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20 10:03朱枫李鹏
大学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金课留学生课程思政

朱枫 李鹏

[摘 要]文章基于“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标准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背景,探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网络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有机融合的方法。在课程思政方面,站在时代高度传递正确价值观,培养留学生的亲华意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在“金课”建设方面,注重培养留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网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留学生的“互联网+”创新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亲华优秀工程人才的效果。

[关键词]“金课”建设;课程思政;留学生;网络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2-0091-05

2018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首次提出“金课”的概念。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对“金课”建设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提出“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1]。“高阶性”指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思维。“创新性”指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指课程具有一定难度,对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都有较高要求。2019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高校应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建设一大批具备“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并涵盖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各类课程[2]。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课程思政需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3]。在以上教育部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金课”成为高校每一门课程的建设目标,而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金课”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混合式教学会成为主流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对接与融合,达到对传统教学的改进与提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是“金课”的理想模式[4]。评价教学建设质量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5]。本文以来华留学生网络类课程为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与实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金课”建设。

一、思政教育与留学生课程“金课”建设融合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从此,教育界对课程思政理念逐步形成共识——在高校教育中,除了专门的思政课程,其他课程教学同样负有价值引领的责任。以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先导,专业课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阵地, “大思政”高校教育格局逐步形成。

(一)留学生课程思政研究的必要性

党中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7]。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来华留学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教育部2019年4月的来华留学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在华留学生接近50万人,其中过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8]。传统高教观点认为,课程思政只适用于国内学生,导致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教育不足。针对留学生思政教育的缺位,教育部在近年印发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9]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10]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习惯。” “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针对来华留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开展课程思政,有机统一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亲华”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知华”需要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友华”需要让留学生理解中国的国家发展理念,如和平发展、“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亲华”需要留学生能够认同我国的政治立场、主张和价值观。然而,留学生来华前對我国的了解往往较为有限。调查显示,多达68%的国外受众通过欧美媒体获取中国的信息,仅22%的受众经由中国媒体获取信息[11]。个别留学生受“中国威胁论”等反华宣传影响,对我国存在误解。课程思政的引导,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认同中国。

(二)留学生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仍然较为薄弱,且主要集中于留学生管理[12],对将思政内容融入留学生课程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

沈庶英基于学科交叉统整对来华留学课程思政进行分析,讨论了课程聚合、内容聚合、教师聚合、学生聚合、师生聚合等课程思政建构方法[12]。过国娇以中国概论课程作为示例,分析留学生课程的德育功能,展示在留学生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张治军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课程为依托,深入分析了课堂思政的同向同行理论,探索了留学生课堂教学体系中思政元素的导入方法,把课堂转化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阵地[14]。王悠和黄蓓蕾以温州医科大学的实践和探索为例,探讨以汉语、中国概况等必修课程为核心构建符合留学生特征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15]。苏瑞以留学生课程中国概况为例,结合理论对来华留学生问卷调研进行分析,探讨了新媒体教学方法和思政进课堂的新思路[16]。牛百文对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留学生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留学生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17]。李瑞婷等以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的国际化研究和实践为依托,在“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探索融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特色与经验的工科留学生思政教育建设[18]。陈大远等对高校留学生培养途径进行探析,指出课程思政理念需要结合“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培养目标,“教学渗透”“环境创设”“情志融通”是实现该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9]。张知倞等对大量留学生授课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多数教师认可开展留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仍然面临诸多问题[20]。

(三)留学生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融合

本文以留学生网络类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融合。留学生网络类课程主要包括了理论层级、技术层级、应用层级和能力层级等目标要求。理论层级要求留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络工程问题。技术层级要求留学生掌握数据通信技术、交换技术、复用技术、流量控制技术、差错技术、子网划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应用层级要求留学生能够熟练开通Internet各种网络服务、配置网络的参数、对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以及掌握调整网络管理策略、提升网络安全等应用。能力层级则指对留学生网络工程能力的培养,具体可概括为网络仿真、网络编程、网络配置、网络规划等方面的工程能力的培养。

线上课程可以培养留学生的主动思考、自学和知识获取等能力;线下课程以翻转课堂为抓手,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长处,培养留学生问题探究、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工程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留学生的亲华意识,使其最终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网络类课程的学习,让留学生在掌握网络知识、增强工程能力的同时,培养信息网络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感悟科研精神。因此, 留学生网络类课程“金课”建设和课程思政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见图1。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精品意识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留学生网络类课程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依据“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标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

(一)课程的高阶性

留学生网络类课程的高阶性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网络中的复杂问题。计算机互连和资源共享涉及复杂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常用的手段是将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處理的子问题,所以网络知识通常采用的是分层次进行阐述的教学方法。但分层次介绍课程知识容易使留学生陷入知识细节而忽略对网络知识的整体把握。在课程建设中设计网络综合课题,使留学生能够将网络知识融会贯通。

网络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涉及了工科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因此课程采用板块式教学。将课程的内容设计成比如交换技术、复用技术、流量控制、差错技术、网络报文、无线网络、子网划分、传输协议、网络应用等板块,设计好各个板块教学之间的前后呼应和知识铺垫。根据留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考虑不同专业对留学生的网络能力需求差异,以及专业后续课程衔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板块。

(二)课程的创新性

留学生网络类课程的创新性表现为提升留学生的“互联网+”创新能力[21]。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并基于互联网平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课程在建设时就可以考虑让留学生运用网络的理论知识,结合“互联网+”与大众创业的大背景,采用线下小组团队合作方式,进行“互联网+”的创新创业项目讨论,激发留学生的创造力。

(三)课程的挑战度

工科专业要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员。建设面向工科专业的留学生网络类课程,要以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着力点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知识,使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课题的教学内容安排需要有挑战度和高度。通过课程的学习,留学生应具有分析、解决网络实际问题及紧跟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网络工程能力。

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线下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环节,比如采用案例式教学、小组作业、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线上教学中积极引入以雨课堂、慕课等为代表的智慧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三、课程思政的时代高度

(一)传递正确价值观

价值引领是思政教育的灵魂,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传递正确价值观。互联网正是在无数先驱们的无私耕耘下成长起来的,网络理论和技术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积累发展起来的。许多为互联网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时,可以让留学生知晓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之父的伯纳斯·李将其发明的“WWW”无偿向全世界开放的故事,这种高尚的行为赢得了全世界网民的敬仰。温顿·瑟夫是TCP/IP协议栈以及互联网架构的核心设计者,他将互联网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无偿共享技术成果,最终创造出造福全人类的技术,所以也被尊称为互联网之父。

(二)培养“知华、友华、亲华”意识

“知华”需要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成为中国网络蓬勃发展的基础[22]。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互联网的最新发展状况,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感到钦佩。

在“知华”的基础上,通过介绍中国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的贡献[23],让留学生对中国产生友好感情,并进一步认可中国的国家发展理念。我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国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数字化信息高速通道。我国推动北斗产品及其服务在全球的出口,目前已经惠及全球一半以上地区;大力推进全球5G建设,在南非建成非洲首个商用5G网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通信管网,助力提升智慧铁路、智慧港口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来华留学生多半来自“一带一路”国家,我国对相关国家的支持共建可以有效培养留学生对我国的好感,理解“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三)强调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在网络课程建设中,也需要对留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比如:讲授传输层端口概念,端口扫描是把双刃剑,课程讲授时要教导留学生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要培养与科技人员职业道德;讲授网络安全的内容时,要告知留学生网络攻防对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

IT技术需要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建设好项目。在工科类网络课程建设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留学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一个学习任务,或共同开发网络编程,由留学生团队去参与任务理解、任务分工及任务合作完成等过程,培养留学生的团队协作及网络工程技能。

(四)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需要有很高的研究素养,课程思政需培养留学生的科研精神[24]。网络类课程是工科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锻炼留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给留学生布置线下的网络实践内容,比如利用Wireshark/Sniffer软件进行报文采集和协议分析、 网络组网和地址划分、路由器配置、路由探测与发现、网页开发等。通过项目实验训练,培养留学生良好的实验研究习惯。同时,在工科网络的实验过程中,要培养留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记录和数据需完整、真实和安全,尊重客观实验结果。

四、结语

本文以留学生网络类课程为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精品意识进行分析,并站在时代高度,在“金课”建设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并使两者有机融合,打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留学生网络类“金课”,从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立德树人,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优秀工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2023-07-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3-07-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王景枝.金课的含金量体现在哪儿[EB/OL].(2019-10-22)[2023-07-01].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9-10/22/nw.D110000gmrb_20191?

022_1-13.htm.

[5] 金佳绪.立德树人,习近平强调办好这个“关键课程”[EB/OL].(2019-03-19)[2023-07-01].http://news.cnr.cn/native/gd/20190319/t20190319_524548128.s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3-07-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7] 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3-07-01].https://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2023-07-0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EB/OL].(2017-06-02)[2023-07-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EB/OL].(2018-10-09)[2023-07-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11] 姜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26-28.

[12] 沈庶英.来华留学课程思政:基于学科交叉的统整建构[J].教育研究,2021,42(6):92-99.

[13] 过国娇.在留学生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改探析:以“中国概论”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9(6):175-176.

[14] 张治军.“课堂思政”同向同行理论视域下留学生课堂中的文化传播与价值导向: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62-63.

[15] 王悠,黄蓓蕾.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7):75-79.

[16] 苏瑞.来华留学生思政进课堂教学改革探析:以新媒体教学在“中国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30):52-54.

[17] 牛百文.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212-214.

[18] 李瑞婷,赵军,邓帅,等.新时期来华工科留学生课程思政探索:以天津大学能源动力学科为例[J].高教学刊,2020(23):10-12.

[19] 陈大远,金向阳,刘辰洁,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留学生培养途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9):126-128.

[20] 张知倞,温广瑞,王美玲,等.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展望初探:基于高校教师视角[J].陕西教育(高教),2022(12):10-12.

[21] 王国豪.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2):99-103.

[2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07-01].https://cnnic.cn/n4/2023/0302/c199-10755.html.

[23] 中国政府网.《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EB/OL].(2022-11-07)[2023-07-01].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1/07/content_5725117.htm.

[24]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金课留学生课程思政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