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幼小衔接阶段尤为重要,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小学课程,还有助于学生融入小学的集体生活。文章讨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幼小衔接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幼小衔接;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新课标背景下培育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幼小衔接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SZJ22167)(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阮丽骅(1982—),女,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
幼小衔接教育会影响学生在小学起步阶段的发展,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语言是传递知识的桥梁,要使学生逐渐适应复杂的学习要求,在幼儿衔接阶段,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表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必要性
幼小衔接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还是知识传递的桥梁、思维表达的媒介。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为重要,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适应小学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有利于学生适应小学课程
幼小衔接阶段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学生会面临更有挑战性的课程,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对复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学科知识、参与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顺利地适应小学课程,而不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1]。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教师的教导,也能够自主阅读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还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表现也会得到保障。
(三)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具备良好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能够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分析问题、经过讨论形成独立见解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观点,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会增强。因此,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让学生更顺利地与同学、教师和家人沟通,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会更乐意参与课堂讨论活动,这有利于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业成绩提高和自我成长。
(六)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學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还会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基础。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会使学生更容易获取新知识,学生可以更顺利地掌握新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困境
(一)小学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在以往的幼小衔接教学中,小学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教授基础知识,以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应小学学习。与此同时,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则被边缘化。这些小学教师用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时间和资源有限,学生也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这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教师应明确,在幼小衔接阶段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综合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学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沟通和表达问题[2]。
(二)小学教师采用单调的培养方法
一些小学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时,采取的培养方法较为单调,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完成练习不感兴趣,也无法将所学语言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小学生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情况和学习进度有所不同,采取单调的培养方法无法有效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没有有效衔接
在一部分地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缺乏有机的衔接。这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往往更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基础,忽视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这部分小学在开展小学教育时则更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引导。这样的脱节会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上存在断层,难以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育方法不同,幼儿教师往往会开展游戏化教学,而小学教师则更注重纪律和课堂教学,如果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没有有效衔接,学生也可能因为教育方法的不同难以适应新生活。
(四)没有实现家园共育
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与小学教师沟通不足或不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教育,也没有着力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不同家庭的教育质量差异较大,一些家庭会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还有一些家长却不了解与孩子进行启发性对话、共同阅读等互动的意义。
三、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学校应为小学教师提供保障
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学校需要给小学教师提供基本的保障。
首先,学校需要鼓励小学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帮助小学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或者聘请专业的语言教育顾问,为小学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学校也可以协助小学教师制订明确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目标,让教师明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还可以积极优化教材和教学资源,满足小学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多元的语言学习机会和语言运用能力展示平台。学校可以设立语言能力培养类社团,补充介绍语言知识的图书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展示语言运用能力的活动,包括讲故事比赛、写话比赛和艺术表演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最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该建立相互沟通机制,以便构建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及时分享学生的语言发展情况和教育经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可以包括定期的研讨会、课程展示活動等,由此,小学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方案[3]。
(二)小学教师应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
小学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也符合刚升入小学的学生的期待。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小学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
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语言知识。小学教师可以创设购物、旅行、餐厅用餐等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和表达,这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发现语言知识的实用性。
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小学教师可以使用智慧教育平台上的互动工具来开展语言知识教学,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然后鼓励学生在智慧教育平台的学习社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4]。
(三)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应共同设计幼小衔接课程
为了确保学生在刚升入小学时,能够顺利跟上教学进度、遵守小学的学校规则,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应当共同设计幼小衔接课程,尤其是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除此之外,小学教师也应当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运用上的困难。小学教师还可以建立学习支持小组或学习伙伴制度,让学生分享经验、相互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5]。
(四)小学教师应与家长共建良好育人环境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为确保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小学教师应当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并组织定期的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近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其次,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教师也应当鼓励家长和孩子一同制订家庭阅读计划,一起在家阅读并讨论阅读内容,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小学教师还应该向家长提供家庭作业指导,让家长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给孩子解答问题、检查孩子的作业等,且能够科学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语言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不仅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课程、提高学习效率,还应当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提高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学校和小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以及展示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顺利地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管宏俊.幼小衔接视角下的语言教育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14):104-106.
[2]金燕燕.浅谈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学业语言构建的助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7):10-13.
[3]龙令竹.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6):90-93.
[4]颜清连.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家长,2022(31):177-179.
[5]白玉.双向衔接,有效准备,快乐入学:“双减”背景下幼小教学如何进行衔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