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欣然
从司马迁《孔子世家》中“孔子讲诵弦歌不衰”的描述,到当下鲍鹏山《风流去》中对孔子“暗黑王国的残烛”之形容,我沉浸在对孔子弦歌不辍、正道直行的伟大人格的浪漫描述中。而后,随着阅读面的拓宽,我对于儒家文化的了解确是有所增长,但思想的深度并未得到挖掘,只是单纯地沉醉于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之中,感动于“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慷慨呼唤,瞻仰先贤遗风,却未曾追根溯源探求背后的文化动因——是什么铸就了儒家文化对入世的孜孜以求、对道义的不懈担当?又是什么驱动着孔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狗”般颠沛奔走、支撑起“儒”这一贯穿千年历史的文化根基?
我未得甚解,或是说,也并未产生此般疑问。直到上学期的古代文学课上,老师谈起“不亦乐乎”一句时,问我们孔子为何而乐,温故知新、会见友人、学而时习这三件小事又为何被纳入文字记录,无人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节课是我第一次在老师的讲述中得知“乐感文化”这一概念。虽不难懂,但其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却是深刻,遂于课后借来《论语今读》一探究竟。
全书开篇便是从“情感本体”的角度对华夏传统的乐感文化进行解读,而此乐感文化在后文中多有再现,作者对于“乐感”的解读也逐层深入——“乐”,不仅是正向的情感流露,支撑着乐感文化的则是其背后深刻的悲剧精神和忧患意识:人生艰难,我们没有西方传统中的上帝为依靠,唯有奋力向前、自我肯定,自己创制个体的理想信念。从此处着眼,方知“乐感文化”百般艰难之所在。在论及“人能弘道”一句时,作者更是从华夏文化中人生的无常、无依靠出发,道出唯有依靠自身建立依归,这与西方的酒神精神相比更显悲情。充满人文精神的中国乐感文化实有此般深层的悲剧基础,而面对此悲剧,儒家则是赋予宇宙人生以积极意义。
其实,由一句“不亦乐乎”引发的全新解读很能解释我高中时常用来激励自己的那句话:“人生的本质绝非享乐,而是苦难,是在无情宇宙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论语》中传达出的乐感文化教会中国人赋予此无情的宇宙以有情——情如无憾情补天,这与佛家在因缘面前的随遇而安不乏类似之处,却有超越:我们被偶然掷于此世间,无所依凭,便建立依凭;生于此无常之宇宙,便赋予此无常以有常,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设定“天行健”的信仰,用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坚韧对抗宇宙的无情,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精神血脉。
读罢此书,感触最深的其实是作者新颖的分析视角和充满哲思的笔调,最受启发的也是他在为学方面传达出的理念:做学问,仅有热爱与激情、触动人心的文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投入经典与作者共同经历一遍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更要有冷静加持下的理性和追根溯源的探求精神;需要拥有持一双“冷眼”走入经典、再度走出的淡然与疏离,与经典拉开一定距离,跳出已被广泛接纳的解读局限,静观默察,不被直观的感受裹挟着写下洋洋洒洒的感悟博得共鸣,而是要有所创新。
正如前文所言,高中时常感动于论语中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身处逆境时无数次写下“士不可以不弘毅”加以自勉,是由直觉兴发的感动,这种最直接的感动是易于获得的,是炽热的内心下意识的情感流露;浪漫的诗人、或是迷茫而忧郁的青年恰需要这种热烈的感动去填补现实的苍白。情感的浓度与思想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亦无法等同。做学问,既要不失赤子之心、对文字葆有非功利性的原始感知能力,又须不断锤炼思想、博观约取,使其不流于感性的肤浅。
在阅读过程中,我明白了曾经读《论语》时感动形成的根源,明白了为何会有“人生的本质是苦难”一说,也逐步厘清了儒家入世文化的内在理据,写文章、做研究时要有一双“冷眼”,不可被单一的情感裹挟着向前走。
我读了《中国的宗教》《说儒》《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涉及儒家文化的书籍。建立在大致明白此书将儒学视为政治宗教伦理三合一的学说基础之上,上面提及的书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了,其中的诸多观点甚至可以相互串联,一个儒学的世界在多本书的共同构建中愈加完善。可以说,自乐感文化、实用理性开始,《论语今读》为我打开了一个阅读论语的全新视角,它深入解读儒家文化的情与理,又超越情与理的局限,融入无限哲思,不脱于文、不滞于文,孔夫子寥寥话语背后的精神世界俨然被构建成了一个支撑起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不朽殿堂。我跟随作者步伐游历哲学的世界,清晰地听见跨越千年的哲思回荡其中,振聋发聩。
转眼又是一年,我书架上依旧放着这本借来的《论语今读》,但原先晦涩难懂的话语如今再读,已是豁然开朗。而原先笔耕不辍的摘录,再到如今已有能力效仿古人写下一条条阅读心得,它也算是见证了我在古代文学领域的成长。
《论语》一书历来注解甚多,可谓众说备矣,当今学者想要挖出新意绝非易事;而李泽厚以儒学的宗教化为理论根基,提出众多旁及思想史的獨特理解,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论语今读》一书可以算作我进入大学后阅读的第一部哲学性作品,也是逐步从高中时追求语言的雕琢华美走出,转而关注思维领域开拓的一次尝试。它无疑给了我很多启发:有为学层面的思考,亦有为人方面的感悟。关于如何阅读、阐述经典,又如何从经典中汲取力量、学会经营自己的生命,我感触良多,却思绪纷杂难以面面俱到,唯有尽己所能,写下初步思考,也在此写作过程中冷静地审视自己一番——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提及的“实用理性、政教合一、太初有为”等较为陌生的学术话语,又是否践行了儒家文化“百折不回、岁寒不凋”的坚韧、予生命以独一无二的意义。
总之,一部《论语》,在李泽厚先生的分析下内涵更显丰富,熟悉已久的话语被读出新意。诸多感触实是难以道尽,写下此文,记录阅读收获的同时,也算是提醒自己,以后若能如愿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当有所洞见、有所建树,避免让思想流于感性的肤浅,始终向充满哲思的学术殿堂靠近。
最后,我想就《论语》中所体现的“乐观文化”“君子文化”写下我自己的感悟,仿古人笺注,择两句而评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获知也;习,练习也;朋,此处按友人解,今有同类或志同道合者之意,皆出于“友”。
此句今多作学知而后温习反顾之义,以为不然。温习偏重于书本知识;实习则可兼行为和事务。当乐于具体实践而非形而上之理念。须以孔子身份、职业为据,孔子学何、孔子教何?按李零观点,学礼、学六艺,于此基础上加以练习,亦合孔门重实践之精神。
后句因远方友人到来而乐,颇显真情,于今亦然:人生在世,忽焉而化,平生知己无多,偶有相逢,辄不胜欣喜之情。此“朋”前有《诗·小雅》:“每有良朋”,后有陶潜“良朋邈远”,均可见作者朴厚纯笃之寄托。后世酬答诗,体例题材源出于《诗》,“乐感文化”之思想又合于《论语》“乐”,虽不乏乐而后罹分别之悲者,然“乐”为其根本,又有杨慎“喜相逢”、李叔同“尽余欢”,而小山“尤恐相逢是梦中”等词句所以感人性情,乃道常人至真至纯之兴发,而孔子概括尤佳。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君子无求他人知己而恐己不知人。《集释》王夫之《四书训义》: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然自身实在存于自我认知而非“人知”(此李泽厚语),故有“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此非止于道家无为顺化思想,而是建构起历代知识分子使命感之思想基础:虽有立功立德立言以求存不朽之名理想,然终不至“屈学以阿世”。行己道、守己心,无违于心、不迎于人,虽不见知、不见用,又何患乎?君子性情,千古如照。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