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载乐史 音韵承风姿

2024-04-21 11:00杨柯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史

【摘 要】《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是一部融图像与音乐为一体的著作,该书作者运用音乐图像学、文献与文物互证的研究视角,以图像史料为主轴,串联起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呈现出多元文化交流互动与融通的生动历程。这为中国音乐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思路与经验,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本文从该书的多重研究视角、文化多元化呈现、章节标题的严谨设置以及主旨内涵凝练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和评述。

【关键词】音乐图像学;音乐史;互证;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29—0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发展、文化创造和社会性质等方面深刻影响着中国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造就了我国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我国音乐文化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从商代甲骨文到历朝历代浩如烟海的典籍,都留下了音乐历史走过的痕迹。而图像作为早期汉字的雏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更承载了丰富、珍贵而又神秘的各类音乐文化信息。《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以下简称《画外》)正是一部融图像与音乐为一体的著作,选取自上古至清末的三十余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遗存,以时间为序,从中解读其呈现的音乐元素,剖析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让读者感受到中国音乐文化万年流变的风姿声色[1]。

作者刘洁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致力于古籍、图像学和中国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画外》是她在近六年的时间里反复推敲、精心打磨而成的作品,既饱含作者对待文物、史料及其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的严肃态度,又寄托作者肩負着人文滋养与艺术熏陶责任的真挚初心。作为一位青年学者,其坚定扎根、辛勤耕耘而贡献出的斐然成果,为学术界注入了崭新活力。

手捧此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清新淡雅、设计精美的封面;翻阅此书,又被其生动翔实、独辟蹊径的内容所深深吸引。纵览全书,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音乐图像学研究视角

音乐图像学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是对以音乐为题材的美术作品的研究。其将音乐图像扩大到整个艺术史、社会文化史的范围中进行研究,旨在对丰富多样的音乐符号做出音乐文化学、美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的解读和阐释[2]。由此,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对象为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和考古发现的音乐图像资料。《画外》中包括了青铜绘饰、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石窟壁画、文人绘画等图像史料,而图像中的音乐元素则包罗万象,涉及远古社会遗存的哨、笛、埙、磬、鼓等乐器,上古先秦文明《圣迹图》中的礼乐教化与《九歌图》的神仙形象,中古时期丰富多彩的汉唐乐舞百戏、说唱变文、鼓吹伎乐和琵琶音韵,宋元杂剧、元曲和鼓瑟鼓琴,近古部分则有明清戏曲、乐器、宫廷礼乐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等相关内容。丰富的音乐图像史料成为《画外》展开音乐图像学研究与分析的基础。

音乐图像研究方法有三个层面:“第一,要描述图像的形式要素,了解图像讲述的内容或创作意图,就需要运用乐器知识,洞悉表演实践,阐明刻画的音乐舞蹈类别、可能的表演时间、地点和场景;第二,着重了解音乐图像所属的文化习惯,追溯有关故事或场景中音乐图像形式因素的本原;第三,确定图像的内在本质含义,讨论音乐图像所反射的对社会、对音乐的认识”[3]。《画外》在对各种音乐图像进行研究时,处处关注着这三个层面并进行详细的阐述。如“壁画中的乐队:唐代乐队与音乐文化”一节中提到,敦煌石窟的音乐图像主要分布于石窟墙壁上世俗题材的绘画图案中,其中音乐伎形象大约有二百六十余个,是敦煌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音乐图像研究的第一个层面,介绍音乐图像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由于音乐伎形象在敦煌壁画中占据多数,因此在讨论壁画中的音乐文化时,其提出首先应该明确

伎乐的概念。唐乐,尤其是宫廷音乐,是隋朝音乐发展而来的。隋初有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和文康伎七部,后隋炀帝将国伎和文康伎改为西凉、礼毕,并增设疏勒、康国二部合为九部,初唐时去天竺、礼毕,增设燕乐和扶南二部为初唐九部乐,太宗时又加入高昌伎为十部乐,此后又形成了坐部伎与立部伎,这就在融合与改造中逐渐形成了唐代宫廷乐舞[4]。这体现了音乐图像研究的第二个层面,了解与音乐图像有关的文化概念。在唐代,从事乐队演奏的群体被称为“音声人”,他们用音乐、舞蹈的方式进行修身养性。这体现了音乐图像研究的第三个层面,阐释音乐图像所蕴含的信念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乐队形式、演奏乐器、排布结构,感受到西域文明与中原文化与世俗音乐交融的唐代乐舞文化风貌。《画外》不乏对音乐图像有关知识的普及与延伸,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历史时期,挖掘其中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刻阐释,以音乐图像学研究视角窥见中国画里的音乐世界。

二、文献与文物互证的双重角度

20世纪20年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甲骨文、敦煌遗书、汉晋简牍以及内阁大库档案相继被发现的背景下,提出了古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即用文献资料与考古文物互证的方法,来考据客观历史存在[5]。王国维利用出土和传世文献共证《史记》等所记载殷商世系的实践成就,促进了清代金石学向考古学的发展。《画外》就采用了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方法,注重挖掘音乐文献的价值,运用绘画、文学艺术中的有关信息对阐述音乐文化现象进行辅助解读。

对于远古人类音乐活动的认识,除了依靠音乐文物的证实,仍然需要有文献中所记载的文字资料予以补充、辅证。如书中“远古的乐器符号:先民文字的图像趣味”一节中提出,在理解夏商周时期的器物形象时,可以从甲骨文、金文的象形文字符号中,对照后世文献记载推测其中的图像内涵。磬是一种石制板体击奏体鸣乐器,分析其甲骨文或金文字形特点可知磬被悬挂而敲击演奏。在《尚书·夏书·禹贡》中载有“泗滨浮磬”,古注云:“泗水之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由古籍文献所载便可以推测磬的出现与新石器时代的采石活动有关,区分磬与劳动工具的关键因素就是石料上是否有用于悬挂的穿孔。籥是编管多孔的竹制乐器,《诗经·国风·邶风·简兮》所载:“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记述了乐舞场面,可知籥是文舞中具有鲜明礼制特征的必备乐器。此外,明代朱载堉的《律吕精义》中也提到:“龠者,七声之主宰,八音之领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由此可见,籥被视为定音乐器的祖先。鼓是商周时期的击奏乐器,《诗经·国风·山有枢》载有:“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证明了钟鼓的演奏与礼乐教化有关,也指出了鼓的演奏方式为“鼓”,即敲击,与“鼓”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手执敲打”符号的现象相映成趣,文献与文物也由此形成互证。

文献与文物互证的双重角度在书中多有运用,如古籍所载古琴形制流变、制琴工艺与《斫琴图》所绘制琴过程的互证,唐代文学审美文化与琵琶装饰绘面题材构图的互证,历代史籍文献中记录的乐器信息与清代《皇朝礼器图式》《皇朝礼器图册》中各类乐器的互证与拓展补充等,不仅丰富了以音乐文物图像为主体的研究视角,还体现了作者在学术分析过程中的综合性、全面性与严谨性。

三、文化多元化呈现

《画外》以图像史料为主轴,串联起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而书中所论及的音乐文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华文明,而是其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兼容并蓄与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呈现出中国各民族、中外音乐多元文化交流互动与融通的生动历程。

除了汉族传统音乐文化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卓歇图》是五代时期契丹族人胡瓌的画作,展示了契丹人狩猎游牧、宴享乐舞的生活场景。契丹乐舞节奏明快、热情奔放,为“宴乐一体”的形式,主人席地而坐,捧杯饮酒,前有一人起舞,二人在旁弹箜篌,三人击掌伴奏,音乐形式灵活自由,表现契丹人粗犷豪迈、率真自然的民族性格。《畲族盘瓠传说奏乐图》则是明代鼓吹乐与少数民族习俗融合的证据。民歌是畲族重要的音乐文化表现方式,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心授,大多以独唱、对唱、重唱、轮唱等无伴奏的山歌形式呈现,因此用鼓吹樂演奏的形式来讲述盘瓠传说是受到了其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而鼓吹乐的起源与发展也跟民族的融合衍化密不可分。《苗族乐舞图》展现了苗族青年男女在田间跳月吹笙的情景,芦笙乐舞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是苗族百姓代代相传、繁衍生息的重要载体,更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鲜活元素,与其他民族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汉代至隋唐以来,中外音乐文化交往密切,异国音乐的传入丰富了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的输出也给别国带来了深刻影响。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从周边国家和地区传入大量音乐,如龟兹乐、西凉乐、疏勒乐和安国乐等,琵琶、筚篥、箜篌、铜锣等乐器也由西域传入中原。大量西域音乐家来朝,他们带来的西域乐理、五旦七调等都对中国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6]。

这些民族与国家间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生动历程,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它们在中华民族万年乐史流变中留下的足迹。

四、章节标题凝练主旨内涵

《画外》还有一大亮点则是其各章节的标题高度概括、凝练了内容的主旨大意。如《九歌图》一节中介绍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东君等神仙角色在画作中超然脱俗、姿态万千的形象表现,其标题即为“上古诗乐的角色表达”。在介绍变文与经变图(画)时则用了“会讲故事的说唱音乐”一题,在点明变文具有叙述性、故事性的同时,也使变文说唱这一音乐文学形式具有了拟人化的艺术生命力。如若只读画作题目《皇都积胜图》,我们难以知晓其中所绘历史时期有关音乐的话题,但加上了作者提炼的主要信息“明代京城的民间演艺”,我们便可知其是一件可以集中反映明朝北京社会风貌的画作,其中包括许多民间演艺活动的生动写照。此外,还有“先秦乐教思想与音乐修养:再论《孔子圣迹图》”“词曲画的交融:胡笳十八拍”“诗与乐的绘画表现:《阳关三叠》与《阳关图》”等。如此设题,不仅让读者能够利用题中所示主要内容而快速定位到所需查阅的章节,还能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文本与音乐图像之间所要表达的相互关系。

诚然,《画外》一书也还有着些许遗憾。如目录中只是简单地按时间顺序将历朝历代的中国绘画罗列出来,没有对各时间段或主题内容进行总体归纳性的章节分类,因而读者在浏览目录并试图掌握各章节内容时不免有些吃力。另外,中国古代绘画造型艺术作品应是书中重点呈现的对象,但在一些章节中画作图片偏小,其音乐图像的大量信息未能清晰传达,与占据较大篇幅的文本相比,画作图片犹如小插图一般,有顾此而失彼之感。但《画外》作为一部图说乐史类著作,其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相关专业的学子细细品读、探索思考,也值得广大群众翻看浏览、增长见识。

五、结语

正如作者所说:“图像·文献·音乐”成为构建本书写作的关键词,画中有诗意,画外有清音[7]。书中音乐图像、文献与文物互证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中国音乐学术研究的思路和经验,而作者刘洁不懈求索而捧出的累累硕果,又将启发和鼓舞无数青年学者发扬学术精神,在中国音乐图像学领域焕发出无限新可能。“图像载乐史,音韵承风姿”,我们可以跟随着中国画中所传递的音乐文化脉络,开启一段音乐世界的神游之旅,身临其境般回到那些广阔壮丽的音乐史场景,于古今对话的遥想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

参考文献:

[1][7]刘洁.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

[2][3]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田可文.音乐学考试读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5]徐佳.二重证据法视域下的中国古代乐学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6]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柯(2000—),女,汉族,广西贵港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音乐史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高校民乐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