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机电工程专业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建设路径初探

2024-04-20 11:36梁伟阁谈芳吟魏平孙世岩赵洋
大学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梁伟阁 谈芳吟 魏平 孙世岩 赵洋

[摘 要]专业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某传统工科专业为例,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专业思政内涵,提出了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建设思路与策略,并从教师思政能力建设、思政资源建设、专业思政机制建设等方面对专业思政建设各实践环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传统机电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2-0103-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强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政教育不能止步于课程教育,而应该上升到兼具教育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的专业教育层面,提炼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将专业教育与专业特质结合,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专业思政是从专业宏观视角出发,对专业内各门课程实施系统化、融入性改变的思政教育[1]。

目前,传统专业开展了大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各门课程自认“责任田”、各建“一段渠”,做到了“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但从学科专业角度而言,现阶段思政建设尚缺乏系统规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政资源建设“百花齐放”,缺乏专业顶层规划;二是思政教材建设“难思其政”,缺乏专业思政文化;三是课程思政建设“各思其政”,缺乏共融共享转化。本文以传统机电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思政的视角对思政资源建设、思政教材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实践研究,希冀对专业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专业思政的必要性

专业思政是立德树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和时代要求,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育人过程,是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关键问题,也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要素[2-3]。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做好系统规划与一体化设计,对体现专业思政的育人价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

二、现阶段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政建设“百花齐放”,缺乏专业的顶层规划。《纲要》为高校思政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但从专业出发,对思政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的统筹规划仍显不足,导致思政教育内容的碎片化和不连贯,难以形成体系[5]。

二是思政建设“难思其政”,缺乏专业的思政文化。专业课程是专业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其中思政文化的发掘与完善对实现“思其政”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思政建设的效果。目前,专业思政素材挖掘不到位、课程思政资源有限、教材育人目标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仍然存在,使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有很大提升空间[6]。

三是课程思政“各思其政”,缺乏共融共享转化。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融合转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的四重限制[7]。

总体而言,通过加强专业思政体系建设并发掘专业内涵和优势,以专业为基础,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融入全要素的设计,对于提升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8]。

三、专业思政内涵及基本问题

(一)专业思政内涵

专业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举措,要求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度融合[9]。其特点在于从专业的宏观角度出发,以系统化和融入性的方式,在专业内的各门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专业思政以专业为载体,发掘其特点和优势,加强专业思政体系建设,对新时代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1]。专业思政建设要求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从育人目标到课程体系建设、教育体系管理,直至课程教学环节,都要积极发挥专业领导人的带动作用和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建设的各时段、各领域。

(二)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是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整体的系统性规划而,课程思政是分散性的具体实施,二者在育人目标和效果方面互为一体。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核心内容,专业思政通过建立思政资源平台深化课程思政[10]。从学科角度看,专业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一个育人整体,是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主阵地。从教学过程看,专业思政不是单门课程育人而是课程群育人,其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思政教育应与人才成长规律高度协调;课程思政在专业思政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二者的共同目标是塑造学生价值观。专业思政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优化和深化的思政资源平台,课程思政应在专业思政的统领下建设,以充分展现专业思政的特色和优势[11]。

在专业思政建设过程中,前期各专业课程自认“责任田”、各建“一段渠”,基本完成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但总体上思政建设散落,缺乏系统规划、合理共享。以前期课程思政建设为基础,对现有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拓展与建设,构建系统性的专业思政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跃迁,是专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持续走深走实的必经之路。

(三)专业思政建设体系

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专業思政势在必行。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我们构建了“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教育链路,并通过思政资源建设、教师思政能力建设和共享机制建设,形成了专业思政建设体系(见图1),以点带面,促进专业思政的应用和推广。

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增强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认同感。课程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提供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的最后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现实和职业发展趋势,通过开展专业素养培养、实践教学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专业思政建设路径

笔者以传统机电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专业思政建设路径。传统机电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等课程为基础,旨在培养机械、电气、自动化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思政建设方面,应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以培育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其投身社会服务、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为推动科技进步与专业发展寻求途径。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教学,通过挖掘整理专业思政资源、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建立专业思政协同共享机制建设专业思政,提升专业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自信、岗位自信,最终达到“爱事业、爱专业、爱岗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专业思政资源分类建设

按照“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教育链路,分类建设思政资源:一是入学教育阶段,在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时,通过专业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背景、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建立专业认同感;二是课程教育阶段,将现有专业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兼顾专业思维、专业自信和专业精神的发展;三是毕业教育阶段,通过开展专业发展教育和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引导学生产生装备自信、专业自信,完成人才培养和专业文化传承目标。最终形成全链路的思政资源,寻求专业素质与精神结合培育途径,帮助学生传承专业文化、形成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二)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建设

专业思政建设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培养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政意识和能力,是专业思政建设的人才保障。一是提升教师德育意识,让教师明白“三全育人”的重要性,秉承“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理念,通过强化思政素养培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意识,增强思政教育认同感和自身政治素养;二是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在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教学相长共同愿景下,通过引入有效教学结构工作坊,采取引导式培训模式,改变青年教师的培训课堂,让每一名参训者既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反馈者;三是提升教学灵活性与交互性,通过开展师生、生生间有组织的合作和互动,以专家授课、内部交流、定期研讨等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形成良好交流环境,促进青年教师更新课程思政理念、准确掌握思政方法、灵活运用信息化思政手段。通过培养提升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和对思政载体的选择能力,寻求专业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方式,使师生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实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进而推进专业思政建设进程。

(三)专业思政协同共享机制建设

在机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早期建设基础上,加快推进专业思政建设,提升专业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一是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协同机制,不仅是课程间的协同,还涉及教研室与院校各部门之间、校外科研单位之间的协同,调动各方面要素的积极性,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推进专业思政体系化、长效化;二是建立传统机电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机制,在遵循机械、电气等相关课程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要素和资源;三是建立、完善专业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育全过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并依据专业特点及思政资源,构建机电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运行机制,使思政元素与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组训模式高度融合,做到以点带面,在课程建设上形成思政惯性,推动课程思政在机电工程专业的深入发展。

五、結论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专业思政已成为高校系统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抓手。厘清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规划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建设路径,对专业思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至关重要。

机电工程专业覆盖面广,装备量大,与时代发展同行,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单枪匹马势必独力难支。因此,探讨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建设路径,通过构建“三位一体”专业思政体系,整合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探索教师专业思政能力培养途径,并针对新形势形成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运行机制,对于寻求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解决专业课程思政“各思其政”“难思其政”等问题具有推动作用。这不仅能够为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还能展示机电工程与新时代机电装备的发展历史与广阔前景,为培育学生“事业自信、专业自信、岗位自信”提供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虞晓芬,孙建强,袁旦. 基于专业认证模式的专业思政体系构建与探索[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74-79.

[2] 赵颂平. 高校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23(2):76-80.

[3] 薛丰刚,刘干,朱娥.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J]. 学园,2023,16(1):14-17.

[4] 刘星.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思政一体化渐进式设计与实践研究[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3,34(1):38-42.

[5] 陈梦鸽. 大庆精神融入石油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2.

[6] 胡金富,程艳.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昌吉学院学报,2021(4):34-38.

[7] 闾春飞.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1(15):107-112.

[8] 赖小平,许传超,唐剑频,等. 高校法医学专业思政体系的构建[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3,37(3):365-370.

[9] 王伟宾,闫岩. 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的基本关系及融合建设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13-15.

[10] 韩宪洲.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

[11] 尹夏楠,孙妍玲. 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127-129.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