自己身边的生老病死了,想来已是一个对人生有许多了悟的老人了,为下文母亲改变主意,改走孙儿想走的有趣的小路,过不去的地方让“我”背着作铺垫,一个充满生活智慧的老人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出了“我”对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的庆幸。这期间“我”肯定也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为母亲病重而感到担忧,为母亲好转一点而感到欢喜。母亲爱儿子,爱孙子,爱家庭,操劳一生。儿子也爱母亲,体贴母亲,心疼母亲,敬重母亲,但文章的主旨又不仅仅停留在亲情、家庭、责任上面,结合下文关于南方初春生机勃勃的田野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文章还充满了对生命的哲思,关于生老病死的思考,关于生命的活力与衰亡的思考。
鲁迅的《藤野先生》全文开头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里同样有一个无具体意思的副词“也”。在阅读时细抠这个字眼,同样能发现意味无穷。东京无非也这样,那到底是咋样。原来,这里的中国留学生都是上的速成班。照理他们肩负着学习先进知识、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应该刻苦学习真知识、真本领,思想深刻,格局远大。但他们头上还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帽高高耸起,徒有其表。中国留学会馆的门房,到傍晚,他们就开始咚咚咚地满房烟尘地学跳舞。鲁迅原本想这是东京,日本的首都,应该汇聚了很多真才实学、图谋兴国的精英人才,但事实却与他愿违。字里行间流露了他对速成班留学生的讽刺与不满,交代了他离开东京到仙台学习的原因,也为他最后弃医从文作了有力的铺垫。这个“也”字写出鲁迅与其他中国留学生鲜明的对比,他不随波逐流,不虚度光阴,而是冷静思考,有思想有胸怀,交代了他弃医从文的内在原因。这么一个正直有为的鲁迅与藤野先生形成正衬关系,从而又凸显了藤野的伟大人格,突出深化了文章主旨。
除了许多副词外,还有一些语气助词同样值得我们细细推敲。还是鲁迅的《藤野先生》,“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里的“了”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陈述语气词,实则蕴含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水户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朱舜水客死他乡的地方,他一生想反清复明。让鲁迅想起了自己国家的命运,自己民族的命运,自己的命运,文人的命运,甚而中国百姓的命运,真是感慨良多。其实,文学作品中的虚词很多,俯拾即是,但都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
从古诗的空白中读出意蕴
我们中国的古诗词字数极其精练,篇幅也很短小,特别是格律诗,还有格式上的限制,但却有言微意丰的特点。古诗词中的空白极为常见,这些空白给学生的理解、想象、思考留下了丰富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点,用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品析和鉴赏能力。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每句只有三个名词,一共罗列堆叠了九个物象,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这九个名词作者也没作过多的修饰,单独拿出来甚至也不成句,却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深秋时节,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面栖息着乌鸦,黄昏时分,一条小溪静静地从小桥下淌过,桥那边佇立着几户矮矮的人家,一名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顶着西风,骑着瘦马,行走在渺无人烟荒凉的古道上。这些名词背后所承载的悲凉感、萧瑟感极度饱满,像戈壁上的沙尘暴,铺天盖地地卷过来,让人喘不过气来。以致最后轻轻的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把气氛烘托到极致,把读者的情绪引入高潮,让人满满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人生的艰辛、孤独的强大这些宏大的情境。
又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叙事交代了这是一次挚友知己的长离别,离别时的情形怎样、两人的心情如何,诗人只字未提,只通过一叶渐行渐远的孤帆,慢慢地消失在水天相接处,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李白一直把友人送上船,一时间,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目送远去的风帆。他的目光一直随着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中,但是他的思绪还随着友人前行,伫立在江边翘首凝望,只见浩浩荡荡的江水不断流向水天交际之处。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依恋,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像这样的诗词空白艺术还有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的愁留在了源源不断东流的江水中,触发读者无限想象。留白的部分是“无”,但这个无却带来了更多的“有”,我们要多引导学生细细品析,领悟到“无声胜有声”“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文学作品中留白方式有种种,我们在文本细读的时候要善于引导学生“补白”,在有限文字中读出无尽的意味,最大程度地实现和作者思想的沟通和融合。
(作者单位:昆山市葛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