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泰山

2024-04-20 15:51周郢
中华瑰宝 2024年4期
关键词:封禅女诗人泰山

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拾唐风宋韵,感受到中华诗词的绝代风华。如果说中国是诗词的国度,那么泰山堪称一座当之无愧的诗词名山。

说起写泰山的诗词名句,最为人熟知的当数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写于开元年间,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从“望”字着笔,由远而近,描写了泰山高大磅礴的气势和雄奇瑰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雄心。全诗沉雄豪迈,特别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普天下有志者的雄心和气概,堪称千古绝唱。

当然,泰山诗的精品力作并不限于这一首杜诗。历代诗人词家登临泰山,凭高长吟,神思飞荡,创作出众多开阖万端、流光溢彩的诗词华章,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泰山诗歌宝库。如汉代张衡的“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三国诗人曹植的“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西晋诗人陆机的“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还有唐代诗人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等。这些诗句,无一不是精金美玉,从多个层面展示了泰山的风采神韵。

关于泰山的诗词作品数量繁多,历代没有确切的统计。当代学者袁爱国主编的《全泰山诗》收录古今咏泰山诗作共1.6万首,达到清人所编《全唐诗》的三分之一。在《全泰山诗》出版后,研究者又陆续从一些元明清诗词总集、别集中辑录出大约4000首诗,泰山诗词总数便增至2万首,这在中华名山诗词中是名列前茅的。可见,泰山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诗词之山。

泰山诗词之最

最早的泰山诗。最早的泰山诗源自何时?是哪一首呢?清初诗人钱肃润通过考证给出了答案。他在编《泰山诗选》时,把《诗经·鲁颂·宫》作为泰山诗的开山之作。诗中有句“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以“岩岩”二字形容泰山之高大巍峨,赢得后世诗人的无比赞佩,因而有了词语“岩岩气象”。《宫》是有史以来第一首直接歌咏泰山的诗,这一观点获得研究者的广泛认同。

最早的泰山词。首次明确在词中写到泰山的,应数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巩采若寿》,开篇两句为“泰岳倚空碧,汶水卷云寒”,写得气势非凡。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同僚巩采若的祝寿之词,因巩氏是山东东平人,所以辛弃疾便以他的家乡景物开篇。辛弃疾青少年时期,曾有一次难忘的泰山之游,其中观看日出的体验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数十年后,他还向友人陆游追述过这段游泰山的往事。所以当他填词为友人祝寿时,便把令他魂牵梦萦的泰山胜境写到了词中,由此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首描写泰山的词作。

最短的泰山诗。历代泰山诗中,篇幅最短的应是明人李士登的一首四言诗。诗云:“登岱颠兮,色光莫纪。想太初兮,山生之始。”此诗先对泰山风光采用了一种不写之写的特殊手法,让读者自己加以想象;接下來思绪回溯泰山的远古往事,只虚写而不坐实,给读者以空灵之感。这种艺术手法引发后人感叹,明张岱曾评价说“李士登十六字而诗文之事尽”,意思是有了李士登这十六字诗,别人再创作泰山诗文时已难以再着笔。

最长的泰山诗。根据《全泰山诗》的统计,最长的一首泰山诗应是清初诗人彭椅的《丁未九日偕同人再登岱岳至三天门遇雪夜宿绝顶观日因游后石坞返寻经峪长歌代记呈林果庵使君》,题目很长,而诗更长,全诗共441句;名列第二、第三的分别为朱珪和汪志伊的诗作,各有200句和144句。不过,彭和朱都没有名句流传,可见诗能否流传后世并不取决于篇幅,有时短章更胜于鸿篇巨制。

写泰山诗最多的诗人。历史上创作泰山诗最多的诗人是谁呢?有人觉得应该首推乾隆。乾隆一生写了4万余首诗,一人的产量便与《全唐诗》相当,而且他一生10余次登临泰山,在岱庙与泰山临途随处可见他的题诗和题字。乾隆一共写了324首泰山诗,但依然算不得最多。山东博物馆收藏有清代章丘诗人刘家龙一部手稿《泰山吟》,其中收录泰山诗375首,比乾隆所作泰山诗还多了51首,可称得上泰山诗的冠军了。不过刘家龙诗题虽多,但所作多是七绝,乾隆则以古体诗和律诗居多,若统计字数,刘诗有1.5万字,而乾隆多达2万多字,如果从字数篇幅上看,乾隆仍是泰山诗作产量第一人。

女神也写泰山诗

在泰山诗作者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这便是女诗人群体。从东晋才女谢道韫开始,历朝吟咏泰山的女诗人数量众多。如清代女天文学家王贞仪登泰山时写下“谷云蒸万岫,海日浴三宫”之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其他留有名作的还有近代女词人吕碧城、现代女诗人林徽因等。

不过,写泰山诗最独特的女诗人不是凡人,而是一位仙界的女神—碧霞元君。在文学作品中,碧霞元君不仅是一位庇佑天下众生的泰山女神和母亲神,还是一位才情过人的女诗人。

在宋人写的小说《盈盈传》中就有这样的情景:当泰山女神见到登山来访的诗人王山时,诗兴大发,与王山诗酒唱筹,写出了两首著名的七绝,其中一首为:“水声寒隔洞天深,帐殿云闲少客寻。门外路歧春色断,老霜秦树谩萧森。”此诗描写的是山中空寂的岁月,对人间充满了无限的温情,感情真挚,才思旖旎,让人读后对泰山女神的才情无限赞佩。

碧霞元君又一次赋诗,是出现在清初小说《女仙外史》中。这是一部描写明代唐赛儿起义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唐赛儿是星月宫仙子下凡,一日,她返回天庭路过泰山,会晤碧霞元君,两人把臂同游,无比欢畅。唐赛儿提议联句,众人赞成,于是便由碧霞元君开笔题句,首联是“一登小天下,气压太阳低”,唐赛儿接“云树分吴楚,山河辨鲁齐”。碧霞元君借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言登上泰山,身临绝顶,高绝万仞,眼界顿阔,便感到天下已小,觉得太阳翻在山顶之下,极力烘托泰山之高;而唐赛儿的两句是写从泰山遥瞰的场景:从下界云树山川中分辨出江南、吴楚与北方的鲁齐,也就是南北大地都在泰山一望之中。后面二人的随侍诸臣一一续联下去。最后大家评赞,一致认为当数碧霞元君、唐赛儿这两句最为出彩。

碧霞元君的女诗人形象虽然仅存于文学作品之中,却因其泰山女神的特殊身份而深入人心,泰山诗词也因此富有一种朦胧的仙气。

泰山也有诗词大会

泰山诗词有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是封禅。封禅不仅是一项国家祭祀大典,在唐代,其同时还是一座展示诗艺的舞台,参与者不仅有大臣、书生,还包括皇帝,堪称一场古代的诗词大会,由此催生了众多的诗词佳作。

唐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行至濮州一带时,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展礼岱宗途经濮济》诗,大臣薛克构、萧楚材皆依韵唱和。可惜高宗原诗没有流传下来,只有薛、萧和作收录在《全唐诗》中。

举行封禅大典时,各地才子名家进献诗赋者不绝,如“初唐四杰”中的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都曾向唐廷进献封禅诗文。写得最好的当数卢照邻的四首《登封大酺歌》,其中一首写道:“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此诗极力渲染了封禅大典的盛大场景和欢乐气氛,让人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真切感受到第一次诗词大会的盛况。

第二次诗词大会发生在唐玄宗时。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封禅泰山,途中临近泰山时,忽然刮起大风,天昏地暗,至夜也不停息。见此,唐玄宗走出宫室,肃立院中,恭敬向上天祈祷。天明时分,大风停息,昏天转明,天空中飘起片片瑞雪。唐玄宗不觉龙心大悦,挥笔题写了一首五言诗《喜雪》:“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此诗写出后,群臣纷纷唱和,宰相张说《奉和圣制喜雪应制》诗中有“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之句。

到了封禅之日,进献诗赋的天下才子云集泰山,其中有知名文士房琯、储光羲等。还有一位小朋友名叫刘晏,年仅八岁,也进献了一篇《东封书》,深得唐玄宗的赞扬。次年,唐玄宗登上洛阳城南门,亲自考核东封献赋人,确定名次,泰山“诗词大会”至此达到高潮。

封禅大典不仅催生了众多诗词名作,还给后世诗人留下了长久的记忆,成为泰山诗词的一大主题。阅读泰山诗,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当数“秦封”“汉禅”“宋坛”“唐碑”等,这也是封禅大典留给泰山文学宝库的一笔财富。

观不完的泰山景,赏不尽的泰山诗,有关泰山诗词的掌故趣闻还有很多。当你登上南天门,不妨高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体验“诗仙”的奋发豪情;攀上日观峰,正好畅咏“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让眼前之景与宋人诗中之意象相交融。春天来了,“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你一定会从苏辙的诗句中感受到泰山的无限生机;桃花开了,桃花峪红英缤纷,元人“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的诗句,一定会牵引出你对春色的无限遐想。

如果有機会,爬一爬泰山,咏诵古今诗人咏赞泰山的名篇,感受山光水色背后的文化底蕴,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周郢,泰山文化研究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封禅女诗人泰山
“因事立体”的封禅文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著名女诗人胡茗茗
著名女诗人 池凌云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于情于诗,曰俊曰丽——青年女诗人徐俊丽和她的无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