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心茹
老舍的名字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作品800余万字;有着独树一帜的幽默的“京味”方言写作风格,读来风趣朴实;著作之一的《骆驼祥子》被选入义务教育阶段必读书目之中……
在老舍的诸多代表作中,《四世同堂》以其创作时间地点跨越四年和一万多公里的经历,以及三部、一百万字的篇幅,从其出版以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除去其颠簸写作经历和曲折翻译过程的“神奇身世”,笔者将以现代文学的角度,从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三个角度对老舍先生的这部鸿篇巨制进行一番分析。
写作背景
《四世同堂》的写作背景较为特殊,与其他同时代作者常常以身边环境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不同,老舍写作时的地点和《四世同堂》中故事发生、经过、最后结尾的所在地是不一样的。
一、作者背景
《四世同堂》依旧延续了老舍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北京方言的写作特征,但前两部《惶惑》和《偷生》是老舍于1944年在重庆、在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妻子胡絮青口授北平状况之下进一步创作的,后旅美完成第三部《饥荒》。虽然创作地点和书中主要舞台相隔将近两千公里、后来甚至又变成更加遥远的一万四千多公里,但是地域上的距离并没有改变从小在北平长大、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老舍特立独行的写作特色——这部作品后来也因其成熟的“老舍式”艺术特色和内容主题的深刻含义而成为他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二、作品背景
《四世同堂》有着明确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它开始于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段。小说主要围绕着北平西城区的小羊圈胡同(现改名为“小杨家胡同”)——这里是作者老舍的出生地,也是他童年玩耍的地方——为故事舞台展开讲述的。时间和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小杨家胡同现在是北京市城西的一处景点,漫步其中,虽然名字和部分建筑都已经被改变或者损坏,但还是会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百姓苦苦挣扎求生的情景,人们或许会心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慨,与此同时,也能深深体会到《四世同堂》的核心主题之一——爱国。
主题思想
《四世同堂》作为老舍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作为老舍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在他的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作品正是从文化积淀的角度确定人物内涵的。读《四世同堂》可以感受到它强劲的生命张力,而这种张力正在于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四世同堂》可以说是文化中人的悲剧,它以祁老太爷想过八十大寿开篇,这是“生”,辅以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在黑暗绝望的背景下开始;又以小妞子活活饿死告终,这是“死”,而背后是人们听闻中国胜利的欢呼声,在如此光明的环境即将来临前死去,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生”与“死”的对立,矛盾而又合适。《四世同堂》的主题思想较为复杂,从作者三番五次地仔细描写主人公祁瑞宣的矛盾心理中可见一斑,但是在整体上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和觉醒或沉沦,倾诉了故都人民的亡国之痛,赞美了不可征服的民族魂,也批判了卖国贼的叛国行径像侵略者一样不可饶恕,而其中也融贯着作者对民族积贫积弱而进行的文化和国民性的探索和反思。整部作品可以说是完美呈现了老舍贯穿其创作生涯的主题思想——文化过渡地带的思索与悲哀。
一、社会文化转型期对古老中国文化的眷恋与批判
老舍的创作发展阶段中有一半的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屈辱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客观上给古老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城市产生,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市民阶级兴起。面对中国在社会形态过渡时期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与批评者,他在善恶二元对立的人生结构中表现中国小市民的悲喜剧人生以及在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人(市民)的生存境况,这是老舍小说叙事的基础和基本方式。揭示了文化转型期中国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多层面地描绘出中国市民文化的复杂性。从文化风格(节日、饮食、风俗、服饰等)、文化意识(爱面子、封闭保守、自足炫耀等)、文化心理(追求中庸哲学、平和、静穆、和谐等)多层面地表现市民的文化本性。小说揭示了中国下层市民朴实坚韧、负重务实和讲究人伦之情的美好品格,也思考了传统文化的束缚而形成的和平忍耐、封闭保守的民族性格弱点。《四世同堂》这部作品涉及了很多人物的描写,在每个人物身上都寄托了老舍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忧思,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处世风格,表达了老舍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以及心中浓郁的家国情怀。
二、“城与人”的书写
《四世同堂》主要讲述了北平城内人们的生活,而老舍基于北平特有的京味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写人的生活变化,把人置身于文化变迁与意识改变的角度进行观照,写城市与人的复杂的纵横交错的依附和矛盾关系——人与城市是钱锺书所描摹的“围城”一样的关系——只是这两位作家想要表达的意蕴不同。北平城里的人想逃出去,或者上战场抗敌,或者拖家带口想远离日本人的暴政;北平城外的人想进来,因为市郊人心惶惶,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骇人听闻的消息传来,日本人变本加厉的要求让他们苦不堪言,最后被逼无奈只能抛弃祖祖辈辈传承了几代人的土地,想进入城里希望能谋得一线生机,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加残忍的日子。这充分体现了老舍无愧于“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的称号。
三、“老中国儿女”的悲剧
《四世同堂》写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的破产和顺应天命而不可得的悲剧结局,老舍重點对市民软弱、逆来顺受的忍耐性格进行批判。老舍对国民性缺点的幽默又不失犀利讽刺的批评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审视上,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毫不吝啬的颂扬与深刻眷念和对进步西方文化的密切关注中,显示了老舍文化价值的正义与保守的两面性。小说写出了敌人的残暴冷酷、各色汉奸的卑污下贱,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与激烈爱国情感的冲突矛盾,以及大部分下层市民在面对敌人的暴行时显示出来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在《四世同堂》中,老舍不吝笔墨地批判了国民的顽固劣根性,也肯定赞扬了爱国者的或正面外出救亡图存或留守“监牢”默默的爱国行为,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是体现出了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矛盾心理,启示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对自己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艺术特色
作品结构严谨完整,以时间为单一线索、以人物的言行推动情节发展直至尾声;气势宏大广阔,与茅盾“百科全书”式的现实题材小说相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种类型人们的生活,使读者彻底完整地了解那个年代的风貌;语言沉郁顿挫,字字泣血,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苦难的近代史。《四世同堂》是一部饱蘸民族深沉情感和无尽血泪写成的中华民族在日寇侵略下的苦难史、屈辱史和反抗史。
老舍的艺术特色在中国文坛上特立独行、自成一家,无人出其右,他实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作品通俗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扩大了现代文学的读者群;语言纯净、通俗、准确,具有丰富的北京地域特点,幽默畅达,是口语化和文学语言的统一;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写作手法,而《四世同堂》就完整表现了京味风格与幽默风。
京味:北京皇城风韵、人文景观、生活方式、文化意蕴在其作品中的展现。
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小就浸润在北京文化丰厚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和知识,所以自然是非常热爱北京文化的。他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高雅、舒展、精致的美显示出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沉浸。他在小说中用大片笔墨描写日本占领北平前的生活,不可谓不精彩有趣;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和悲哀,与后来北平城在敌人的蹂躏之下丧失萧条的瑟瑟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读者唏嘘无比。
老舍坚持使用纯正的北京话来写小说和话剧,强调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他的文字大都具有鲜活纯熟、平易精致、俗不伤雅、俗中求精的特点,在《四世同堂》中随处可见北京的方言,如“新新”“歪毛儿淘气儿”等;同时因为老舍本人是满族人,属于少数民族,在汉族占据了绝大多数区域和人口的中国,他也注意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和发展,保护了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
平常生活中的幽默展示,用以笑代愤的表现形式,显示了中国人苦难中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
老舍在英国留学时期初步接触文学写作,当时年轻,还略显青涩,有时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而使作品流于“油滑”的“耍贫嘴”之嫌,在其早期作品如《二马》《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中比较明显。后期作品克服了这一不足,把幽默的语言放在了更高的视点上,使幽默中切合生活中对现实的批判,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内涵;同时注意了对幽默分寸感的掌握,使悲喜剧交织、抒情与讽刺完美融合在一起,产生出深刻感人的幽默模式、艺术力量,例如《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等。总的来说,老舍早期作品的幽默是“一笑”,后期作品的幽默带有“笑后余苦”的性质。
老舍的一生笔耕不辍,从远赴英国留学一直坚持创作直至晚年。他的一生有三大愿望,即写出三部伟大的作品,分别记录民族史、国家史和自传史,但可惜的是三部作品《大明湖》《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各有遗憾,因为各种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影响,最终都没有完整的手稿版本留存,也成为老舍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小小缺憾吧。
如今,我们捧着《四世同堂》细细阅读,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老舍对这“三部曲”的呕心沥血和精雕細琢,仿佛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在创作时的心境,透过文字、跨越生死的距离与作者进行灵魂上的对话——或许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希望通过笔者的粗浅讲解让诸位读者在面对《四世同堂》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传世名作时能够更加理解故事的内容,还有作者饱含的良苦用心、隐含其中的深意。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