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4-22 12:28朱可宁甘代伟
时代汽车 2024年6期
关键词:专业群新能源汽车双师型

朱可宁 甘代伟

摘 要:“双高”背景下,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外一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标杆,依托产业学院的建设,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售后技术服务企业,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新能源汽车 “双师型”教师

1 引言

目前我国发展的局势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高职院校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服务产业发展最直接的连结,应发挥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把握“双高”建设契机,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供优质人才资源。高职院校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承担高职教育的使命,坚持培养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了“双高”建设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为重要任务[2]。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协同发展趋势。专业群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链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型办学组织,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建成高水平的专业群[3]。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也愈发明确,但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专业群内涵建设,如何保障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如何评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果,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建设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个以建设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型专业群带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4]。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背景,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从队伍建设现状、建设内容、建设有效路径、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出发,以期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2.1 建设现状

一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以及国家在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国家技能型人才的缺失,都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数量要充足。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不足以完成校内外教学、理论实践教学,尤其是一些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以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知識更新速度太慢。

二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招聘对象倾向于硕士、博士,不能够充分从新能源汽车企业招聘实践能力极强的高级工程师,或者大量聘任一些大国工匠,能够让实践教学活起来[3]。

三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缺乏整体系统的设计,培训各环节衔接性差,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是太理想[4]。当前校本培训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培训主体不全面,新能源汽车企业参与力度低[5]。

四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比较片面化,过于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贡献难以做到客观的衡量[6]。“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的联系,管理机制较为僵硬[7]。

2.2 原因分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研究。一是院校管理者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8]。二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激励制度方面,许多高校或是忽视教师的精神需求,或是缺乏有效的职称评定制度,缺乏一套完整、合理、标准的激励机制[9]。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建设不足[10]。三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师自身存在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不能普遍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想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主观意愿还不够[11]。

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容

3.1 建设方法

(1)健全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中将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包括放宽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学历要求等作为重点任务。因此项目在研究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双师型”发展与保障机制方面重点研究三方面的机制:一是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双师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二是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双师型”考核评价机制研究;三是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研究。

(2)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多元化培养平台。当前制约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培训途径狭窄。脱产培训、培训基地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是高职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但培训途径却屡屡受限。一是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渠道不足,无法满足教师需求。二是教师科研工作压力较大,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大部分教师难以进行脱产培训。三是培训内容与模式较为落后,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培训基地资源设备等软硬件设施不完善,部分培训基地教学组织不力,教学效果考核不严谨。因此项目研究依托学校国家级制造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双高”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与国内知名企业校企共建“两站、两中心、一基地”,搭建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平台,重点研究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科研创新、学术成果转化能力,课程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探索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多元化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教师的成长奠定基础,对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3)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指导支持体系。依托现代产业学院“两站、两中心、一基地”建设,联合专业龙头企业,聘请技术能手、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高水平人员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打造一支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化培训者团队。加强相应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大培训者团队培训力度,提升培训队伍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开发一批教师培训优势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产业导师资源库,完善现有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中心,研究“双师型”教师培训指导支持体系的构建,推动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等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4)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模型。“四项能力”成长计划即“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计划、“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情境再现+”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互联网+”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研究课程思政模块化培训内容,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培养渠道。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研究教师教学能力模块化培训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情境再现+”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研究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模块化培训内容,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横向课题研究等“互联网+”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构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模块化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四项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发现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和不足,探索“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模型的构建。

3.2 建设内容

(1)依托校企共建的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专业群协同育人教学队伍。高职院校建设“互兼互聘、双向融通、专业对口、岗位对应、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群协同育人教学队伍,为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力量。高职院校通过“互兼互聘、双向融通、专业对口、岗位对应、结构合理”五个方面构建“服务+实践”教育过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学队伍。

(2)依托校企共建的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通过依托“两站、两中心、一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四项能力”提升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培训团队和数字化能力提升中心,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分级培训模式,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创新设计了专业发展路径,提升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水平。

4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有效路径

4.1 遵循教师发展规律,分层制定认定标准

依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差异,美国学者伯利纳(Berhner)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结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可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分为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设计初、中、高三级认定标准。由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应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形成横向联通、纵向递进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與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4.2 分析教师属性特征,实施分类认定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教师既应具有教育学理论基础,还应具有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在专业大类、教育层次等方面特征明显。这就决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要进行科学的分类,为不同类型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畅通通道。根据教师教育层次不同分类制定认定标准。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和企业兼职教师,学历涵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因此,需要根据教师教育层次制定差异化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可以将发明专利、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参与汽车行业标准研发、服务汽车行业企业成果等纳入认定条件。

4.3 系统构建认定与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差异化成长

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是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与培养体系要做到以下两点:以认定标准为引领,构建“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三层递进金字塔式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对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作用。利用“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企业实践流动站、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线,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校企双主体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现培养地点涵盖学校和企业、培训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4 校企共建认定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是职业教育跨界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环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企业实际岗位需求,提升岗位技能。

5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趋势

当前,高职院校服务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用更加凸显,是距离产业、就业,服务企业最近教育类型和层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高职院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促进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产业,融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协同共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深化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未来成为一种深化办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的“双师型”标准,提高“双师型”培养能力,健全“双师型”培养机制和保障成为未来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内容。

6 结论

通过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研读,聚焦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队伍建设的现状、队伍建设的内容、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分析,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双师型”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FJGZ202305),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3 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3SZX041),2023年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SJS2023ZD025)。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陈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22,43(21):7-12.

[2]张慧颖.一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9(3):6.

[3]韩娟,赵谦.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安徽省六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3):18-20.

[4]钟琴,洪德慧,李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标准与路径研究——基于四川省相关政策与实际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3(27):34-38.

猜你喜欢
专业群新能源汽车双师型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