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肖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协商民主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生发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铭刻着鲜明的中国印记,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①。2023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指出,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就是“传承政治薪火、深化政治共识,始终保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②。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各民主党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与独特优势,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把这一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一、制度缘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指出,政治制度“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协作,基于中国国情尝试进行政权建设、结束国民党专政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曲折发展阶段,但得到及时调整和恢复,在新时代继续迸发新的蓬勃生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萌生与确立
新型政党制度源于中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实践。近代以来,一批有识之士试图革新政治制度以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但是,无论是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主张的君主立宪制,还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先驱试图效仿的西方多党制,都因不符合我国国情而宣告失败。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所有进步力量、建立民主联合阵线以形成巨大合力,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虽因蒋介石背叛革命而导致合作破裂,但北伐战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民主联合阵线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当时的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等组织的积极响应。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努力向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军队将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逐步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得到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将领的积极支持和配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有力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早日实现国共合作抗日,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的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一系列事件宣告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抗日政策的了解越来越多,同共产党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在中国共产党的促成下,1939年11月,部分出席国民参政会的党派领导、无党派人士等秘密建立“统一建国同志会”,这是民盟的前身。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纷纷谴责国民政府的暴行以声援中国共产党。同年,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为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及部分无党派人士在重庆组成民主政团同盟,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反对国民党专政及对日妥协。这促使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迫害民主人士的步伐。1944年底,中共提出通过和谈解决国共关系的主张,呼吁组建民主联合政府,重庆各界民主人士召开集会,民盟也发表通电、宣言,声援中共。虽然这些合作囿于现实没有实现既定目标,却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彼此了解。中国共产党还在抗日根据地内构建“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即在参议会和政府里,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中间势力各占三分之一。通过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构建“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①。这为新中国正式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要求国民党“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②,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虽然部分民主党派领导人幻想过走“中间路线”,但最终认清现实向中共靠拢。1946年1月,旧政协会议召开,民盟与中共代表团订立双方在重大问题上要事先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的“君子协定”,其他诸如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等也呼吁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实现和平统一,配合中共反对国民党的斗争。会议结束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摧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步伐,相继制造了“校场口事件”“下关惨案”以及“李、闻血案”等。这使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愈发向中共靠攏。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呼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③,获得热烈响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由此确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应邀参加政权,新型政党制度得到了全面贯彻和实施。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会议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提出了多党间合作的方针和原则等,促进了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1951年2月,针对党内外争论民主党派存废问题的现象,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批评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态度问题,要求协助民主党派培训干部、巩固组织、提升水平。1954年12月,全国政协章程也明确要继续协商和处理党派合作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多党共存的好处,并提出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党的八大正式将其确立为处理党派关系的方针。在这样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加油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速推进。同时,各民主党派也得到了空前巩固和发展,“总人数从新中国成立时的1.1万余人发展到1956年年底的10万余人”①。
从1957年开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开始在曲折中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更是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逐渐转型成为代表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党派。1957年下半年以后,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被错划成右派,部分民主党派成员遭受错误批判。从1959年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开始,全国政协会议同全国人大会议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同人大代表一起共商国是。1962年4月,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民主党派要在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起包括监督在内更多的责任。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民主党派的活动陷入停滞,成员人数也从1956年底的10万余人下降到1979年重新登记时的6.5余人。由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已经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使得他们能够正视历史出现的曲折,经受住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同中国共产党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恢复和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逐渐得到恢复,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阶段。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出席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的招待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代表大会代表的宴会上讲话指出,各民主党派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③。这既在制度层面升华了以前的多党合作,也奠定了其在新时期恢复和规范化发展的思想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基础上新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将这一“十六字方针”作为新时期处理多党关系的指导方针。④1986年4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布《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中要求,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要团结各民主党派,支持并协助民主党派提高自身建设,加强且改善对其工作的领导。1987年,党的十三大完整提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⑤的概念。经过新时期的调整,民主党派的发展取得极大成效,1979年重新统计时其党派成员只有6.5万人,1988年已达27万人。①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部分别有用心的国家、组织等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公然诋毁,中共中央于1989年12月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定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明确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的内容、政治协商的形式、发挥作用的渠道等,这促使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步入规范化、程序化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写入党章。1993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③被写入宪法,拥有了宪法依据。
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经验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是同国体相适应的,要求不断完善其内容、形式以及程序,加强党际合作共事及中共的领导地位,并将其明确规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⑤。2007年11月,《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发布,从发展历程、地位、价值和功能等方面对新型政党制度进行了系统阐释。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协作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制度可循,促进了新型政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不仅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⑥,强调新型政党制度为人民政协发挥重要渠道作用提供了保障。2015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政党协商形式、加强协商机制建设。同年5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明确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及民主党派对中共政治监督的十种形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工作,各级党委要予以支持。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对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内容、形式、保障机制等予以明确规定。
2018年3月,習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时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并用三个“新就新在”阐明了其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①这标志着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迈入新的更高阶段。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方法,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②。20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印发,进一步提升了新型政党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强调其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其职能。③据统计,从2012年10月至2021年6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召开协商会、座谈会等172次,其中习近平主持召开37次,就国家重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重要意见建议730余件,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吸收。④这些意见建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其他协商民主方式有机衔接,充分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魅力。
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主党派组织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22年,各民主党派总人数达138万余人⑤,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1.1万人的126倍多、1979年6.5万人的21倍多。在全国政协第十四届23名副主席中,民主党派有9名,占比近40%⑥;十四届全国人大14名副委员长中,民主党派有6名,占比超过40%①。这充分说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政治力量,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献计献策。
二、治国理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逻辑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特点鲜明,是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自确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合”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等都成为其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之源。2018年3月4日,习近平用三个“新就新在”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优势和政治逻辑进行了深刻阐释,这对于学界解读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逻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合作逻辑: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有机统一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发展起来的,是伴随中国人民站起来正式确立的。各民主党派在探索救国道路上自觉而郑重地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有机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的。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在处理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就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转型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树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念。即便如此,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人民内部在具体利益、阶层利益、思想观念等方面仍存在差异,而民主党派作为代表人民内部不同部分群体利益的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增多,中国更需要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凝聚起全社会力量,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深谙政党政治规律和治国理政之道,秉承接受监督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自觉,同各民主党派做良师益友。对此,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几个党”比“一個党”好,并强调“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②。民主党派通过各自党派和人民政协等渠道对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等进行协商讨论,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同时,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这对纯洁干部队伍大有裨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不断创新完善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十二届全国政协创设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大大增加了协商的频率,能够对一些重要议题进行及时充分协商;新形势、新任务下,十三届全国政协积极拓展协商的深度和广度,创设了远程协商会、专家协商会。新时代以来,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全国政协多次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等。这些会议的召开更好地发挥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合作功能,促进了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①。
(二)代表逻辑: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的组织,其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由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所控制。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多数人服从于这样的统治秩序,“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这个少数是代表全体人民的”②。对于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列宁也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③这样一种虚伪的、贫乏的民主社会,其统治阶级注定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则与之不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构建民主联合政府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就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的“三三制”政权形式在根据地得到有效运用,保障了不同阶级利益不受侵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新型政党制度也得到极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新型政党制度借鉴吸收了旧式政党制度的优点,克服其诸多弊端,创新了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政党的相处模式。
同时,新型政党制度的整体代表性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仅使人民当家作主得到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根本利益得到维护和保证,也能使少数人的合理要求通过各民主党派获得反映和代表,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多学科“综合人才库”“智囊团”,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既有利于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犯重大的原则性错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①。2021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能够更好地代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②这表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使得多数人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合理要求都能够得到保障,这有利于将全社会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强大整体。这正是新型政党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秘诀所在。
(三)融合逻辑: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时代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都离不开本国国情,都是在本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自主性建构、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自古以来,中国的君王都力求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统一,士大夫阶层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目标。“求同存异”“天下为公”“兼收并蓄”“民为邦本”
等政治文化传统逐渐形成。“新型政党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处的外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党将全社会的政治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强大合力。在这种客观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是契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的“伟大政治创造”④。这一制度是对人类社会先进政治文明的吸收融合,是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中国特色和世界特征的现代制度形态。中国共产党将所有政治力量集中在自身领导下,整合了新兴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维持了政治秩序,促进了政治稳定。在新型政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直接开展政党协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议政建言、发挥作用。例如,作为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坚持贯彻中共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矢志奋斗。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①。新型政党制度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又规避了其固有弊端,是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三、协商与包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合作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顺应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纵观新型政党制度诞生、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基于共同目标团结协作、充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是其运行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而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其生存发展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密切相关。
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汇集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涵盖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将社会力量吸纳到现有的政治体制中,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合力,实现最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众所周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为多学科“综合人才库”“智囊团”,广泛有序地参与国家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民众参与民主的实现程度。各民主党派聯合其各自所代表的教育界、经济界、医疗卫生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政权,联系其各自所在领域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成为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全国有15万多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41万多党外人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大量党外人士在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中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①这充分说明新型政党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社情民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另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创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真实有效地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作为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新型政党制度是除了以选举民主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外的另一种民主实现形式。它保障了个人和组织的平等参与及话语权。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各党派、各界别人士都可以参与多方面的协商,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反映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需求,并最终影响决策,使得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协商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各民主党派积极组织各类社会调研,以其特有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乡村振兴服务,其提案、建议能够反映大众真实呼声。从2016年开始,各民主党派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用了5年时间,民主监督8个中西部省区脱贫攻坚,提出很多意见建议,为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诸多的意见建议被党和国家所采纳,真正发挥出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
(二)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整合政治力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团结稳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所以能够整合政治力量,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一方面,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维系新型政党制度有效运行的精神纽带。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便深入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帮助其成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长期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已经逐渐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另一方面,共同的奋斗目标直接带来了政治稳定的社会效应。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各民主党派所代表的不同阶层的利益是一致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保障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这就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比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两党制或多党制极易导致政治不稳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西方的政党是由不同利益团体组成、只代表部分人利益的部分利益党,他们之间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这决定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一种竞争性政党制度。为了争夺政权,各个政党往往互相攻击、拆台,甚至采用违法手段,致使政府信誉扫地。政党争斗还会扩大社会分歧,激化社会矛盾,甚至演变为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导致社会冲突。这种因政党轮替、政党争斗而导致的政局动荡、社会内耗,严重威胁政治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这种弊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避免,部分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实际、盲目照搬两党制或多党制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的现象则更为严重。以非洲为例,20世纪90年代,在40个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有30多个国家政局不稳。①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这与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是为历史和人民所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
(三)新型政党制度有利于加强人民的政治认同,增强自信自立
新型政党制度生发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中,是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的制度。其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又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博采各类文明之长,展现出强大的“中国优势”,不仅有利于加强人民的政治认同,增强自信自立,还为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脱胎于中华民族“和合”理念,彰显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和”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理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和谐”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多元统一的整体,“以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新型政党制度将这一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目前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共有9个政党,每个政党都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互不隶属,呈现“多元化”。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但是,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和谐”的,不同于西方以竞争对立为特征的竞争性政党制度。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而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在互相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上的联合,由“不同”而“和”。新型政黨制度在这样的“和合”文化中诞生发展,以其对中华优秀政治文化的继承创新,强化了全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彰显了强大的制度自信。亨廷顿指出:“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治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合作型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实际,其出发点是合作而非竞争,本质就是协商民主制度。我们探索建立的处理政党关系的“十六字方针”,为世界各国政党交往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政党关系理论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表明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和处理政党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可以不定于一尊的。
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围绕“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习近平发表了主旨讲话并强调:“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开展治党治国经验交流,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②这正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处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党关系方面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我们强大的制度自信。新型政党制度所释放的强大影响力,充分说明其对于推进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新型政党制度的定型内嵌着中国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与政治机理,其制度化过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进程息息相关。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也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模式。作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③。
(责任编辑 梁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