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当下青年艺术创作的面貌从以往对现实处境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于个人观察视角的叙述。当群体艺术创作方式逐渐消解,教育体系改革、艺术市场转型等因素,使得个体化发展趋势更成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必然路径。个人化艺术视角的转变总会带来挑战与转机。当下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如何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中去塑造自身艺术价值体系的标准,这不仅依赖确切的创作实践,更有意识层面上的互为主体的关联。
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变革与科技更新,伴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张,带来了认知方式与知识获取途径的转变。过去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边界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推动下,装置、影像、观念、行为等艺术开始独立成为一门艺术表现语言,而如今泛文化、跨领域的多元创作形态又使得不同专业范畴的界限变得越发的模糊。艺术创作的路径追寻着不同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轨迹,经历了从语言形态学向创作方法论的转变。在当代艺术不断对思想观念、创作方法与形式媒介的整体塑造下,如今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则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跳脱传统价值体系的个人化艺术语言的探索。
青年艺术创作中的个人化发展趋势可以看作一种社会与时代转型下的缩影。纵观艺术史发展的线索,每一次创作方向的转变都伴随着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领域的爆发性变革。1839年,第一部相机的发明,使当时的西方艺术家们发现脱离具象写实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改变,由此而产生的西方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强调集体艺术话语的运动思潮: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开始成群结队地站立在了古典艺术的对立面。正如中国的西南艺术群体、新具象等艺术团体,当时的艺术家们以群体的方式拥抱相近的艺术概念,彼此互相交流学习,来对抗信息获取的匮乏,以集体的方式在艺术发展进程中留下个人的印记。而如今的后互联网时代,资讯的传播使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利,AI、人工智能的发展,新科技的出现又使今天的艺术家们陷入了新的存在主义危机,当艺术创作面对外部信息环境的不断筛选,过去集群模式下的创作组织形式终将止步于个人化创作视角所带来的对认知经验、图像信息、工作方法整合的快速反应与冲击。创作计划中的独立个体所产生的选择差异恰好构成了个人化观看角度,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才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
时代的发展总是有着积极的变化与随之而来的焦虑,资讯传播与扩散的激增造成了不同绘画系统知识的普及,使今天的青年创作者能更早地以一种多样性的选择跨过系统学习的框架,进入创作实验阶段。从一方面来看,创作视角的转变在强调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能激发出创作者运用多样的技术与手段探索自身感兴趣的绘画语言体系,借由对西方美术史以及当代艺术各流派创作方式的涉猎,嫁接出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与自觉主动的创作方法,从结果上看这无疑是高效的。但从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普及也凸显了个人在面对复杂选择时的不确定性,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娱乐至上的互动交流体验,使青年艺术的创作面貌在全球化的视域下更容易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然而历史对艺术的发展有其更深层的互通领域,其表现为对不同文化、地域、种族的艺术家在面对当下所处时代背景下的确定性价值的诉求。因此,单纯强调个人视角的创作方式虽然会呈现出相对丰富的面貌与启发,但快节奏的选择也会让今天的青年艺术创作者缺乏某种扎根于自身成长环境与文化土壤的探索进程,既体现为个人创作方式难以持续进行的“无力感”。那么,如何寻找到与其自身文化内核的关联性,保守文化属性的创作价值观念,从个人视角到工作方法的建构,也将是当下青年艺术创作者未来所将面临的挑战。
李关帅 《机器猫的牺牲》 (80cm×120cm) 纸本综合 2021年
不同文明的进程都是对其传统文化渐进和积累的结果,都来源于个人对眼前事物所做出的实际反应。在中国的创作体系中深知人类理智运用的局限性,语言作为理性运用的工具,始终受制于人为经验的逻辑范畴,而艺术的功用则是通过个人的创作体悟来拓展人类感觉的领域。正如电子技术不管如何提升计算的速度,却也很难完全模拟复杂的人类活动。因此,对于创作实践的大量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在经验的获取中不断进行归纳和总结,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才能演绎出个人创作的方式结构。青年创作者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错与学习,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的审美标准,如果这个标准能经得住社会传播与时间的考验,就会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创作行为准则,进而演化成基于个人经验的文化传统,而只有当创作者能身体力行地恪守这样的传统演化过程,才有可能解决当下现实中的创作困境。
目前,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也正面临着从知识范式的输出到个人艺术语言探索的转变阶段,前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通过科学理性的演绎进行教学规划,从素描、色彩的基础性教学衔接到创作阶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二元构建模式教学,而个人艺术语言的生成则基于对创作经验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领域方向的划分及研习规划,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演进式教学体系。在过去,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是建立在透视学、解剖学、人体比例等基础之上所构建出的艺术形象,其本质是一种融入了人类集体经验的对于抽象概念的塑造,而西方现代主义以及非洲艺术的发展在创作线索上都强调其个人独特的观看视角,提供了另一种对于观看世界的角度更为直接的参考,将艺术创作从描绘观看对象的处境,向描绘观看者内在自身的处境转变,艺术创作开始呈现出一种趋于平面性、速写式、强烈夸张的视觉表现形式,色彩、质地、结构也不再像过去为了呈现某一具体物象而服务,而是能够作为性质本身被突出。现代教育方式的改革,无疑契合当下青年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表达方式更为直白的诉求,今天的青年创作者并不具备以往坚实的造型能力,但由于知识储备的分散性,在作品中更多展现的是一种对图像信息整合与再造的创作能力,传统的构建模式教学在实践中难以兼顾个体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所做出的差异性选择,而青年创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创作环节敏锐的洞察与判断则是创造力的温床,通过自下而上的创作演进方式能对这种个人洞察进行更好地理解与分析,使其在传统与常识、秩序和历史经验的整体性进程中,引导并延伸每一种基于个人主观意志与行动所带来的结果,以一种更为微观也更直接的方式撼动我们的感官,由此拓宽审美的边界,成为通往个人主观体验与社会共同经验的道路。
随着艺术产业模式的转型,当传统艺术创作的主体已由古典时期的服务型手工劳动者,变身成为由画廊、展览所推广的具有个人艺术观念的独立艺术家。在充分竞争与过度消费的艺术市场里,青年艺术创作者的价值往往存在于对创新的保护期内,即创造者还能依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令有意模仿者暂时无法成功抄袭的时期。过去,人们认为只有创作实体才能算是一种发明创造,但随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革新,对信息资源的调配和社会共识的塑造,加剧了知识的鸿沟与社会的分化。提出合适的问题开始成为一种能力,因为信息并不是知识,这种能力肯定不是靠唾手可得的答案能弥补,只有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凝练出个人的知识体系架构,使其与创作实体形成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通过对创作组织形式的更新,把原子态的个人观察凝聚成一种富于力量的集合,在已有的基础上持续地创造,才能不断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朱梁源 《要有花—day8890》 松木(35×28×150cm) 2022年
所有的创作思潮都源自冒险探索未知的独立个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河外星系的膨胀,任何微观事物都是时代运转秩序下的颗粒,而文明的每次进程总是某种缓慢、试探性的。启蒙运动构建了人类理念世界的远景,但艺术的来源是生活中的包羅万象,达成进步要坚守个人实际的价值体验。青年艺术的创作更应保持一种对所谓正确路径的怀疑态度,去寻找判断性的检验标准与可被证伪的空间领域,还原对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个人艺术创作中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对不同阶段的总结与认知,找到最适合个人的位置,让世界发现其独特,需要的往往是不怕失败的勇气与毅力,以及同安全焦虑恰好相反的心绪。
作者简介:
赵毅杰,四川美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版画及架上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