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2 09:54张欣欣蒋道义
中学生物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生物多样性项目式教学

张欣欣 蒋道义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生物学教学;生物多样性

文章编号:1003-7586(2024)01-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课堂讲授和实验演示为主,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以调查校园生物的多样性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深入探讨项目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为生物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2项目式教学的概述

2.1项目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具体任务来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项目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要求,选定项目主题,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制订符合学生学情的项目计划;其次,由项目主题到驱动问题到具体任务的逐步细分,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任务为出发点,以实践产品为落脚点,让学生自主实施项目计划,这样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符合新课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最后,项目式教学还强调师生的反思和评价,教师反思项目的过程和结果,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对项目内容加以调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反思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或者寻求教师帮助的方式及时加以解决,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奠定基础。项目式教学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2.2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物学项目来促进他们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思维。首先,生物学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往往将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概念,学生在独立的实验任务中进行学习,而项目式教学模式则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相关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点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其次,项目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观察和探究生物现象。通过参与真实的生物调查项目,学生亲自采集样本,观察和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的技能,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最后,项目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项目式教学,设计学生参与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项目,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需要提出调查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并最终总结研究结果。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生物学教学着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如图2所示。

3基于项目式教学的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

3.1项目学习目标

调查校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项目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3.1.1生命观念

通过教师讲解、文献查阅,获得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方法步骤,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科学归类等相关知识,初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3.1.2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校园生物调查方案、校园绿化方案等实践活动,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敢于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3.1.3探究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校园生物的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对不认识的生物,可以借助《中国植物志》电子版(FRPS)、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及中国自然标本馆(CFH)等网络资源进行查询。同时,可以利用形色等软件进行辅助鉴别,获得调查结果,并进行整理归纳,取得实践产品,形成物化成果,初步具备能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3.1.4态度责任

通过参与探究实践,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通过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以小见大,树立爱护校园、爱护自然的意识,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和谐自然观,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认同爱护环境就是对生物最好的保护,自觉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贡献一份力量。

3.2项目计划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通过调查校园内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中存在着哪些生物,增进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关注,提高对校园生物的爱护意识。本项目“生物的多样性”为新课标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与概念2下的“2.4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一重要概念相对应。明确内容要求,结合学业要求,围绕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等学习主题,对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项目主题,制订项目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由项目主题到驱动问题到具体任务逐级驱动,各具体任务间相互关联,最终形成学生的实践产品。其项目计划如图3所示。

3.3项目实施

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为项目式教学的一项实践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调查校园生物的多样性”为例,首先,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训,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以及调查方法和技巧。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设计调查路线,展开实地调查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放大镜、显微镜、相机和捕虫器等,对生物多样性的样品进行采集。他们在不同的校园地点开展了调查活动,包括校园花坛、草地等地方。学生不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生物的外貌特征,还可以借助显微镜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3.4项目结果

学生对调查到的生物,经过文献的查阅和对网上资料的搜寻,将生物中文名称以及所对应的科、属和生活环境进行资料汇总。表1所示是校园部分生物的调查结果。

3.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的类别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成长。同时,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改进的参考,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具体内容如表2“调查校园生物的多样性”项目评价量表所示。在调查结束后,学生、小组和教師针对整个项目进行反馈和评价。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他们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真实情况,加深了对生物多样生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学会了如何设计调查方案、如何设计绿化方案以及如何科学规范撰写调研报告等。

4研究展望

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以调查校园生物的多样性为例进行研究。在实施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性的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积极探索并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处理和解读,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素养。此外,项目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扩展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范围,以提升生物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生物多样性项目式教学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