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模式在中职素描头像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1 14:17管笛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多元教学基础创新

【摘 要】中职素描头像教学是一种基础性、职业化的美术教学,一方面,它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它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才华、艺术人格,实现自己的人生。因此,中职素描头像教学不光要立足日常实践,更要在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宏观框架下,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多种途径与可能。

【关键词】多元教学;头像素描;中西方艺术;基础;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213—03

绘画艺术在哲学分类中的定位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造型是绘画之本、画家之职。造型是绘画的语言,画家通过“造型”这个独特的语言创作出美的作品,表达自已的感情和思想境界。这是不分东西方、民族、语言、国界,是属于人类共同的语言[1]。

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造型艺术、造型语言,能够通过“二维”的绘画技法,通过出色的空间想象与造型设计实现“三维建模”,是中职美术教育的关键与精髓,为此,必须采取多元性、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达到这一目标[2]。

一、素描头像教学的特征

在美术教学中,“素描”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为素描是一切美术形式的基础,也是绘画入门者的必经之路。总体来说,素描教学必须强调其真实性、客观性[3]。

(一)真实性

“真实性”这一概念,是超越了东西方美术,具有广泛认同的美术属性。哪怕是以巴勃罗·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派、萨尔瓦多·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他们也强调建立在自己强烈情感与个性的“主观真实”,他们基于现实,又对现实进行了根本性、颠覆性的重塑。但是,哪怕他们笔下的作品与“真实”看起来背道而驰,他们的美术语言依旧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4]。

而东方艺术、中国美术对于“真实”更是极其重视,以宋徽宗为例,虽然他是一个失败的、耻辱的政治家,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比如,宋代邓椿在《画继·杂说·论近》中记载:“徽宗建龙德宫成,命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皆极一时之选。上有幸,一无所称,独顾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有近。上喜赐绯。褒锡甚宠,皆莫测其故。近侍尝请于上。上曰:‘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又有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斓然。但孔在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

由此可见,宋徽宗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达到了何种骇人听闻的程度!(月季花四季的区别、孔雀飞翔时先迈哪只脚),虽然传统绘画艺术并没有“素描”,但大量的“写生”与实践仍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5]。

当然,宋徽宗对“真实性”的过分苛求(“格物”),从更高层次的艺术创造来说,会限制画家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大文豪苏轼就批判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画要求画什么都像,简直是小孩子的认识)但是,从“打基础”的角度来说,素描头像教学必须在“真实性”上下苦工,你只有先掌握“形似”,才能去追求毕加索、梵高、塞尚、马蒂斯等各种流派的不同风格的“神似”。

对于绘画教学、素描教学的“真实性”,主要分为三种真实,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把它概括为“形似”“神明”和“义通”。

1.形似:总体真实

素描是强调真实的基础性绘画,因此,首先需要遵循的就是“总体真实”,比方说:画苹果、驴子,虽然不同的苹果和驴子在细节上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区别,但是——你不能把苹果画成凤梨,把驴子画成骡子,这就是“总体真实”(头像素描也是如此)。总体真实是一种框架性、原则性的真实,有了这个大的前提,才能谈到其它的真实。

2.神明:细节真实

如果说,“总体真实”是一道及格线,那么“细节真实”就是一种无上限的还原与拔高,就“头像素描”而言,最后呈现的作品还原度有多高(像不像),就在于临摹者、绘画者能够实现多少“细节真实”,也就是通过捕捉细节抓住了被临摹的头像多少独特的神情与特征,达到“神明”的境界。

3.义通:生活真实

做到了“形似”和“神明”,還有一点就是——要符合生活的真实、生理的真实,就像宋徽宗作画,会计较春夏秋冬四季的月季花各有什么特点、孔雀飞翔时会先迈哪只脚,这就是“生活的真实”。“生活的真实”藏在总体真实、细节真实之中,虽然不容易被感受到(谁会注意到孔雀飞翔时的脚呢?),但却能体现出画家的水平与严谨,也彰显了他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尊重。

(二)客观性

不同于毕加索对于客观事物近乎疯狂地肢解、重构,素描绘画者的情感与态度是客观的——素描检查、锻炼的是一个人的绘画功力,这需要绘画者忠实地“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因此,就头像素描而言,绘画者必须对象客观、立场客观、情感客观。

1.对象客观

首先,素描的对象是客观的,无论是鸡蛋、苹果,甚至是裸体的模特,都是确实存在的事物,而不是缥缈的存在。素描无法像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甚至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解构主义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用色彩和线条进行绘画,素描必须尊重对象的客观性,反映客观的对象。

2.立场客观

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用极度扭曲的现实宣泄出了作者对于纳粹的极度愤恨,具有极其鲜明的立场与情感。但从素描的角度来看,画家不存在什么立场,如果说有,那就是“照相机”式的立场——钜细靡遗地还原、记录真实,“真实”就是绘画者唯一的立场。因为,客观是主观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素描熟练地掌握色彩、空间、造型等艺术语言,才能在基础扎实后实现直抒胸臆的快感。

3.情感客观

最后,素描锻炼的不光是一个人的观察与画技,更是情感与意志。比如,当饥肠辘辘的你临摹香蕉,是不是能做到客观细致,当你面对异性的裸体模特,是不是能一切从绘画的角度出发,冷静地实现最大程度的真实?“情感客观”同样是一个绘画者不可避讳的基本功。

二、素描头像教学的方式

我们的素描头像教学,也是围绕这个原则展开的。

(一)夯实基础:必须坚持写生

素描的产生,与写生密不可分,因为素描需要的材料简单(纸和铅笔就行),甚至在笔记本、草稿纸上都可以随时素描,因此,练好素描必须不断写生。

在古代中国,唐宋时代是非常注重写生的,尤其是宋徽宗时代。但元明之际的文人画强调“直抒胸臆”,并不注重写生的积累。鲁迅先生晚年就对写意文人画的弊端提出了批评,他在《记苏联版画展览会》里说:“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变成空虚。”

因此,为振兴中华绘画艺术,康有为率先向没落的“文人画”发起了批判,得到精英们的踊跃拥护和响应。他们以上海为重心掀起了两个高潮。(1)举办新学。(2)出国留学,吸取西方绘画的精髓。在举办新学时,全部采用外国培训绘画的方法进行教学——画素描、进行写生,李叔同(弘一法师)率先在课堂上进行人的裸体写生,刘海粟甚至率先在课堂上进行女性裸体写生。一时哗然,引起吴佩孚的勒令禁止。然而,刘海粟不屈不挠,把吴佩孚告上法庭。法庭判吴总督败诉,从此,新学画裸体得以合法,畅行无碍了。

在这样对于“素描基础”的努力与坚持下,林枫眠、徐悲鸿、张道藩、秦宣夫、周鼎新、刘开渠、常书鸿、董希文、吴冠中、张大千、陈之佛、傅抱石等艺术大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现当代艺术终于摆脱了文人画的桎梏,创造了新的奇迹。

(二)注重拔高:善于博采众长

对于素描教学、绘画教学来说,拿工业制造来类比——造飞机固然是从拧螺丝钉学起,可如果你的梦想是造飞机,在拧螺丝钉时,必须对“怎么造飞机”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你的努力才有方向,不至于走弯路。

因此,在强调大量写生、夯实基础的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必须注重理论的教育——不光是绘画技法、绘画理论,还有就是对于美术史、艺术史,尤其是中西方绘画大师的理解与分析,从而让站在起点的学生们明白:终点在哪里?我们如何到达那个终点?

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在留学法国时,不仅在写生、临摹、创作上付出了巨大的血汗,他更是利用休息的时间,在巴黎参观各流派绘画大师的杰作,以此开拓眼界、博采众长。

还有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在享誉中外之后,他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他在敦煌莫高窟刻苦学习、临摹中华艺术殿堂的精华,一学就是整整三年,完成了他從“中国绘画大师”到“世界绘画大师”的蜕变。之后,1949年,他在巴西继续吸收外国艺术营养,20世纪60年代始创大泼彩水墨山水画,再次攀上一个世界级的高峰。

由此可见,“夯实基础”和“博采众长”是学习绘画的一体两面,同样重要。中职教育固然是基础性、职业性的教育,但这并不是忽视学生才华与可能性的理由,我们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完成对学生“美术人格”的塑造,拔高学生的眼界与胸襟。我们要通过“头像素描”一窥“素描”,通过“素描”一窥“美术”,最终知道什么是绘画、什么是艺术,不光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更能受益一生。

(三)勇于创新:运用现代科技

随着现代教育、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Photoshop、AI的出现,让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和可能。

1.通过现代3D建模技术培养造型感

素描、绘画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艺术,而要实现用“二维”实现“三维”,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感、造型感。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unity3d、3dmax等软件,进行3D建模的实操。因为,“建模前”与“建模后”,是否亲身参与到3D建模,学生的感受、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他们一点点用自己的双手,透过平面的电脑屏幕,通过现代3D建模技术进行建模,就可能非常鲜明地知道——如何用“二维”实现“三维”。

2.通过Photoshop等软件培养“模块感”

绘画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全面的,但绘画的过程却是通过实现一个个“部分”,最后将部分拼装起来,实现整体的真实效果。比如,在头像素描中,学生要一点点确认——眼耳口鼻像不像、脸型发型眉毛像不像,最后整体的绘画作品像不像。我们通过Photoshop等软件,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这种“模块感”,这种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四)戒骄戒躁:要从初学做起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有一种危险,说好听一些,叫“现代派的诱惑”,说通俗一点,就是年轻气盛的学生往往会在画作中过多展现自己的“个性”,“走”还没有学会,就开始天马行空地“跑”了起来。

但其实,坚实的基本功必须要经年累月地培养才行,这样才能够在未来一飞冲天。我们必须矢志不渝、戒骄戒躁地夯实基础、苦练基础,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牢牢打好基础,才能有明天、有未来。

就像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在结识了艺术大师达仰扬后,达扬告诫徐悲鸿勿慕时尚,毋甘小就。达扬的教导使他没有被当时法国时尚的现代派画风诱引,而是坚定踏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造型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五)注重默画:培养造型记忆

素描的过程,是不断的“观察—记忆—绘画”,就是将看到的东西记下来,然后画在纸上。可以说,你记得越持久、越细致,临摹得就越传神。

因此,“记忆”是需要训练的,要通过“默画”来培养。

以头像素描而言,老师不应该满足让学生边观察、边临摹,在学生渐入佳境后,要勇于突破,尝试让学生“先观察、在临摹”,也就是在看到需要临摹的头像后,努力记忆,然后凭借记忆作画,并越画越像、越画越精,逐步拜托对“临摹对象”的依赖。

从实践看,“默画”不仅可以培养天才,也可以让一般的学生养成使用的绘画记录的实用技能,对于学生造型感与美术记忆更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大量写生夯实学生基础、博采众长开拓学生眼界、现代技术磨练学生技巧、注重默画苦练学生记忆,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学有真章。

在中职素描头像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培养起学生的基础技巧、美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依然要“仰望星空”,带学生领略璀璨的人类艺术宝库,培养起他们绚丽的艺术思想、艺术梦想、艺术人生。这不仅是美术的要求,更是教育的本质——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一门技术,更要给予学生一种人生。

参考文献:

[1]李娜娜.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2]李奕萱.二维画面的“沉浸式”体验——窥探视角绘画[J].美与时代(中),2020(7).

[3]王芸君.浅谈追求美术课堂的真实性[J].新课程(下),2012(10).

[4]魏佳欢.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思想[J].大观,2021(9).

[5]张惟.谈宋徽宗绘画中的“格物”精神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管笛(1990—),女,汉族,南京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

猜你喜欢
多元教学基础创新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让我们有效迁移,多元而教
论述初中英语多元教学法的实施
《电动力学》课程多元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