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4-20 06:53张毓秋
文教资料 2024年1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提升策略高职院校

张毓秋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参与学校招聘会的企业开展问卷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分析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企业视角;高职院校;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这充分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非个人的小事,而是与国家、社会、高校等紧密相关的重要事务。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与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一词最早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提出。贝弗里奇认为,就业能力即个体从雇佣者处得到工作机会并保持这份工作的能力。国内学者也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马志翠(2020)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击败竞争对手,同时能找到实现自我的价值的职位的能力,也是一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能力[2]。黄欣雨(2023)等人认为,就业能力的内涵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就业能力即劳动者拥有获得工作岗位并在企业能够升职、调职,在劳动力市场上能重新拥有工作机会的能力;狭义的就业能力则指大学生能通过在校所学的知识,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工作机会并保持工作的能力。[3]本文认为,广义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职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狭义的就业能力指大学生获得工作机会并适应岗位需求、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矛盾日趋凸显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加,岗位供给总量放缓,就业供需结构性错位凸显。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就业意向调查,在2024届毕业生中有55%的毕业生有升学意愿,41%的毕业生希望到体制内或国有企业就业,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与之相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八成来自民营企业,七成为一线生产销售类、服务类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岗位有较大偏差,就业薪酬预期和实际薪酬之间也有明显差距。由于学历、知识结构等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境地,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制约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就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体现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能力是高职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企业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基于企业视角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要素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样本信度检验

本调查旨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素,为高校和毕业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参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园招聘会的1361家企业中,通过样本公式计算出样本量为300家。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选择了300家企业,向每家企业的1名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问卷回收率为89.00%。

本调查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的内部一致性。通过SPSS25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本调查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5,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3,说明本次调查的可信度较高,问卷数据的质量有效。

(二)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企业选用人才的首选要素

积极的工作态度意味着毕业生追求高效,更愿意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好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的综合能力中,选择特别看重工作态度的企业有125家,占比46.82%,排在首位;选择特别看重道德修养的企业有81家,占比30.34%,排名第二;选择特别看重求职心态的企业有80家,占比29.96%,排名第三。将比较看重和特别看重的数据叠加计算,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求职心态依旧是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时排名前三的要素,分别占比88.77%、85.40%和79.40%(见表1)。

在企业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的在校经历中,占比最高的是学生的思想表现,选择特别重要的占24.34%,选择比较重要的占57.30%(见表2)。思想表现是工作态度的内在基础。学生的思想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就业观念,以及对工作的期待和规划。企业认为,思想表现好的毕业生更可能在企业中稳定发展,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成本,同时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高,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录用这样的毕业生,将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认为校园招聘存在的困难中,排名靠前的依旧是就业观念的问题。调查中,研究者一共给出了学生素质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专业与岗位不对口、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要求差距大、毕业生对基层就业不认可、毕业生就业热情不高、毕业生对薪资要求高、毕业生对工作环境要求高、毕业生对工作地域要求高、没有困难等9个维度。按照数值进行排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毕业生对于基层就业不认可(77人)、毕业生对工作地域要求高(64人)、毕业生就业热情不高(62人)(见表3)。毕业生的就業观念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定位和选择。如果毕业生持有过于狭隘或固化的就业观念,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发展,从而限制其职业选择范围和职业发展路径。

(三)创新能力是企业最为关注的技能要素

在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中,问题和挑战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内部流程的优化,客户需求的满足,还是市场变化的应对,都需要员工具备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员工在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员工,往往能够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减少在问题诊断上花费的时间。同时,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通常更加直接、有效,有助于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目标,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调查显示,创新能力是企业最为关注的技能要素,选择特别重要的占比31.09%,比较重要的占比25.09%。其次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选择特别重要的分别占比28.09%和20.97%,选择比较重要的分别占比59.93%和65.92%。而作為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技术技能所对应的实践能力,仅排名第五,选择特别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比18.73%和62.55%(见表4)。

企业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实践动手能力不重要,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以及通过动手实践来不断学习和提升,同样是非常宝贵的技能。然而,具备企业最为关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有助于学生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这需要学生具备迅速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专业技能是校园到企业的重要衔接

专业技能是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当员工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技能时,他们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专业背景的对口性意味着员工已经接受过相关领域的系统训练,更有可能保证工作的质量。研究者运用李斯特量表对企业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岗前培训项目进行了调查,通过平均值赋分,排名第一的是专业技能,平均值为4.763;排名第二的是规章制度,平均值为4.129;排名第三的是企业文化,平均值3.71。在企业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的在校经历调查中,企业认为专业对口特别重要的占比25.85%,认为比较重要的占比50.56%(见表2)。

专业技能是校园到企业的重要衔接。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具有更高的行业认知,并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保持行业稳定性。这是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学习背景,能够帮助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个人价值。专业技能对口的毕业生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也会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此类毕业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企业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五)综合素质是毕业生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态度和执行力等。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和技能水平可能存在同质化竞争的趋势。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毕业生在职场中更好地适应和成长,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凸显差异化,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研究者运用李斯特量表对企业录用毕业生时注重的综合能力因素进行了调查,通过平均值赋分,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人际沟通能力平均值为4.14,仅比排名第二的态度与执行力高0.011,比排名第三的团队协作能力高0.032,综合素质的各项因素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见表6)。如果毕业生具备一项或多项优势因素,便能够在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

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到就业不仅是找一份工作,而是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结合,追求长期的职业发展,同时鼓励学生摒弃“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认识到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通过访企拓岗,全面调研企业的用人需求,邀请企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实地考察,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用人需求,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职业规划。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毕业生在职场中必备的品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技术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团组织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学习更多的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加强校企联动的就业指导培训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方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人才交流会等活动,增进校企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后续的就业指导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邀请企业参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引入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和招聘标准,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要求。此外,企业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就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如高校实验室,企业的实践基地、生产设备等。双方可以互派师资,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需求,企业人士则可以走进高职院校传授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就业指导培训的效果。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或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和学习。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模拟招聘、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职场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应聘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企业可以派遣专业人士担任评委或指导老师,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长效的反馈、评估和激励机制

校企双方可以建立长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内容,同时收集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建立长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是加强校企联动的就业指导培训的重要保障。通过明确目标與标准、建立多元化反馈渠道、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反馈并调整培训方案,实现培训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和企业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高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例如,高校可以设立企业冠名支持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企业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于不积极参与反馈和评估的学生和企业,高校可以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如限制其参与后续的培训活动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从企业的视角来看,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观念上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增强市场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多元化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总之,高校需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更好地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提升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就业能力,以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马志翠.X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20.

[3]黄欣雨,金方婷,宗慧莹,等.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3(5):42-47.

[4]朱海灵.胜任力理论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22):50-54.

[5]武雅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提升策略高职院校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