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黄琼,俞嘉锫,申成春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周围性关节炎[1-2]。根据国际风湿病学会联盟(ILAR)分类标准,JIA 分为七种亚型,附着点炎相关关节炎(enthesitis related arthritis,ERA)是其中一种[1]。附着点病是指肌腱附着于骨骼部位的炎症,跟腱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股四头肌腱的髌骨止点、足底筋膜的跟骨和跖骨止点也可能受到影响,受累部位的特点是疼痛和敏感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联合抗风湿性疾病药物(DMARD)治疗ERA,被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为安全有效。本研究拟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植入术治疗跟腱末端ERA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跟腱末端ERA 患者14 例,均为风湿科确诊后转诊至足踝外科行关节镜探查清理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住院前至少6 个月在本院或其他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ERA;(2)在风湿科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效果差,且时间≥6 个月;(3)无其他特殊疾病史;(4)本次治疗出院后,按医嘱随诊≥12 个月。排除标准:(1)正规非手术治疗时间≤6个月者;(2)病史不完整及检查数据不全者;(3)既往史疑似ERA 或待诊断患者。本研究获得宁波市第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4 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 ~19 岁,平均(16.4±1.5)岁;一级亲属中有家族史者 2 例(14.29%),包括强直性脊柱炎1例,瑞特综合征1例;11 例(78.57%)单侧发病或单侧非手术治疗无效,3例(21.43%)双侧非手术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超敏C 反应蛋白升高2 例(14.29%),血沉升高6 例(42.86%),HLA-B27 阳性13 例(92.86%)。影像学检查结果见图1,X线检查提示跟骨结节后上缘跟骨后滑囊处骨质寝室表现6 例(42.86%)。跟骨CT 异常11 例(78.57%),其中跟骨后滑囊处毛糙、模糊者7 例(50.00%),骨质破坏者4 例(28.57%)。跟腱MRI检查提示跟骨后滑囊积液14 例(100.00%),临近骨髓水肿14 例(100.00%),跟腱信号改变4 例(28.57%)。
图1 JIA 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图像
1.2 方法
1.2.1 PRP 制备 使用WEGO 公司生产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试剂盒(WEGO 公司,山东,中国)制备。术中从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上抽取约50 ml 动脉血液,放置在试剂盒中的试管中,并在离心机中以2 000 r/min 旋转2 次,每次旋转12 min。在此标准过程中可提炼产生2 ~3 ml PRP 备用。
1.2.2 关节镜手术(图2) 本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足底靠近手术床下缘,消毒铺巾。按照标记沿跟腱外侧和跟腱内侧入路,位于外踝尖水平面,置入关节镜镜头(直径4.0 mm,30°)至跟骨后滑囊后对视野范围内进行简单清理以制造清晰的视野,探查后方解剖结构,如Haglund 畸形、滑膜的炎性增生改变、跟腱止点区域。使用磨头去除骨性增生或Haglund 畸形,刨削刀清理滑膜及增生组织,术中拍摄X 线片以明确是否彻底去除骨性刺激组织。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伤口,查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伤口,将2 ~3 ml PRP 注入关节腔,纱布垫稍加压包扎。术后第2 天即可开始踝关节背身跖屈活动,术后第2 ~4 天出院后开始充气靴辅助下进行负重,第4 周起去除充气靴。所有患者于术后2及4 周,2、3、6、12 及24 个月进行术后随访评估。
图2 关节镜下清理跟骨后滑囊及跟腱末端周围滑膜组织图像
1.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系统(ATRS)和简式-36(SF-36)评分评价手术前后关节功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IBM 公司SPSS 26.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感染,总体VAS评分、夜间VAS评分、AOFAS 后足评分和SF-36 评分均在术后显著改善,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14) 分
表1 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14) 分
?
JIA 是排除诊断后的儿童时期特发性或未知的关节炎总称,是代表未成年时期的一类无法确定诊断的结缔组织病[1,3-4]。JIA 发病率在各国、各地区有所不同,数据表明发病率为(1 ~22)/10 万,流行率为(7 ~150)/10 万[5-6]。本研究收治对象ERA 的诊断标准为关节炎和附着点炎,或关节炎或附着点炎,至少有以下两种情况:(1)骶髂关节压痛和/或腰骶部疼痛病史;(2)HLA-B27 抗原阳性;(3)6 岁以上男性出现关节炎;(4)急性前葡萄膜炎。一级亲属有以下病史之一: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相关关节炎、伴有炎症性肠病的骶髂关节炎、Reiter综合征或急性前葡萄膜炎。有以下情况者不予考虑ERA诊断:(1)银屑病或有银屑病病史的患者或一级亲属;(2)至少间隔3 个月中两次出现免疫球蛋白M 类风湿因子阳性;(3)患者有系统性JIA[1]。
ERA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偶有文献报道HLAB27 的阳性率低于20%,大部分研究显示HLA-B27的阳性率65%~80%[5-6]。本研究发现,HLA-B27 的阳性率为92.9%,且所有阳性者对关节镜下清理手术敏感,由此推测HLA-B27 与手术效果呈相关性。在影像学特点方面,42.86%的患者X 线片表现出典型的骨皮质毛糙或骨质破坏,这是一般跟骨后滑囊炎不会出现的。本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的改变在CT 中阳性率更高(78.57%)。值得注意的是,跟腱MRI 敏感性更高,跟骨后滑囊积液14 例,临近骨髓水肿14 例,跟腱信号改变4 例(28.57%)。在查体和MRI 表现的比较中发现,患者压痛多发生于跟骨止点内外侧,这与MRI 表现相符,也为手术指征的把握提供了依据。
文献报道在治疗ERA时,应尽早使用生物制剂,可以让ERA 患者从中获益[3,5]。本研究入组患者均为生物制剂治疗效果不好的ERA病例,关节镜治疗有效率为92.9%,虽无法分析1 例手术效果不明显的具体原因,也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