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学的“加法”和“减法”

2024-04-20 04:23孙苹
小学科学 2024年10期
关键词:加法减法科学素养

孙苹

〔摘    要〕  随着我们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科学教育水平及学生的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作为一线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并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本文以小学科学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做好教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让科学教学提质增效,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科学;“加法”;“减法”;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0    013-015

随着我们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科学教育水平及学生的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作为一线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并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本文以小学科学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通过做好教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让科学教学提质增效,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做好教学的“加法”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留有很多空间,便于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发挥创造性。科学教材只有两三页内容,基本都是插图,只配了很简单的文字。那么如何处理教材丰厚教学呢?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做好“加法”。

(一)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也必定要与生活紧密相关。2001年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到“生活”56次,2017年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108次,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更是高达259次。从这些数据来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品、情境来带领学生探究,教学中也要多增加生活实践的体验。这样的研究学生更能共情。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一课,教材上只有3幅图,分别安排了普通纸和瓦楞纸的对比研究,按一按感知瓦楞纸有弹性,放一放感知瓦楞纸支撑能力强,摸一摸感知瓦楞纸能隔热。如果只按教材的安排,学生实验后,能初步了解瓦楞纸的这些特点,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应用。于是,我在每个对比实验后,都增加了生活体验情境:一是“瓦楞纸弹性好”的实践体验。将生的鹌鹑蛋从同样高度扔下,落在普通纸上,鹌鹑蛋碎了,而落在瓦楞纸上的鹌鹑蛋却因为弹性缓冲蛋壳完好无损。学生亲历体验过程,对瓦楞纸弹性好的神奇属性有了真切体会,也更能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瓦楞纸这个特点来包装易碎物品的原因。二是“瓦楞纸支撑力强”的体验。展示瓦楞纸做的凳子,请学生坐一坐、站一站。学生看到瓦楞纸凳有这么强大的支撑力,欢呼雀跃。三是“瓦楞纸能隔热”的体验。学生亲手将瓦楞纸做的杯套,套在热水杯外,发现热水杯果然不烫手了。课堂上通过增加这3个生活实践情境亲历体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瓦楞纸的神奇,留给他们非常深的印象。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科学教学,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也更能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值。

(二)增加现代科技与生活联系的教学内容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谈及中国科创教育时提到:我们的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的都是200年以前的知识。课程内容陈旧,远离生活情况比较突出。这确实是科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和接受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想与新事物,增强对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关系的体验和理解。

仍以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一课为例,教材在拓展部分,为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神奇的纸,安排了在普通纸上刷食用油做一张不吸水油纸的环节。但这一环节与现实比较脱节,现代生活中油纸涂层使用的是硅油等干性油涂层,即使是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防雨油纸伞刷的也不是食用油,而是桐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科技防水材料都已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我从网上购买了纳米防水喷剂,课前在厨房纸上喷涂纳米防水喷剂,当学生惊奇地发现同样被染成红色的水,在半张厨房纸上“化”开了,而在另外半张厨房纸上却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渗透进纸里,并且随着厨房纸轻轻晃动,一颗颗圆滚滚的“红水珠”在纸面上不停地滚动,就是不被纸吸走。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学生,他们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成功地激起了探究欲望。当学生知道让纸变得神奇的物体是纳米防水喷剂,并且它已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时,都为科技的进步不住赞叹。

科学教学要与时俱进,科学课堂上要把科技创新的种子种到学生心中,让它生根发芽。

(三)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地学习的机会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不仅要求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还要求用好社会大课堂。现在学校都有各类校外社会活动基地,其中很多都适宜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好这些校外社会活动基地,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其对不同科学领域的兴趣,拓宽知识视野,切实提升科学素养。

垃圾处理的问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宣传教育力度的加大,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但要说让学生真正体会认识却都没有去一次垃圾填埋场来得更直接。好多年前我曾带学生参观学校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当师生站在一眼望不到头高耸的垃圾山旁时,大家都被震惊了。当听到这个垃圾填埋场原设计填埋时间为15年,但实际只使用了12年就已经快填满时,大家眼中满是担忧。参观完垃圾填埋场后,学生又来到位于垃圾填埋场旁边的光伏发电厂。这家光伏发电厂通过焚烧垃圾发电,全过程都由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完成,日产能可消化整个苏州主城区的日垃圾产生量,土地资源消耗少、处理速度快、二次污染少且能够资源再利用,学生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很多年后我再遇到这些学生,他们还对那次参观学习活动记忆犹新,纷纷说参观后很震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减少垃圾并做好垃圾分类更重视。这类现场参观学习的直观体验真的远胜于无次数空洞说教。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的工作要求,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与这些单位积极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帮助,相信学生会受益匪浅。

二、做好教学的“减法”

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既然要做“加法”,那必定也要做“减法”。科学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能够参与科学活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的科学教学应遵循“少而精”原则,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去探究、实践与思考。

(一)精减冗长的导入环节

有些教师在教学导入部分创设了情境环节,用时简短、情境恰当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设计,非常好。但在教学中也看到有些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的情境七转八转才转到本课的研究主题上,有些用时七八分钟,那就不可取了。

我曾听过一节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鞋底花纹的启示》,执教者为了吸引学生,在导入环节播放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随后安排了好多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活动:“这只猫在捉老鼠的过程中,分别用了哪些方法呢?”“你带来的鞋子和同桌比比,谁的鞋子好看?”一直到第九分钟,才将研究主题转到鞋底花纹上来。小学一节课才四十分钟,导入环节如果情境创设不恰当,提问不精准,用时过长,会影响整堂课的探究。

在教学中,我建议导入环节一般用二三分钟来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也要与这堂课的研究主题契合,能够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主题研究。

(二)减去机械性的记忆背诵

现在全社会都对科学越来越重视,而很多地方也将小学科学学科放在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的主课地位。只是有点遗憾的是,列为主课的一个重点表现是进行科学学科统测。于是为了在统测中有好成绩,有些科学教师课上腾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背知识点、背概念,甚至实验也不做而只背实验过程。这就背离了对科学重视的初衷。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真正的理解,靠背诵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提高思维能力。

(三)缩短实验器材的搭建时间

科学课经常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同时还通过实验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观察、设计、记录、分析数据、实践动手等很多方面的能力,但每个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会有侧重点。为了能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现象,教师在实验器材上可以选用搭建简便又省时的器材。

教科版二上《神奇的纸》一课,在研究两种纸搭建的纸桥哪个支撑能力强时,教材图片展示纸桥“桥墩”用的是2本字典。这样的“桥墩”之间的距离是没有硬连接固定的,二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非常容易将“桥墩”移动,使桥的跨度发生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多公开课执教时,执教者往往会自制特殊的实验器具:课前就将2个桥墩固定连接好,这样就解决了桥墩移动的难题。但这个自制教具需要教师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日常教學中不是很可取。我在本课教学时,直接利用了塑料水槽边框这个固定距离来做桥墩,将普通白纸和瓦楞纸桥直接搭建在水槽边框上,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大大缩短了准备器材的时间,而且学生操作非常便捷,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

(四)删除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

科学教材经过专家的编写,一线教师试教、教育部审核,总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但每一版的教材也会因各种原因,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削减不合适的内容和实验,选择学生能力范围内的研究。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和测量”单元,教材编写是大单元设计思路,出发点非常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体验标准尺的产生过程,是对进阶思维的一种培养。根据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越来越感觉统一标准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教材最后一课安排认识统一标准测量单位“厘米”。“厘米”这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教材和配套的活动手册里要求学生用尺来测量橡皮,那就出现问题了:在实际测量中,橡皮很少是整厘米数的,于是又涉及另一个测量单位“毫米”,而小学数学要到二年级上学期才学“厘米”这个知识,而且还只是认识整“厘米”数,“毫米”这个单元要到二年级下学期才学习。如果用带小数的厘米来表示测量的数据,那很多学生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小数”这个概念是五年级才会接触的内容。这个不符合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知能力的测量物就必须删去。我建议教学时可以沿用前几个测量时用到的方法,测量结果用“几厘米多一点”或“几厘米不到”来表示。这样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让学生理解“厘米”这个国际通用测量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也与这个单元前几课的学习贯通起来。千万不要一定要求学生测量到毫米,那会是一件吃力又不讨好的事。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深入钻研教材,关注科技的发展,从学生认知特点能力出发,在教学上做好“加法”“减法”。希望通过广大科学教师的不断努力,培育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积更充足的底气。

参考资料

[1]朱永新.课程改革的“减法”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2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加法减法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生产过程做“减法”农民收入做“加法”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
结构调整的“加法”与“减法”
用投资审批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
找到公司“加法”与“减法”的平衡点